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水的化學勢是0
Ⅰ 計算不同標准態的溶液的化學勢
基本公式μB=μB*+RTln(A/B)
其中A跟B是某種物理量,比如壓強,濃度等等。
顯然,如果版以純水真實態為標准態權,那麼當A=3.173KPa時,其化學勢應該等於標准態,應該3.173的時候,正是純水的化學勢。因此可知,B=3.173。然後當A=2.733時,它們的比就是活度,用RTLna表示,所以活度a=0.86
同樣道理,當以0.133Pa的水蒸汽為標准態,那當A=0.133時,其處於標准態,那它的化學勢也應該為標准化學勢,於是B=0.133,那麼當A=2.733的時候,活度a=2.733/0.133=20.5
根據以上方法可以看到,標准態選擇不同,那麼活度就不同,其為標准化學勢時的外壓也不同~~~所以P指的是標准態的壓力。跟溫度。看其括弧跟著誰就知道了~~~
僅供參考
Ⅱ 純水的化學勢為零
壓強和溫度不一樣,化學勢也會跟著變化
Ⅲ 求化學勢通俗解勢
首先明確其應用范圍,在熱化學中,化學勢是強度性質,狀態函數。化學勢的定義是從恆溫、恆壓、恆內能、恆體積條件下得到的,因此實際固溶體中,系統自由能變化還會包括化學勢以外的能量變化。
例 試比較和論證下列四種狀態純水的化學勢大小順序
(1)373.15K,101325Pa液態水的化學勢
(2)373.15K,101325Pa水蒸氣的化學勢
(3)373.15K,202650Pa液態水的化學勢
(4)373.15K,202650Pa水蒸氣的化學勢
4>3> 1=2
[導引]:化學勢作為判據應用於相變化過程,若兩相平衡,則兩相的化學勢必然相等,若兩相未建立平衡,則物質必由化學勢高的一相自發地向化學勢低的一相轉移,由此可推斷四種狀態的純水,其化學勢的相對大小。
通俗的說,在相轉變的過程中,質量總是從化學勢高的相轉變到化學勢低的相,這就是化學勢的物理意義,也就是說化學勢是推動相變中質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質量從具有較高的化學勢的相轉移到具有較低化學勢的相,就象溫度是推動熱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熱量從具有較高溫度的物體轉移到具有較低溫度的物體。化學勢推動下進行相轉變的結果總是使系統的功勢函數減少,作功能力降低。
系統的平衡有三個方面,即"熱平衡","力平衡",'質量作用平衡",其中"力平衡"就是系統的每一個部分所受到的廣義力都要能在統計平均效果上相互抵消.如果系統內有壓強差,那麼就會引起機械運動."熱平衡"是指溫度的平衡,如果系統有溫度差,就會有"熱傳導"."質量作用平衡"可被分為"化學平衡"和"相平衡"."化學平衡"指正反應和逆反應的效果完全抵消,在這種平衡中,與"壓強","溫度"相當的量叫"化學勢",相變以及其他的質量作用方式在"改變粒子數"方面都與化學反應極為相似,所以任何一種"質量相互作用"中所涉及的強度量都被稱為"化學勢".
為什麼在看的文章里那些能量都帶著化學勢?形成分子的過程就引起了分子和原子兩種不同系統的質量變化,自然會有"化學勢",不過更深的理解應該通過統計力學來看。
Ⅳ 水的化學式是什麼
水的化學式寫作H₂O。
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其中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比為2:1。水的化學式寫作H₂O,其中的氫元素顯示+1價,氧元素顯示-2價。表示一個水分子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組成。
(4)純水的化學勢是0擴展閱讀:
水的物理性質:
水在常溫下為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准大氣壓下(101.325kPa),純水的沸點為100℃,凝固點為:0℃。純水在4℃時的密度為1.0000g/cm3。常溫下水的離子積常數Kw=1.00×10-14;純水的理論電導率為0.055μS/cm。
水的生成焓很高,ΔfHmθ=-285.8kJ/mol,所以熱穩定性好,在2000K的高溫下其離解不足百分之一;比熱容大:75.3J/(mol·℃)能很好地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
很多常見氣體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氫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碳、惰性氣體等,這些氣體的溶解度與溫度、壓力、氣相分壓等因素有關。
Ⅳ 0攝氏度,100千帕下,液態水化學勢和固態水的化學勢大小關系
如果是你給的數據的話,在273.15k和101.352kpa下,兩者應該相等,而此時壓力下降溫度幾乎不變,固體就應該變為液體,所以水的化學勢低
Ⅵ 所有單質的標准態化學勢都等於0嗎
所有單質的標准態化學勢都等於0嗎
忘得差不多了,提供個參考吧.第一個題目,摩爾分數等於一,是一種假想狀態.實際是不存在的,當然如果等於一的確是純物質.而亨利定律是適用於溶液的,所以這個地方是一種假象值,或者假想狀態.
第二個問題,拿不很准了,好像還與溶質的性質有關,可能還有更多的因素,而在亨利定律中,只考慮了題目中的這幾個因素.這也是為什麼還有很多其他溶液方面公式的原因啊.這些科學家也無法給出一個確定的包含所有因素的公式.只好簡化處理了
Ⅶ 水的標准化學勢
基本公式μB=μB*+RTln(A/B)
其中A跟B是某種物理量,比如壓強,濃度等等.
