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水泥多少時間凝固
⑴ 水泥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凝固
六大常用水泥初凝時間不得短於分鍾,硅酸鹽水泥終凝時間不得長於6.5小時,其他五類常用水泥終凝時間不得長於10小時。
根據水化反應的速度和物理化學主要變化,可將水泥的凝固硬化分為:
1、初始反應階段 5—10分鍾;
2、凝結期 6小時;
3、硬化期 6小時到若干年。
(1)純水泥多少時間凝固擴展閱讀:
影響水泥凝固的因素
1、養護時間(齡期)
隨著時間的延續,水泥的水化程度在不斷增大,水化產物也不斷增加。因此,水泥石強度的發展是隨齡期而增長的。一般在28d內強度發展最快,28d後顯著減慢。但只要在溫暖與潮濕的環境中,水泥強度的增長可延續幾年,甚至幾十年。
合理的石膏摻量,主要決定於水泥中鋁酸三鈣的含量及石膏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一般摻量約占水泥重量的3%-5%,具體摻量需通過試驗確定。
2、溫度和濕度
溫度對水泥凝固時間有著明顯的影響。提高溫度可加速水化反應,通常提高溫度可加速硅酸鹽水泥的早期水化,使早期強度能較快發展,但後期強度反而可能有所降低。
在較低溫度下硬化時,雖然硬化緩慢,但水化產物較緻密,所以可獲得較高的最終強度。當溫度降至負溫時,水化反應停止,由於水分結冰,會導致水泥石凍裂,破壞其結構。溫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水泥水化的早期階段,對後期影響不大。
⑵ 水泥多少小時達到凝固期
凝結時間,分成初凝和終凝。當混凝土剛開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當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就叫做終凝。
一般來說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和水泥的凝結時間有關。對普通水泥而言,初凝不小於45min,終凝不遲於10h。混凝土也差不多。
但是現在的混凝土往往都摻有一些混合材和外加劑,會影響正常的凝結時間,尤其是外加劑。混凝土外加劑分很多品種,有關凝結時間的有混凝劑和速凝劑等等,可以延長或者縮短凝結時間。
一般來說,凝結時間過長,對後期強度影響不是很大。混凝土強度主要和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有關。但是如果凝結時間過長,而在這段時間混凝土受到意外的傷害,這個就難說不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了。
水泥漿的凝結時間有初凝與終凝之分。初凝時間是指從水泥加水到開始失去塑性的時間,而終凝時間是指從加水到完全失去塑性的時間。 我國現行國標(GB175-1999)規定,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不得早於45分鍾;終凝時間不得遲於390分鍾.普通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不得早於45分鍾,終凝時間不得遲於10小時.
如果超出這個范圍,那就是廢品了——質量事故。混凝土強度標準的檢測是在28天的凝固期進行檢測,不過即使28天以後混凝土硬度終生都在緩慢提高
(2)純水泥多少時間凝固擴展閱讀:
水泥: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後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並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
早期石灰與火山灰的混合物與現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膠結碎石製成的混凝土,硬化後不但強度較高,而且還能抵抗淡水或含鹽水的侵蝕。長期以來,它作為一種重要的膠凝材料,廣泛應用於土木建築、水利、國防等工程。
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為:
(1)通用水泥: 一般土木建築工程通常採用的水泥。通用水泥主要是指:GB175—2007規定的六大類水泥,即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
(2)專用水泥:專門用途的水泥。如:G級油井水泥,道路硅酸鹽水泥。
(3)特性水泥:某種性能比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硅酸鹽水泥、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膨脹硫鋁酸鹽水泥、磷鋁酸鹽水泥和磷酸鹽水泥。
硅酸鹽類水泥的生產工藝在水泥生產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為主要原料,經破碎、配料、磨細製成生料,然後喂入水泥窯中煅燒成熟料,再將熟料加適量石膏(有時還摻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劑)磨細而成。
水泥生產隨生料制備方法不同,可分為干法(包括半干法)與濕法(包括半濕法)兩種。
①干法生產。將原料同時烘乾並粉磨,或先烘乾經粉磨成生料粉後喂入干法窯內煅燒成熟料的方法。但也有將生料粉加入適量水製成生料球,送入立波爾窯內煅燒成熟料的方法,稱之為半干法,仍屬干法生產之一種。
