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軟化方法有哪兩大類
⑴ 硬水軟化的方法有哪幾種
哈哈 我的本行
常見硬水軟化主要方法有煮沸、蒸餾等,工業上也有用葯劑軟化。專
在國外用的最多的是 陽離屬子交換法:
通過在水中加入十水合碳酸鈉,將與碳酸根離子化合的碳酸鎂和碳酸鈣固體沉澱出來。
Ca2+(aq)+CO32−(aq) -> CaCO3(s)
Mg2+(aq)+CO32−(aq) -> MgCO3(s)
希望能幫到你
⑵ 硬水軟化的方法有哪些
硬水軟化的方法:生活中常用煮沸法,工業上常用離子交換法和葯劑軟化法,實驗室常用蒸專餾法,蒸屬餾法是凈化程度較高的水,蒸餾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蒸餾瓶中的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
②加熱時,應在燒瓶中放幾粒沸石(或碎瓷片)。
③裝置氣密性良好
④水銀溫度計的水銀球應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附近。
⑶ 水的軟化和除鹽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去除水中溶解物質的方法主要有軟化除鹽﹑離子交換﹑吸附和膜分離。
軟化就是降低版水中權Ca2+﹑Mg2+的含量,以防止其在管道設備中結垢。
基本方法有:加熱軟化法:藉助加熱將碳酸鹽硬度轉化成溶解度很小的CaCO3﹑Mg(OH)2 沉澱出來。
葯劑軟化法:在不加熱的條件下,藉助化學葯劑把鈣﹑鎂鹽類(包括非碳酸鹽硬度)轉化成CaCO3﹑Mg(OH)2 沉澱出來,從而去除絕大部分Ca2+﹑Mg2+。常用葯 劑法有:石灰法﹑石灰—純鹼法與石灰—石膏法。
離子交換法:利用離子交換劑將水中的Ca2+﹑Mg2+轉化成Na+,而其他成分不改變。
除鹽就是減少水中溶解鹽類(陰陽離子)總量,方法有:蒸餾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應用最廣)。
⑷ 常見的軟水方法有哪些
石灰蘇打法
先測定水的硬度,然後加入定量的氫氧化鈣和碳酸鈉,硬水中的鈣、鎂離子便沉澱析出。
Ca(HCO3)2+Ca(OH)2=2CaCO3↓+2H2O
Mg(HCO3)2+2Ca(OH)2=Mg(OH)2↓+2CaCO3↓+2H2O
CaSO4+Na2CO3=CaCO3↓+Na2SO4
磷酸鹽軟水法
對於鍋爐用水,可以加入亞磷酸鈉(NaPO3)作為軟水劑,它與鈣、鎂離子形成絡合物,在水煮沸時鈣、鎂不會以沉澱形式析出,從而不會形成水垢。此法不適合於飲用水的軟化。
離子交換法
沸石和離子交換劑雖然都不溶於水,但其中的鈉離子和氫離子可與硬水中的鈣、鎂離子發生交換反應,使鈣、鎂離子被沸石、人造沸石、離子交換劑吸附而被除去。長期使用後失效的沸石和離子交換劑可以通過再生而重復使用,故此法是既經濟又先進的軟水法。
CaCO3+2Na-R=Ca-2R+Na2CO3
Ca(HCO3)2+2Na-R=Ca-2R+2NaHCO3
MgCO3+2Na-R=Mg-2R+Na2CO3
Mg(HCO3)2+2Na-R=Mg-2R+2NaHCO3
註:R為樹脂交換基
加葯法
向水中加入專用的阻垢劑,可以改變鈣鎂離子與碳酸根離子結合的特性,從而使水垢不能析出、沉積。如今工業上可以使用的的阻垢劑很多。這種方法的特點是:一次性投入較少,適應性廣;但水量軟大時運行成本偏高,由於加入了化學物質,所以水的應用受到很大限制,一般情況下不能應用於飲用、食品加工等方面。在民用領域中也很少應用。
電磁法
採用在水中加上一定的電場或磁場來改變離子的特性,從而改變碳酸鈣(碳酸鎂)沉積的速度及沉積時的物理特性來阻止硬水垢的形成。其特點是:設備投資小,安裝方便,運行費用低;但是效果不夠穩定性,沒有統一的衡量標准,而且由於主要功能僅是影響一定范圍內的水垢的物理性能,所以處理後的水的使用時間、距離都有一定局限。多用於商業(如中央空調等)循環冷卻水的處理,不能應用於工業生產及鍋爐補給水的處理(同時由於該種設備的機理並未得到真正的理論證實)。
膜分離法
納濾膜(NF)及反滲透膜(RO)均可以攔截水中的鈣鎂離子,從而從根本上降低水的硬度。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效果明顯而穩定,處理後的水適用范圍廣;但是對進水壓力有較高要求,設備投資、運行成本都較高。一般較少
⑸ 水的軟化處理方法有哪些
軟化處理的基本方法有三種。
(1) 化學軟化法 就是在水中加入一些葯劑,專從而把水中的鈣、鎂屬離子轉變為難溶的化合物,並使其沉澱析出。如石灰軟化法等。
