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水煮沸後是不是軟水
A. 什麼是硬水什麼是軟水把水燒開就變成軟水了嗎
硬水是含有較多鈣鎂化合物的水。長期使用對人體有害。鍋爐使用還會爆炸的
軟水就是含有較少或者不含的水。
燒開了可以在高溫下讓化合物變成難溶於水的物質。和水分離
實驗室方法還有蒸餾,道理一樣
B. 為什麼可用煮沸的方法把硬水變為軟水
煮沸本質上是升溫,在升溫的情況下,原本溶解在水中的Ca離子、Mg離子等一方面水解掉而專生屬成氫氧化物,另一方面Ca(HCO3)2會分解而形成CaCO3沉澱,共同組成了水垢。而此時水中溶解的Ca、Mg離子就變少了,相對來講硬度就比煮沸前要小。
C. 我們日常用的自來水屬於硬水還是軟水
我們日常飲用的自來水為硬水,並且是是經過標准化處理達到符合飲版用標準的硬水。權
「硬水」和「軟水」的區分標准如下:
水中常見的的離子化合物為鈣鎂離子化合物,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並且生活中常見的雨、雪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江、河、湖水,以及自來水都是硬水。
自來水煮沸後(即經過軟化處理),其中的游離態鈣、鎂離子以碳酸鹽形式沉澱出來,形成水垢。煮沸後得到的水稱為軟化水,即軟水,其中鈣鎂化合物含量降為 1.0~50 毫克/升。因此煮沸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硬水軟化處理的辦法。
(3)硬水煮沸後是不是軟水擴展閱讀
簡易硬水軟水區分方法:
方法1:取一杯熱水,倒入肥皂水,輕輕攪拌。水面上出現泡沫的為軟水,水面上出現浮渣的為硬水,浮渣越多,水的硬度越大[1]。
方法2:用燒杯加熱,在杯壁留下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為硬水是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物質的水,加熱後,這些可溶性的鈣鎂物質轉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質,沉澱雜質多的是硬水,雜質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D. 為什麼硬水煮沸會軟化
水是流體, 這里所指的軟和硬, 是就溶於水中鈣離子和鎂離子的含量而定。 硬水有多於百萬分之二百五十的鈣離子和鎂離子, 而軟水則含少於百萬分之一百。
硬水的形成是由於雨水溶入了石中所含的鈣和鎂的化合物:
CaCO3 + CO2 + H2O -> Ca2+ + 2HCO3-
MgCO3. CaCO3 + 2CO2 + 2H2O -> Ca2+ + Mg2+ + 4 HCO3-
此外, 硬水可以分為暫時硬水及永久硬水, 暫時硬水在煮沸後可以變成軟水:
2HCO3- -> CO2 + CO32- + H2O
CO32- + Ca2+ -> CaCO3 (s)
CO32- + Mg2+ -> MgCO3 (s)
碳酸鈣和碳酸鎂是不可被水所溶解的, 茶壺里的茶垢亦是由此而來, 故極難清洗。 香港所供應的食水已是軟水, 故我們不用使用離子交換器 (ion exchangers) 去處理清潔或加熱用水中的鐵、鈣及鎂質。
硬水與浮渣(scum)
同學看見硬水這個詞定必想浮渣,這個在洗潔劑一課中學到的生字。 難道水中的礦物真的如此一事無成? 其實它們對我們身體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一份美國的醫學雜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Society) 就曾經報導過 亨利
E. 為什麼煮沸可以使硬水變成軟水
煮沸法(只適用於暫時硬水)
煮沸暫時硬水時的反應: Ca(HCO3)2=CaCO3↓+H2O+CO2↑
Mg(HCO3)2=MgCO3↓+H2O+CO2↑
由於CaCO3不溶,MgCO3微溶,所以碳內酸鎂在進一容步加熱的條件下還可以與水反應生成更難溶的氫氧化鎂:MgCO3+H2O=Mg(OH)2↓+CO2↑
由此可見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
F. 將硬水煮沸後的水是軟水嗎
軟水,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軟水的定義是含有較少或不含可溶性鈣鎂化合物。
可以洗衣服,不知你是做題還是真這么做,如果是後者,那~~~~~
G. 水煮熟後是硬水還是軟水
不一定!因為水開了之後裡面含有水銹,要軟化了才可以呢!以前是加的生石灰,就可以軟化了,現在加的是什麼化學原料就不知道了!
H. 為什麼煮沸可以使硬水變成軟水
呵呵!其實所謂硬水是說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離子和鎂離子!煮沸可以使鎂離子和鈣離子生成難容物沉澱下來,所以硬度就下來了!至於軟水我還真的沒聽說過這個詞!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