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純水軟水 » 明澈純水機安裝

明澈純水機安裝

發布時間: 2020-12-28 16:24:57

A. 有關水的資料

水(H2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在自然界,純水是非常罕見的,水通常多是酸、鹼、鹽等物質的溶液,習慣上仍然把這種水溶液稱為水。純水可以用鉑或石英器皿經過幾次蒸餾取得,當然,這也是相對意義上純水,不可能絕對沒有雜質。水是一種可以在液態、氣態和固態之間轉化的物質。固態的水稱為冰;氣態叫水蒸氣。水汽溫度高於374.2℃時,氣態水便不能通過加壓轉化為液態水。
在20℃時,水的熱導率為0.006 J/s•cm•K,冰的熱導率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為0.1×103 kg/m3時,雪的熱導率為0.00029 J/s•cm•K。水的密度在3.98℃時最大,為1×10^3kg/m3,溫度高於3.98℃時,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在0~3.98℃時,水不服從熱脹冷縮的規律,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時,密度為0.99987×10^3kg/m3,冰在0℃時,密度為0.9167×10^3kg/m3。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水的熱穩定性很強,水蒸氣加熱到2000K以上,也只有極少量離解為氫和氧,但蒸餾水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會離解為氫氣和氧氣。具有很大的內聚力和表面張力,除汞以外,水的表面張力最大,並能產生較明顯的毛細現象和吸附現象。純水沒有導電能力,普通的水含有少量電解質而有導電能力。
水本身也是良好的溶劑,大部分無機化合物可溶於水。
在-213.16℃,水分子會表現出現厭水性。
物理性質:
摩爾質量:18.0153g/mol
密度:水0.998g/cm3(20度) 冰0.92g/cm3
熔點:0度273.15k
沸點:100度373.15k(1標准大氣壓下)
比熱:4.184J/(g.K)

水循環

生物圈可以分為水圈,大氣圈,岩石圈。水在以上幾個區域作如下循環:
1.從海洋或其他水體中也可以從動植物體內蒸發進入空氣;
2.從天空中下沉進入海洋,從陸地徑流進入海洋;
3.大多數水蒸氣從海洋蒸發又返回海洋,但是風將水蒸氣颳走穿過陸地從陸地徑流流回海洋,大約每年36Tt。水從陸地上蒸發每年71Tt。每年有107Tt的降水,有如下幾種形式:最普通的是降雨,冰雹,霧和露水。濃縮的水可以反射陽光形成彩虹。

漢字中的水shuǐ

(象形文。甲骨文字形。中間像水脈,兩旁似流水。「水」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稱,或表示水的流動,或水的性質狀態。本義:以雨的形式從雲端降下的液體,無色無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為 H2O,是一切生物體的主要成分)
1.同本義 [water]
水,准也。――《說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於水。――《釋名》
積陰之寒氣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書•洪範》
凡平原出水為大水。――《左傳•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禮記•曲禮》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又如:水銚(燒水用的小型器具);水頭兒(風波);水濕(水氣;潮氣);水蠱病(水臌病);水中丞(硯台旁邊用來貯水磨墨的小水盂);水落歸槽(比喻心裡踏實安定);水噴桃花(比喻臉色好看);水鏡先生(指三國時的司馬徽,清明如水和鏡);水陸雜陳(水陸畢陳。山珍海味一齊陳列出來);水廓(傍水之城廓);水渦(水中漩渦);水館(臨水的館舍或驛站)
2.特指河流 [river]
在水之湄。――《詩•秦風•蒹葭》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又如:水口(渡口);水汊(河的支流);水志(記載河道水系的書籍);水牒(指記述河道水系的文獻);水谷(山間河溝);水尾(江河的末端);水老鼠(專在船上偷竊的賊);水事(關於江河水利的事宜);水禁(有關河川方面的禁令);水會(河流匯合處)
3.泛指一切水域 [waters]
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遠千里,將有為乎?――唐•李朝威《柳毅傳》
劉備、周瑜水陸並進。――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又如:水陸(佛教中的水陸道場);水泊(湖澤);水居(居住於水鄉);水隍(水溝);水王(海的別稱);水伯(傳說中的水神;大河流);水宿(水上宿夜;水中住宿);水脈(水路,地下的伏流);水潦(因雨水過多而積在田地里的水或流於地面的水)
4.汁、液的通稱 [liquid]。
如:水禮(果餌等禮物);水果糖(摻用果汁製成的糖果);墨水;口水;淚水;葯水;汽水
5.大水;水災 [flood]
故堯 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漢•晁錯《論貴粟疏》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調劑之法也。――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水備(防止水患的設施);水墉(防洪牆)
5.星名 [morning star]。
如:水宿(星座名。古代天文學家對北方列星七宿的總稱)
6.官名 [official's name]。
如:水虞(古代官名。掌管川澤的政令);水官(掌管治水、徵收魚稅的官)
7.貨幣中銀的含量。銀子的成色,轉為貨幣兌換貼補金及匯費之稱 [silver content in coins]。
如:貼水;扣水;匯水;水絲(成色低劣的銀子)
8.五行之一 [water, one of the five elements]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書•洪範》
9.水生動植物 [water animal or plant]。
如: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10.舊指尼姑和娼妓的痛苦生活境遇 [deep distress]。
如:水局(舊指妓院娼家);水客(跑碼頭的商人,也指人販子)
11.額外收入或附加費用。
又「發水」就是「發財」 [extra income]
12.指水軍 [troops fight on the waters]
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13.水族 [Shui nationality]。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居住在貴州省
14.姓
15.五筆拆成II

水的來源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態水所覆蓋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學術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幾十種不同的水形成學說。有觀點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氣中的氫、氧化合成水,水蒸氣逐步凝結下來並形成海洋;也有觀點認為,形成地球的星雲物質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觀點認為,原始地殼中硅酸鹽等物質受火山影響而發生反應、析出水分。也有觀點認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隕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來源,甚至現在地球上的水還在不停增加。

對氣候的影響

水對氣候具有調節作用。大氣中的水汽能阻擋地球輻射量的60%,保護地球不致冷卻。海洋和陸地水體在夏季能吸收和積累熱量,使氣溫不致過高;在冬季則能緩慢地釋放熱量,使氣溫不致過低。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發到天空中形成了雲,雲中的水通過降水落下來變成雨,冬天則變成雪。落於地表上的水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從地層里冒出來,形成泉水,經過小溪、江河匯入大海。形成一個水循環。
雨雪等降水活動對氣候形成重要的影響。在溫帶季風性氣候中,季風帶來了豐富的水氣,形成明顯的干濕兩季。
此外,在自然界中,由於不同的氣候條件,水還會以冰雹、霧、露水、霜等形態出現並影響氣候和人類的活動。

對地理的影響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蓋,從空中來看,地球是個藍色的星球。水侵蝕岩石土壤,沖淤河道,搬運泥沙,營造平原,改變地表形態。
地球表層水體構成了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澤、冰川、積雪、地下水和大氣中的水。由於注入海洋的水帶有一定的鹽分,加上常年的積累和蒸發作用,海和大洋里的水都是鹹水,不能被直接飲用。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鹽水。世界上最大的水體是太平洋。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歐亞大陸上的裏海是最大的鹹水湖。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 1 360 000 000 立方公里. 當中
海洋佔了的1 320 000 000立方公里(或97.2%)。
冰川和冰蓋佔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或1.8%)。
地下水佔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或者0.9%)。
湖泊,內陸海,和河裡的淡水佔了250 000 立方公里(或0.02%)。
大氣中的水蒸氣在任何已知的時候都佔了13 000立方公里(或0.001%)。

