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純水校準
A. 梅特勒電導率儀用哪個濃度的校準液好一點主要是測超純水或純水。
當然是最接近被測液濃度的標准溶液執行校準,但如果是台式電導儀,即離專線測量方式而非在線屬的儀表,不建議用來測量超純水電導。純水電導在<1us/cm@25℃時也不宜使用離線測量方式。而是推薦採用在線式電導測量,而此類電導通常由工廠校準,一般不推薦客戶自校準。
B. 實驗室超純水機都有預處理裝置嗎
應該有預處理裝置的,實驗室超純水水機一般直接接在自來水管道上,自來水直接進專入有下列危害:
1、自來水在輸送屬的過程中不免有大顆粒雜質會堵塞純水機
2、自來水中含有大量的游離氯離子可以穿透或者降解純水機的膜組件。
3、北方的自來水有些是處理的地下水,他的硬度很高。時間長了會造成純水機膜組件的無機鹽污堵。
所以一般完整的實驗室純水機都需要多介質濾芯、活性炭濾芯、精密濾芯做預處理個別的需要在預處理上加上軟水器。
C. 移液器如何校正
1、准備超純水、萬分之一天平(如果校正0.5~2.5ul量程的,至少要十萬分之一的天平)、溫濕度計、恆溫室,還需准備一個小口容器,防止水分揮發。
2、按移液器總量程的100%、50%、10%分別進行第三和第四步。
3、吸頭要反復吸取超純水三次後,吸取固定容積的超純水,推入放置在天平上的小口容器中,待數據穩定讀取天平數值,同時記錄溫度。重復10次。
4、將測量的數據用iso8655中的計算公式計算獲得對應溫度下的體積,取平均值。
5、根據三個測量點的偏差,用移液器專用的校正扳手通過移液器的校正窗進行調整。
6、重復3、4步,直至偏差在ISO8655的要求內為止。
另外,不同的移液器的校正窗和扳手的形式是不同的:
1、Gilson的是在頂端的那個帶有小孔的旋鈕,標配是不帶扳手的,因為Gilson是定期免費校正的。
2、Eppendorf的是在把手的側邊,有的型號是用一個鋁箔覆蓋,有的是用校正紙片貼住的,標配帶有扳手,與拆卸套筒的工具公用。
3、BioHit的與Gilson類似。
如果是電動移液器,那校正就簡單多了,一般測量完三個校正點的數據後,直接進入校正界面,將誤差數據輸入就可以自動校正了。
一般還是交給廠家或者代理商進行校正比較放心,一般地區總代都是購買了自動校正平台的,將移液器放在上面,機器自動進行測量和校正工作的。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用
D. 新買移液器需要校準嗎,
1、准備超純水、萬分之一天平(如果校正0.5~2.5ul量程的,至少要十萬分之一的天平)、溫濕度計、恆溫室,還需准備一個小口容器,防止水分揮發.
2、按移液器總量程的100%、50%、10%分別進行第三和第四步.
3、吸頭要反復吸取超純水三次後,吸取固定容積的超純水,推入放置在天平上的小口容器中,待數據穩定讀取天平數值,同時記錄溫度.重復10次.
4、將測量的數據用iso8655中的計算公式計算獲得對應溫度下的體積,取平均值.
5、根據三個測量點的偏差,用移液器專用的校正扳手通過移液器的校正窗進行調整.
6、重復3、4步,直至偏差在ISO8655的要求內為止.
另外,不同的移液器的校正窗和扳手的形式是不同的:
1、Gilson的是在頂端的那個帶有小孔的旋鈕,標配是不帶扳手的,因為Gilson是定期免費校正的.
2、Eppendorf的是在把手的側邊,有的型號是用一個鋁箔覆蓋,有的是用校正紙片貼住的,標配帶有扳手,與拆卸套筒的工具公用.
3、BioHit的與Gilson類似.
