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水的定義
❶ 純凈水和礦泉水的區別是什麼
從定義上基本能夠觀察出三者的不同,下面從三個方面具體闡述三者的區別。
1.形成的區別。
自來水是由天然水通過輸水管自流(或經一級泵房提水加壓)入水廠,在進入凈水構築物之前,投加混凝劑——硫酸鋁或聚合氯化鋁,加石灰提高原水鹼度和預加氯(視原水水質而定)後,進入網格反應池混凝形成礬花,流經蜂窩斜管沉澱池進行沉澱分離,再經過氣水反沖洗濾池進行過濾,進入清水池後加氯消毒,停留一定時間後經過二級泵房加壓輸送到供水管網,供生活飲用和生產使用。
純凈水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料,採用多種工藝,把水中的重金屬、三鹵甲烷、有機物、放射性物質、微生物等有害、有毒、有異味物大部分去掉,消除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和潛在危害,然後以桶裝的形式上市銷售,供給人們飲用。
礦泉水的形成是復雜的。它是由地下水流經了含有不同組分的岩層,經溶濾作用、陰陽離子交換吸附、生物地球化學等一系列物理、化學作用,使岩石中的微量和常量組分進入了地下水,富集到一定程度而形成各種不同類型的礦泉水。
2.成分的區別。
自來水是通過自來水公司處理過的供生活和生產的使用水,它含有二氯化合物等多種物質,還含有如Ca、Mg、Cl等離子及微量的細菌如大腸桿菌,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溶質。其中我國國家標准GB5749-85中規定:若只經過加氯消毒後供作生活飲用水的水源水,總大腸桿菌平均每升不得超過1000個,經過凈化處理及加氯消毒後供作生活飲用水的水源水,總大腸桿菌平均每升不得超過10000個。
純凈水是通過蒸餾、反滲透等技術來凈化原水的,而在去除有害物質的同時,也除去了幾乎所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它是不含任何雜質,無毒無菌,易被人體吸收的含氧活性水。
礦泉水和自來水、純凈水不同,它含有鋰、鍶、鋅、碘、硒等20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有的還含有比較豐富的宏量元素,如富含Ga、Mg、K、Na等離子。
3.飲用方法的區別
自來水要煮開來喝。這樣可以殺滅其中的細菌,同時也可以將大多數揮發性的有機物(如三鹵甲烷)在煮沸後除去。
純凈水是直接可以飲用的水,無所謂加熱或者煮沸,夏天一般涼飲,冬天加熱後飲用的多。
礦泉水一般不應加熱,可以稍微加溫,最好不要煮沸。因為礦泉水含有鈣、鎂等宏量元素呈較多,有一定硬度,在常溫下呈離子狀態,加溫煮沸後鈣、鎂等離子易與碳酸根生成水垢析出,所以礦泉水最佳飲用方法是在常溫下直接飲用。
❷ 純水(超純水)和(二次)蒸餾水有什麼區別嗎
一、概念不同
1、純水
純水是具有一定結構的液體,雖然它沒有剛性,但它比氣態水分子的排列有規則得多。在液態水中,水的分子並不是以單個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個分子以氫鍵締合形成水分子簇,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運動都將受到周圍其他水分子的明顯影響。
對於水的結構還沒有肯定的結構模型,目前被大多數接受的主要有3 種: 混合型、填隙式和連續結構(或均勻結構)模型。
2、蒸餾水
蒸餾水是指經過蒸餾、冷凝操作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工業蒸餾水是採用蒸餾水方法取得。
二、應用不同
1、純水
其主要應用在生物、化學化工、冶金、宇航、電力等領域,但其對水質純度要求相當高,所以一般應用最普遍的還是電子工業。例如電力系統所用的純水,要求各雜質含量低達到「微克/升」級。
在純水的製作中,水質標准所規定的各項指標應該根據電子(微電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產工藝而定(如普遍認為造成電路性能破壞的顆粒物質的尺寸為其線寬的1/5-1/10)。
但由於微電子技術的復雜性和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無一份由工藝試驗得到的適用於某種電路生產的完整的水質標准。
2、蒸餾水
有時候為了特殊目的,在蒸前會加入適當試劑,如為了無氨水,會在水中加酸;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等。工業蒸餾水是採用蒸餾水方法取得的純水,一般普通蒸餾取得的水純度不高,經過多級蒸餾水,出水才可達到很純,成本相對比較高。
三、製作方法不同
1、純水
在高純水的生產過程中,水中的陰、陽離子可用電滲析法、反滲透法及離子交換樹脂技術等去除;水中的顆粒一般可用超過濾、膜過濾等技術去除;水中的細菌,目前國內多採用加葯或紫外燈照射或臭氧殺菌的方法去除;水中的TOC則一般用活性炭、反滲透處理。