對生命的影響

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現的。水是所有生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中水佔70%;而水母中98%都是水。水中生活著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
水有利於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在生物體內還起到運輸物質的作用。 水對於維持生物體溫度的穩定起很大作用。

水的種類
不同的學科對水有著一些不同的稱呼:
根據水質的不同,可以分為:
軟水:硬度低於8度的水為軟水。(不含或較少含有鈣鎂化合物)
硬水:硬度高於8度的水為硬水。(含較多的鈣鎂化合物).硬水會影響洗滌劑的效果;鍋爐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險,不僅浪費燃料,而且會使鍋爐內管道局部過熱,易引起管道變形或損壞;人長期引用危害健康.硬水加熱會有較多的水垢

飲用水根據氯化鈉的含量,可以分為:
淡水
鹹水
此外還有:生物水:在各種生命體系中存在的不同狀態的水。
天然水:
土壤水:貯存於土壤內的水
地下水:貯存於地下的水
超純水:純度極高的水,多用於集成電路工業
結晶水:又稱水合水。在結晶物質中,以化學鍵力與離子或分子相結合的、數量一定的水分子。
重水的化學分子式為D2O,每個重水分子由兩個氘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重水在天然水中占不到萬分之二,通過電解水得到的重水比黃金還昂貴。重水可以用來做原子反應堆的減速劑和載熱劑。
超重水的化學分子式為T2O,每個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極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億分之一。超重水的製取成本比重水還要高上萬倍。
氘化水的化學分子式為HDO,每個分子中含一個氫原子、一個氘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用途不大。
此外,水還包括汗水、鹽水、尿水、蒸餾水等。

B. 長江三峽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那麼神奇,它是怎樣在水下施工建設的呢

昨天下午,被譽為「長江第一文物」的白鶴梁保護工程圍堰成功合龍。

彩旗飄揚,鞭炮齊鳴,昨日下午,白鶴梁題刻保護工程圍堰正式合龍,每一位現場工作人員的臉上都帶著微笑。「提前合龍代表著成功,我們相信白鶴梁工程一定能夠順利完工。」

嚴陣以待

昨日下午3時許,平常忙碌的工地上,第一次插上了五顏六色的彩旗,工人們買回了最大串的鞭炮,高高掛在圍堰合龍的兩端,圍堰周圍的工作船上站滿了工人,就連工地的大門口都站滿了涪陵區的居民,他們都是得到圍堰合龍的消息,前來觀看這一盛況的。

下午3點40分許,工地進入了合龍前的准備狀態,拉著滿車土石方的卡車依序停在了龍口的左側,推土機也慢慢開到了龍口旁,工作船上等待的工人們,帶上了手套,開始搬運船上的片石。負責圍堰施工的工人們也全部聚集到了龍口的兩端,只等一聲令下,便可開始合龍。

緊張戰斗

下午4點05分,隨著現場指揮人員一聲「合龍開始」,一輛輛卡車將土石方傾倒在了圍堰旁,隨後,插著彩旗的推土機開始將卡車傾倒的土石方從圍堰左側推向中央,船上的工人們也將滿船的片石扔進了水中,每當推土機前進一步,就會有一陣歡呼傳出,合龍還在進行,工人們已經抑制不住自己的開心,第一串鞭炮被點響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伴隨著工人們的笑聲,在圍堰上方久久回響,「不容易啊,兩個月了,24小時的3班倒,現在就是連喝兩瓶杜康我都不會醉,實在是太開心了。」一名站在工作船上的來自河南的工人,一邊看著合龍現場的盛況,一邊悄悄地用衣袖將激動的淚水擦去。

順利合龍

下午4時35分,經過半個小時的緊張工作,圍堰終於順利合龍,滾滾長江水被徹底的擋在了圍堰之外,鞭炮聲再次響起,當推土機終於將最後一片土石方推下時,現場的工人們從船上和圍堰四周沖了過來,他們擁抱,握手,慶祝,將自己的安全帽高高的拋向空中。

據中鐵大橋局(集團)公司白鶴梁項目部項目總工程師張卓偉介紹,「龍口寬約40米,高約7米,整個合龍共需要8000方的土石方才能夠順利合龍,而圍堰內目前的水體有5米深,總共10餘萬立方米,合龍後,一個星期的時間里,我們要將這里的水全部抽干,在乾地情況下,開始修建水平廊道和坡形廊道淹沒區下的部分。」

白鶴梁工程背景

由於三峽工程的新建,庫區水位上漲,如何保護白鶴梁?

2001年2月,有關部門在重慶涪陵舉行評審會,會上,國家文物局邀請了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岩土力學研究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參加,這次會議,葛院士第一次提出了無壓容器的構思,隨後,經過專家們的反復論證,這個構思被作為了白鶴梁保護方案中最可行的一個,方案同時經過了國家文物局的認可。

2003年2月13日,激動人心的白鶴梁題刻原址水下保護A期工程正式開工,該時期的工程主要是對白鶴梁題刻的表面進行保護,並修建魚嘴防撞墩,去年春節後,該工程順利完工。

去年3月26日,B期工程開工動土,當年5月3日,因為長江汛期的到來,工程停工,等待下一個枯水期,11月,長江的枯水期終於到來,B期工程開始繼續施工,這時,由於三峽大壩將提前蓄水到156水位線,原本的兩個枯水期減少為一個,整個B期工程將在今年4月底完工。而整個白鶴梁題刻水下博物館及水上陳列館預計將於2006年6月30日正式完工,面向遊人開放。

千年風雨白鶴梁

白鶴梁題刻位於長江三峽庫區上游涪陵城北的長江中,是三峽文物景觀中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譽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是在造山運動時天然形成的,形似卧伏長江的巨鱷,其身長約1600米,龜背形寬約15米。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長江水枯,當時的人在露出的白鶴梁中段石樑上鐫刻了兩尾石魚,記錄了當年最枯水位線。經後人長年觀察認為,當江水退,石魚現時,來年將有豐收年景。於是,每逢冬春相交的枯水季節,人們喜盼石魚的出現,一旦石魚露出,人們奔走相告,觀者如潮、絡繹不絕。有文人墨客將石魚出水的時間、石魚與水距的尺度,用詩文的形式刻在石樑上。也有另刻石魚,白鶴及觀音像以標水位或表心願者。

從唐廣德元年到1963年2月15日涪陵文化館的最後題刻落筆,剛好1200年,記錄了72個年份的枯水歷史,據有關部門觀測,其中唐魚的眼睛為長江中上游的零點水位,相當於海拔137.91米高程,此水文記錄比英國在武漢江漢館設計的水尺標點早1100年。

而清康熙二十四年所刻石魚的魚眼高,又大體相當於川江航道部門當地水位的零點。文物工作者和水利專家們,根據這些枯水題刻,推算出了1200年的長江上游枯水水位統計,和枯水發生的周期,得出了每隔3年或5年,長江上游就有一次枯水發生,10年或數十年就有一次較枯發生,600年就有一次極枯發生的結論。

