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式內鏡清洗純化水要求
❶ 軟式內鏡必須高水平消毒幾種化學消毒方法有哪些
用於常規診療檢查的軟式內鏡必須高水平消毒,WS507推薦了以下幾種化學消毒方法。
戊二醛
2004年原衛生部頒布的《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推薦使用的戊二醛是目前國內使用最廣泛、對軟式內鏡的材質兼容性相對好的消毒劑。臨床使用中戊二醛存在的問題有:
1.使用相對麻煩:使用前戊二醛常規都要先加碳酸氫鈉把消毒液的pH值調整到7.5-8.5進行鹼化,提高消毒效果;
2.高水平消毒常規需要20min,影響臨床診療速度;
3.對分枝桿菌的殺滅效果相對差,用於分枝桿菌污染的軟式內鏡需要延長消毒時間到45min;現已發現耐戊二醛的龜分枝桿菌;
4.浸泡消毒後如果終末漂洗不徹底,殘留內腔的戊二醛會導致就診患者發生化學性結腸炎;
5.清洗消毒人員存在吸入毒性風險,清洗消毒間需要特別的通風設施和個人防護。
鄰苯二甲醛
1999年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確認鄰苯二甲醛可用於醫療器械的高水平消毒。與朗索2%戊二醛相比,朗索鄰苯二甲醛用於軟式內鏡高水平消毒優勢有:
1.使用方便:使用前不需要鹼化;
2.高水平消毒時間只要5-12min,滿足臨床需求;
3.對分枝桿菌殺滅效果好;
4.使用濃度低(0.55%),沒有明顯刺激性氣味;
5.國外研究連續使用穩定性比戊二醛好。內鏡表面在使用鄰苯二甲醛後會出現灰染,這兒是鄰苯二甲醛和表面殘留蛋白質的顯色反應,能夠間接監督軟式內鏡的清洗質量。
過氧乙酸
用於軟式內鏡消毒的過氧乙酸需要檢測認證。能用於其他醫療器械的過氧乙酸消毒液不一定能用於軟式內鏡,需要考慮材質兼容性和使用穩定性。目前市場上有過氧乙酸粉劑和液體,有一元包裝(使用前不要活化)和二元包裝(使用前要混在一起進行活化);通常使用0.2%濃度5min達到高水平消毒。國外幾乎都在清洗消毒機中使用過氧乙酸,這樣能保證消毒後終末漂洗;國內手工處置時要注意過氧乙酸消毒後充分漂洗,否則殘留的過氧乙酸會對內鏡腐蝕。首次使用過氧乙酸消毒使用較久的軟式內鏡時,可能發生內腔道表面生物膜脫落,建議臨床使用前先連續進行幾次消毒和漂洗。另外使用中還要防範過氧乙酸對外排管道的腐蝕。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和過氧乙酸都是過氧化物類消毒劑,能否用於軟式內鏡高水平消毒也需要檢測認證,需要考慮材質兼容性和使用穩定性。不活化的二氧化氯沒有消毒活性,使用前需要用酸將二氧化氯活化。國外有專門用於內鏡的二氧化氯消毒系統。
酸性氧化電位水
酸性氧化電位水是電解低濃度氯化鈉溶液生成的一種消毒液,因為存在≥1100mV的氧化還原電位,含6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能實現高水平消毒;但血液、體液等有機物能中和氧化還原電位,一旦軟式內鏡沒有清洗干凈,消毒就會失敗。擬用酸性氧化電位水消毒的軟式內鏡必須徹底清洗干凈,並且不能採用浸泡消毒,必須要流動進行灌流消毒;消毒後充分終末漂洗,不然會發生含氯消毒液對內鏡的腐蝕性。
其他消毒劑
近年新出現的次氯酸消毒液,不添加穩定劑和防腐劑,也明顯改善了傳統含氯消毒液的穩定性、腐蝕性和受有機物影響,含50mg/L-2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作用3-5min即可實現高水平消毒。國內也批准過高濃度臭氧水用於軟式內鏡的高水平消毒。
❷ 軟式內鏡清洗用的多酶清洗液應多長時間更換
:
還是有被感染的可能。《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二、酶洗
(一)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內泡時間按照說容明書。
(二)將擦乾後的內鏡置於酶洗槽中,用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沖洗送氣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將含酶洗液吸入活檢孔道,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三)擦乾後的附件、各類按鈕和閥門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還需在超聲清洗器內清洗5~10分鍾。
(四)多酶洗液應當每清洗1條內鏡後更換。aware天 貓可在家自測用抽血
希望能幫到你!
