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溫下純水的表面張力
1. 常溫下水的表面張力系數大約是多少
可以用Harkins的經驗公式:水的表面張力=75.796-0.145t-0.00024t^。式中t為攝氏溫度,表面張力單位為mN/m.這個公式在10-60℃時適用。
毛細現象與表面張力系數:
毛細現象中液體上升、下降高度。h的正負表示上升或下降。
浸潤液體上升,接觸角為銳角;不浸潤液體下降,接觸角為鈍角。
上升高度h=2*表面張力系數*cos接觸角/(液體密度*重力加速度g*毛細管半徑r)。
(1)室溫下純水的表面張力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如果液體表面積增大ΔS,液體表面自由能增加ΔE,則表面張力系數σ等於增加單位表面積時,外力所需作的功,也可用下式表示σ=ΔE/ΔS。
這說明,表面張力系數σ在數值上等於增加單位表面積時所增加的表面能,在等溫條件下能轉變為機械能的表面內能部分,在熱力學中稱為表面自由能。從能的角度看,表面張力系數σ就是增加單位表面時所增加的表面自由能。
液體表面張力系數的性質表現為:
1、液體不同表面張力系數不同。例如,密度小的,容易蒸發的液體表面張力系數小,如液氫和液氦;已熔化的金屬表面張力系數則很大;
2、表面張力系數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近似地為一線性關系;
3、表面張力系數的大小還與相鄰物質的化學性質有關;
4、表面張力系數還與雜質有關,加入雜質可促使液體表面張力系數增大或減小。一般說來醇、酸、醛、酮等有機物質大都是表面活性物質,比水的表面張力系數小得多。
2. 什麼是水的表面張力
促使液體表面收縮的力叫做表面張力。液體表面相鄰兩部分之間,單位長專度內互相牽引的力。表面屬張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並和兩部分的分界線垂直,如果液面是平面,表面張力就在這個平面上.如果液面是曲面,表面張力就在這個曲面的切面上。
表面張力的形成同處在液體表面薄層內的分子的特殊受力狀態密切相關。表面張力的存在形成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到的特殊現象。例如:截面非常小的細管內的毛細現象、肥皂泡現象、液體與固體之間的浸潤與非浸潤現象等。
(2)室溫下純水的表面張力擴展閱讀:
表面張力的大小:
在室溫(20℃左右)下,大部分液體的表面張力在20〜40達因/厘米范圍以內,但也有大於此數的,如水的表面張力為72達因/厘米;水銀表面張力為470達因/厘米。液態金屬的表面張力都比較大,如1131℃液態銅的表面張力為1103達因/厘米。
一些在常溫下為氣態的元素,在低溫下處於液態時,表面張力卻很小,如4.3開液氦的表面張力僅有0.098達因/厘米,90.2開液氫的表面張力為0.2達因/厘米,理論分析還指出,對於同一種液體,溫度升高,表面張力降低。
3. 27.2度下的水的表面張力系數
^溫度(℃) σ(×10^-2牛/米)
0 ....................... 7.56
5 ........................7.49
10 ......................7.42
15 ......................7.35
20 ..................... 7.28
25 ..................... 7.20
27.......................7. 18
隨著溫度的增加是遞減的,並和溫度呈近似線回性關系答
27.2度下的水的表面張力系數用7.18×10^-2牛/米就行。
4. 水的表面張力系數是多少
水的表面張力=復75.796-制0.145t-0.00024t^2。式中t為攝氏溫度,表面張力單位為mN/m.這個公式在10-60℃時適用。
毛細現象與表面張力系數:
毛細現象中液體上升、下降高度。h的正負表示上升或下降。浸潤液體上升,接觸角為銳角;不浸潤液體下降,接觸角為鈍角。
(4)室溫下純水的表面張力擴展閱讀
液體表面張力的測定方法分靜力學法和動力學法。靜力學法有毛細管上升法、 Noüy 環法、Wilhelmy 盤法、旋滴法、懸滴法、滴體積法、最大氣泡壓力法;動力學法有震盪射流法、毛細管波法。其中毛細管上升法和最大氣泡壓力法不能用來測液- 液界面張力。
Wilhelmy 盤法, 最大氣泡壓力法, 震盪射流法, 毛細管波法可以用來測定動態表面張力。由於動力學法本身較復雜, 測試精度不高, 而先前的數據採集與處理手段都不夠先進, 致使此類測定方法成功應用的實例很少。因此, 迄今為止, 實際生產中多採用靜力學測定方法。
5. 25°時水的表面張力是多少
在標准大氣壓的情況下,在25°C時,水的表面張力為72dynes/cm。但在不同的溫度下它的表面張力也不同。
與溫度成反比,並和溫度呈近似線性關系;有關表格如下:
0
.......................