顯然,如果以純水真實專態屬為標准態,那麼當A=3.173KPa時,其化學勢應該等於標准態,應該3.173的時候,正是純水的化學勢.因此可知,B=3.173.然後當A=2.733時,它們的比就是活度,用RTLna表示,所以活度a=0.86
同樣道理,當以0.133Pa的水蒸汽為標准態,那當A=0.133時,其處於標准態,那它的化學勢也應該為標准化學勢,於是B=0.133,那麼當A=2.733的時候,活度a=2.733/0.133=20.5
根據以上方法可以看到,標准態選擇不同,那麼活度就不同,其為標准化學勢時的外壓也不同~~~所以P指的是標准態的壓力.跟溫度.看其括弧跟著誰就知道了~~~
僅供參考
Ⅷ 誰能談談,化學勢的本質是什麼
首先明確其應用范圍,在熱化學中,化學勢是強度性質,狀態函數。化學勢的定義是從恆溫、恆壓、恆內能、恆體積條件下得到的,因此實際固溶體中,系統自由能變化還會包括化學勢以外的能量變化。
例 試比較和論證下列四種狀態純水的化學勢大小順序
(1)373.15K,101325Pa液態水的化學勢
(2)373.15K,101325Pa水蒸氣的化學勢
(3)373.15K,202650Pa液態水的化學勢
(4)373.15K,202650Pa水蒸氣的化學勢
4>3> 1=2
[導引]:化學勢作為判據應用於相變化過程,若兩相平衡,則兩相的化學勢必然相等,若兩相未建立平衡,則物質必由化學勢高的一相自發地向化學勢低的一相轉移,由此可推斷四種狀態的純水,其化學勢的相對大小。
通俗的說,在相轉變的過程中,質量總是從化學勢高的相轉變到化學勢低的相,這就是化學勢的物理意義,也就是說化學勢是推動相變中質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質量從具有較高的化學勢的相轉移到具有較低化學勢的相,就象溫度是推動熱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熱量從具有較高溫度的物體轉移到具有較低溫度的物體。化學勢推動下進行相轉變的結果總是使系統的功勢函數減少,作功能力降低。
系統的平衡有三個方面,即"熱平衡","力平衡",'質量作用平衡",其中"力平衡"就是系統的每一個部分所受到的廣義力都要能在統計平均效果上相互抵消.如果系統內有壓強差,那麼就會引起機械運動."熱平衡"是指溫度的平衡,如果系統有溫度差,就會有"熱傳導"."質量作用平衡"可被分為"化學平衡"和"相平衡"."化學平衡"指正反應和逆反應的效果完全抵消,在這種平衡中,與"壓強","溫度"相當的量叫"化學勢",相變以及其他的質量作用方式在"改變粒子數"方面都與化學反應極為相似,所以任何一種"質量相互作用"中所涉及的強度量都被稱為"化學勢".
為什麼在看的文章里那些能量都帶著化學勢?形成分子的過程就引起了分子和原子兩種不同系統的質量變化,自然會有"化學勢",不過更深的理解應該通過統計力學來看。
Ⅸ 用化學勢解釋純水與水溶液那個容易揮發
解釋純水與水溶液都不容易揮發,純水更容易揮發
Ⅹ 化學 :化學勢的確切意思是什麼
首先明確其應用范圍,在熱化學中,化學勢是強度性質,狀態函數。化學勢的定義是從恆溫、恆壓、恆內能、恆體積條件下得到的,因此實際固溶體中,系統自由能變化還會包括化學勢以外的能量變化。
例 試比較和論證下列四種狀態純水的化學勢大小順序
(1)373.15K,101325Pa液態水的化學勢
(2)373.15K,101325Pa水蒸氣的化學勢
(3)373.15K,202650Pa液態水的化學勢
(4)373.15K,202650Pa水蒸氣的化學勢
4>3> 1=2
[導引]:化學勢作為判據應用於相變化過程,若兩相平衡,則兩相的化學勢必然相等,若兩相未建立平衡,則物質必由化學勢高的一相自發地向化學勢低的一相轉移,由此可推斷四種狀態的純水,其化學勢的相對大小。
通俗的說,在相轉變的過程中,質量總是從化學勢高的相轉變到化學勢低的相,這就是化學勢的物理意義,也就是說化學勢是推動相變中質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質量從具有較高的化學勢的相轉移到具有較低化學勢的相,就象溫度是推動熱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熱量從具有較高溫度的物體轉移到具有較低溫度的物體。化學勢推動下進行相轉變的結果總是使系統的功勢函數減少,作功能力降低。
系統的平衡有三個方面,即"熱平衡","力平衡",'質量作用平衡",其中"力平衡"就是系統的每一個部分所受到的廣義力都要能在統計平均效果上相互抵消.如果系統內有壓強差,那麼就會引起機械運動."熱平衡"是指溫度的平衡,如果系統有溫度差,就會有"熱傳導"."質量作用平衡"可被分為"化學平衡"和"相平衡"."化學平衡"指正反應和逆反應的效果完全抵消,在這種平衡中,與"壓強","溫度"相當的量叫"化學勢",相變以及其他的質量作用方式在"改變粒子數"方面都與化學反應極為相似,所以任何一種"質量相互作用"中所涉及的強度量都被稱為"化學勢".
為什麼在看的文章里那些能量都帶著化學勢?形成分子的過程就引起了分子和原子兩種不同系統的質量變化,自然會有"化學勢",不過更深的理解應該通過統計力學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