剖析白鶴梁無壓罐體

昨日,記者在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工地了解到,保護白鶴梁題刻的無壓容器並不是人們一直想像的大玻璃罩,而是一個用鋼筋水泥澆注而成的巨大水泥罐。

這個橢圓形的大水泥罐,周長234.5米,厚3.5米,頂蓋高程141.8米,設計使用壽命為100年,整個罐體倒扣在白鶴梁題刻最為集中的70餘米長的地段。罐體內的水與長江水是相通的,為了便於遊客在江水渾濁的情況下也可以清晰的觀賞白鶴梁題刻,進入罐體的江水需要通過物理過濾和凈化,凈化後的江水可達到供人直接飲用的標准,而且,由於是物理凈化,對文物本身不會產生任何的影響。

這個無壓水泥罐體由勘察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中鐵大橋局(集團)公司白鶴梁題刻原址水下保護工程項目經理部承建,長江水利委員會建設工程監理中心白鶴梁題刻原址水下保護工程項目監理站監理,中國船紀社重慶分公司監造。據介紹,由於該項工程施工要求高、難度大,施工期間,最多時有四艘大型浮吊船同時在現場作業,而在長江上修建橋梁,一般只需要兩艘浮吊船就可以了。

目前,罐體四周的牆體已基本完工,本次圍堰合龍後,將抽出罐體內的多餘江水,已便於鋪設水下照明、攝影等需要的各種線纜和安裝參觀廊道,各種設施安裝完成後將澆築頂蓋,注入經凈化的江水,形成無壓容器。屆時,白鶴梁題刻原址水下保護部分將全面完工。 本版文圖/特派記者李晟甘俠義

白鶴梁游覽路線

白鶴梁整體工程將於2006年6月30日完工,整個工程由地面陳列館,交通及參觀廊道,水下保護體三部分組成,遊人在涪陵區濱江路可以看到雄偉壯觀的地面陳列館。

在這里,你可能會等待一段時間,為了保護遊人的安全,白鶴梁水下參觀廊道一次只能容納30人(包括工作人員),但在這個陳列館內,你不僅可以參觀到關於白鶴梁的諸多題刻拓片,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裝置遙控在水下的攝像頭,從不同角度和不同距離欣賞水下的白鶴梁.

在博物館外,也設有沿江觀景平台,在這里,你可以遠距離的感受三峽蓄水後的壯闊場面,隨後,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你可以經由長約80米的坡形廊道,進入水下的水平廊道,通過這個廊道,就到達了白鶴梁工程的核心部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在這個呈U字形的參觀廊道里,共設有23個直徑為60厘米的觀景窗,在解說員的帶領下,通過各種有趣的歷史故事,將白鶴梁1200年的歷史一一介紹給你。

當然,水下博物館內也設有遙控裝置,如果你覺得憑肉眼觀察仍不能"過癮",那麼,通過這些裝置,你可以將白鶴梁拉至眼前.而所有的參觀,將在40米以下的水位進行,滾滾長江將從這個水下博物館的穹頂上房流過。當然,你不用擔心在水下的安全問題,水下博物館在設計時,已經將船隻的沖撞抵壓考慮了進去。「游覽水下白鶴梁就像在參觀一個水族館。」

白鶴梁開始施工 要到2006年才能再見

由於白鶴梁開始施工,遊人已經無法上樑觀賞,因此當年的擺渡船工們早已分散離去,記者經過一下午的找尋,終於在離白鶴梁一公里外的江邊找到了75歲的黃樹榮老人,他的鄰居們說,黃大爺在長江邊居住了幾十年,見證了白鶴梁次次的露出水面。

據黃大爺說,最後一次看見白鶴梁露出水面是在2003年長江的枯水期。那年,很多人以為隨著三峽大壩的蓄水,白鶴梁將永沉江底,於是人們扶老攜幼從全國各地趕到了涪陵。「那次好多人來哦,一家家的,密密麻麻站在大堤上,那次是十年才一遇的大枯之年,石魚全部『跳』出了水面,我們還在說,這是老天爺對人們的恩賜,把石魚最後一次露臉的機會給了白鶴梁。」

「那時候我還不大相信,陪伴了我數十年的白鶴梁就要看不見了,但如今才知道,那真的是白鶴梁最後一次見到陽光。」

「白鶴梁真的給了我們很多希望,每年我們都會盼望它能全部浮出水面,那樣,來年我們就會有個豐收年。2003年來參觀的人太多了,怎麼說呢,石魚還沒全部露出來的時候,20條擺渡的漁船就從早忙到了晚。不少船工都累得精疲力盡,當時他們還在跟我笑著說,手都搖斷了,人們上去後,拍照留戀,很久都不願意回來,我也不知道他們在看些什麼,我只知道,石魚將要離開我了。」

當記者告訴老人,2006年就可以通過水下博物館看到位於水面下40米的白鶴梁時,老人淡淡地笑了一下,「我知道,以後還是可以看見白鶴梁,這好是好,石魚,題刻總算沒有消失在水下,但往後的每年,就少了對白鶴梁出水的期盼了,也沒有石魚兆豐年的喜悅了。不過呢,我也活了這么多年,我知道,每件事,總得有點遺憾才好吧。至少,我還可以帶著我的曾孫,去博物館看看那個陪伴了他祖父數十年的老鄰居。」

「水下保護方案來之不易」

從1993年起國家開始組織數十位院士、專家來到這里,為保護白鶴梁出謀劃策。重慶市峽江文物保護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祖林介紹,僅拿到桌面上經過專家論證的保護方案就有四種:天津大學1994年提出的「水下博物館」方案;長江水利委員會1998年提出的水下淹沒、陸上復制方案;國務院三建委黃真理博士提出的岸邊復制方案;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葛修潤教授2000年提出的「無壓容器」方案。

據介紹,目前前三種方案都被否定,國家文物局認可的第四種方案,是在白鶴樑上修建一座巨大的鋼筋混泥土容器,再將清水注入容器,使容器內外壓力平衡。同時從岸邊修建兩條帶參觀窗的水下通道,繞題刻一周,不僅方便遊客參觀,還可以充分發揮題刻的學術研究價值,把題刻的保護、研究與旅遊有機結合起來。

陳祖林告訴記者,白鶴梁題刻本體保護工程在今年汛期前已經竣工,水下交通廊道和循環系統等7個專題研究項目的中間成果已於今年8月通過專家評審,其餘4個專題研究也將在9月完成。他說,保護工程今年年底就開始實施,2005年全部完工,2006年開始試運行。

白鶴梁驚現神秘「天書」

自唐代開始,歷代文人雅士、官吏商賈,每當石魚出水,都會乘船來到白鶴梁,吟詩作賦並將詩文題刻於岩上。因此,白鶴梁水文題刻數量可觀,迄今發現的題刻就有167段,藝術價值極高。在這167段題刻中,有166段都是用漢字書寫,惟有一段題刻,上面的六個文字當地人全不認得,如同「天書」。這段「天書」書寫於什麼時間?是何人所題?表達了什麼含義?

