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礬純化五水硫酸銅
1. 由膽礬精製五水硫酸銅的實驗中,為什麼要加入硫酸
由於銅離子是弱鹼陽離子(氫氧化銅),在蒸發結晶過程中銅離子與水中氫氧根生成氫氧化銅,加硫酸是為了抑制這個反應的發生(其實更多的是在制備無水氯化物的時候加酸,防止水解)
2. 請問膽礬是五水硫酸銅還是無水硫酸銅
五水硫酸銅,俗稱藍礬、膽礬或銅礬,化學式為CuSO4·5H2O,為藍色晶體。
五水硫酸銅在常溫常壓下很穩定,不潮解,在乾燥空氣中會逐漸風化,加熱至45℃時失去二分子結晶水,110℃時失去四分子結晶水,150℃時失去全部結晶水而成無水物。無水物也易吸水轉變為五水硫酸銅。常利用這一特性來檢驗某些液態有機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將五水硫酸銅加熱至650℃高溫,可分解為黑色氧化銅、二氧化硫及氧氣。
膽礬是天然的含水硫酸銅,是分布很廣的一種硫酸鹽礦物。
它是
銅
的硫化物被氧分解後形成的次生礦物。膽礬產於銅礦床的氧化帶,也經常出現在礦井的巷道內壁和支柱上,這是由礦井中的水結晶而成的。膽礬的晶體成板狀或短柱狀,這些晶體集合在一起則呈粒狀、塊狀、纖維狀、鍾乳狀、皮殼狀等。它們具有漂亮的藍色,但如果暴露在乾燥的空氣中會由於失去水而變成不透明的淺綠白色粉末。同時膽礬極易溶於水。膽礬是顏料、電池、殺蟲劑、木材防腐等方面的化工原料。
3. 膽礬是五水合硫酸銅嗎
膽凡又稱明礬,藍礬.是藍色晶體.是五水硫酸銅.無水硫酸銅是白色的.
4. 關於膽礬精製五水硫酸銅重結晶的問題
減壓過濾時,水溫下降很快,晶體就容易析出,所以
重結晶
溶劑一般以在選定溫度下全溶後再過量10%
5. 由膽礬精製五水硫酸銅得到的產物產率低的原因,
膽礬精製五水硫酸銅說白了就是溶解後不斷結晶得到精品,但是問題在於無論如何降溫,溶液中的硫酸銅也不會完全結晶,而且降溫幅度對硫酸銅的溶解度影響不是很大也就是說可能降10度硫酸銅的溶解度也不會減少多少的,而加熱蒸發溶劑的話又會對五水硫酸銅的結晶水造成損耗
6. 膽礬精製五水硫酸銅的方程式
五水硫酸銅不穩定,在空氣中可能發生失水,使結晶水不是五
精製過程為
1、加水溶解,製成硫酸銅溶液
2、水浴蒸發濃縮
3、熱濾
4、結晶與重結晶
7. 膽礬變成無水硫酸銅是什麼反應
①膽礬也叫藍礬、銅礬,即五水合硫酸銅 CuSO4·5H2O,膽礬及無水硫酸銅都既是純凈物也是化合物(結晶水合物具有固定的組成、結構。因此屬於化合物,而不是混合物。);
Δ(150℃)
②膽礬變成無水硫酸銅是化學變化,CuSO4·5H2O=CuSO4+5H20,
(藍色) (白色)
(加熱至45℃時失去二分子結晶水,110℃時失去四分子結晶水,150℃時失去
全部結晶水而成無水物。不過無水物也易吸水轉變為五水硫酸銅。)
此反應是由一種化合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化合物,是分解反應;而且此反應需要加熱的故不是風化;
③風化是指在室溫和乾燥空氣里,結晶水合物失去結晶水的現象。風化是一個化學變化過程。加熱結晶水合物使它們失去結晶水的現象不叫風化,而叫水。
④況且風化過程中,由於晶體結構的特點和外界條件的影響,有的晶體只失去一部分結晶水;有的晶體可失去全部結晶水;有的晶體先失去一部分結晶水,再逐漸失去全部結晶水。可見風化並不一定都是失去全部結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