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水泥抗凍
㈠ 為什麼硅酸鹽水泥的抗凍性好
水泥石的抗凍性主要抄取決於它的孔隙率和空隙特徵。硅酸鹽水泥採用較小的水灰比,並經充分養護,可獲得密實的水泥石。因此,這種水泥適用於嚴寒地區遭受反復凍融的混凝土工程。另外,硅酸鹽水泥拌合物不易發生泌水,硬化後的水泥石密度較大,所以抗凍性優於其它通用水泥。
㈡ 有抗凍要求的混凝土選用什麼水泥
有抗凍要求的抄混凝土工程使用硅酸鹽水泥。
但是不宜使用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復合水泥。
水泥的選擇如下:
1)早期強度要求高、抗凍性好的混凝土應選用 硅酸鹽水泥
2)現澆混凝土施工應選用 普通硅酸鹽 水泥
3)游泳池建築宜選用 火山灰水泥。
4)建築裝飾工程宜選用普通硅酸鹽或復合 水泥。
5)我國南方水位變化區淡水的工程,宜選用火山灰水泥。
6)水中、地下建築宜選用 粉煤灰 水泥。
7)在我國北方,冬季施工宜選用 硅酸鹽 水泥。
8)位於海水中的建築,宜選用 火山灰水泥。
9)高溫車間宜選用 礦渣水泥。
10)填塞建築物接縫的混凝土應選用 粉煤灰水泥。
㈢ 在六種常用水泥中,早期強度較高、抗凍性較好的水泥有( )。
A,B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水泥的特點。CDE三項水泥的特點之一是,凝結硬化慢、早期強度低、後期強度增長較快,且抗凍性差。
㈣ 混凝土加礦粉和純水泥的哪個抗凍好
如果使用的是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那麼加入一定量的礦粉,是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性能的。
㈤ 抗凍性的水泥抗凍性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礦渣摻量水泥在氣冷水融快速凍融條件下的抗凍性。試驗表明,在礦渣摻量在35%以內時,礦渣摻量對水泥抗凍性影響不大,但礦渣摻量超過35%,抗凍性明顯下降。孔結構試驗也證實,對抗凍性起重要作用的50nm~100nm孔和平均孔徑在35%左右都有最低點。
關鍵詞:礦渣摻量抗凍性水泥砂漿
中圖分類號:TQ172.44 1.1原材料及水泥配比
用水泥熟料和礦渣制樣。熟料和石膏破碎至小於3mm,礦渣和石膏烘乾至水分小於1%,將破碎後的熟料、石膏、礦渣均化。原材料的化學分析見表1。按表2配比方案進行制樣,隨礦渣摻量增加,水泥中SO3進行了適量增加。用試驗小磨(Φ500mm×500mm)制備水泥樣品,控制水泥的比表面積在350m2/kg~360m2/kg,80μm篩余<1.5%。 2.1水泥膠砂強度試驗
按照GB/T17671-1999《水泥膠砂強度試驗方法(ISO法)》成型強度。
2.2抗凍性
按GB/T17671-1999《水泥膠砂強度試驗方法(ISO法)》成型兩組4×4×16cm膠砂試體,在標准條件下養護28天,另外一組在-15℃~20℃快速凍融50個循環後進行試驗。以兩者強度的變化衡量水泥抗凍融性的好壞。凍融試驗採用日本圓井的自動凍融試驗機,空氣中冷凍,水中融化。進行50個循環約需3天時間。
3.3孔結構分析