如果是電動移液器,那校正就簡單多了,一般測量完三個校正點的數據後,直接進入校正界面,將誤差數據輸入就可以自動校正了.
一般還是交給廠家或者代理商進行校正比較放心,一般地區總代都是購買了自動校正平台的,將移液器放在上面,機器自動進行測量和校正工作的.
E. 一超純水的吸光度是多少
接近於0,有時候空白校準零值就是這么做的。
用分光光度法測量銅離子或鐵離子時回,試驗方法提到答以高純水為參比測定其吸光度,這是不是指進行分光光度計調節時,將高純水推入光路調節100%透光比。還是指水樣顯色反應後測得到的吸光度減去高純水作為水樣進行顯色反映後測得的吸光度?
「進行分光光度計調節時,將高純水推入光路調節100%透光比」這是正確的做法
「水樣顯色反應後測得到的吸光度減去高純水作為水樣進行顯色反映後測得的吸光度」這是正確的原理,lz說的對
F. 我單位用的是德國的賽多利斯的PB-10的PH計我有雷磁生產的PH緩沖劑,配置出來溶液去做校準,
葯品的保質期沒過的話應該就沒有問題,葯品一半都是按照標准配製的。
G. 超純水電導率儀如何校正
你說的是在線還是離線。要是在線的話是計量院校驗。要是離線的用氯化鉀進行校驗(具體濃度看你的電導率儀型號來定)。
H. 移液器校準評估怎麼進行
不用校準啦,需要校準的都不好,如下解析:
目前普遍使用的移液器存在的問題:
①需要對螺紋活塞桿、活塞、活塞缸、彈簧等關鍵部位進行高精度加工,加工技術復雜,生產成本高,尤其是多孔道移液器,要保證各吸頭均等的移液量,部件更為復雜,成本更高,市售幾千至上萬以上。
②在使用中一般每3個月需要進行一次校準,操作繁瑣,增加客戶的維護成本。
③在長期使用過程容易會因為移液槍中某個部件出現偏差(如彈簧不可逆形變、活塞與活塞缸不緻密、活塞移動不均勻等)而導致實際移液量不準確且操作員很難發現,影響實驗結果。
④採用這種排代原理方式移液,
在進行一定量的移液操作中,吸液達到平衡狀態時,滿足以下公式:
P槍體內腔+P液體=P大氣;
式中P槍體內腔是指移液吸頭中液面以上的氣體壓強,P液體是指移液吸頭中的液體底部與外部大氣接觸面的壓強,P大氣是指槍體外部大氣壓強。
即:P槍體內腔+ρgh=P大氣‚;
式中ρ是指被移液體的密度,g是指重力加速度,h是指移液吸頭內液體的高度。
由‚式可知,在進行不同密度液體的等量移液時,因P大氣和P槍體內腔基本保持不變,則有:
ρ1gh1=ρ2gh2ƒ
即ρ1/ρ2=h2/h1
則,若兩種被移液體的密度不同,則其被吸入移液吸頭的液面高度也會不同,進而在本次等量移液操作中,實際移液體積也會不同。
因在目前移液器在校準時,是採用超純水進行校準定量,其密度在25℃時為
0.997041g/cm3,而若以此移取如密度為1.50g/cm3氫氧化鈉時,其實際移液體積就會偏小,造成不可忽視的移液不準確現象,尤其在具有密度梯度液體的實驗中,採用這類移液器進行移液,很難得到真實的結果曲線,只有在移取與超純水密度相當的液體時,才能保證較准確的移液量。
所以,目前採用普通的空氣排代原理的移液器,會因移液體的密度、壓力與校準用的超純水密度、壓力的不同而造成實際移液量不準確,且密度、壓力相差越大,移液量准確度越低。
2、操作員方面
吸液時,要達到一定移液精準度對操作員的移液操作技巧要求高,容易受到以下操作規范限制影響到移液精準度,導致很多分析類實驗人員不選擇移液器進行移液操作:
①吸頭浸入液面深度(且不同移液量要求浸入深度不一樣,操作過程操作員很難把握);
②吸液速度;
③槍體傾斜度;
④移液量所佔吸頭最大容量百分比;
