軟水劑原理
⑴ 洗衣粉和肥皂去污原理有什麼不同
肥皂是脂肪酸與鹼(苛性鈉)在一定溫度下經煮煉(中和)並脫去甘油而成,其PH值一般在9左右,呈弱鹼性.而洗衣粉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純鹼/鹼緩沖劑(硅酸鈉)和軟水劑(五鈉等),其PH值均在11以上,鹼性較強.故二者均為鹼性洗滌材料。
主要成分是對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分子式:C12H25-(C6H4)-SO3Na,而不是苯磺酸鈉:(C6H5)-SO3Na,其他的還有生物酶、表面活性劑、助洗劑、穩定劑、分散劑、增白劑、香精等。(鹼性因為是強鹼弱酸鹽C12H25-(C6H4)-SO3Na)
合成洗衣粉是粉狀(或顆粒狀)洗滌劑,這種洗滌劑是用表面活性與助劑配成粘稠的料漿,然後用噴霧乾燥方法和附聚成型方法製造的一種混合物。洗衣粉是由多種化學成分組成的,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劑,如烷基苯磺酸鈉、烷基磺酸鈉、脂肪醇硫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環氧乙烷和環氧丙烷的共聚物等。各種化學物質相互促進,相互彌補,使洗滌去污效果更為理想。這些表面活性劑也可直接用來作為洗滌劑使用,但是洗滌去污效果並不十分理想,而且成本較高。因此,配製洗衣粉時還要加入一些助洗劑和輔助劑,使洗衣粉性能更完善,貯存、使用都比較方便。洗衣粉通用的助劑可分為無機鹽和有機物兩大類。
無機鹽助劑
(1)磷酸鹽。有正磷酸鈉、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及三聚酸鈉,洗衣粉中應用較普遍的是三聚磷酸鈉。三聚磷酸鈉中多價的金屬離子具有較強的螯合能力,能將不溶解的多價金屬陽離子絡合,變成可溶性的復合離子,如可將水中的鈣、鎂離子螯合,使它們不致沉積到織物上去,大提高了洗滌劑活性物的洗滌效能。三聚磷酸鈉還對微細的無機粒子或脂肪微滴具有分散、乳化、膠溶作用,可以提高污垢的懸浮能力,防止污垢再沉積到織物上,從而提高了洗滌劑的洗凈作用。由於三聚磷酸鈉含6個結晶水,不易吸收水分,可使洗衣粉保持良好的流動性與顆粒度,使成品乾爽,便於包裝,不致產生粉塵、吸潮、粘結等不良現象。
(2)硅酸鈉。與其他助劑使用時能起到互相協調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助洗效果。它對金屬的表面上生成一層很薄的保護層,抑制洗衣粉中磷酸鹽對洗衣機金屬表面的腐蝕。硅酸鈉的水溶液在洗滌過程中對溶液中的污垢和固體微粒具有懸浮、分散和乳化的能力,能防止污垢再沉積到織物上。硅酸鈉水溶液經水解,能產生氫氧基,使溶液保持一定的pH值,這種緩沖作用可節約洗滌劑中表面活性劑的用量。
(3)純鹼。能將脂肪污垢皂化而將污垢除去,但在洗衣粉中不宜中入過量,以免洗滌時損傷織物。
(4)硫酸鈉。在洗衣粉中是重要的填充劑,可以降低產品價格,也可降低洗滌劑活性物的臨界膠束濃度,能在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劑濃度較低時發揮洗滌作用。
(5)過氧酸鹽。主要是利用它放出來的活性氧使污斑氧化,作為去污斑劑,可除去鐵銹等斑跡。洗衣粉中常用的是過硼酸鈉NaBO3·nH2O(n=1,4),它含10.38%的活性氧。
有機物助劑
(1)羧甲基纖維素。它是用棉短絨先與鹼液反應,生成鹼性纖維素,然後與一氯醋酸鈉的乙溶液經醚化反應,生成羧甲基纖維素鈉鹽。羧甲基纖維素鈉鹽在洗滌劑中的作用是它能吸附在污垢質點周圍及織物的表面上,由於它帶有多量負電荷,在靜電排斥力作用下,使污垢質點很好的懸浮,分散在溶液中、不會再沉積到織物上。