❸ 醫院人員如何執行軟式內鏡測漏
測漏就是泄露測試,是軟式內鏡洗消的重要環節。軟式內鏡是一種會發生疲勞、老化及損傷的高級消耗醫療器械,測漏可以減少內鏡損傷和維修的成本,時還可以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概率。
《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中對內鏡的測漏環節進行了嚴格規范,如下:
內鏡測漏的重要性有以下兩點:
節約成本:內鏡測漏的過程中發現了小問題,進行及時的修復,可以延長內鏡的使用壽命和阻止不必要的維修,可以降低成本。
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風險:內鏡上存在的小損傷很容易留置細菌和病毒,很難進行清洗和消毒,而且細菌留置在小損失上,容易傳播到其他患者的體內,對患者的安全健康造成威脅。
國內大多數醫療機構患者數量大,內鏡數量相對較少,每次清洗前進行測漏的可操作性較差,因此,在對內鏡中心督導時需要多關注測漏的環節,先測漏,再進行清洗和消毒。
檢查軟式內鏡是否出現滲漏是內鏡日常保養和維護中需要注意的關鍵環節:
應每天與工作結束時對當天使用的軟式內鏡測漏一次;條件允許時,宜每次清洗前測漏。將內鏡放入盛有適量清洗用水的清洗槽內。先取下活檢人口閥門,吸引器按鈕和送氣送水按鈕。連接好測漏裝置,並注入壓力。將內鏡插人部浸人水中,同時向各個方向彎曲內鏡先端,觀察有無氣泡冒出。如有滲漏,應及時保修送檢。測漏情況應有記錄。
由此看來,無論是從內鏡的保養、維修的成本還是感控的風險來看,內鏡的測漏都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環節!
❹ 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的第一章
內鏡的清洗消毒應當與內鏡的診療工作分開進行,分設單獨的清洗消毒室和內鏡診療室,清洗消毒室應當保證通風良好。
內鏡診療室應當設有診療床、吸引器、治療車等基本設施。 根據工作需要,按照以下要求配備相應內鏡及清洗消毒設備:
一、內鏡及附件:其數量應當與醫院規模和接診病人數相適應,以保證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達到相應的消毒、滅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二、基本清洗消毒設備:包括專用流動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負壓吸引器、超聲清洗器、高壓水槍、乾燥設備、計時器、通風設施,與所採用的消毒、滅菌方法相適應的必備的消毒、滅菌器械,50 毫升注射器、各種刷子、紗布、棉棒等消耗品。
三、清洗消毒劑:多酶洗液、適用於內鏡的消毒劑、75%乙醇。 內鏡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滅菌。
❺ 軟式內鏡管腔需要用乙醇沖洗乾燥嗎
需要。WS 507-2016《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中內鏡乾燥的方法包括:75%~95%乙醇回或異丙醇灌注所有管道,再答使用壓力氣槍,用潔凈壓縮空氣向所有管道充氣至少30秒,至其完全乾燥。國外一些臨床實踐指南和該領域專家推薦:手工或機械清洗內鏡時用乙醇沖洗管腔,因為它易與殘留水分結合,加速蒸發,從而促進管腔乾燥。乙醇能阻礙細菌定植,防止親水性細菌傳播。但如果內鏡已經完全乾燥,將沒必要再用乙醇沖洗內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