鰟鮍純水
❶ 封閉的水裡面加入什麼可以讓水一直保持清澈
魚缸水為什麼老是渾?排查這6個地方,秒變清澈美美缸
看看別人家的缸,清的跟沒水似的,扭頭一看自己家的缸,這是個啥?
來來來,自備小馬扎,嘮嘮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
我家魚缸的水為什麼老是渾???
(魚魚沒病時的渾水情況)
不經歷渾渾的水,怎會珍惜美美的缸?
排查這6個地方,秒變清澈美缸
快來享受
治渾水的快感!
排查1. 有沒有24小時開水泵?
別心疼那點兒電,大部分時候,魚比電貴。
細菌分好氧菌和厭氧菌,分解有害物質的大部分是好氧菌,是需要氧氣的,氧氣充足才好好乾活;而厭氧菌需要在低氧環境里,也不是什麼好角色,什麼發炎啊感染啊,都是它們乾的好事兒!
泵不轉了,水就不流了,水不流了,就不能把空氣中的氧氣帶進水裡,水裡一缺氧,厭氧菌就高興了,水就壞的快,尤其是這悶熱的三伏天。
解決辦法:
a.24小時啟動循環泵,讓魚和好氧菌們舒服的活著;
b.若魚缸有頂蓋,適時打開頂蓋,讓水面與空氣接觸,以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
c.使用增氧泵來補充氧氣。
排查2. 水泵功率是不是小?
功率小,就好比夏天用一台1匹的空調,帶一個200平米的屋子,別鬧,是不是想熱死?魚缸也是一樣的,水泵的功率不夠,一天插48小時也沒用~
解決辦法:
a.計算魚缸水量;
b.淡水缸,水量*5倍,即需要的水泵處理量;
c.海水缸,水量*10倍,即需要的水泵處理量;
c.標簽在水泵的側面,單位是L/H,表示每小時處理多少升水。
舉個栗子!
你家魚缸是80*40*40厘米的,那麼你家魚缸的水體量是128升水,淡水,所以你需要配一個每小時能處理128*5=640升水的水泵,所以,買一個800-1000升處理量的水泵就可以了(過大,水流太強;太小,分解不充分,壞水),網上及店家都能買的到,不要貪便宜哦,一分價一分貨在水族設備里一樣通用。
排查3. 濾材是不是少?
濾材都包括啥?
過濾棉,陶瓷環,活性炭…是水質清澈的關鍵。
過濾棉負責把大顆粒攔住;
陶瓷環負責讓硝化細菌安家好分解有害物質;
活性炭負責去除色度和臭味,及水裡的一些有機物;
這就像一條流水線,各干各的活兒,缺哪個環節,哪個環節的活就沒人干……
解決辦法:
a.缸體小於40厘米,且無動力裝置,放置一個匹配的瀑布泵,並24小時開啟;
b.缸體小於40厘米,且只有上水泵,在底濾口放置過濾棉,少養魚(所有魚體長總和不超過30厘米),勤換水(3天換1/5);
c.缸體大於40厘米,沒地方放置濾材,請配備過濾桶;
d.缸體大於40厘米,有地方放置濾材,請按照以下示意放置濾材(濾材的市場「水」也深,買品牌貨就對了),或者配備過濾桶
排查4. 是不是經常餵食過量?
一把魚食扔進去,不管了……魚魚沒吃完,剩了一大堆,留著幹啥?讓細菌吃唄,細菌吃的又肥又壯幹啥?繁殖唄~魚吃飽了幹啥?拉唄~用不了多久,您的水就白乎乎渾乎乎的啦~
解決辦法:
a.少喂,餓著點比吃不完撐著要好一千倍;
b.喂活食也容易壞水,用淡鹽水清洗活餌後再餵食;
c.將餵食過量的魚食(殘渣)撈(吸)出來。
還記得「3個1分鍾原則」不?復習一下~
用指尖,或者小勺子,放一點點魚食下去,1分鍾之內如果吃的很乾凈,好嘞,再來剛才那麼一點點,1分鍾又吃光了,還可以來那麼一點點,1分鍾又吃光了,不給了!
排查5. 缸有沒有曬到太陽?
綠藻最喜歡太陽,如果缸里的水老是綠乎乎的,多半是綠藻成災了。在太陽直射下的魚缸還有一個問題——溫度變化很大。
太陽一出來,曬曬曬,溫度就上去了,太陽一下去,嘿嘿嘿,溫度就下去了,一會冷一會熱,魚魚容易生病哦~
解決辦法:
a.終極解決辦法:搬走,搬到曬不到的地方(說話哪!那麼容易?!);
b.在缸壁貼上壁紙,或者用窗簾遮擋;
c.使用除藻劑,按照說明書使用(使用後務必換水)。
排查6. 是不是沒換過水?