(2)熒光增白劑。它是一種微黃色帶有熒光性的染料,它溶解在水中被吸附在衣服的纖維上,而不會立即被水沖掉。這種染料吸附後能增加被洗織物的光澤,保持印花衣服的白度、亮度及鮮艷的色彩度。此外,在洗衣粉中還常中有料漿調節劑,即甲苯磺酸鈉,以及香料、色素等。
加酶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入了一定數量的酶制劑。酶制劑是一種生物制劑,加入洗衣粉中可對相應的污垢進行生化反應,如脂肪酶可使油脂類污垢分解;澱粉酶可分解澱粉類污垢。使用酶制劑進行洗滌可以縮短洗滌時間,延長織物壽命,有效地提高去污力。在通常的加酶洗衣粉中一般都加入的是鹼性蛋白酶,這對洗滌人體所分泌的污垢有特殊的效能。
漂白型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進了一定數量的漂白劑,例如過硼酸鈉、過碳酸鈉(2Na2CO3·3H2O2 ,俗名固態雙氧水,白色結晶顆粒,過碳酸鈉溶於水時,分解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等過氧化物)。國內漂白型洗衣粉主要加過碳酸鈉。此因洗衣粉在60。C以上的熱水洗滌時可放出活性氧,對織物及衣服上的污跡產生漂白作用。使白色衣服洗的更加潔白。但最好不要在高溫下洗滌帶色的衣服,這樣會對帶色部位產生漂白作用而使衣服變舊。如在冷水中洗滌時漂白劑不發揮作用。
含氧彩漂洗衣粉有兩種類型:一種色彩漂粉是單純的含氧漂白劑,基去污力不大,可作漂白洗後織物用;另一種是色彩漂粉和洗衣粉混合後製成的。這種彩漂洗衣粉,不僅可氧化衣服上的污垢,而且不損原來的顏色,使本來的色彩更加鮮艷,還能除茶銹、汗跡、血咖啡漬等難洗的污垢
⑵ 洗衣粉的成分及去油污原理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鈉,具有很好的去污作用,使用又很方便,
較好的洗衣粉其主要成分有:織物纖維防垢劑、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水軟化劑、污垢懸浮劑、酶、熒光劑及香料等;較差的洗衣粉常含有磷、鋁、鹼等有害成分。表面活性劑在洗衣粉中的作用是使洗衣粉有可溶、乳化、浸透、潔凈、殺菌、柔化、起泡、防止衣物靜電等功能。
原理和肥皂一樣.
洗衣服要用肥皂,這是常識。可是肥皂是怎樣去污的呢?化學家把高級脂肪酸的鹽類,稱作肥皂。我們日常用的肥皂,主要成分是硬脂肪酸的鈉鹽,也叫鈉肥皂。肥皂的分子有個特點,分子的一端具有親水性,另一端具有親油性。如果衣服沾有油污,把它浸濕,擦上肥皂,輕輕揉搓,肥皂分手中的親油部分會同油污「抱成一團」,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外表親水的微小「膠團」。這樣,油污被肥皂和水包圍起來,漸漸地從衣服上溶解到水中,再經過清水漂洗,油污連同肥皂分子一起被水清洗掉。在洗衣服的時候,輕輕地揉搓,可以幫助肥皂分子同油污更好地接觸,增加了把油污從衣服上「捉下來」的機會,使油污和衣服纖維間的附著力越來越小,最後跟著肥皂分子到水裡去了。同時揉搓的時候,空氣也來幫忙,它使肥皂液出現許多泡沫,把肥皂液「膨脹」了,增加了肥皂液的表面積和表面張力,好像孫悟空變成了許多孫悟空,把油污灰塵和汗水等臟物,統統地從衣服上「抓下來」,同水一起漂去,衣服自然就干凈了。
合成洗滌劑是根據肥皂去污原理合成的分子中具有親水基和憎水基的物質.它分固態的洗衣粉和液態的洗滌劑兩大類.它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鈉或烷基磺酸鈉等.根據不同的需要,採用不同的配比和添加劑,可以製得不同性能、不同用途、不同品種的合成洗滌劑.例如在洗衣粉中加入蛋白酶,可以提高對血漬、奶漬等蛋白質污物的去污能力.
