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沸過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
㈠ 為什麼煮沸可以使硬水變成軟水
呵呵!其實所謂硬水是說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離子和鎂離子!煮沸可以使鎂離子和鈣離子生成難容物沉澱下來,所以硬度就下來了!至於軟水我還真的沒聽說過這個詞!抱歉!
㈡ 將硬水煮沸後的水是軟水嗎
軟水,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軟水的定義是含有較少或不含可溶性鈣鎂化合物。
可以洗衣服,不知你是做題還是真這么做,如果是後者,那~~~~~
㈢ 煮沸過程中硬水是怎樣轉化為軟水的
主要是所謂暫時硬水的轉化,減少了水中的鈣鎂離子,水中的酸式碳酸版鹽加熱分解後被變權成沉澱。方程式如下:
Ca(HCO3)2=CaCO3 ↓+H2O+CO2↑
Mg(HCO3)2=MgCO3↓ +H2O+CO2↑
碳酸鎂在進一步加熱的條件下還可以與水反應生成更難溶的氫氧化鎂:
MgCO3+H2O =Mg(OH)2↓+CO2↑
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 [2]
㈣ 燒開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
燒開的水是軟水。
開水是煮沸後的水,不僅解渴,而且容易被吸收,經常喝開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調節體溫,增加血紅蛋白含量,增加機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
硬水是含有較多的可溶性的鈣,鎂化合物的水,軟水是不含或含有少量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一般通過煮沸的方法可以將硬水變成軟水。
在水燒開後,水中的一部分可溶性的鈣會形成水垢,從水中析出來。
飲用硬度在150-450毫克/升的水,對人體健康的最有利。
要將硬水變成軟水,還可以使用沉澱法:,軟水劑,離子交換法,電滲析法以及.磁化法等方法。
所以燒開的水是軟水。
㈤ 我們日常用的自來水屬於硬水還是軟水
我們日常飲用的自來水為硬水,並且是是經過標准化處理達到符合飲版用標準的硬水。權
「硬水」和「軟水」的區分標准如下:
水中常見的的離子化合物為鈣鎂離子化合物,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並且生活中常見的雨、雪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江、河、湖水,以及自來水都是硬水。
自來水煮沸後(即經過軟化處理),其中的游離態鈣、鎂離子以碳酸鹽形式沉澱出來,形成水垢。煮沸後得到的水稱為軟化水,即軟水,其中鈣鎂化合物含量降為 1.0~50 毫克/升。因此煮沸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硬水軟化處理的辦法。
(5)煮沸過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擴展閱讀
簡易硬水軟水區分方法:
方法1:取一杯熱水,倒入肥皂水,輕輕攪拌。水面上出現泡沫的為軟水,水面上出現浮渣的為硬水,浮渣越多,水的硬度越大[1]。
方法2:用燒杯加熱,在杯壁留下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為硬水是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物質的水,加熱後,這些可溶性的鈣鎂物質轉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質,沉澱雜質多的是硬水,雜質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㈥ 水煮熟後是硬水還是軟水
不一定!因為水開了之後裡面含有水銹,要軟化了才可以呢!以前是加的生石灰,就可以軟化了,現在加的是什麼化學原料就不知道了!
㈦ 什麼是硬水什麼是軟水把水燒開就變成軟水了嗎
硬水是含有較多鈣鎂化合物的水。長期使用對人體有害。鍋爐使用還會爆炸的
軟水就是含有較少或者不含的水。
燒開了可以在高溫下讓化合物變成難溶於水的物質。和水分離
實驗室方法還有蒸餾,道理一樣
㈧ 煮沸辨別硬水和軟水的方法
鑒別硬水和軟水的方法:
方法1
分別用兩只燒杯取等量水樣。向兩只燒杯中分別滴加等量肥回皂水。泡沫多答、浮渣少的為軟水。反之,泡沫少、浮渣多的為硬水。
方法2
還可以用燒杯加熱,在杯壁留下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為硬水是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物質的水,加熱後,這些可溶性的鈣鎂物質轉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質,沉澱雜質多的是硬水,雜質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方法3
取一干凈、乾燥的玻璃片。分別在不同的位置滴等量水樣。待其完全蒸發後,白色殘留物多的為硬水,反之為軟水。
㈨ 反復煮沸硬水的方法能使硬水變成軟水嗎
煮沸法(只適用於
暫時硬水
)
煮沸暫時硬水時的反應:
Ca(HCO3)2=
CaCO3
↓+H2O+CO2↑
Mg(HCO3)2=
MgCO3
↓+H2O+CO2↑
由於CaCO3不溶專,MgCO3微溶,所以
碳酸屬鎂
在進一步加熱的條件下還可以與水
反應生成
更難溶的
氫氧化鎂
:MgCO3+H2O=Mg(OH)2↓+CO2↑
由此可見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