玩水族,永遠不要相信不用換水的說法。
怎麼說呢,兩三年不換水的缸,魚也沒死,有。這是個概率問題。大家都說加班、熬夜容易猝死,然而您常年熬夜卻並沒有狗帶,是不能證明「加班、熬夜不會死」的。
對自己好一點,多休息;對魚魚好一點,勤換水~
解決辦法:
a.魚缸是一個封閉的環境,所以要定期幫助魚魚改善環境;
b.剛開缸的時候需要換水頻繁一些(硝化細菌團隊還沒建立起來),一周一次,一次1/5,大概一個月水體就會穩定了,然後一個月換一次水,一次換1/3就可以啦;
c.換水的時候,用吸管將魚屎、殘餌等敗壞水質的物質吸出來,將困(shai)好的水緩慢倒入缸內,或用純凈水;
堅持下去,當你能讓自己家的魚缸保持清澈的時候,就有興趣研究下一步了……
排查7. 如果以上問題都不存在(且魚沒病),還是不透亮
❷ 魚對水質的要求
在觀賞魚的養殖過程中,水質要求尤為重要,所謂「養魚先養水」。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魚類的健康,而水體中的各因素又直接影響到水質的好壞。不同魚種對水質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水質的好與壞是相對而言的。 一、氯制劑。自來水廠在供水前會在水裡投入氯制劑,以便殺滅水裡的微生物,而為了確保每家用戶出水口都保持一定濃度,投入氯的量是相當大的。氯制劑對人是無害的,但對魚卻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因此自來水不能直接養魚,必須經過處理。二、PH和硬度。PH(酸鹼度)和硬度是影響魚類生長發育的兩個重要因素。我們飼養的觀賞魚來自不同的國家與地區,對酸鹼度和硬度的要求各有不同,甚至有很大差異,因此對PH與硬度的調節是十分必要的。三、氨和亞硝酸鹽。在飼養過程中,因殘餌、魚類新陳代謝和有機物腐敗,水中氨(又稱亞摩尼亞)和亞硝酸鹽濃度會逐漸升高,成為魚兒的頭號殺手。而且,氨能破壞魚類血液紅細胞功能,造成嚴重的生理損傷。所以,控制水中氨和亞硝酸鹽的濃度是觀賞魚養殖的關鍵技術。其實,掌握這種技術並不難,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水質調理劑。金寶貝魚蝦水質調理劑,是專為養魚者設計的產品。它可以利用有效微生物對殘餌、腐敗的魚類新陳代謝和有機物進行有效分解,降低甚至消除水中的氨和亞硝酸鹽,是觀賞魚養殖的必備品。四,溫度。飼養大型熱帶魚的水溫最好常年保持在26℃或以上,並且盡量避免水溫的大幅變化。在調節水溫方面,是用加溫棒和冷水機來調節,因此選購值得信賴的品牌還是需要的。但每次調節應在±2℃范圍內,以免魚兒一冷一熱,引起生病。
❸ 有鰟鮍魚是不是代表水質好
自來水的軟硬度可以用專用試紙檢測。 %D%A開水是軟水。 %D%A簡單一點可以用加入純凈水或涼開水的方法軟化水質,復雜點的可以用樹脂軟水。%D%A可以用你的方法養魚,注意這樣的水裡面氧含量也會減少,所以要防止魚缺氧。%D%A另外曬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漂白粉所含的氯(會對魚的鰓和呼吸系統造成損害),自來水中一般氟的含量並不高,井水裡含氟高。
❹ 冷水小型觀賞魚有哪些
各種原生小型魚,青鱂.麥穗、鰟鮍等等.只要你喜歡都可以,現在也有許多人喜歡原生哦!
❺ 魚身上長了白點是什麼原因呢
魚身上長了白點應該是得了白點病。
處理方法:
按每立方米水體用0.05—0.1克硝酸亞汞比例進行全池(缸)潑灑或者當水溫在15℃以下,可在50千克水中放入0.01克硝酸亞汞,將病魚浴洗0.5一l小時左右,然後用等溫新水過洗,再放回消毒過的新水池(缸)中,稍加綠水後靜養。
但是要注意的是硝酸亞汞毒性大,應慎用。尤其小魚對葯液的抵抗力比大金魚弱,故葯液濃度要適當降低,浸洗時間要適當縮短。
在10千克水中放人紅汞(即醫用紅葯水)0.5—1毫升,浴洗病魚5—15分鍾。如果是成色,則可直接用紅汞搽擦局部或周身。後用新水過洗,再放入干凈新水中飼養,也可按l立方米水體(即l000千克)潑灑3—5(克)毫升紅汞使池(缸)水濃度為3—5毫克/升。
隔2—3天後視病情狀況,可改用上述浴洗法治療一次,然後換入干凈新水(嫩綠水)飼養,同時延長日照時間,適當提高水溫、停食、增氧,可獲得滿意療效。
白點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動物小瓜蟲侵入魚體皮膚或鰓部而引發。其小瓜蟲屬原生動物中纖毛蟲的一種。鏡檢成蟲體內具有馬蹄形大核。幼魚僅有圓形、橢圓形或棒形的大核。蟲體柔而可塑,形態多變。此病是觀賞魚中最為常見的多發病之一,它的發病特點是傳染快,流行廣,危害大。
(5)鰟鮍純水擴展閱讀:
發生環境
白點病的發生環境,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發生在12月至翌年6月間,水溫在14—25℃時,為小瓜蟲繁殖的最適宜溫度,也是此病的好發季節。而水溫在10℃以下或高於28℃以上時,則小瓜蟲幼蟲發育停止或逐漸死亡。
及早發現是最重要的,較輕的症狀,可以把魚撈起,放入30~32℃溫水中,因為白點蟲在這個水溫中不能生長。另外還可以用10%的食鹽水兌1000千克水進行葯浴,連續3天,即可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