涪陵區博物館副館長黃海說,這副題刻在高55厘米、寬44厘米岩石上的文字是用蒙族的八思巴文,讀音「阿彌圖土薩塔」,翻譯為漢語的大意是「生命的意義在於榮譽」。由於該題刻除了這六個蒙文外,沒有其他的題字,所以對於「何人何時所書」這個問題,現在已無法考證,據考古專家推算,該題刻應刻於公元1271———公元1368年,即元代。該題刻表達了蒙古族先人對於人生榮譽的無尚推崇。

在166段漢文題刻中,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的「元府賡辰涪翁來」題刻最為引人注目。由於宦場風波,黃庭堅被貶,來到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在涪州時黃庭堅自號「涪翁」,這幾個字就是他在涪州期間游覽白鶴梁時留下的,雖只有寥寥七個字,卻筆筆凝結,灑脫雄健,不愧為大師手筆。

聚焦白鶴梁保護

優美傳說白鶴梁

白鶴梁得名有著很多優美的傳說,其中之一是:白鶴梁的形成等於是在長江邊上樹起了一道天然的阻瀾隔浪的屏障,使距離涪陵城100米以內的江水,除洪水季節外,平時水波不興,明澈如鏡,故有「鑒湖」之稱,從涪陵城的八個景觀中,有「鑒湖漁笛」,「白鶴時鳴」兩景,就因此處常有漁舟活動,白鶴嬉戲於石樑而得名。

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曾對白鶴梁得名有過記錄:「白鶴灘,爾朱真人修煉於此,乘鶴仙去。」民間傳說在合川有一個名叫爾朱的道人,煉丹出售,賣給普通百姓10文一個,可賣給當時合州的太守卻要價100文,得罪了太守,太守令人將爾朱囚入竹籠,拋入江中,竹籠順流而下,至涪州(今涪陵)白鶴雲集的石樑,被漁人救起,兩人遂結為了好友,一日在江邊飲酒後,兩人乘白鶴化仙而去,便是白鶴梁之由來。

夢想留名白鶴梁

提起白鶴梁將修建水下博物館,涪陵區博物館副館長黃海說起了一個趣聞,三峽工程動工後,很多人聽說白鶴梁將成為一處水下博物館,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游覽,於是來到涪陵,希望能在白鶴樑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及墨寶。

其中不僅有各地的政府名人,也有一部分書法愛好者,面對他們的來訪,涪陵區博物館紛紛婉言拒絕。「他們可以在江里其他地方隨便找個石頭刻下墨寶,我們並不反對,但白鶴梁被定為文物保護單位後,這些要求是不能被接受的。」

在白鶴梁最後一次露出水面前的幾年間,此類想留名的人絡繹不絕。

石魚出水非豐年

據涪陵區博物館副館長黃海介紹,我們的祖先認為石魚出水的來年,往往有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農民辛勤勞作,就可以換來一個好收成,主政的地方官們,可能有一個好的政績,他們把出水的石魚稱作「祥魚」。

但是,石魚出水的年份也有繼續苦旱的時候,也有洪水肆虐的時候,把我們祖先「石魚出水兆豐年」的美好預言打得粉碎。

高精技術建白鶴梁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工程技術含量極高,23個觀景窗是由4厘米厚的雙層航空玻璃製成,這樣,不僅可以抵抗江水的壓力,當窗體一面有損壞時,還可以由參觀廊道或水中進行及時的更換,而為了讓遊人更好的欣賞白鶴梁題刻,業主方還專門購進了國際上最先進的節能燈,這種燈1瓦的亮度甚至超出普通燈泡40瓦的亮度,普通家用燈泡的壽命最多幾百個小時,而這種燈的壽命可以長達幾千小時,經過密封處理後,將在我國首次投入水下使用。而保護白鶴梁的水體也是經過特殊處理的,到時,將直接引用長江水,通過物理過濾措施後,灌入白鶴梁周圍,通透的水體不僅有利於遊人的觀賞,也有利於對白鶴梁題刻的保護。「過濾後的水就和我們平常飲用的純凈水一樣。」為了保護水下博物館的安全,在白鶴梁保護體的上游部位,安裝著一個魚嘴狀的防撞墩,「萬一船隻經過附近水域時發生意外,這個防撞墩將把船體擋在白鶴梁保護體外,保證白鶴梁的整體安全。」

C. 保護水資源

http://www.xxsxx.net/water/show.asp?id=1357

如果還不珍惜,最後一滴水將與血液等價(大自然的悲憤呼喊)

加入時間:2003年11月11日 顯示次數:766
閱讀品評

滿臉滄桑的老人面對濁臭的涑水河悲憤交加。作為汾河的支流,涑水河原本也很清澈,沒有它,就不會有山西運城今日的繁華。可如今,涑水河卻令人蒙羞———沉默的老人端著的不僅僅是一瓢污水,更是涑水河如泣如訴的呼救。

天真無邪的孩子指著暗渠中被偷偷排出的污水對大人說,因為有了它,井水不能喝了,洗頭還要掉頭發。這個年幼的孩子,小腦袋居然禿了頂。 掛滿枝頭的不是青翠欲滴的綠葉,不是累累的碩果,而是千萬只迎風飄揚、花花綠綠的塑料袋。它看上去是那樣洋洋得意,正是人類的劣跡成就了它們的張狂。

辛辛苦苦養的一池魚,一股污水傾瀉進來,最終只剩下養殖者的一聲嘆息和一池死魚。

濃煙滾滾的工廠、被沙塵掩埋了的村莊、被人類驅趕得流離失所的天上地下的生靈……《生命之歌———中國環境警示教育大型攝影展》今天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拉開帷幕。作為千瘡百孔的大自然的代言人,100多幅觸目驚心的照片在向人類吶喊。

攝影展是對中華環保世紀行活動開展10年後的一個全景式回顧,照片大多出自中華環保世紀行記者近年來的作品。過去的3650個日日夜夜,幾百位記者風雨兼程、辛勤耕耘,憑借著他們的職業敏感和強烈的責任心,用自己的鏡頭和筆,忠實地記錄了華夏大地生態環境變遷的歷史。

一幅幅揪動人心的照片在警示,地球,這個人類的家園,已經被人類自己毀得支離破碎。醒來吧!那些還在執迷不悟的破壞者。

展覽分為淮河吶喊、黃河歌謠、長江詠嘆、綠色變奏、藍色行板、金色合奏、希望所在等章節。

朝母親河走去,看見的是水塘龜裂,土地乾涸:沿黃用水已超過黃河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缺水嚴重。1972年至1998年,黃河有21年下游出現斷流,主河槽淤積加重。黃河下游的「地上懸河」越發危如累卵。

朝母親河走去,看見的是黑水肆虐流進母親河的動脈:近年來,黃河流域「十五小」污染企業發展迅猛,每年排入黃河干支流的污水量達42億立方米,污水日趨嚴重,很多河段流淌著的只是污水。

長江也是悲歌一曲。一片片一望無垠的黃沙地在哭泣痛訴:長江源的綠色在萎縮。據統計,長江源頭區草場退化達2.5萬多平方公里。由於受鼠害影響,10%已淪為「黑土灘」型次生裸地。人為的活動也加劇著草場的退化。據衛星遙感測定,青海省草場面積正以每年200萬畝的速度退化,而青海省草場載畜量卻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

許多參觀者被這幅照片震動了:數不清的藏羚羊的頭顱被堆在一起!

