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水密度為
㈠ 純水在四攝氏度是的密度為___,讀作____,表示的含義____
純水在四攝氏度是的密度為_1g/cm3__,讀作_一克每立方厘米___,表示的含義__每1立方厘米的水的質量為1克。__
㈡ 物體的密度與4℃純水的密度的比值,稱為什麼
一般,相對密度只用於氣體,作為參考密度的是在標准狀態(0℃和101.325kPa)下回乾燥空氣的密度,為1.2930kg/m3。對答於液體和固體,一般不使用相對密度。當以1g/cm3作為參考密度(水4℃時的密度)時,過去稱為比重(specific gravity)。
液體的相對密度
相對密度是指在標准大氣壓下流體的密度與4℃時純水的密度的比值,用符號d表示,定義式為:
d=ρ(f)/ρ(w)
式中 ρ(f)──流體的密度(kg/m );
ρ(w)──4℃時水的密度(kg/m )。
㈢ 純水的密度
g/cm^3轉化成kg/m^3
首先1g=1/1000 kg
1cm^3=1/1000000 m^3
所以
1 g/cm^3=1/1000 kg/(1/1000000 m^3)=1000 kg/m^3
㈣ 純凈水的密度是多少
理論上應該是1,因為其它的液體的密度都是以純凈水的密度為參照的
㈤ 純水的密度是
純水的密度不是嚴格等於1的。不管是25℃還是4℃。
密度和比重是兩個概念。
㈥ 純水在4攝氏度時的密度是多少
1000/=1千克/立方分米
因為千克就是按這個定義的
最初的千克質量單位是由18世紀末法國採用回的長度單答位米推導出來的。1立方分米純水在最大密度(溫度約為4攝氏度)時的質量,就定為1千克。
1799年法國在製作鉑質米原器的同時,也製成了鉑質千克基準,保存在巴黎檔案局裡。
後來發現這個基準並不準確地等於1立方分米最大密度純水的質量,而是等於1.000028立方分米。於是在1875年米制公約會議之後,也用含鉑90%,銥10%的合金製成千克原器,一共做了三個,經與巴黎檔案局保存的鉑質千克原器比對,選定其中之一作為國際千克原器。這個國際千克原器被國際計量局的專家們非常仔細地保存在特殊的地點,用三層玻璃罩好,最外一層玻璃罩里抽成半真空,以防空氣和雜質進入。隨後又復制了四十個鉑銥合金圓柱體,經過與國際千克原器比對後,分發給各會員國作為國家基準。跟米原器一樣,千克原器也要進行周期性的檢定,以確保質量基準的穩定可靠。
㈦ 純水的密度等於多少
密度是1000kg沒立方米,等於1g沒立方厘米
㈧ 純水的密度表示的意義
【分析】 4℃時純水的密度為1000 ,它表示的物理意義:體積為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00千克。回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答特性,與物體的質量無關,所以一瓶550ml純水喝掉 後,剩餘純水密度仍為1000 。 【點評】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所以可用密度鑒別物質。
㈨ 水的密度是多少
密度:水的密度在3.98℃時最大,為1×/m3,水在0℃時,密度為0.99987×103 kg/m3,冰在0℃時,密度為0.9167×103 kg/m3。
水通常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沸點:99.975℃(氣壓為一個標准大氣壓時,也就是101.375kPa)。
凝固點:0℃
三相點:0.01℃
比熱容:4.186kJ/(kg·℃)
臨界溫度:374.2℃
導熱率:在20℃時,水的熱導率為0.006 J/s·cm·K
冰的熱導率為0.023 J/s·cm·K
(9)純水密度為擴展閱讀:
密度主要由分子排列決定。也可以說由氫鍵導致。由於水分子有很強的極性,能通過氫鍵結合成締合分子。液態水,除含有簡單的水分子(H₂O)外,同時還含有締合分子(H₂O)2和(H₂O)3等,當溫度在0℃水未結冰時,大多數水分子是以(H₂O)3的締合分子存在。
當溫度升高到3.98℃(101.375kPa)時水分子多以(H₂O)2締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據空間相對減小,此時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溫度再繼續升高在3.982℃以上,一般物質熱脹冷縮的規律即佔主導地位了。
水溫降到0℃時,水結成冰,水結冰時幾乎全部分子締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巨大的締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個氧原子有四個氫原子為近鄰兩個氫鍵這種排布導致成是種敞開結構,冰的結構中有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溫度的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