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純水保存質量的因素
『壹』 影響貨物保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主要因素:商品自身及商品外在環境因素
商品自身:其組織結構,化學成分以及一些內理化性容質共同決定,盡量選擇適宜條件保存。
商品外在環境分社會因素和自然因素
2.1 社會因素 :國家政策,經濟形勢,技術政策和企業管理,人員素質及制度和商品物流設備等,影響商品的儲存水平及時間,間接影響商品質量。
2.2 自然因素:空氣溫度,濕度,氧和有害氣體影響,光照,微生物及蟲害,衛生條件等都對商品有直接影響,影響商品質量。
『貳』 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有哪些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今天的質量就是明天的市場。質量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生存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隨著質量管理的不斷發展,質量管理由以前的重在結果轉變為目前的重在預防,要變「事後把關」為「事前預防」,變管理結果為管理因素。因此在實施質量管理時要從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入手,進行預防管理。縱觀整個生產過程,造成產品質量波動的原因主要有6個因素,即:人、機(機器設備)、料(材料)、法(方法)、測(測量)、環(環境)這六大因素。下面對這六個因素及預防控制措施進行簡單的介紹和說明。
造成產品質量波動的6個因素:
a)人:操作者對質量的認識、技術熟練程度、身體狀況等;b) 機器:機器設備、工具的精度和維護保養狀況等;c) 材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等;d) 方法:這里包括加工工藝、工裝選擇、操作規程等;e)測量:測量時採取的方法是否標准、正確;f) 環境:工作場地的溫度、濕度、照明和清潔條件等。
各因素的分析及主要預防控制措施:
1、操作人員因素
凡是操作人員起主導作用的工序所產生的缺陷,一般可以由操作人員控制。造成操作誤差的主要原因有:1)質量意識差;2)操作時粗心大意;3)不遵守操作規程;4)操作技能低、技術不熟練,以及由於工作簡單重復而產生厭煩情緒等。主要控制措施有:(1)加強「質量第一、用戶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戶」的質量意識教育,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2)編寫明確詳細的操作流程,加強工序專業培訓,頒發操作合格證;(3)加強檢驗工作,適當增加檢驗的頻次;(4)通過人員的適當調整,消除操作人員的厭煩情緒;(5)強化自我提高和自我改進能力。
2、機器設備因素
設備不但包括生產作業設備、機械及裝置,還包括刀板、模具、夾具、量具等相關物品。主要控制措施有:(1)加強設備維護和保養,對所有的設備日常檢修及使用都要制定相應的標准,並按標準定期檢修維護。(2)採用首檢制,以核實機器的准確性、精確性。設備的管理要盡可能的提早發現設備運轉的不良情況並分析原因,採取適當的措施,進行預防性維護,防患於未然。
3、材料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1)在原材料采購合同中明確規定質量要求;(2)加強原材料的進廠檢驗和廠內自製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檢驗;(3)合理選擇供應商(包括「外協廠」);(4)搞好協作廠間的協作關系,督促、幫助供應商做好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工作。
4、工藝方法的因素
工藝方法包括工藝流程的安排、工藝之間的銜接、工序加工手段的選擇(加工環境條件的選擇、工藝裝備配置的選擇、工藝參數的選擇)和工序加工的指導文件的編制(如工藝卡、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工序質量分析表等)。
工藝方法對工序質量的影響,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指定的加工方法,選擇的工藝參數和工藝裝備等正確性和合理性,二是貫徹、執行工藝方法的嚴肅性。
工藝方法的主要控制措施有:(1)保證定位裝置的准確性,嚴格首件檢驗,並保證定位中心准確,防止加工過程出現偏差;(2)加強技術業務培訓,使操作人員熟悉定位裝置的安裝和調整方法,盡可能配置顯示定位數據的裝置;(3)加強定型刀具或刃具的刃磨和管理,實行強制更換制度;(4)嚴肅工藝紀律,對貫徹執行操作規程進行檢查和監督。(5)加強工具工裝和計量器具管理,切實做好工裝模具的周期檢查和計量器具的周期校準工作。