在高純水應用的領域中,水的純度直接關繫到器件的性能、可靠性、閾值電壓,導致低擊穿,產生缺陷,還影響材料的少子壽命,因此高純水要求具有相當高的純度和精度。
2、蒸餾水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純凈,通常含有鈣、鎂、鐵等多種鹽,還含有機物、微生物、溶解的氣體(如二氧化碳)和懸浮物等。用蒸餾方法可以除去其中的不揮發組成。用蒸餾法,並配合以下一些措施,可以獲取質量較高的蒸餾水。
①排去初始餾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揮發組分主要集中在初始餾分中。
②排去殘留部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很多不揮發組分集中在殘留水中。
③添加某些物質以利於蒸餾。例如,添加NaOH,使水中的CO2變成難揮發組分,添加KMnO4可氧化水中的有機物。
❸ 超純水的定義
什麼是超純水
常稱純凈水,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多種名目的水基本上都屬於超純水,如太空水、去離子水、蒸餾水、純水、凈水等等。
超純水是美國科技界為了研製超純材料(半導體原件材料、納米精細陶瓷材料等)應用蒸餾、去離子化、反滲透技術或其它適當的超臨界精細技術生產出來的水,這種水中除了水分子(H20)外,幾乎沒有什麼雜質,更沒有細菌、病毒、含氯二惡英等有機物,當然也沒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微量元素,超純水無硬度,口感較甜,又常稱為軟水,可直接飲用,也可煮沸飲用。美國、西歐和日本等國從來沒有把超純水納入到飲用水范圍內,而我國卻已有上萬家企業生產這種超純水,原因即在於超純水的生產技術比較成熟,生產工藝與生產設備較為簡單,對水源要求也不十分嚴格,可以是自來水、河水、湖水、江水、地表水等,最容易直接滿足人們飲用無污染物的干凈水的迫切需求,充分迎合了我國居民水越純凈越健康的心理,超純水甚至被某些廠商說成是飲水的最高境界,造成超純水即是唯一健康水的印象,有意無意混淆飲水干凈、飲水衛生與飲水健康概念,在前幾年的確有不少消費者誤以為只要水純凈就萬事大吉,另外,超純水口味較甜,易入口,所以超純水也就很容易打開了國內市場,加之生產成本不高,尤其是水資源與運輸成本極低,利益巨大,一時間眾多廠商各顯神通,超純水名目繁多,花樣層出不窮,到了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程度。
近年來隨著對超純水的種種談論的深入和所產生的一些後果逐步被人們所認識,超純水市場開始出現萎縮,價格不斷走低,5加侖桶裝水竟然賣到了1.5元/桶,看來市場末日已為期不遠。這種水與人類傳統飲用水有原則性差別,它最終對人類引起什麼樣的生態效應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這種水分子的極度串聯和線團化結構,即所謂凝聚狀態結構,核磁共振測得圖譜顯得很寬,中科院有關單位用氫譜測得結果是:純凈水26.9Hz,蒸餾水36.8Hz,而天然水為8.8Hz,即純凈水呈大分子團狀態,水的分子團越大,從水處理學角度看水的生命活力越弱,越不易通過細胞膜,人體細胞很難吸收,並使細胞膜兩側引起嚴重的濃差電位,膜內不通過膜壁的那些細胞質內的電離型離子逆向滲透到細胞膜外側的純凈水線團中,致使身體內有益的生命相關元素向體外流失,減弱人體免疫力, 易引發某些疾病。有些敏感的人感覺越喝越不解渴,越想喝,長久下來感覺無力,正在成長的小孩有比較突出的副作用,現在越來越多的地方教委開始意識到這一問題。1997年3月上海市科委第078號文中強調指出,「從營養角度講,飲水是提供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徑之一」, 「中小學生正處於生長和智力發育階段加上好動而損耗許多礦物質和無機鹽,如果長期飲用純凈水,對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
另外,純凈水PH值為5~7,下限值甚至低於酸雨污染的指標5.6,而人體血液PH值范圍為7.3~7.45,呈微鹼性,人類幾千幾萬年來均是飲微鹼性的自然水而生存,體內環境體內腸道微生態區系統均適應微鹼性水,喝叫值接近或略高於人體體液微鹼性的水比較有利於人體健康。因此,客觀的講,超純水,只能稱為「干凈水」或「衛生水」,並不是理想的飲用水,超純水離人類營養、健康的要求相距甚遠。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專家指出,純凈水從科學觀念和技術上犯了哲學家黑格爾早就指出的「嬰兒和洗澡水一起拋掉」的哲學錯誤
❹ 純水和凈水的具體區別是什麼
水中所含物質的不同。
❺ 清水池裡的水為什麼不是純水,純水的定義不是無色無臭,清澈透明嗎
不是的
一般來說我們說的水都是混合物
裡面其實含有許多雜質
例如一些鈉鹽
純水其實是指蒸餾水這樣的
經過蒸餾或者完全除雜的水
一般來說
完全除雜不現實
應該是指經過蒸餾的水