⑶ 硬水轉化軟水原理
軟水和硬水的原理是肥皂水的主要成份是硬脂酸鈉,硬水含鈣鎂離子多,和肥皂水反專應生成硬脂酸鈣屬和硬脂酸鎂沉澱,而軟水含鈣鎂離子少,不會產生沉澱,所以能用肥皂水檢驗軟水、硬水。
取一杯熱水倒入肥皂水。水面上出現泡沫的為軟水,水面上出現浮渣的為硬水,浮渣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也可以用燒杯加熱,在杯壁留下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為硬水是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物質的水,加熱後,這些可溶性的鈣鎂物質轉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質,沉澱雜質多的是硬水,雜質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3)軟水劑原理擴展閱讀:
硬水變為軟水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用石灰、純鹼等軟水劑處理,使水中Ca2+、Mg2+生成沉澱析出,過濾、沉澱法。
2、對硬水進行加熱的煮沸法。
3、使用泡沸石、水化硅酸鈉鋁進行的離子交換法。
4、電滲析法:用直流電源作動力,使水中的離子選擇性地透過離子交換膜而獲得軟水。
5、石灰—純鹼法:暫時硬度加入石灰就可以完全消除。
⑷ 肥皂、洗衣粉、洗衣液的主要成分;他們的去污原理;為何 洗衣服會傷手……
成分:
1、肥皂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跟燒鹼皂化反應藕生成的脂肪酸鈉,也就是皂基。
2、洗衣粉專的主要成分有屬三大類:表面活性劑、軟水劑、抗再沉積劑,其他還有增白劑和香精。
3、洗衣液的主要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劑,但是不是單一的,是多種陰、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符合液體。
去污原理:表面活性劑作用,滲透、擴散、乳化、增溶。
⑸ 洗衣粉去污原理
不知道是誰告訴你的,叫他老師打他屁股
肥皂是脂肪酸與鹼(苛性鈉)在一定溫度下經煮煉(中和)並脫去甘油而成,其PH值一般在9左右,呈弱鹼性.而洗衣粉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純鹼/鹼緩沖劑(硅酸鈉)和軟水劑(五鈉等),其PH值均在11以上,鹼性較強.故二者均為鹼性洗滌材料。
主要成分是對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分子式:C12H25-(C6H4)-SO3Na,而不是苯磺酸鈉:(C6H5)-SO3Na,其他的還有生物酶、表面活性劑、助洗劑、穩定劑、分散劑、增白劑、香精等。(鹼性因為是強鹼弱酸鹽C12H25-(C6H4)-SO3Na)
合成洗衣粉是粉狀(或顆粒狀)洗滌劑,這種洗滌劑是用表面活性與助劑配成粘稠的料漿,然後用噴霧乾燥方法和附聚成型方法製造的一種混合物。洗衣粉是由多種化學成分組成的,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劑,如烷基苯磺酸鈉、烷基磺酸鈉、脂肪醇硫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環氧乙烷和環氧丙烷的共聚物等。各種化學物質相互促進,相互彌補,使洗滌去污效果更為理想。這些表面活性劑也可直接用來作為洗滌劑使用,但是洗滌去污效果並不十分理想,而且成本較高。因此,配製洗衣粉時還要加入一些助洗劑和輔助劑,使洗衣粉性能更完善,貯存、使用都比較方便。洗衣粉通用的助劑可分為無機鹽和有機物兩大類。