5、測量的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1)確定測量任務及所要求的准確度,選擇使用具有所需准確度和精密度能力的測試設備。(2)定期對所有測量和試驗設備進行確認、校準和調整。(3)規定必要的校準規程。其內容包括設備類型、編號、地點、校驗周期、校驗方法、驗收方法、驗收標准,以及發生問題時應採取的措施。(4)保存校準記錄。(5)發現測量和試驗設備未處於校準狀態時,立即評定以前的測量和試驗結果的有效性,並記入有關文件。
6、環境的因素
所謂環境,一般指生產現場的溫度、濕度、噪音干擾、振動、照明、室內凈化和現場污染程度等。在確保產品對環境條件的特殊要求外,還要做好現場的整理、整頓和清掃工作,大力搞好文明生產,為持久地生產優質產品創造條件。
『叄』 純凈水存放兩個月後各項指標會有變化嗎
(一)生活飲用水 一是取自符合衛生要求的地下水或地面水,經凈化、消毒等處理後,採用集中式給水和分散式給水方式供給人們非直接飲用的水,包括自來水和井水。 二是由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采自地下形成流至地表的泉水或高於自然水位的天然蓄水層噴出的泉水或深井水等為水源加工製得的直接飲用水。 由於一般地下水埋藏深度較淺,與地下岩層接觸時間短,流量不穩定,易污染;雖然也含有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但這些特徵組分含量,還未達到礦泉水的界限指標要求,也缺乏礦泉水中含有的鋰、鍶、硒、鋅、碘、溴、鉬等微量元素。 (二)純凈水 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水源,通過各種化學和物理手段,如:蒸餾法、去離子法或離子交換法及其它適當的加工方法除去水中有害物質後取得的,密封於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 對涼開水、自來水、天然水和純凈水的有機物提取物的遺傳毒性進行研究發現,純凈水較其他3種飲用水的有機物污染程度明顯要小。但是,純凈水在除去細菌和有害物質的同時,也除去了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失去了飲水的營養作用,故長期飲用純凈水可影響血脂、鈣鎂離子等的正常指標,從而誘發心血管系統損害。 (三)天然礦泉水 從地下深處自然湧出的或經人工開採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礦泉水;富含人體必需的宏量和微量元素,及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或二氧化碳氣體,生理功能強;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在天然波動范圍內相對穩定。不含有對人體有害或有損身體健康的物質,可供人們直接飲用。 三、飲用水的衛生標准比對 國家技術監督部門對生活飲用水、純凈水、礦泉水的質量要求有哪些呢? (一)生活飲用水 執行標准為:GB 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對生活飲用水水源水的要求套用了相關標准:以地表水為水源時應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 3838)要求,該標準是針對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分類和保護目標的, 將地面水分為5類,根據生活飲用水的水源地保護要求,生活飲用水的水源水起碼應在Ⅲ類水質以上, 即大於Ⅳ類水水質;以地下水為水源時應符合《地下水質量標准》(GB/T 14848)要求。 (二)純凈水 執行標准為:GB 17324-2003《瓶(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 (三)天然礦泉水 執行標准為:GB 8537—1995《飲用天然礦泉水》。飲用天然礦泉水水源選擇的防護除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要求外,還有自己特殊的要求。比如:經豐、平、枯水期的水質檢驗,其主要組分(溶解性總固體、K+、Na+、Ca2+、Mg2+、HCO3-、SO42-、Cl-)的含量變化范圍不應超過20%。 國家技術監督部門對這三種水的質量檢定標准列表如下:表2 生活飲用水、純凈水、礦泉水感官指標比較 指標生活飲用水純凈水礦泉水色度155,並不得呈現其他異色15渾濁度/NTU1~315臭和味無異臭、異味不得有異味、異臭具有本礦泉水的特徵性口味,不得有異臭、異味。肉眼可見物無不得檢出允許有極少量的天然礦物鹽沉澱,但不得含有其它異物 由表2可以看出:感官指標是人能直接感覺到的水的色、渾濁等,純凈水的渾濁度≤1,感官要求最高,飲用水渾濁度的指標為1~3,礦泉水的要求相對較低。