藏羚羊被稱為「高原精靈」,生活在「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無人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0年前,在可可西里生活的藏羚羊有近百萬頭,當人們發現了它驚人的經濟價值(在國際市場上,一條藏羚羊羊絨披肩標價1.1萬美元,最高價甚至可以賣到4萬美元)後,幾十年間,藏羚羊竟瀕臨滅絕,現在僅剩下5萬只。據說,在盜獵最猖狂的1990年至1998年間,每年就有兩萬只藏羚羊倒在盜獵者的槍口下。為了羊絨披肩的高額利潤,至今仍有盜獵者鋌而走險。

在雲南迪慶天寶山上,有一大片林木被伐光的山地,一棵棵齊腰高、已經發黑的樹樁如同一塊塊墓碑,默默地立在青翠的草甸上。

那裡原本是一片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雖然在上個世紀末大規模的砍伐已被制止,但經過20多年肆無忌憚的砍伐,迪慶到底毀掉了多少原始森林,又有誰能說清楚?

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國有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氣質量超過三級標准。酸雨、沙塵暴盤旋在我們周圍揮之不去。

萬裏海疆形勢也不容樂觀,赤潮年年如期而至。在美麗的渤海灣,濁流迸濺,海面上漂浮的油污像一柄黑色火炬要燒毀海洋里的生命。

生態破壞愈演愈烈,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湖泊萎縮、生物多樣性銳減,生態環境已經脆弱得不堪一擊。

年近古稀的曲格平是中國環境保護最早的吶喊者之一。老人在每一幅照片前都駐足觀看。他動情地說:「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依然任重道遠,社會大眾趕快行動起來吧!」(劉世昕)
--------------------------------------------------------------------------------------------------
http://www.52zw.com/
http://www.52zw.com/Zw/xxsmw/256881123230194.Html

——我能為你做什麼?
瀏覽次數 : 來源 : 作者:

水——20億人生命的源泉;水——世間萬物生存的希望;水——人類最渴望的目標。然而,這樣可貴、神聖的生命之水,卻因為人類的自私,人類的貪婪,在人類的摧殘下,毀壞了一切。

慢慢的,慢慢的,世界上缺水的國家,缺水的省、市、自治區越來越多。目前,世界上就有335000000人沒有足夠的水。隨著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水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類的破壞,原來的那個蔚藍色的「水晶球」已經不再明澈,不再蔚藍了,即將乾枯。
雖然地球71%表面覆蓋的是水,但是其實淡水資源只佔了地球總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三,占淡水總蓄量的0.34%。由此可見,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多,如果讓它們繼續遭到人類的摧殘,早晚有一天,它會消失的。因此,我們應該保護水資源,為保護水資源盡到自己的一份力。
雖然我還是一個12歲的小學生,但我要用我手中的那支神聖的筆,呼籲大家保護水資源。

水的自述
我是水,純凈的、美麗的、清雅的、高尚的水,我從雪地來,我從山中來,慢慢地、緩緩地,穿透高山,跨過平原,匯入大海。
我是水,晶瑩的雪,是我的前身,甜甜的雨,是我的兄弟,苦澀的淚,是我的姐妹。我的足跡遍布地球,我的臂膀愛撫著每個角落。
只因為有了我,生命才會如此完美;只因為有了我,世間萬物才如此完善。我不但是田地豐厚的「營養品」,是農作物的「增長劑」,更是人類必有的東西。淘米洗菜需要我,洗衣灌溉需要我,人們渴時喝的是我,臟時洗的是我,急時用的是我,但是不斷破壞的也是我。
我給人類帶來了幸福,可人類為什麼這樣對我?我默默地,無私地哺育著大地。我在山的腰間潺潺流動,在草原的中間快樂奔騰,在大海的懷抱中洶涌澎湃。我是善良的、忠誠的。我把一切都奉獻給人類,面對人類的冷漠無情,我會不由自主地發怒,泛濫成災,能夠主宰萬物的是人物,可破壞生態環境,也是人類當今中國正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資源問題,二是環境問題,其中資源問題中,中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一半。環境問題中,我的污染程度更是不言而喻了,我受到「侵犯」,就會影響水生物和家作物的生長,增加疾病疾病的傳播,危害人體的健康。因此,保護環境是刻不容緩的事實,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捷徑。人類只有一個家園,請愛護這個唯一的搖籃。
因此,我希望得到人類的珍惜,更希望得到人類的保護。請停手吧,不要再折騰我了!

青山綠水今何在?
幕幕往事,還是易如反掌地時時浮現。
記憶中的家鄉的水,很美!平淌靜如畫,與青山相互照應,所以青如山之綠;有的會成溪,隨處可見。那便是家鄉的水。
當你伸出手輕撫它時,它便從手指間滑過,柔柔的,清涼可人。在我第一次到那的時候,天天到那兒去用那水洗臉。那時正是炎夏,我便和爸爸在裡面游泳。「撲咚!」一聲跳進水裡,頓時洗去了所有的疲憊,清涼遍布全身,猶如在人間天堂一般。
又一次,在五年之後,我和爸爸、奶奶再次來到了這里。一到河邊,就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我竟難以相信這就是我深深難忘的家鄉水。
還有湖南著名的湘江也是
聽父母說,以前,湘江水特別明澈,一到炎夏就有很多人來游泳。人們親切的稱它為「綠色之河」。
然而現在,古老的湘江已經被吞噬了,只見河面上浮滿了塑料、葯瓶、白色污染……發出令人惡心的臭味。享有「綠色之河」之稱的湘江已成為了一條「死河」。
忽然,我明白了,今日的人們一味的追求發展,而忽視了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整條河上回響起河水的嘆息聲:「人們摧殘了我的軀體!」
唉!青山綠水今何在?

如果失去水……
人們啊人們!
如果失去了水,你喝什麼?用什麼來灌溉每一寸土地,用什麼來滋潤每一株小草?如果沒有如此美麗的水,又哪來蘇軾的千古佳句「水光瀲灧晴方好」?如果沒有水,世間萬物又何在?
當我們面對這樣的水時,您還會歌頌它的美麗,感嘆它的生機嗎?面對擺在眼前的事實,難道還不足以給人們敲響水之患的警鍾,敲醒人們的覺悟嗎?
俗話說:「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人們,難道真的要讓最後一滴水成為人類傷心欲絕、悔恨覺悟的眼淚嗎?請不要失去了後才懂得它的珍貴,到那時候恐怕後悔也沒用了。
請珍惜每一滴水吧!不要再對其進行糟踏了。就把這當作給水的報答吧!
--------------------------------------------------------------------------------------------------
http://www..com/s?wd=%D2%E9%C2%DB%CE%C4%D5%E4%CF%A7%CB%AE%B5%C4%B7%B6%CE%C4&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1

D. 凈水器有什麼組成

大型的凈水系統一般採用化學和物理相結合的方法,非常復雜
家用凈水器一般目前採用比較多的材料有以下幾種
PP棉 活性炭 膜過濾 KDF 和 樹脂
它們可以相互組合形成各種功能和用途不同的凈水器
希望幫到你

E. 實驗室用水量比較大而且我們需要一級水和三級水,密理博水機有哪款比較適合最好給張照片

可以選擇明澈24UV,一小時就能產24升純水,使用非常方便,我們用過的。

F. 保定水資源的資料

關於水的起源的認識仍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在約有32種關於水的形成的學說。這里簡述幾種主要學說。

