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自來水軟化方法
⑴ 硬水的危害較多,生活中將硬水軟化的方法是______;檢驗自來水是硬水的方法是______
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熱煮沸、蒸餾,生活中常用加熱煮沸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區分硬水和軟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軟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故答案為:煮沸;加肥皂水,泡沫少則是硬水.
⑵ 自來水軟化用什麼葯
明礬
⑶ 我們日常用的自來水屬於硬水還是軟水
我們日常飲用的自來水為硬水,並且是是經過標准化處理達到符合飲版用標準的硬水。權
「硬水」和「軟水」的區分標准如下:
水中常見的的離子化合物為鈣鎂離子化合物,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並且生活中常見的雨、雪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江、河、湖水,以及自來水都是硬水。
自來水煮沸後(即經過軟化處理),其中的游離態鈣、鎂離子以碳酸鹽形式沉澱出來,形成水垢。煮沸後得到的水稱為軟化水,即軟水,其中鈣鎂化合物含量降為 1.0~50 毫克/升。因此煮沸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硬水軟化處理的辦法。
(3)常用的自來水軟化方法擴展閱讀
簡易硬水軟水區分方法:
方法1:取一杯熱水,倒入肥皂水,輕輕攪拌。水面上出現泡沫的為軟水,水面上出現浮渣的為硬水,浮渣越多,水的硬度越大[1]。
方法2:用燒杯加熱,在杯壁留下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為硬水是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物質的水,加熱後,這些可溶性的鈣鎂物質轉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質,沉澱雜質多的是硬水,雜質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⑷ 在家庭中如何使自來水軟化
煮沸或蒸餾。蒸餾是最好的方法,實施太難。所以一般家庭還是煮沸。現在還有一種就是軟水器。但是效果和原理是否有用有待考證
⑸ 家裡自來水水質很硬,什麼方法能把硬水變軟
1. 煮沸法(只適用於暫時硬水)
煮沸暫時硬水時的反應:
Ca(HCO3)2 =CaCO3 ↓+H2O+CO2↑
Mg(HCO3)2 =MgCO3↓ +H2O+CO2↑
由於CaCO3不溶,MgCO3 微溶,所以碳內酸鎂在進一步加容熱的條件下還可以與水反應生成更難溶的氫氧化鎂:
MgCO3 +H2O = Mg(OH)2 ↓+CO2↑
由此可見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
2. 石灰——純鹼法 (工業用)
在這種方法中,暫時硬度加入石灰就可以完全消除,HCO3-都被轉化成CO32-。而鎂的永久硬度在石灰的作用下會轉化為等物質的量的鈣的硬度,最後被去除。反應過程中,鎂都是以氫氧化鎂的形式沉澱,而鈣都是以碳酸鈣的形式沉澱。
Ca2+(aq) --石灰-蘇打法--> CaCO3(s)
Mg2+(aq)--石灰-蘇打法--> Mg(OH)2(s)
3. 離子交換法
這種方法中用到的離子交換劑,有無機和有機兩種。無機離子交換劑,如沸石等;有機離子交換劑包括:碳質離子交換劑——磺化酶,陰陽離子交換樹脂等。而且一般的離子交換劑在失效後還可以再生
⑹ 怎樣在家中軟化自來水
好啊,不過這要看你家那裡的水水垢是否比較多。水質軟化器一般為鈉離子交內換器,鈉型樹脂將容水中的鈣、鎂離子置換出來,減少了鈣、鎂離子的含量,使水中不易形成碳酸鹽垢和硫酸鹽垢。水質軟化器可用作鍋爐用水的軟化及反滲透的前處理等。一般用於水質軟化降低硬度等。 反正用了之後你家燒水的壺和暖水瓶裡面就不容易有水垢了。如果你家那裡的水本來水垢就不多,那就可以不用了。
⑺ 可用什麼辦法把家用自來水變成軟水
買軟水機吧,一般的5000-7000,進口的11000這樣,貴是貴了點但是如果水質實在太差的話還是很值得的
⑻ 有沒有一種葯物可以把自來水軟化
應該有 因為硬水是鹼性 農葯是酸性 酸鹼中和下就好
⑼ 自來水跟軟化水的區別是什麼
軟化水處理膜來分離法源
軟化水處理採用膜分離法,主要包括超濾法、微濾法、納濾法。這些膜法技術效果穩定,可以攔截水中的鈣、鎂等離子和滅菌。軟化水設備投資稍高,適用水的范圍廣。
軟化水處理離子交換法
軟化水處理離子交換法是採用離子交換樹脂,由於鈉鹽的溶解度很高,避免了造成水垢生成的情況。採用離子交換法因為它的工藝比較成熟,效果比較准確穩定。軟化水處理設備採用這種軟化水處理方法,可以將水硬度降至為零。
⑽ 自來水轉化為飲用水的方法和途徑 急!
首先,自來水就是飲用水,是依照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處理生專產的,只是有些屬家庭和單位進行深度處理,更放心地飲用。
常用方法:過濾和反滲透
過濾:是超濾膜的凈水機,水在經過PP棉,活性炭等的預處理環節後,進入超濾膜,可濾去大顆粒物質,包括細菌。但對於可溶性雜質較多的水質,則不適用。
反滲透:用RO膜的純凈水機,水經過超濾膜處理後,水加壓進入RO膜,通過壓力將水分子(分子團幾乎最小)反滲透到純凈水通道。
前者一般稱為凈水器,後者稱純凈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