表3生活飲用水、純凈水、礦泉水理化指標比較 指標生活飲用水純凈水礦泉水pH 值6.5~8.55.0~7.0——電導率(25℃±1℃)(μS/cm)――10――鋁/(mg/L)0.2————鐵/(mg/L)0.3—— ——錳/(mg/L)0.1————銅/(mg/L)1.01.0<1.0氯化物/(mg/L)2506(以Cl-)——硫酸鹽/(mg/L)250————溶解性總固體/(mg/L)1000——1000總硬度(以CaCO3計)/(mg/L)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計)/(mg/L)3,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時為5——<3.00高錳酸鉀消耗量(O2)(mg/L)--1.0--揮發酚類(以苯酚計),mg/L0.002 0.002<0.002陰離子合成洗滌劑/(mg/L)0.03————游離氯(Cl-)(mg/L)――0.005――鋅,mg/L<1.0——0.20≤鋅<5.0鋰,mg/L—— ——0.20≤鋰<5.0鍶,mg/L—— ——0.20≤鍶<5.0碘化物mg/L————0.20≤碘化物<0.50硒,mg/L0.01——≥0.010鋇mg/L————<0.70偏硅酸mg/L————25.0游離二氧化碳mg/L————250注1:鍶(含量在0.20~0.40mg/L范圍時,水溫必須在25℃以上;偏硅酸(含量在25.0~30.0 mg/L范圍時,水溫必須在25℃以上)。注2:「——」表示不要求此項。注3:礦泉水中鋅、鋰、鍶、硒、碘化物、偏硅酸、游離二氧化碳、溶解性總固體,必須有一項(或一項以上)指標符合表 3 的規定 。 由表3可以看出:國標對生活飲用水、純凈水的pH值做了具體規定,而對礦泉水未做要求;對純凈水的電導率做了特殊要求(≤10μS/cm),這是純凈水的標志指標,達不到要求則是不合格的產品;對礦泉水的特殊標志性指標做了明確規定。表4生活飲用水、純凈水、礦泉水限量指標比較 指標生活飲用水純凈水礦泉水砷,mg/L0.01 0.01<0.050鉛,mg/L0.010.01<0.010鉻(六價)0.05——<0.050鎘mg/L0.005——<0.010汞mg/L0.001——<0.0010銀mg/L————<0.050硼(以H3BO3計)mg/L————<30.0硒mg/L0.01——<0.050氰化物,mg/L0.05 0.002<0.010氟化物(以F-計), mg/L1.0 ——<2.00硝酸鹽(以N計)mg/L10,地下水源限制時為20————亞硝酸鹽(NO2- )mg/L――0.002<0.0050三氯甲烷mg/L0.060.02——四氯化碳mg/L0.0020.001——溴酸鹽(使用臭氧時)mg/L0.01————甲醛(使用臭氧時)mg/L0.9————亞氯酸鹽(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時)mg/L0.7————氯酸鹽(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時)mg/L0.7————註:「——」表示不要求此項。 由表4可以看出:新修訂的生活飲用水標准增加的溴酸鹽、甲醛、亞氯酸鹽、氯酸鹽4項限量指標,充分考慮了我國實際情況,並參考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水質准則》、歐盟、美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飲用水標准,實現了飲用水標准與國際標準的接軌。表5 生活飲用水、純凈水、礦泉水微生物指標比較 指標生活飲用水純凈水礦泉水總大腸菌群/(MPN/100 mL,或CFU/100 mL)不得檢出< 30耐熱大腸菌群(MPN/100 mL或CFU/100 mL )不得檢出――——大腸埃希氏菌(MPN/100 mL或CFU/100 mL)不得檢出――——細菌總數,CUF/mL100≤20水源水< 5 灌裝產品< 50黴菌及酵母――不得檢出——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得檢出——註:「——」表示不要求此項。 由表5可以看出新制定的生活飲用水標准對微生物指標做了更加細致的要求。表6 生活飲用水、純凈水、礦泉水放射性指標比較 指標生活飲用水純凈水礦泉水總α放射性(Bq/L)指導值:0.5――——總β放射性(Bq/L)指導值:1――<1.5226鐳放射性(Bq/L)————<1.10注1:「——」表示不要求此項。注2:放射性指標超過指導值應該進行核素分析和評價,判定能否飲用。 四、科學飲水 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科學飲水的八條法則: 1.保證每日主動飲用適量的水, 2.不要等很渴了才喝水; 3.晨起空腹喝一杯溫涼開水,是個好習慣; 4.泡熱水澡前喝一杯水,空調房裡多喝水; 5.任何飲料都不能取代直接飲水; 6. 老年人更應主動多次飲水; 7.飲水不飲「千滾水」(反復燒開的水)、老化水(在保溫瓶等容器中存放多日的水); 8.喝水要小口慢飲,不要暴飲猛灌; 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關於飲用水的pH值問題: 2007年39健康網對市面上常見的29個飲用水品牌進行了pH值的測試。結果令人們感到非常吃驚,水的酸鹼度有規律地隨著品種的不同而逐步上升--純凈水最低,礦物質水稍高,而天然水多數呈弱鹼性。