7.56
5
.........................7.49
10
.........................7.42
15
............................7.35
20
............................
7.28
25
....................................
7.20
拓展資料
1.
當最上面一層分子或原子與其他物質接觸時,與其他物質的表面的分子或原子接觸過程,造成了表面能的不同,表現為表面張力不同。
2.
表面張力存在於,比如非常小的細管內的毛細現象。
3.
要求出表面張力的大小可在液體表面上畫出一個任意的面積元。設此面積元每個邊長都是l,表面其他部分垂直作用在每一邊上的張力為F,於是表面張力σ為:Σ=F/l0。
4.
表面張力垂直於此面積的周邊,其大小以每厘米多少達因來表示(1達因/厘米=10-3牛頓/米)因此,表面張力的量綱是MT-2。
6. 25°時水的表面張力是多少
在標准大氣壓的情況下,在25°C時,水的表面張力為72dynes/cm。但在不同的溫度下它的表面張力也不同。
拓展資料
當最上面一層分子或原子與其他物質接觸時,與其他物質的表面的分子或原子接觸過程,造成了表面能的不同,表現為表面張力不同。
表面張力存在於,比如非常小的細管內的毛細現象。
要求出表面張力的大小可在液體表面上畫出一個任意的面積元。設此面積元每個邊長都是l,表面其他部分垂直作用在每一邊上的張力為F,於是表面張力σ為:Σ=F/l0。
表面張力垂直於此面積的周邊,其大小以每厘米多少達因來表示(1達因/厘米=10-3牛頓/米)因此,表面張力的量綱是MT-2。
7. 水的表面張力系數是多少
純水在不同溫度下的表面張力系數如下表所示。
0℃7.56
5℃7.49
10
℃7.42
15
℃7.35
20℃7.28
25℃7.21
根據溫度和專表面張力系數的線性屬關系可得,21攝氏度時的表面張力系數應為7.266
8. 水在27攝氏度下的表面張力是多少
水的抄表面張力系數純水在不同溫度下的表面張力系數如下表所示。
溫度(℃) σ(×10-2牛/米)
0 ....................... 7.56
5 .........................7.49
10 .........................7.42
15 ............................7.35
20 ............................ 7.28
25 .................................... 7.20
隨著溫度的增加是遞減的,並和溫度呈近似線性關系
27................0.0718
9. 常溫下水的表面張力系數大約是多少
可以用Harkins的經驗公式:水的表面張力=75.796-.145t-0.00024t^2。式中t為攝氏溫度,表面張力單位為mN/m.這個公式在10-60℃時適用。
毛細現象與表面張力系數:
毛細現象中液體上升、下降高度。h的正負表示上升或下降。
浸潤液體上升,接觸角為銳角;不浸潤液體下降,接觸角為鈍角。
上升高度h=2*表面張力系數*cos接觸角/(液體密度*重力加速度g*毛細管半徑r)。
(9)室溫下純水的表面張力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如果液體表面積增大ΔS,液體表面自由能增加ΔE,則表面張力系數σ等於增加單位表面積時,外力所需作的功,也可用下式表示σ=ΔE/ΔS。
這說明,表面張力系數σ在數值上等於增加單位表面積時所增加的表面能,在等溫條件下能轉變為機械能的表面內能部分,在熱力學中稱為表面自由能。從能的角度看,表面張力系數σ就是增加單位表面時所增加的表面自由能。
液體表面張力系數的性質表現為:
1、液體不同表面張力系數不同。例如,密度小的,容易蒸發的液體表面張力系數小,如液氫和液氦;已熔化的金屬表面張力系數則很大;
2、表面張力系數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近似地為一線性關系;
3、表面張力系數的大小還與相鄰物質的化學性質有關;
4、表面張力系數還與雜質有關,加入雜質可促使液體表面張力系數增大或減小。一般說來醇、酸、醛、酮等有機物質大都是表面活性物質,比水的表面張力系數小得多。
10. 各個溫度下純水的表面張力標准值
理論值:
1.0攝氏度=75.626
2.5攝氏度版=74.860
3.10攝氏度權=74.113
4.15攝氏度=73.350
5.20攝氏度=72.583.
6.25攝氏度=71.810
7.30攝氏度=71.035
8.35攝氏度=70.230
9.40攝氏度=69.416
10.45攝氏度=68.592
11.50攝氏度=67.799
12.55攝氏度=66.894
13.60攝氏度=66.040
14.65攝氏度=65.167
15.70攝氏度=64.274
16.75攝氏度=63.393
17.80攝氏度=62.500
18.85攝氏度=61.587
19.90攝氏度=60.684
20.95攝氏度=59.763
21.100攝氏度=58.802
表面張力單位:m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