無機鹽助劑
(1)磷酸鹽。有正磷酸鈉、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及三聚酸鈉,洗衣粉中應用較普遍的是三聚磷酸鈉。三聚磷酸鈉中多價的金屬離子具有較強的螯合能力,能將不溶解的多價金屬陽離子絡合,變成可溶性的復合離子,如可將水中的鈣、鎂離子螯合,使它們不致沉積到織物上去,大提高了洗滌劑活性物的洗滌效能。三聚磷酸鈉還對微細的無機粒子或脂肪微滴具有分散、乳化、膠溶作用,可以提高污垢的懸浮能力,防止污垢再沉積到織物上,從而提高了洗滌劑的洗凈作用。由於三聚磷酸鈉含6個結晶水,不易吸收水分,可使洗衣粉保持良好的流動性與顆粒度,使成品乾爽,便於包裝,不致產生粉塵、吸潮、粘結等不良現象。
(2)硅酸鈉。與其他助劑使用時能起到互相協調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助洗效果。它對金屬的表面上生成一層很薄的保護層,抑制洗衣粉中磷酸鹽對洗衣機金屬表面的腐蝕。硅酸鈉的水溶液在洗滌過程中對溶液中的污垢和固體微粒具有懸浮、分散和乳化的能力,能防止污垢再沉積到織物上。硅酸鈉水溶液經水解,能產生氫氧基,使溶液保持一定的pH值,這種緩沖作用可節約洗滌劑中表面活性劑的用量。
(3)純鹼。能將脂肪污垢皂化而將污垢除去,但在洗衣粉中不宜中入過量,以免洗滌時損傷織物。
(4)硫酸鈉。在洗衣粉中是重要的填充劑,可以降低產品價格,也可降低洗滌劑活性物的臨界膠束濃度,能在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劑濃度較低時發揮洗滌作用。
(5)過氧酸鹽。主要是利用它放出來的活性氧使污斑氧化,作為去污斑劑,可除去鐵銹等斑跡。洗衣粉中常用的是過硼酸鈉NaBO3·nH2O(n=1,4),它含10.38%的活性氧。
有機物助劑
(1)羧甲基纖維素。它是用棉短絨先與鹼液反應,生成鹼性纖維素,然後與一氯醋酸鈉的乙溶液經醚化反應,生成羧甲基纖維素鈉鹽。羧甲基纖維素鈉鹽在洗滌劑中的作用是它能吸附在污垢質點周圍及織物的表面上,由於它帶有多量負電荷,在靜電排斥力作用下,使污垢質點很好的懸浮,分散在溶液中、不會再沉積到織物上。
(2)熒光增白劑。它是一種微黃色帶有熒光性的染料,它溶解在水中被吸附在衣服的纖維上,而不會立即被水沖掉。這種染料吸附後能增加被洗織物的光澤,保持印花衣服的白度、亮度及鮮艷的色彩度。此外,在洗衣粉中還常中有料漿調節劑,即甲苯磺酸鈉,以及香料、色素等。
加酶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入了一定數量的酶制劑。酶制劑是一種生物制劑,加入洗衣粉中可對相應的污垢進行生化反應,如脂肪酶可使油脂類污垢分解;澱粉酶可分解澱粉類污垢。使用酶制劑進行洗滌可以縮短洗滌時間,延長織物壽命,有效地提高去污力。在通常的加酶洗衣粉中一般都加入的是鹼性蛋白酶,這對洗滌人體所分泌的污垢有特殊的效能。
漂白型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進了一定數量的漂白劑,例如過硼酸鈉、過碳酸鈉(2Na2CO3·3H2O2 ,俗名固態雙氧水,白色結晶顆粒,過碳酸鈉溶於水時,分解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等過氧化物)。國內漂白型洗衣粉主要加過碳酸鈉。此因洗衣粉在60。C以上的熱水洗滌時可放出活性氧,對織物及衣服上的污跡產生漂白作用。使白色衣服洗的更加潔白。但最好不要在高溫下洗滌帶色的衣服,這樣會對帶色部位產生漂白作用而使衣服變舊。如在冷水中洗滌時漂白劑不發揮作用。
