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出沸可以軟化水
⑴ 為什麼煮沸能軟化水
軟水是指不含或少含礦物質的水,如雨水、清潔的雪水等.硬水是指含有較多礦物質的回水,如泉答水、井水等.
硬水可通過軟化處理,變成軟水,沉澱後即可使用,具體處理方法有煮沸法和化學法等.煮沸法就是將硬水加熱煮沸,使水中游離的鈣、鎂離子形成碳酸鈣和碳酸鎂沉澱物,待沉澱過濾後,即成軟化水.化學法就是在1升硬水中加入純鹼約0.7克,沉澱後過濾,即可使用.
⑵ 為什麼硬水煮沸後會變軟水
硬水指的是鈣鎂離子(水鹼)過高。硬水燒開了不會變軟水,相反硬度會提高.
⑶ 為什麼可用煮沸的方法把硬水變為軟水
煮沸本質上是升溫,在升溫的情況下,原本溶解在水中的Ca離子、Mg離子等一方面水解掉而專生屬成氫氧化物,另一方面Ca(HCO3)2會分解而形成CaCO3沉澱,共同組成了水垢。而此時水中溶解的Ca、Mg離子就變少了,相對來講硬度就比煮沸前要小。
⑷ 水煮沸到什麼度就起到軟化水的作用
軟水是指不含或少含礦物質的水,如雨水、清潔的雪水等。硬水是指含有較多礦物質的水,回如泉水、答井水等。
硬水可通過軟化處理,變成軟水,沉澱後即可使用,具體處理方法有煮沸法和化學法等。煮沸法就是將硬水加熱煮沸,使水中游離的鈣、鎂離子形成碳酸鈣和碳酸鎂沉澱物,待沉澱過濾後,即成軟化水。化學法就是在1升硬水中加入純鹼約0.7克,沉澱後過濾,即可使用。
⑸ 為什麼硬水煮沸會軟化
硬水是指含有較多抄可以溶解的鈣鹽、鎂鹽的水,其中含碳酸氫鈣,碳酸氫鎂較多的水叫暫時硬水,這種水被煮沸後,可溶性鈣、鎂鹽就變成碳酸鹽(石頭的主要成分之一),大部分析出,井水就是暫時硬水;而含硫酸鈣(石膏的主要成分)、硫酸鎂較多的水叫永久硬水,這種水煮沸時,所含鹽不能析出,海水就是永久硬水。暫時硬水可以用煮沸軟化,而永久硬水則不行。
⑹ 煮沸軟化水的硬度的原理是什麼
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開始是以溶液的形式存在的,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澱出來,這樣就降低了水中鈣,鎂元素的含量,從而軟化了水的硬度
⑺ 為什麼煮沸可以使硬水變成軟水
煮沸法(只適用於暫時硬水)
煮沸暫時硬水時的反應: Ca(HCO3)2=CaCO3↓+H2O+CO2↑
Mg(HCO3)2=MgCO3↓+H2O+CO2↑
由於CaCO3不溶,MgCO3微溶,所以碳內酸鎂在進一容步加熱的條件下還可以與水反應生成更難溶的氫氧化鎂:MgCO3+H2O=Mg(OH)2↓+CO2↑
由此可見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
⑻ 為什麼通過煮沸可以使硬水變成軟水
其中的礦物質離子在煮沸的時候溶解度降低,沉澱出來,水就變軟了。
⑼ 為什麼硬水煮沸後會變軟水
當硬水中的鈣和鎂主要以碳酸鹽形式【Ca(HCO3)2、Mg(HCO3)2】存在時,這些鹽在水被煮沸時便會發生分解,變成鹼式碳酸鹽沉澱析出而除去.因此就變成了軟水。
⑽ 為什麼硬水煮沸會軟化
水是流體, 這里所指的軟和硬, 是就溶於水中鈣離子和鎂離子的含量而定。 硬水有多於百萬分之二百五十的鈣離子和鎂離子, 而軟水則含少於百萬分之一百。
硬水的形成是由於雨水溶入了石中所含的鈣和鎂的化合物:
CaCO3 + CO2 + H2O -> Ca2+ + 2HCO3-
MgCO3. CaCO3 + 2CO2 + 2H2O -> Ca2+ + Mg2+ + 4 HCO3-
此外, 硬水可以分為暫時硬水及永久硬水, 暫時硬水在煮沸後可以變成軟水:
2HCO3- -> CO2 + CO32- + H2O
CO32- + Ca2+ -> CaCO3 (s)
CO32- + Mg2+ -> MgCO3 (s)
碳酸鈣和碳酸鎂是不可被水所溶解的, 茶壺里的茶垢亦是由此而來, 故極難清洗。 香港所供應的食水已是軟水, 故我們不用使用離子交換器 (ion exchangers) 去處理清潔或加熱用水中的鐵、鈣及鎂質。
硬水與浮渣(scum)
同學看見硬水這個詞定必想浮渣,這個在洗潔劑一課中學到的生字。 難道水中的礦物真的如此一事無成? 其實它們對我們身體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一份美國的醫學雜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Society) 就曾經報導過 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