一種學說認為在地球形成之前的初始物質中存在一種H2O分子的原始星雲,類似於現在平均含水0.5%的隕石,地球形成後降到地球上,從而使地球上有了水。

另一種學說認為在地球形成後才有形成水的原始元素(氫和氧)。氫與氧關於水資源的資料在適宜的條件下化合。生成羥基(OH)。羥基再經過復雜的變化,形成水(H2O)。

荷蘭的天文學家奧特認為,地球上的主要來源是我們這顆行星的內部的岩石圈的上地幔。岩石圈的物質一半是由硅組成,其中硅酸鹽和水分。這些水資源的資料岩石在一定的溫度和適宜的條件下(如火山爆發)脫水,從而形成了地球的水。

美國學者肯尼迪等認為岩石在熔化中完全混合時,含有硅酸鹽75%,含水25%。在地球形成初期,火山爆發頻繁,從而加快了地球水的形成。由於地球內部的關於節約水的資料高溫,地球的水還在增加。

在研究中,有資料表明,大洋面近1000年內上升了1.3m。不過近幾十年海洋水面快速升高可能主要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造成。水同其它物質一樣,受熱時體積增大,密度減小。純水在攝氏零度時密度為999.87節約水的資料千克/立方米,在沸點時水的密度為958.38千克/立方米,密度減小4%。在正常大氣壓下,水結冰時,體積突然增大11%左右。冰融化時體積又突然減小。

據科學家觀測,在封閉空間中,水在凍結時,變水為冰,體積增加所產生的水的資料壓力可達2500個大氣壓力。這一特性對自然界和工業有重要意義。岩石裂隙在反復融凍時裂隙逐漸增大就是這個道理。地埋輸水塑料管為防凍壞,一般要求一定的埋深(大於凍土層深度)。水的熱容量除了比氫和鋁的熱容量小之外,水資源比其它物質的熱容量都高。水的傳熱性則比其它液體小。由於這一特性,天然水體封凍時冰體會級慢地增厚,即使在水面長其封凍時,河流深處可能仍然中液體,水的這種特性對水下生命有重要意義。水的這一特性對指導灌溉也有保護水資源的資料意義,如進行冬灌能提高地溫,防止越冬作物受低溫凍害。

許多人把地球想像為一個蔚藍色的星球,其71%的表面積覆蓋水。其實,地球上97.5%的水是鹹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將近70%凍結在南極和格陵蘭水污染資料的冰蓋中,其餘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層地下水,難以開采供人類使用。江河、湖泊、水庫及淺層地下水等來源的水較易於開采供人類直接使用,但其數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約佔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全球每年水資料降落在大陸上的降水量約為110萬億立方米,扣除大氣蒸發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徑流量約為42.7萬億立方米,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計算,每人每年可獲得的平均水量為7300立方米。由於世界人口不斷增加,這一平均數已較1970年下降了37%。

世界淡水資源的65%集中在10個國家裡,而有關水的資料占人口40%的80個國家卻嚴重缺水。如果一個國家年人均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下,就是缺水的國家。人均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是嚴重缺水國,共有15個:埃及、阿聯酋、阿曼、維德角、蒲隆地、阿爾及利亞、葉門、約旦、沙烏地阿拉伯、巴貝多、新加坡、巴林、利比亞、科威特、卡達、馬爾他(年人均水量僅82立方米)。中國人均水量不富,是缺水國家之一。

G. 密理博明澈水機總是出現低壓報警是怎麼回事

該地水壓過低,需要家專業泵

H. 節約水的資料

現在翡翠庫目前 水所剩下多了,我們要節約用水,現在我來教你省水小秘方1.要用省水形馬桶,般審型馬桶加裝2段式沖水配件。2.水箱底下浮餅拆下 即成無段式控制出水。
3.小便池自動沖水器沖水時間調短。 4.用米水、洗衣水、洗碗水及洗澡水等清水來澆花、洗車,及擦洗地板。5.清理地毯法由濕式或蒸汽式改成乾燥粉沫式。6.將除濕機收集的水,及純水機、蒸餾水機等凈水設備廢水回收再利用。
現在我說完了6項省水秘方,你是否想到比我更好的省水方法呢?你是否在省水呢?我想你應該在省水吧!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愛惜,而浪費揮霍。事實上,水資源日益緊缺,而我市的城市供水工作更是在嚴重缺水的邊緣艱難度日,自來水來之不易。

人不可一日無水,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在此,我們介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節水常識:

刷牙

浪費:不間斷放水,30秒,用水約6升。

節水:口杯接水,3口杯,用水0.6升。三口之家每日兩次,每月可節水486升。

洗衣

浪費:洗衣機不間斷地邊注水邊沖洗、排水的洗衣方式,每次需用水約165升。

節水:洗衣機採用洗滌—脫水—注水—脫水—注水—脫水方式洗滌,每次用水110升,每次可節水55升,每月洗4次,可節水220升。

另外,衣物集中洗滌,可減少洗衣次數;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可節約大量水;洗滌劑過量投放將浪費大量水。