那些著名品牌的純凈水,如屈臣氏和康師傅,pH值只有5.0;雀巢礦物質水pH值是6.7;農夫山泉的pH值為7.1,依雲水為7.2,最高的品牌為火山岩,pH值達到7.9。 那麼是不是弱鹼性水對健康有益,而偏酸性水就對身體不利呢?中國醫促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技術負責人趙飛虹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表明,水的pH值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目前並沒有得到證明。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唐頤認為,人體胃酸的pH值通常在3左右,酸性很強,但由於人體內的酸鹼緩沖體系,喝下pH值為5-8的水後,其實幾乎是沒有差異的。即使如可樂、橙汁等飲料的酸性都較強,但少量飲用對人體也不會有害處。 由於人體有自然調節酸鹼平衡的機制,普通人只需要保持正常飲食就足夠了。相反,如果長期、過量地飲用弱鹼性水,反而會破壞體內的酸鹼平衡,給身體增加負擔。 評價一種水的指標有很多種,如水源地、細菌指標、礦物質含量等,pH值只是其中一個檢測指標。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中,對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作了詳細的規定,僅在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中,就對水的總硬度、混濁度等做出詳細的標准限定,規定中也包括pH值必須在6.5-8.5之間。因此pH值在這一范圍內的飲用水都是合格水。 從上面的比較可看出,飲用自來水是最經濟實惠的。符合國家技術要求的自來水可直接飲用,如果我們燒開飲用的話會更安全。另外燒開晾涼的水具有一種生理活性,對人體的健康更有利。 我們了解了生活飲用水、純凈水、礦泉水,就可以在以後的生活中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水來飲用
『肆』 影響商品質量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庫存商品質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商品內在的因素,二是商品回外在的因素。
答外在因素通過內在的因素而起作用。商品質量變化的內在因素有商品的組織結構、化學成分及理化性質等。所有這些都是在製造中決定了的,在儲存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這些性質和特點,創造適宜的儲存條件,減少或避免其內部因素發生作用而造成商品質量的變化。
商品質量變化的外在因素,可分為社會因素和自然條件因素兩方面。
社會因素包括:國家的方針政策,生產經濟形勢,技術政策和企業管理、人員素質以及規章制度,物流設備等。這些因素影響商品的儲存規模、儲存水平及儲存時間,對儲存質量具有間接影響。
自然因素包括:大氣溫、濕度的影響,臭氧和氧的作用、日光照射、有害氣體的影響、微生物及蟲鼠害的侵害、機構損傷、衛生條件的影響等。所有這些都是直接作用。因此,都會造成商品變質和損壞。
『伍』 影響商品儲存期間質量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庫存商品質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商品內在的因素,二是回商品外在的因素答。
外在因素通過內在的因素而起作用。商品質量變化的內在因素有商品的組織結構、化學成分及理化性質等。所有這些都是在製造中決定了的,在儲存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這些性質和特點,創造適宜的儲存條件,減少或避免其內部因素發生作用而造成商品質量的變化。
商品質量變化的外在因素,可分為社會因素和自然條件因素兩方面。
社會因素包括:國家的方針政策,生產經濟形勢,技術政策和企業管理、人員素質以及規章制度,物流設備等。這些因素影響商品的儲存規模、儲存水平及儲存時間,對儲存質量具有間接影響。
自然因素包括:大氣溫、濕度的影響,臭氧和氧的作用、日光照射、有害氣體的影響、微生物及蟲鼠害的侵害、機構損傷、衛生條件的影響等。所有這些都是直接作用。因此,都會造成商品變質和損壞。
『陸』 哪些因素影響了純化水設備系統的好壞
從用戶需求開始就決定純化水設備系統的好壞,設計、加工、安裝、調試、很重要的是後期的維保,一個好設備一定是要定期進行維護保養。建議3個月一次,每年做一次全面的質量管理排查。把問題解決在發生之前。
『柒』 純凈水的影響因素
在我國,相關機構專門為此制定了一系列規定條文,並於1998年分別發布了GB173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標准和GB17324-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