將按GB/T17671-1999《水泥膠砂強度試驗方法(ISO法)》成型的試體養護至28天時,取塊狀試樣用大量無水乙醇終止水化,乾燥後進行孔結構分析。儀器為美國生產的Auto9420型自動測孔儀。 試樣的強度數據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隨礦渣摻量增加3天、7天、28天強度都有所下降。按GB/T18046-2001《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標准,通過HHK1與HHK6強度計算可知,該礦渣7天活性指數約在53%,28天活性指數約在65%。礦渣活性不高,符合水泥廠使用礦渣的活性現狀。 有關結冰時的破壞機理已經進行了不少研究,主要有靜水壓和滲透壓兩種理論。無論那種理論都會涉及到樣品中的孔結構。孔的大小、孔徑分布以及孔的開口與否和連通情況都與抗凍性有關。不同學者對硬化水泥試體中孔的分類有不同看法,一般認為<5nm的為凝膠孔[1],對試體收縮性能有影響。10nm~50nm為小毛細孔,會影響試體強度、滲透性、收縮。50nm~1500nm為大毛細孔,會影響強度、滲透性。水的結晶壓力主要對小毛細孔作用較大。
因為對於大孔及開口孔,結晶壓力可以順利釋放。而對於凝膠孔,即使有水進入,水量也較少,產生的壓力較小。且凝膠孔周圍的凝膠也會對壓力緩沖,不會直接造成水泥強度的下降。
我們對礦渣摻量不同的水泥樣品進行了孔不同范圍的孔其百分數變化趨勢是不一樣的,20nm~50nm孔百分數變化的幅度最大。有研究[2]表明,孔徑為20nm~50nm的孔部分集中在混合材顆粒周圍的界面裂縫。這部分孔可能與礦渣顆粒的水化關系密切。少量摻加礦渣,能對水泥石結構起到密實的作用,但超過一定限度,礦渣顆粒周圍又會成有害孔聚集的地方。孔摻量孔結構變化趨勢分析見表4。我們重點分析5nm~100nm的孔的情況,這部分孔也是造成膠砂試體抗凍性變化的主要原因。
表4表明,不同大小的孔隨礦渣摻量變化的突變點也集中在35%處,與水泥膠砂抗凍性的宏觀性能數據吻合。 1、礦渣摻量在35%以內時,水泥抗凍性變化不大,但摻量超過35%時,水泥抗凍性下降很快。水泥生產和使用單位應提起注意。
2、孔徑大小不同,隨礦渣摻量變化的情況不同,但曲線的突變點一般集中在35%左右,與抗凍性試驗相吻合。
㈥ 有抗凍要求的混凝土工程,用什麼水泥品種
用硅酸鹽水泥。
特點:
A、凝結硬化快,早期強度及後期強度高,適用於有早強要求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混凝土,地上、地下重要結構的高強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工程。
B、抗凍性好,適用於嚴寒地區水位升降范圍內遭受反復凍融循環的混凝土工程。
C、水化熱大,不宜用於大體積混凝土工程,但可用於低溫季節或冬期施工。
D、耐腐蝕性差,不宜用於經常與流動淡水或硫酸鹽等腐蝕介質接觸的工程,也不宜用於經常與海水、礦物水等腐蝕介質接觸的工程。
E、耐熱性差,不宜用於有耐熱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F、抗碳化性能好,適用於空氣中 CO2濃度較高的環境,如鑄造車間等。
G、干縮小,可用於乾燥環境下的混凝土工程。
H、耐磨性好,可用於路面與地面工程。
(6)純水泥抗凍擴展閱讀
混凝土的抗凍性作為混凝土耐久性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北方寒冷地區工程中是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中國地域遼闊,有相當大的部分處於嚴寒地帶,致使不少水工建築物發生了凍融破壞現象。
混凝土的凍融破壞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尤其在東北嚴寒地區,興建的水工混凝土建築物,幾乎100%工程局部或大面積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凍融破壞。除三北地區普遍發現混凝土的凍融破壞現象外,地處較為溫和的華東地區的混凝土建築物也發現有凍融現象。
因此,混凝土的凍融破壞是我國建築物老化病害的主要問題之一,嚴重影響了建築物的長期使用和安全運行,為使這些工程繼續發揮作用和效益,各部門每年都耗費巨額的維修費用,而這些維修費用為建設費用的1~3倍。