含氧彩漂洗衣粉有兩種類型:一種色彩漂粉是單純的含氧漂白劑,基去污力不大,可作漂白洗後織物用;另一種是色彩漂粉和洗衣粉混合後製成的。這種彩漂洗衣粉,不僅可氧化衣服上的污垢,而且不損原來的顏色,使本來的色彩更加鮮艷,還能除茶銹、汗跡、血咖啡漬等難洗的污垢
⑹ 電解粉的生成原理電解粉是怎能樣製成的,有什麼用途
純凈的電解粉外觀為白色粉末或細粒結晶,味澀。易溶於水。用電解沉積法製得的內粉末。相容對密度(25℃)2.532。熔點851℃。比熱容1.042J/(g·℃)(20℃)。易溶於水,在35.4℃其溶解度最大,每100g水中可溶解49.7g碳酸鈉(0℃時為7.0g,100℃為45.5g)。微溶於無水乙醇,不溶於丙醇。其水溶液水解呈鹼性,有一定的腐蝕性,能與酸進行中和反應,生成相應的鹽並放出二氧化碳。高溫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鈉和二氧化碳。電液粉易溶於水,呈強鹼性,都能提供Na+離子。
高、低壓液態軟起動櫃(水阻櫃)配製液體電阻。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用於制化學品、清洗劑、洗滌劑、也用於照相術和制醫葯品。
絕大部分用於工業,一小部分為民用。在工業用途中,主要是輕工、建材、化學工業,約佔2/3;其次是冶金、紡織、石油、國防、醫葯及其它工業。冶金工業用作冶煉助熔劑、選礦用浮選劑,煉鋼和煉銻用作脫硫劑。印染工業用作軟水劑。製革工業用於原料皮的脫脂、中和鉻鞣革和提高鉻鞣液鹼度。還用於生產合成洗滌劑添加劑三聚磷酸鈉和其他磷酸鈉鹽等。
⑺ 肥皂、洗衣粉、洗衣液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去污原理是什麼
成分:
1、肥皂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跟燒鹼皂化反應藕生成的脂肪酸鈉版,也就是皂基。
2、洗權衣粉的主要成分有三大類:表面活性劑、軟水劑、抗再沉積劑,其他還有增白劑和香精。
3、洗衣液的主要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劑,但是不是單一的,是多種陰、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符合液體。
去污原理:表面活性劑作用,滲透、擴散、乳化、增溶。
⑻ 洗衣粉的成分及去油污原理
肥皂是脂肪酸與鹼(苛性鈉)在一定溫度下經煮煉(中和)並脫去甘油而成,其PH值一般在9左右,呈弱鹼性.而洗衣粉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純鹼/鹼緩沖劑(硅酸鈉)和軟水劑(五鈉等),其PH值均在11以上,鹼性較強.故二者均為鹼性洗滌材料。
主要成分是對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分子式:C12H25-(C6H4)-SO3Na,而不是苯磺酸鈉:(C6H5)-SO3Na,其他的還有生物酶、表面活性劑、助洗劑、穩定劑、分散劑、增白劑、香精等。(鹼性因為是強鹼弱酸鹽C12H25-(C6H4)-SO3Na)
合成洗衣粉是粉狀(或顆粒狀)洗滌劑,這種洗滌劑是用表面活性與助劑配成粘稠的料漿,然後用噴霧乾燥方法和附聚成型方法製造的一種混合物。洗衣粉是由多種化學成分組成的,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劑,如烷基苯磺酸鈉、烷基磺酸鈉、脂肪醇硫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環氧乙烷和環氧丙烷的共聚物等。各種化學物質相互促進,相互彌補,使洗滌去污效果更為理想。這些表面活性劑也可直接用來作為洗滌劑使用,但是洗滌去污效果並不十分理想,而且成本較高。因此,配製洗衣粉時還要加入一些助洗劑和輔助劑,使洗衣粉性能更完善,貯存、使用都比較方便。洗衣粉通用的助劑可分為無機鹽和有機物兩大類。