純凈水受微生物污染的因素純凈水受微生物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三種因素。
1、純凈水生產部門不重視食品衛生工作,盡管制訂了有關的操作規程和制度,但監督的力度不夠,在生產過程中,各項規程和制度沒有得到落實和實施,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的廠具有現代化的廠房、先進的國外生產機器和完善的空氣凈化以及消毒設備,但生產的純凈水有時檢驗結果菌落總數每毫升為零,有時檢出幾個甚至幾十個,通過深入調查發現檢出細菌的批號是停產兩天後又開始生產時不按規定嚴格消毒造成的。存在這樣的現象經常造成產品的質量不穩定。李紅等報道,水處理終端過濾器和灌裝工人手是瓶裝礦泉水生產過程中微生物的關鍵污染環節。在純凈水生產的流程中,各個環節都有可能污染微生物,關鍵取決於生產人員的衛生意識和各種操作規程的嚴格執行程度。
2、生產工藝不合理、設施不完善,也是造成微生物超標的主要因素之一。採用水源不同,生產不同類型的純凈水的工藝流程不同,一般原則是在達到純化的前提下,流程越簡單越好,流程越短越容易控制產品的衛生質量。純凈水的工藝流程基本為水源→過濾→純化處理→臭氧混合消毒→灌裝→檢驗→入庫。這種工藝的優點是灌裝純凈水中仍余留臭氧,如果從瓶或蓋和灌裝間的空氣中帶入少量的微生物也可達到殺滅的目的,保持產品無菌。我們曾了解到有些廠家設備不完善或在純凈水經過臭氧混合消毒後不直接灌裝,而是通過貯水罐停留一定時間後再灌裝,結果通過檢驗發現細菌的存在。許榮年等報道,水灌裝入瓶前停留0.5~2 h,臭氧大約過了2~8個衰期,水中臭氧濃度大為下降,即使處理水本身無菌,但在灌裝入瓶時無法殺死因包裝物或灌裝間空氣重新帶入的殘留細菌。從以上理論認為,這種工藝流程,瓶和蓋及灌裝間一定要保證無菌,否則產品中一定有微生物存在,但在實際工作中是很難做到的。
3、技術水平低、對各種設備的性能似懂非懂,也是導致微生物污染的又一因素。我們在現場調查中發現,某些廠家的技術人員對有效殺滅微生物的臭氧發生器和控制微生物的設施了解很膚淺,盡管安裝上目前認為純凈水消毒效果最好的臭氧發生器和空氣凈化設備,但不能應用其有效的性能或在生產中發揮其最有效的作用,產品中經常檢出微生物。採用臭氧處理純凈水的基本原理是臭氧與水混合,並使其最終在水中濃度達到0.5 mg/L以滿足殺菌要求,根據此參數,企業應根據生產時實際的用量來推算臭氧發生器的應產臭氧量。
4、另外,還必須考慮實際生產時設備的實際可操作產量,如長時間使用後設備性能下降,應適當調節,並通過有效的測定;臭氧與水混合是否完全,最終是否能達到殺菌要求的劑量以及能維持的時間等,是能否達到殺滅強度的最基本因素。空氣凈化設備也是一樣,一些廠家不能正確地使用和維修以保證凈化設備的正常運轉和最佳的凈化效果。總認為安裝上了空氣凈化設備,凈化的空氣就是無菌的,產品肯定會合格,也沒有定期檢測空氣凈化的程度,以上現象反映出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產品的衛生質量。
『捌』 影響產品質量的六大因素是什麼
影響產品質量的六大因素是:人、機、料、法、環、測。
1、由於組織的顧客和其他相關方對組織和產品、過程和體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斷變化的,因此,組織應不斷地調整對質量的要求。
2、質量不僅指產品質量,也可指過程和體系的質量。等級是指對功能用途相同但質量要求不同的產品、過程和體系所做的分類或分級。
3、組織的顧客和其它相關方可能對同一產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對同一產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質量要求也不同,只有滿足需求的產品,才會被認為是質量好的產品。
(8)影響純水保存質量的因素擴展閱讀:
1、質量控制是為使產品或服務達到質量要求而採取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動。質量控制的目標在於確保產品或服務質量能滿足要求。
2、進入90年代以來,質量控制學說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現代質量工程技術把質量控制劃分為若干階段,在產品開發設計階段的質量控制叫做質量設計。
3、過程質量控制不合理。對於生產的產品質量控制由生產部門自行把握,極易出現質量失控狀態,並且未做好相應的監督、檢查工作。
4、質量要求是指對產品需要的表述或將需要轉化為一組針對實體特性的定量或定性的規定要求,以使其實現並進行考核。
『玖』 一般都有哪些情況會影響到超純水的水質呢
一般影響超純水水質主要有:
超純水設備備件和整體設計:超純水設備各備件質量,直接影響超純水質量。
超純水存放時間:超純水採用現取現用的原則,純度越高,存放變質越快。因此超純水使用時再製取,不能如純水那樣,儲存備用。用戶如需檢測超純水水質,需在超純水旁檢測,因為超純水特殊性,存放時間越長,檢測誤差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