新型干法水泥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指採用窯外分解新工藝生產的水泥。其生產以懸浮預熱器和窯外分解技術為核心,採用新型原料、燃料均化和節能粉磨技術及裝備,全線採用計算機集散控制,實現水泥生產過程自動化和高效、優質、低耗、環保。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以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設備率佔95%,中國第一套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窯1976年投產。該技術優點:傳熱迅速,熱效率高,單位容積較濕法水泥產量大,熱耗低。
②濕法生產。將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漿後,喂入濕法窯煅燒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將濕法制備的生料漿脫水後,製成生料塊入窯煅燒成熟料的方法,稱為半濕法,仍屬濕法生產之一種。
干法生產的主要優點是熱耗低(如帶有預熱器的干法窯熟料熱耗為3140~3768焦/千克),缺點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勻,車間揚塵大,電耗較高。濕法生產具有操作簡單,生料成分容易控制,產品質量好,料漿輸送方便,車間揚塵少等優點,缺點是熱耗高(熟料熱耗通常為5234~6490焦/千克)。
水泥的生產,一般可分生料制備、熟料煅燒和水泥製成等三個工序,整個生產過程可概括為「兩磨一燒」。
⑶ 一般水泥凝固時間是多長
從加自水攪拌到凝結完成所需的時間稱終凝時間,水泥初凝時間不早於45分鍾,終凝時間不遲於6.5小時。
拓展資料
水泥凝固的原理:
當水泥與適量的水調和時,開始形成的是一種可塑性的漿體,具有可加工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漿體逐漸失去了可塑性,變成不能流動的緊密的狀態,此後漿體的強度逐漸增加,直到最後能變成具有相當強度的石狀固體。
如果原先還摻有集合料如砂、石子等,水泥就會把它們膠結在一起,變成堅固的整體,即我們常說的混凝土。這整個過程我們把它叫做水泥的凝結和硬化。從物理、化學觀點來看,凝結和硬化是連續進行的、不可截然分開的一個過程,凝結是硬化的基礎,硬化是凝結的繼續。
⑷ 水泥的凝固時間是多少 凝固的最佳溫度又是多少
水泥凝固的最佳溫度是25度。根據水化反應的速度和物理化學主要變化,可將水泥的凝結硬化分為初始反應階段 5~10分鍾,潛伏期 1小時,凝結期 6小時,硬化期 6小時到若干年 。
一、溫度,水泥的初凝跟終凝會受氣溫的影響,氣溫越低需要的凝固時間越是長,所以在低溫的情況下施工要採取保暖的措施,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在炎熱的天氣,初凝的水泥是不能受到過多的太陽,要在上面鋪一成麻袋或吸水的東西,並在上面散水,。
二、假凝合快凝 水泥的假凝和快凝通稱為水泥的早期凝固。假凝是指水泥摻水拌和後,幾分鍾內物料就顯示凝結的特點,而後,經過劇烈攪拌,水泥漿又會恢復塑性並達到正常凝結。這種不正常的早期固化即過早變硬現象對水泥漿體的強度並無不利影響,但卻影響施工。
水泥凝固原理:當水泥與適量的水調和時,開始形成的是一種可塑性的漿體,具有可加工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漿體逐漸失去了可塑性,變成不能流動的緊密的狀態,此後漿體的強度逐漸增加,直到最後能變成具有相當強度的石狀固體。如果原先還摻有集合料如砂、石子等,水泥就會把它們膠結在一起,變成堅固的整體,即我們常說的混凝土。
這整個過程我們把它叫做水泥的凝結和硬化。從物理、化學觀點來看,凝結和硬化是連續進行的、不可截然分開的一個過程,凝結是硬化的基礎,硬化是凝結的繼續。但是在施工中為了保證施工質量,要求在水泥漿體失去其可塑性以前必須結束施工,因此人們根據需要以及水泥漿體的這個特性,人為地將這整個過程劃分為凝結和硬化兩個過程。
(4)純水泥多少時間凝固擴展閱讀:
傳統的瓷磚上牆,一般使用水泥和沙子現場混合作為粘接劑。3空間找裝修網路家裝公司技術總監孫培都介紹,這種操作方式的關鍵點就在於水泥和沙子的配比。按照技術要求,水泥和沙子應為1:2或1:2.5,這樣可以保證粘貼的強度。
同時,這種方式是運用水泥水化反應產生的虹吸現象將瓷磚黏住。因此,其適合於吸水率高的釉面磚。目前,中低端裝修中,還在普遍使用這種方式鋪貼瓷磚,其材料成本在10元/平米左右。
至於用這種鋪貼法後產生的瓷磚空鼓、脫落等現象,其牽涉的原因就很多了。比如,水泥砂漿配比不對,沙子多;沙子質量差;瓷磚泡水時間不夠;牆面基底處理不當,沒有掛網、拉毛等。不過,孫培都介紹,由於人力成本的上升,材料費用的下降,近年來在水泥沙子上偷工減料的事情大大減少。「老回去維修,成本是很高的。」所以,只要工人技術過關,牆面基底處理得當,傳統方法當然能夠保證質量。
⑸ 普通水泥需要多長時間凝固
凝結時間,分成初凝和終凝。當混凝土剛開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當混凝土回完全失去塑性就叫做終凝。對答普通水泥而言,初凝不小於45min,終凝不遲於10h。
⑹ 水泥凝固要多長時間
凝結時間,分成初凝和終凝。當混凝土剛開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當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就叫做終凝。對普通水泥而言,初凝不小於45min,終凝不遲於10h。