⑤吸頭入液保持時間等影響到實際移液精度;
實踐表明,採用目前的移液器,人為操作失誤出現次數較高,進而影響到實際移液量,且不易被人擦覺,影響實驗結果。
上述傳統移液器是採用等質量原理進行移液的,新出的一種採用等體積原理進行移液,原理介紹如下:
採用的原理與結構
採用最新移液原理——標管吸溢法進行移液的移液器組件,本移液吸頭結構如下圖,由位於下部的標量移液管以及位於上部的溢出液收集管兩部分組成,標量移液管為一直通管,其容積為經精密注塑的標准容量,(如10ul、200ul、500ul、1ml、10ml等),其上部插入溢出液收集管管腔內,且插入部分的管徑小於溢出液收集管內腔管徑,以保證液體能流至溢出液收集管內腔底部,標量移液管與溢出液收集管內腔底部密封結合。採用該移液吸頭的移液器,只需具有粗略的移液體積調節功能,即可配合完成精確移液操作。
本方案優點:
採用該移液技術方案的優點在於:
1)整體成本低(僅為目前普遍使用的移液器成本的10%以下);
2)移液精確度高(比目前採用普通的排代法移液的任何一款國內外移液器的精度都要高);
3)永不需要進行校準操作,且一直保持原有的精確度;
4)移液操作簡便(對操作員操作姿勢規范幾乎無要求),且不易在操作過程中因為操作失誤或移液器部件本身失誤而產生誤差。
備註:本方案實現精確移液只是通過標量移液管加工時的精密注塑加工實現,通過吸滿標量移液管,達到所需移液量的目的,目前的精密加工技術已普遍能滿足所需精度。一個型號移液吸頭只能用於吸取本精確容量的移液,需要改變移液量時,需要更換對應容量的移液吸頭或通過兩兩組合(如用200微升加10微升兩個移液吸頭組合實現210微升的移液)達到移液目的。在實際移液中,因大多數實驗移液量不會在1~1000ul中的任何一個量都使用,實驗中較常用的量只為整百整十微升,所以只需定製出常用的移液吸頭即可滿足一般的移液操作。
I. 是否可以從梅特勒-托利多購買校準Thornton電導率感測器的標准溶液和設備
Thorton不提供用於校準感測器電極常數的電導率標准溶液。Thornton ISO9001、NIST和ASTM追溯性校準是在嚴格控制的純水和溫度條件下進行的。感測器實際是在和用戶應用條件相同的封閉純水或超純水系統中進行校準,這種校準至少一年內有效,比客戶現場校準要准確的多。以後如果需要再次校準,我們建議通過以下的三種方式來再次認證:
首先,你可以把感測器寄回Thornton,我們可以為您重新校準並提供感測器的校準證書。
其次,你可以從我們這兒買一個經過認證的感測器作為標准,在同樣的測量環境下,把其他感測器的讀數和這個標准感測器的讀數比較。
最後,您可以用標准溶液進行校準,標准溶液必須准確並且沒有受過污染。對於純水感測器,理想的標准溶液是經過循環的18.2 Megohm-cm (0.055 uS/cm)超純水,密閉包裝。如果沒有這種系統,在開放環境下使用的標准溶液的電導率必須高於100 uS/cm,以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污染造成的影響,最好是147 uS/cm的ASTM D1125溶液。不要使用市面上低於100 uS/cm的標准溶液。空氣污染的不確定性造成的誤差比Thornton儀表在超過量程後的非線性的誤差還要大。
要校正溫度,必須控制水的溫度到一個已知的溫度,然後把感測器的溫度系數校正到這個溫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