洗浴

浪費:過長時間不間斷放水沖淋,會浪費大量水。

盆浴時放水過多,以至溢出,或盆浴時一邊打開水塞,一邊注水,浪費將十分驚人。

節水:間斷放水淋浴(比如腳踏式、感應式等)。搓洗時應及時關水。避免過長時間沖淋。

盆浴後的水可用於洗衣、洗車、沖洗廁所、拖地等。

炊事

浪費:水龍頭大開,長時間沖洗。燒開水時間過長,水蒸汽大量蒸發。用自來水沖淋蔬菜、水果。

節水: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先用紙擦除,再洗滌,可節水。

控制水龍頭流量,改不間斷沖洗為間斷沖洗。

洗車

浪費:用水管沖洗,20分鍾,用水約240升。

節水:用水桶盛水洗車,需3桶水,用水約30升。使用洗滌水、洗衣水洗車。使用節水噴霧水槍沖洗。利用機械自動洗車,洗車水處理循環使用。

節水小方法:
節約用水,利在當代,功在千秋,這是經過討論同學們一起研究出一些生活節水小方法:
一、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僅節約了水,還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殘存農葯;
二、洗衣水洗拖帕、帚地板、再沖廁所。第二道清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門窗及傢具、洗鞋襪等;
三、大、小便後沖洗廁所,盡量不開大水管沖洗,而充分利用使用過的「臟水」;
四、夏天給室內外地面灑水降溫,盡量不用清水,而用洗衣之後的洗衣水;
五、自行車、家用小轎車清潔時,不用水沖,改用濕布擦,太臟的地方,也宜用洗衣物過後的余水沖洗;
六、沖廁所:如果您使用節水型設備,每次可節水4一5kg;
七、家庭澆花,宜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
八、家庭洗滌手巾、小對象、瓜果等少量用水。宜用盆子盛水而不宜開水龍頭放水沖洗;
九、洗地板:用拖把擦洗,可比用水龍頭沖洗每次每戶可節水200kg以上;
十、水龍頭使用時間長有漏水現象,可用裝青黴素的小葯瓶的橡膠蓋剪一個與原來一樣的墊圈放進去,可以保證滴水不漏;
十一、將衛生間里水箱的浮球向下調整2厘米,每次沖洗可節省水近3kg;按家庭每天使用四次算,一年可節葯水4380kg。
十二、洗菜:一盆一盆地洗,不要開著水龍頭沖,一餐飯可節省50kg;
十三、淋浴:如果您關掉龍頭擦香皂,洗一次澡可節水60kg;
十四、手洗衣服:如果用洗衣盆洗、清衣服則每次洗、清衣比開著水龍頭節省水200kg;
十五、用洗衣機洗衣服:建議您滿桶再洗,若分開兩次洗,則多耗水120kg;
十六、洗車:用抹布擦洗比用水龍頭沖洗,至少每次可節水400kg;
--寫在6.5世界環境日
1972年6月5日~16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圍內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這次會議提出了響遍世界的環境保護口號:只有一個地球!會議形成並公布了著名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Decla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簡稱《人類環境宣言》)和具有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造福子孫後代而共同努力。從1972年開始,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
2003年世界環境日主題"水--二十億人生命之所系"。這一主題旨在號召每個人行動起來,共同保護地球上最珍貴的生存資源--水。根據聯合國在今年3月16日"第三屆水資源論壇大會"召開之前發表的最新報告(《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對180個國家和地區的水資源豐富狀況做出排名,中國以平均每人每年擁有近2260立方米用水統計數字排在第128位。按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我國年缺水總量約為300~400億立方米。每年農田受旱面積700~2000萬公頃。全國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嚴重缺水。與此同時,水污染使水資源短缺問題變得更為突出,全國因污染不能飲用的地表水占監測水體的40%,流經城市的河段78%失去飲用水源價值。即使在南方城市,因污染導致的缺水量也占這些城市總缺水量的60%以上。合理利用水資源、切實保護水環境意義重大。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刻不容緩。在國家要以完備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法律體系為保障,促進政府、用水單位和公眾的共同參與,通過法律、行政、經濟、技術和工程等措施,結合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實現全社會在生產和消費用水上的高效合理,保持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水資源管理部門要結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建立基於水功能區達標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體系,對原有污染源排污量進行等量削減;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加快生活污染治理設施建設的速度,各司其職、團結合作、共同保護和管理水資源;在用水單位,要盡快實施清潔生產,切實保證"三同時"的貫徹落實,對廢污水作到依法按標准排放,並積極探索和運用削減廢污水排放量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作為公民要在生活和生產過程中貫穿對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意識,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自我做起,以實際行動節約和保護有限的水資源。
願我們通過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公平發展的積極行動者,使我們的祖國擁有一個安全而繁榮的未來。
人類對環境的保護歸根結底是基於保護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資源,保護人類生存發展的最起碼條件——保護水資源首當其沖。下面筆者就現代生產和生活中如何保護水資源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使用中揮霍浪費,不知道自覺珍[被屏蔽廣告]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並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裡「引黃」?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調」?所以說,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准則,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資源屬於國家所用,因此,生產和生活用水的開發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有關規定,作到全面規劃,統籌兼顧。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由於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較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污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對揭露和穿透水層的勘探工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做好分層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資源污染,保證水體自身持續發展。

現代水利工程,如防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供水等在發揮一種或多種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個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圍內水資源破壞,因此,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對水利工程進行環境評價。我國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即進行環境評價,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報告,對環境影響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評價表。另外,一些采礦行業對水資源的破壞不容忽視,如煤炭開采中每采一噸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採煤3億噸計算,每年僅因採煤損失地下水資源高達2.5億立方米,並對地下水體地質構造造成極大的破壞。又如,無限度的亂砍亂伐,造成植被嚴重破壞,對水土保濕及水資源的地表埋藏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有效節水的關鍵在於利用「中水」,實現水資源重復利用。如果中水利用能在全社會范圍內通行,不僅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又能令社會形成一種珍惜水資源的良好風氣。目前,許多大中型企業已經開發利用中水,如霍州煤電集團各個礦井都利用中水返回井下灑水和地面沖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另外,利用經濟杠桿調節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由於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長流水現象發生,而有些地方會「捧碗祈天」,因此,必須安裝有效的水計量裝置,執行多用水多計費的原則,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城市用水定額管理是國際上通行的辦法,它是在科學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堅持分類對待的原則,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業用水、機關事業團體用水實行不同的水價,定額內平價,超額部分適當加價,以培養公民節約用水的習慣。

在節約用水資源的同時應避免無效浪費。北方的冬季,水管很容易凍裂,造成嚴重的漏水,應特別注意預防和檢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為了緩解水資源緊張的情況,除了大力抓好節約和保護水資源工作外,跨流域調水已經成為我國北方城市的必然選擇,跨流域調水必然帶來水資源供需關系的變化,所以水權交易必在實行;由於我國一直實行「福利水」制度,水沒有被當作一種經濟商品對待,所以,在水資源的配製上,市場機制通常被管制方法所替代,當前應當轉變觀念,認識到水資源的自然屬性和商品屬性,遵循自然規律和價值規律,確實把水作為一種商品,合理應用市場機制配置水資源,減少資源浪費。

第四、進行水資源污染防治,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水體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兩部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工業垃圾、工業廢氣、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過不同滲透方式造成水資源的污染,長期以來,由於工業生產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環境事件屢見不鮮,它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壞影響,因此,應當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採取集中污水處理的途徑;工業企業必須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生產污水據其性質不同採用相應的污水處理措施。總之,我們必須堅決執行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制度,必須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度,促進企業污水治理工作開展,最終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水是地球生物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水資源是維系地球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因此,保護水資源是人類最偉大、最神聖的天職。
滿臉滄桑的老人面對濁臭的涑水河悲憤交加。作為汾河的支流,涑水河原本也很清澈,沒有它,就不會有山西運城今日的繁華。可如今,涑水河卻令人蒙羞———沉默的老人端著的不僅僅是一瓢污水,更是涑水河如泣如訴的呼救。

天真無邪的孩子指著暗渠中被偷偷排出的污水對大人說,因為有了它,井水不能喝了,洗頭還要掉頭發。這個年幼的孩子,小腦袋居然禿了頂。 掛滿枝頭的不是青翠欲滴的綠葉,不是累累的碩果,而是千萬只迎風飄揚、花花綠綠的塑料袋。它看上去是那樣洋洋得意,正是人類的劣跡成就了它們的張狂。

辛辛苦苦養的一池魚,一股污水傾瀉進來,最終只剩下養殖者的一聲嘆息和一池死魚。

濃煙滾滾的工廠、被沙塵掩埋了的村莊、被人類驅趕得流離失所的天上地下的生靈……《生命之歌———中國環境警示教育大型攝影展》今天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拉開帷幕。作為千瘡百孔的大自然的代言人,100多幅觸目驚心的照片在向人類吶喊。

攝影展是對中華環保世紀行活動開展10年後的一個全景式回顧,照片大多出自中華環保世紀行記者近年來的作品。過去的3650個日日夜夜,幾百位記者風雨兼程、辛勤耕耘,憑借著他們的職業敏感和強烈的責任心,用自己的鏡頭和筆,忠實地記錄了華夏大地生態環境變遷的歷史。

一幅幅揪動人心的照片在警示,地球,這個人類的家園,已經被人類自己毀得支離破碎。醒來吧!那些還在執迷不悟的破壞者。

展覽分為淮河吶喊、黃河歌謠、長江詠嘆、綠色變奏、藍色行板、金色合奏、希望所在等章節。

朝母親河走去,看見的是水塘龜裂,土地乾涸:沿黃用水已超過黃河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缺水嚴重。1972年至1998年,黃河有21年下游出現斷流,主河槽淤積加重。黃河下游的「地上懸河」越發危如累卵。

朝母親河走去,看見的是黑水肆虐流進母親河的動脈:近年來,黃河流域「十五小」污染企業發展迅猛,每年排入黃河干支流的污水量達42億立方米,污水日趨嚴重,很多河段流淌著的只是污水。

長江也是悲歌一曲。一片片一望無垠的黃沙地在哭泣痛訴:長江源的綠色在萎縮。據統計,長江源頭區草場退化達2.5萬多平方公里。由於受鼠害影響,10%已淪為「黑土灘」型次生裸地。人為的活動也加劇著草場的退化。據衛星遙感測定,青海省草場面積正以每年200萬畝的速度退化,而青海省草場載畜量卻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

許多參觀者被這幅照片震動了:數不清的藏羚羊的頭顱被堆在一起!