長期的工程實踐與室內研究資料表明:提高混凝土抗凍耐久性的一個十分重要而有效的措施是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摻入一定量的引氣劑。引氣劑是具有增水作用的表面活性物質,它可以明顯的降低混凝土拌合水的表面張力和表面能,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大量的微小穩定的封閉氣泡。
㈦ 嚴寒地區為什麼可以選礦渣水泥,而不能選硅酸鹽水泥,其抗凍性較硅酸鹽水泥差呀
嚴寒地區使用硅酸鹽水泥比較好,而盡量不要選用礦渣硅酸鹽水泥。
原因如版下:
硅酸鹽水泥主權要特徵 :1. 早期強度高;2. 水化熱高;3. 抗凍性好;4. 耐熱性差;5. 耐腐蝕性差;6. 干縮較小
適用范圍:
1. 製造地上地下及水中的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包括受循環凍融結構及早期強度要求較高的工程
2. 配製建築砂漿
不適用處:
1. 大體積混凝土工程
2. 受化學及海水侵蝕的工程
礦渣水泥 主要特徵:1. 早期強度低,後期強度增長較快;2. 水化熱較低;3. 耐熱性較好;4. 對硫酸鹽類侵蝕抵抗力和抗水性較好;5. 抗凍性較差;6.干縮較大;7.抗滲性差8.抗碳化能力低
適用范圍
1. 大體積工程
2. 高溫車間和有耐熱耐火要求的混凝土結構
3. 蒸汽養護的構件
4. 一般地上地下和水中的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結構
5. 有抗硫酸鹽侵蝕要求的工程
6. 配建築砂漿
不適用處
1.早期強度要求較高的混凝土過程
2. 有抗凍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㈧ 為什麼普通水泥的抗凍性較好
這是因為抗凍性取決於混凝土硬化後的密實程度,與熟料、混合材的質量,水泥及混凝土摻和料細度、水泥燒失量、攪拌時的用水量都有關系,普通水泥混合材摻加較少,燒失量較低所以比復合水泥好。
水泥抗凍性:水泥礦渣做為混凝土的摻和料在很多工程上大量使用,甚至等量取代水泥後,硬化漿體的後期強度仍超過比對水泥。但畢竟礦渣在水淬時除形成大量的玻璃體外只含有少量的鈣鋁鎂黃長石和硅酸一鈣、硅酸二鈣,自身水硬性微弱,只能通過熟料水化或外加的鹼性物質激發才能發揮其活性,而硬化水泥試體要保持自身水化產物的穩定性也要求存在一定量OH-和SO42-。
㈨ 有抗凍要求的混凝土選用什麼水泥
有抗凍來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使用硅酸鹽水源泥。
但是不宜使用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復合水泥。
水泥的選擇如下:
1)早期強度要求高、抗凍性好的混凝土應選用 硅酸鹽水泥
2)現澆混凝土施工應選用 普通硅酸鹽 水泥
3)游泳池建築宜選用 火山灰水泥。
4)建築裝飾工程宜選用普通硅酸鹽或復合 水泥。
5)我國南方水位變化區淡水的工程,宜選用火山灰水泥。
6)水中、地下建築宜選用 粉煤灰 水泥。
7)在我國北方,冬季施工宜選用 硅酸鹽 水泥。
8)位於海水中的建築,宜選用 火山灰水泥。
9)高溫車間宜選用 礦渣水泥。
10)填塞建築物接縫的混凝土應選用 粉煤灰水泥。
㈩ 為什麼普通水泥的抗凍性較好
水泥石的抗凍性主要取決於它的孔隙率和空隙特徵。硅酸鹽水泥采回用較小的水灰比,並經充分答養護,可獲得密實的水泥石。因此,這種水泥適用於嚴寒地區遭受反復凍融的混凝土工程。另外,硅酸鹽水泥拌合物不易發生泌水,硬化後的水泥石密度較大,所以抗凍性優於其它通用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