(2) 離子交換軟化法 利用離子交換劑活件基團中的H+、Na+等陽離子與水中的硬度成分Ca2+、Mg2+以達到軟化的目的。
(3) 熱力軟化法就是將水加熱到100℃或100℃以上,在煮沸過程中,使水中的鈣、鎂的碳酸氫鹽轉變為CaCO3和Mg(OH)2沉澱去除。熱力軟化法只能基本上除去碳酸酸鹽硬度,而不能去除非碳酸型硬度。
此外,還有電滲析軟化法等,但通常使用的主要方法是離子交換軟化法和化學軟化法。
⑹ 硬水軟化有哪些方法
1)離子交換法:採用特定的陽離子交換樹脂,以鈉離子將水中的鈣鎂離子置換出來,由於鈉鹽的溶解度很高,所以就避免了隨溫度的升高而造成水垢生成的情況。這種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標准方式。主要優點是:效果穩定準確,工藝成熟。可以將硬度降至0。採用這種方式的軟化水設備一般也叫做「離子交換器」(由於採用的多為鈉離子交換樹脂,所以也多稱為「鈉離子交換器」)。
2)膜分離法:納濾膜(NF)及反滲透膜(RO)均可以攔截水中的鈣鎂離子,從而從根本上降低水的硬度。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效果明顯而穩定,處理後的水適用范圍廣;但是對進水壓力有較高要求,設備投資、運行成本都較高。一般較少用於專門的軟化處理。
3)石灰法:向水中加入石灰,主要是用於處理大流量的高硬水,只能將硬度降到一定的范圍。
4)電磁法:採用在水中加上一定的電場或磁場來改變離子的特性,從而改變碳酸鈣(碳酸鎂)沉積的速度及沉積時的物理特性來阻止硬水垢的形成。其特點是:設備投資小,安裝方便,運行費用低;但是效果不夠穩定性,沒有統一的衡量標准,而且由於主要功能僅是影響一定范圍內的水垢的物理性能,所以處理後的水的使用時間、距離都有一定局限。多用於商業(如中央空調等)循環冷卻水的處理,不能應用於工業生產及鍋爐補給水的處理(同時由於該種設備的機理並未得到真正的理論證實)。
5)加葯法:向水中加入專用的阻垢劑,可以改變鈣鎂離子與碳酸根離子結合的特性,從而使水垢不能析出、沉積。目前工業上可以使用的的阻垢劑很多。這種方法的特點是:一次性投入較少,適應性廣;但水量軟大時運行成本偏高,由於加入了化學物質,所以水的應 用受到很大限制,一般情況下不能應用於飲用、食品加工、工業生產等方面。在民用領域中也很少應用。
⑺ 硬水軟化的方法的有哪些
硬水是指含有較多可以溶解的鈣鹽、鎂鹽的水,其中含碳酸氫鈣,碳酸氫鎂較多的水叫暫時硬水,這種水被煮沸後,可溶性鈣、鎂鹽就變成碳酸鹽(石頭的主要成分之一),大部分析出,井水就是暫時硬水;而含硫酸鈣(石膏的主要成分)、硫酸鎂較多的水叫永久硬水,這種水煮沸時,所含鹽不能析出,海水就是永久硬水。
和硬水不同,軟水是只含少量或不含可溶性鈣鹽、鎂鹽的水,煮沸時不發生明顯的變化。
人們把水的軟、硬程度分為許多「度」,統稱為硬度,可以分類為0~30度(德國分類法),0~4度叫很軟的水,26~30度叫很硬的水。軟水中放入肥皂易產生大量泡沫,而硬水中的鈣鹽、鎂鹽能與肥皂起作用產生沉澱,使肥皂失去去污能力,不易產生泡沫。如果將硬水用作鍋爐用水,會有較多水垢產生而附著在鍋爐壁上,妨礙傳熱而多燒燃料,甚至會使鍋爐產生裂縫而引起爆炸。通常家中燒水用的壺壁上的白垢,就是硬水受熱產生的沉澱。人常喝太硬的水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現在提倡喝通過處理的水,工業上也將硬水先軟化後再使用。
水的軟化方法有:①加熱法;②石灰蘇打法:用石灰降低暫時硬水硬度,用燒鹼(蘇打)降低非碳酸鹽硬水的硬度;③離子交換法:用離子交換劑除去鈣鎂離子,目前家用「凈水器」多採用這種方法。
⑻ 軟化水的方法有哪些
鍋爐軟化水是非常成熟的工藝了,一般都是採用自動軟化水設備(鈉離子交換原理)。軟化水設備是由全自動軟水控制器
⑼ 水的軟化處理有哪些基本方法,水處理
水的硬度主要由其中的陽離子:鈣(Ca2+)、鎂(Mg2+)離子構成。
當含有硬度的原水流經鈉離子的樹脂層時,水中的鈣回、鎂離答子被樹脂吸附,同時釋放出鈉離子,這樣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當樹脂吸附鈣、鎂離子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後,出水的硬度增大,此時軟水器會按照預定的程序自動進行失效樹脂的再生工作,利用較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鹽水)通過樹脂,使失效的樹脂重新恢復至鈉型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