這樣的水中
只含有水分子(這樣的水
連溶解氧氣或者二氧化碳都不允許)
❻ 去離子水、超純水、純水三者有什麼區別
蒸餾水、去離子水、高純水、超純水各有什麼區別
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五種雜質:1.電解質,包括帶電粒子,常見的陽離子有H+、Na+、K+、NH4+、、Mg2+、Ca2+、Fe3+、Cu2+、Mn2+、Al3+等;陰離子有F-、Cl-、NO3-、HCO3-、SO42-、PO43-、H2PO4-、HSiO3-等。2.有機物質,如:有機酸、農葯、烴類、醇類和酯類等。3.顆粒物。4.微生物。5.溶解氣體,包括:N2、O2、Cl2、H2S、CO、CO2、CH4等。所謂水的純化,就是要去掉這些雜質。雜質去的越徹底,水質也就越純凈。
1. 蒸餾水:就是將水蒸餾、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有時候為了特殊目的,在蒸前會加入適當試劑,如為了無氨水,會在水中加酸;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等。工業蒸餾水是採用蒸餾水方法取得的純水,一般普通蒸餾取得的水純度不高,經過多級蒸餾水,出水才可達到很純,成本相對比較高。
2. 去離子水就是將水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常用的為苯乙烯型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則水中的陽離子被樹脂所吸收,樹脂上的陽離子H+被置換到水中,並和水中的陽離子組成相應的無機酸;含此種無機酸的水再通過陰離子交換樹脂(常用的為苯乙烯型強鹼性陰離子)OH-被置換到水中,並和水中的H+結合成水,此即去離子水。去離子水在現代工業中有著非常廣泛的用途,使用去離子水,是我國很多行業提高產品質量的,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於去離子水中的離子數可以被人為的控制,從而,使它的電阻率、溶解度、腐蝕性、病毒細菌等物理、化學及病理等指標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在工業生產及實驗室的實驗中,如果涉及到使用水的工藝都被使用了去離子水,那麼,許多參數會更接近設計或理想數據,產品質量將變得易於控制。
3. 高純水,是指化學純度極高的水,其主要應用在生物、化學化工、冶金、宇航、電力等領域,但其對水質純度要求相當高,所以一般應用最普遍的還是電子工業。例如電力系統所用的純水,要求各雜質含量低達到「微克/升」級。在純水的製作中,水質標准所規定的各項指標應該根據電子(微電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產工藝而定(如普遍認為造成電路性能破壞的顆粒物質的尺寸為其線寬的1/5-1/10),但由於微電子技術的復雜性和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無一份由工藝試驗得到的適用於某種電路生產的完整的水質標准。不過近年來電子級水標准也在不斷地修訂,而且高純水分析領域的許多突破和發展,新的儀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斷應用都為制水工藝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高純水的國家標准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國高純水的標准將電子級水分為五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和Ⅴ級,該標準是參照ASTM電子級標准而制定的。
4.、而超純水呢,則可以認為是一般工藝很難達到的程度,如水的電阻率大於18MΩ*cm(沒有明顯界線),則稱為超純水。關鍵是看你用水的純度及各項征性指標,如電導率或電阻率,PH值,鈉,重金屬,二氧化硅,溶解有機物,微粒子,以及微生物指標等。
❼ 什麼叫光學純水
光學純水=光學行業水處理後的純水
光學行業水處理設備的工藝大致分成以下幾種:回
A.採用離答子交換樹脂制備超純水的傳統水處理方式,其基本工藝流程為:原水→沙炭過濾器→精密過濾器→原水箱→陽床→陰床→混床(復床)→純水箱→純水泵→後置精密過濾器→用水點
B.採用反滲透水處理設備與離子交換設備進行組合的方式,其基本工藝流程為:原水→沙炭過濾器→精密過濾器→原水箱→反滲透設備→混床(復床)→純水箱→純水泵→後置精密過濾器→用水點
C.採用反滲透水處理設備與電去離子(EDI)設備進行搭配的的方式,這是一種製取超純水的最新工藝,也是一種環保,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的超純水制備工藝,其基本工藝流程為:原水→沙炭過濾器→精密過濾器→原水箱→反滲透設備→電去離子(EDI)→純水箱→純水泵→後置精密過濾器→用水點
❽ 超純水的定義是什麼啊!