(6)純水泥多少時間凝固擴展閱讀
水泥: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後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並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
早期石灰與火山灰的混合物與現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 很相似,用它膠結碎石製成的混凝土,硬化後不但強度較高,而且還能抵抗淡水或含鹽水的侵蝕。長期以來,它作為一種重要的膠凝材料,廣泛應用於土木建築、水利、國防等工程。
水泥的命名按不同類別分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礦物、混合材料、用途和主要特性進行,並力求簡明准確,名稱過長時,允許有簡稱。
通用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礦物名稱冠以混合材料名稱或其他適當名稱命名。
專用水泥以其專門用途命名,並可冠以不同型號。
特性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礦物名稱冠以水泥的主要特性命名,並可冠以不同型號或混合材料名稱。
以火山灰性或潛在水硬性材料以及其他活性材料為主要組分的水泥是以主要組成成分的名稱冠以活性材料的名稱進行命名,也可再冠以特性名稱,如石膏礦渣水泥、石灰火山灰水泥等。
⑺ 普通水泥需要多長時間凝固
凝結時間,分成初凝和終凝。當混凝土剛開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當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就叫做終凝。對普通水泥而言,初凝不小於45min,終凝不遲於10h。
⑻ 水泥多長時間能凝固
凝結時間的話,分成初凝和終凝。當混凝土剛開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當混凝土完全版失去塑性就叫做終凝。權
一般來說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和水泥的凝結時間有關。對普通水泥而言,初凝不小於45min,終凝不遲於10h。混凝土也差不多。
但是現在的混凝土往往都摻有一些混合材和外加劑,會影響正常的凝結時間,尤其是外加劑。混凝土外加劑分很多品種,有關凝結時間的有混凝劑和速凝劑等等,可以延長或者縮短凝結時間。
一般來說,凝結時間過長,對後期強度影響不是很大。混凝土強度主要和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有關。但是如果凝結時間過長,而在這段時間混凝土受到意外的傷害,這個就難說不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了。
⑼ 水泥多少時間凝固
普通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不早於45分鍾,終凝時間不遲於6.5小時;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終凝時間不遲於10小時。實際上初凝時間在1~3h,而終凝為4~6小時。
水泥主要技術指標:
(1)比重與容重:標准水泥比重為3.1,容重通常採用1300公斤/立方米。
(2)細度:指水泥顆粒的粗細程度。顆粒越細,硬化得越快,早期強度也越高。
(3)凝結時間:水泥加水攪拌到開始凝結所需的時間稱初凝時間。從加水攪拌到凝結完成所需的時間稱終凝時間。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不早於45分鍾,終凝時間不遲於6.5小時;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終凝時間不遲於10小時。實際上初凝時間在1~3h,而終凝為4~6小時。水泥凝結時間的測定由專門凝結時間測定儀進行
(4)強度:水泥強度應符合國家標准。
(5)體積安定性:指水泥在硬化過程中體積變化的均勻性能。水泥中含雜質較多,會產生不均勻變形。
(6)水化熱:水泥與水作用會產生放熱反應,在水泥硬化過程中,不斷放出的熱量稱為水化熱。
(7)標准稠度:指水泥凈漿對標准試桿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時的稠度。
(9)純水泥多少時間凝固擴展閱讀:
水泥選購:
在家庭裝修中,地磚、牆磚粘貼以及砌築等都要用到水泥砂漿,它不僅可以增強面材與基層的吸附能力,而且還能保護內部結構,同時可以作為建築毛面的找平層,所以在裝修工程中,水泥砂漿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許多人認為,水泥占整個砂漿的比例越大,其粘接性就越強,因此往往在水泥使用的多少上與裝修公司產生分歧。其實不然,以粘貼瓷磚為例,如果水泥標號過大,當水泥砂漿凝結時,水泥大量吸收水分,這時面層的瓷磚水分被過分吸收就容易拉裂,縮短使用壽命。水泥砂漿一般應按水泥:砂=1:2(體積比)的比例來攪拌。
市場上水泥的品種很多,有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等等,家庭裝修常用的是普通硅酸鹽水泥或復合硅酸鹽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