無機鹽助劑
(1)磷酸鹽。有正磷酸鈉、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及三聚酸鈉,洗衣粉中應用較普遍的是三聚磷酸鈉。三聚磷酸鈉中多價的金屬離子具有較強的螯合能力,能將不溶解的多價金屬陽離子絡合,變成可溶性的復合離子,如可將水中的鈣、鎂離子螯合,使它們不致沉積到織物上去,大提高了洗滌劑活性物的洗滌效能。三聚磷酸鈉還對微細的無機粒子或脂肪微滴具有分散、乳化、膠溶作用,可以提高污垢的懸浮能力,防止污垢再沉積到織物上,從而提高了洗滌劑的洗凈作用。由於三聚磷酸鈉含6個結晶水,不易吸收水分,可使洗衣粉保持良好的流動性與顆粒度,使成品乾爽,便於包裝,不致產生粉塵、吸潮、粘結等不良現象。
(2)硅酸鈉。與其他助劑使用時能起到互相協調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助洗效果。它對金屬的表面上生成一層很薄的保護層,抑制洗衣粉中磷酸鹽對洗衣機金屬表面的腐蝕。硅酸鈉的水溶液在洗滌過程中對溶液中的污垢和固體微粒具有懸浮、分散和乳化的能力,能防止污垢再沉積到織物上。硅酸鈉水溶液經水解,能產生氫氧基,使溶液保持一定的pH值,這種緩沖作用可節約洗滌劑中表面活性劑的用量。
(3)純鹼。能將脂肪污垢皂化而將污垢除去,但在洗衣粉中不宜中入過量,以免洗滌時損傷織物。
(4)硫酸鈉。在洗衣粉中是重要的填充劑,可以降低產品價格,也可降低洗滌劑活性物的臨界膠束濃度,能在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劑濃度較低時發揮洗滌作用。
(5)過氧酸鹽。主要是利用它放出來的活性氧使污斑氧化,作為去污斑劑,可除去鐵銹等斑跡。洗衣粉中常用的是過硼酸鈉NaBO3·nH2O(n=1,4),它含10.38%的活性氧。
有機物助劑
(1)羧甲基纖維素。它是用棉短絨先與鹼液反應,生成鹼性纖維素,然後與一氯醋酸鈉的乙溶液經醚化反應,生成羧甲基纖維素鈉鹽。羧甲基纖維素鈉鹽在洗滌劑中的作用是它能吸附在污垢質點周圍及織物的表面上,由於它帶有多量負電荷,在靜電排斥力作用下,使污垢質點很好的懸浮,分散在溶液中、不會再沉積到織物上。
(2)熒光增白劑。它是一種微黃色帶有熒光性的染料,它溶解在水中被吸附在衣服的纖維上,而不會立即被水沖掉。這種染料吸附後能增加被洗織物的光澤,保持印花衣服的白度、亮度及鮮艷的色彩度。此外,在洗衣粉中還常中有料漿調節劑,即甲苯磺酸鈉,以及香料、色素等。
加酶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入了一定數量的酶制劑。酶制劑是一種生物制劑,加入洗衣粉中可對相應的污垢進行生化反應,如脂肪酶可使油脂類污垢分解;澱粉酶可分解澱粉類污垢。使用酶制劑進行洗滌可以縮短洗滌時間,延長織物壽命,有效地提高去污力。在通常的加酶洗衣粉中一般都加入的是鹼性蛋白酶,這對洗滌人體所分泌的污垢有特殊的效能。
漂白型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進了一定數量的漂白劑,例如過硼酸鈉、過碳酸鈉(2Na2CO3·3H2O2 ,俗名固態雙氧水,白色結晶顆粒,過碳酸鈉溶於水時,分解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等過氧化物)。國內漂白型洗衣粉主要加過碳酸鈉。此因洗衣粉在60。C以上的熱水洗滌時可放出活性氧,對織物及衣服上的污跡產生漂白作用。使白色衣服洗的更加潔白。但最好不要在高溫下洗滌帶色的衣服,這樣會對帶色部位產生漂白作用而使衣服變舊。如在冷水中洗滌時漂白劑不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