藏羚羊被稱為「高原精靈」,生活在「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無人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0年前,在可可西里生活的藏羚羊有近百萬頭,當人們發現了它驚人的經濟價值(在國際市場上,一條藏羚羊羊絨披肩標價1.1萬美元,最高價甚至可以賣到4萬美元)後,幾十年間,藏羚羊竟瀕臨滅絕,現在僅剩下5萬只。據說,在盜獵最猖狂的1990年至1998年間,每年就有兩萬只藏羚羊倒在盜獵者的槍口下。為了羊絨披肩的高額利潤,至今仍有盜獵者鋌而走險。

在雲南迪慶天寶山上,有一大片林木被伐光的山地,一棵棵齊腰高、已經發黑的樹樁如同一塊塊墓碑,默默地立在青翠的草甸上。

那裡原本是一片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雖然在上個世紀末大規模的砍伐已被制止,但經過20多年肆無忌憚的砍伐,迪慶到底毀掉了多少原始森林,又有誰能說清楚?

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國有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氣質量超過三級標准。酸雨、沙塵暴盤旋在我們周圍揮之不去。

萬裏海疆形勢也不容樂觀,赤潮年年如期而至。在美麗的渤海灣,濁流迸濺,海面上漂浮的油污像一柄黑色火炬要燒毀海洋里的生命。

生態破壞愈演愈烈,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湖泊萎縮、生物多樣性銳減,生態環境已經脆弱得不堪一擊。

年近古稀的曲格平是中國環境保護最早的吶喊者之一。老人在每一幅照片前都駐足觀看。他動情地說:「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依然任重道遠,社會大眾趕快行動起來吧!
水——20億人生命的源泉;水——世間萬物生存的希望;水——人類最渴望的目標。然而,這樣可貴、神聖的生命之水,卻因為人類的自私,人類的貪婪,在人類的摧殘下,毀壞了一切。

慢慢的,慢慢的,世界上缺水的國家,缺水的省、市、自治區越來越多。目前,世界上就有335000000人沒有足夠的水。隨著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水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類的破壞,原來的那個蔚藍色的「水晶球」已經不再明澈,不再蔚藍了,即將乾枯。
雖然地球71%表面覆蓋的是水,但是其實淡水資源只佔了地球總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三,占淡水總蓄量的0.34%。由此可見,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多,如果讓它們繼續遭到人類的摧殘,早晚有一天,它會消失的。因此,我們應該保護水資源,為保護水資源盡到自己的一份力。
雖然我還是一個12歲的小學生,但我要用我手中的那支神聖的筆,呼籲大家保護水資源。

水的自述
我是水,純凈的、美麗的、清雅的、高尚的水,我從雪地來,我從山中來,慢慢地、緩緩地,穿透高山,跨過平原,匯入大海。
我是水,晶瑩的雪,是我的前身,甜甜的雨,是我的兄弟,苦澀的淚,是我的姐妹。我的足跡遍布地球,我的臂膀愛撫著每個角落。
只因為有了我,生命才會如此完美;只因為有了我,世間萬物才如此完善。我不但是田地豐厚的「營養品」,是農作物的「增長劑」,更是人類必有的東西。淘米洗菜需要我,洗衣灌溉需要我,人們渴時喝的是我,臟時洗的是我,急時用的是我,但是不斷破壞的也是我。
我給人類帶來了幸福,可人類為什麼這樣對我?我默默地,無私地哺育著大地。我在山的腰間潺潺流動,在草原的中間快樂奔騰,在大海的懷抱中洶涌澎湃。我是善良的、忠誠的。我把一切都奉獻給人類,面對人類的冷漠無情,我會不由自主地發怒,泛濫成災,能夠主宰萬物的是人物,可破壞生態環境,也是人類當今中國正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資源問題,二是環境問題,其中資源問題中,中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一半。環境問題中,我的污染程度更是不言而喻了,我受到「侵犯」,就會影響水生物和家作物的生長,增加疾病疾病的傳播,危害人體的健康。因此,保護環境是刻不容緩的事實,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捷徑。人類只有一個家園,請愛護這個唯一的搖籃。
因此,我希望得到人類的珍惜,更希望得到人類的保護。請停手吧,不要再折騰我了!

青山綠水今何在?
幕幕往事,還是易如反掌地時時浮現。
記憶中的家鄉的水,很美!平淌靜如畫,與青山相互照應,所以青如山之綠;有的會成溪,隨處可見。那便是家鄉的水。
當你伸出手輕撫它時,它便從手指間滑過,柔柔的,清涼可人。在我第一次到那的時候,天天到那兒去用那水洗臉。那時正是炎夏,我便和爸爸在裡面游泳。「撲咚!」一聲跳進水裡,頓時洗去了所有的疲憊,清涼遍布全身,猶如在人間天堂一般。
又一次,在五年之後,我和爸爸、奶奶再次來到了這里。一到河邊,就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我竟難以相信這就是我深深難忘的家鄉水。
還有湖南著名的湘江也是
聽父母說,以前,湘江水特別明澈,一到炎夏就有很多人來游泳。人們親切的稱它為「綠色之河」。
然而現在,古老的湘江已經被吞噬了,只見河面上浮滿了塑料、葯瓶、白色污染……發出令人惡心的臭味。享有「綠色之河」之稱的湘江已成為了一條「死河」。
忽然,我明白了,今日的人們一味的追求發展,而忽視了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整條河上回響起河水的嘆息聲:「人們摧殘了我的軀體!」
唉!青山綠水今何在?

如果失去水……
人們啊人們!
如果失去了水,你喝什麼?用什麼來灌溉每一寸土地,用什麼來滋潤每一株小草?如果沒有如此美麗的水,又哪來蘇軾的千古佳句「水光瀲灧晴方好」?如果沒有水,世間萬物又何在?
當我們面對這樣的水時,您還會歌頌它的美麗,感嘆它的生機嗎?面對擺在眼前的事實,難道還不足以給人們敲響水之患的警鍾,敲醒人們的覺悟嗎?
俗話說:「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人們,難道真的要讓最後一滴水成為人類傷心欲絕、悔恨覺悟的眼淚嗎?請不要失去了後才懂得它的珍貴,到那時候恐怕後悔也沒用了。
請珍惜每一滴水吧!不要再對其進行糟踏了。就把這當作給水的報答吧!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