既將水中的導電介質幾乎完全去除,又將水中不離解的膠體物質、氣體及有機物均去除回至很低程度答的水。電阻率大於18MΩ*cm,或接近18.3MΩ*cm極限值(25℃)。超純水處理,是一般工藝很難達到的程度,採用預處理、反滲透技術、超純化處理以及後級處理四大步驟,多級過濾、高性能離子交換單元、超濾過濾器、紫外燈、除TOC裝置等多種處理方法,電阻率方可達18.25MΩ*cm(25℃)。超純水是美國科技界為了研製超純材料(半導體原件材料、納米精細陶瓷材料等)應用蒸餾、去離子化、反滲透技術或其它適當的超臨界精細技術生產出來的水,這種水中除了水分子(H20)外,幾乎沒有什麼雜質,更沒有細菌、病毒、含氯二惡英等有機物,當然也沒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微量元素,一般不可直接飲用,對身體有害,會析出人體中很多離子。
❾ 純化水 概念
純化水為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製得供葯用的水,不含回任何附加劑.普通的水含答有多種離子,如鈉離子、氯離子等,一些在化學或物理領域需要極其純凈的不能含任何離子的水,普通水無法滿足一些化學反應的需要,於是通過一些設備將水中的離子去掉,這就是純化水。
❿ 礦泉水與純水有什麼區別
根據瓶裝飲用純凈水國標 ( GB17323—1998) 中的定義: 純凈水是用 「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水源,採用蒸餾法、去離子法或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製得的,密封於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
從純水的加工工藝上看,原水通過蒸餾或反滲透等方法進行處理和凈化,確實能達到去除細菌、病毒、雜質的目的,但同時也去除了幾乎所有的對人體有益和必需的微量元素、無機礦物質,失去了飲水的營養功能。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主任 Dr. Joseph D. BenDak 在 1996年視察和聽取我們有關飲水研究的座談會上,聽到我國市場上報出的純凈水、蒸餾水產品時,一針見血地指出: 「純凈水從科學觀念和技術上犯了哲學家黑格爾早已指出的 『嬰兒和洗澡水一齊拋掉』的哲學錯誤。」
按照前述健康水的標准衡量純凈水,只有一條符合,那就是干凈、無污染,不含有害物質。其他 3 條都不符合,即溶解性總固體在下限值以下,幾乎等於零; 硬度也幾乎為零,是軟水; pH 值一般在 6. 5 以下,屬弱酸性。所以純凈水達不到健康水的標准。這種偏酸性的水不但本身無營養物質,而且具有極強的溶解各種微量元素、化合物、營養物質的能力,當人大量飲用純水後,體內的一些人類必須的微量元素、營養物就迅速溶解在這種水中,並排泄到體外,使體內物質失去平衡。
在我國有些地區水源受到較嚴重污染時,人們渴望喝到干凈水,因此認為純凈就是好,而且越純越好,但卻忽略了水的營養功能。俗話說: 「水至清則無魚。」就是這個道理。
純水作為飲料水,臨時喝,少量喝是可以的,但如果作為飲用水,天天喝、月月喝、年年喝,長期飲用就不適宜了。尤其是兒童、中小學生、老年人和孕婦不宜長期飲用純水。1997 年上海市科委、教委、衛生局曾遵照市政府辦公廳的指示,組織專家專門對飲用純水一事進行科學論證,專家們認為: 飲水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徑之一,而純水不含任何微量元素、礦物質,人體如果缺乏這些元素,就會造成營養失衡。如長期飲用純水,將對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市科委、教委和衛生局建議不應該在中小學校、幼兒園推薦飲用純水 ( 滬科 [97] 第 078號、滬教委體 [1997] 19 號、滬衛防 [1997] 38 號) 。上海市工商管理局在這一期間也發出滬工商廣 [1997] 第 510號文,對純水的廣告宣傳和消費對象提出了對應的要求。
而礦泉水是健康水,是大自然奉獻給人類的珍貴禮物,應是現代人健康飲水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