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純化水潤洗
⑴ 移液管潤洗問題
移液管在潤洗過程中可以用洗耳球將液體吹出,因為此時並不需要准確量取液體
移液管在量取液體後,將量取好的溶液釋放到容器內時,移液管上沒有標出「吹」字的,不需要吹出,只有寫「吹」字的移液管,在溶液自然流入容器後,才需吹出。這部分操作需要溶液體積准確量取,因此比潤洗更加嚴格
潤洗後可以用濾紙擦掉移液管外的液體
其他注意事項,可以看下面的視頻。
⑵ 使用移液管前要潤洗嗎
干凈的移液管可以直接使用。
但為了保險起見,一般都用待移液液體潤洗三遍。這樣也可以避免在移液時移液管管壁上出現氣泡影響精確度。
⑶ 移液管潤洗的詳細步驟和注意事項
移液管潤洗步驟:
1、先用自來水淋洗後,用鉻酸洗滌液浸泡,操作方法如下:
(1)用右手拿移液管上端合適位置,食指靠近管上口,中指和無名指張開握住移液管外側,拇指在中指和無名指中間位置握在移液管內側,小指自然放鬆;
(2)左手拿洗耳球,尖口向下,排出球內空氣,將吸耳球尖口插入或緊接在移液管上口,注意不能漏氣。慢慢松開左手手指,將洗滌液慢慢吸入管內,直至刻度線以上部分,移開吸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移液管上口,等待片刻後,將洗滌液放回原瓶;
(3)用自來水沖洗移液管內、外壁至不掛水珠,再用蒸餾水洗滌3次,控干水備用。
2、待取溶液潤洗:
(1)搖勻待吸溶液,將待吸溶液倒於一洗凈乾燥的小燒杯中,將清洗過的移液管尖端內外的水分吸干;
(2)插入小燒杯中吸取溶液,當吸至移液管容量的1/3時, 立即用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橫持並轉動移液管,使溶液流遍全管內壁,後將溶液從下端尖口處排入廢液杯內;
(3)如此操作,潤洗了3-4次後即可吸取溶液。
注意事項:
1、移液管不可在烘箱中烘乾。
2、移液管和容量瓶常配合使用,因此在使用前常作兩者的相對體積校準。
3、在使用吸量管時,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每次都應從最上面刻度(0刻度)處為起始點,往下放出所需體積的溶液,而不是需要多少體積就吸取多少體積。
4、需注意移液管管身是否標有「吹」字樣,若有,則需要用洗耳球吹出管口殘余液體。若沒有,千萬不要吹出管口殘余,否則引起量取液體過多。
5、移液管不能移取太熱或太冷的溶液。
(3)移液管純化水潤洗擴展閱讀:
移液管調節液面操作方法:
1、取一干凈小燒杯,將移液管管尖緊靠小燒杯內壁,小燒杯保持傾斜,使移液管保持垂直,刻度線和視線保持水平。
2、稍稍松開食指,使管內溶液慢慢從下口流出,液面將至刻度線時,按緊食指,停頓片刻,再按上法將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端放至與標線上緣相切為止,立即用食指壓緊管口。
3、將尖口處緊靠燒杯內壁,向燒杯口移動少許,去掉尖口處的液滴。將移液管小心移至承接溶液的容器中。
⑷ 為什麼滴定管和移液管在使用前要用操作溶液潤洗三次
因為滴定管和移液管在使用前必須用蒸餾水洗滌,而洗滌後,這些玻璃儀器的內壁還留版有水珠權,若不用操作溶液潤洗,會使所裝入溶液的濃度變稀,所以必須滴定管和移液管在使用前要用操作溶液潤洗三次。
1)移液管中會有水,會稀釋試劑,使試劑濃度降低,影響滴定結果。
2)移液管中可能含有其它雜質。
3)用溶液潤洗,最大限度降低誤差。
滴定時,將標准滴定溶液裝在滴定管中[因而又常稱為滴定劑],通過滴定管逐滴加入到盛有一定量被測物溶液[稱為被滴定劑]的錐形瓶(或燒杯)中進行測定,這一操作過程稱為「滴定」。
拓展資料
滴定分析是將已知准確濃度的標准溶液滴加到被測物質的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物質的量按化學計量關系恰好反應完全,然後根據所加標准溶液的濃度和所消耗的體積,計算出被測物質含量的分析方法。由於這種測定方法是以測量溶液體積為基礎,故又稱為容量分析。
⑸ 在容量分析實驗中,移液管為什麼要用操作溶液潤洗2-3次,使用的接受容器是否亦要作類似處理為什麼
移液管潤洗兩到三次,減少移液管的先前使用留下的污染,使得結版果因其他因素影響較小;權操作溶液潤洗後,使得移液過程中掛壁的機會減小,接受溶液不用,移非常准確的數值到接受容器,先用操作溶液潤洗,就不準了。
搖勻待吸溶液,將待吸溶液倒一小部分於一洗凈並乾燥的小燒杯中,用濾紙將清洗過的移液管尖端內外的水分吸干,並插入小燒杯中吸取溶液。
當吸至移液管容量的1/3時, 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橫持並轉動移液管,使溶液流遍全管內壁,將溶液從下端尖口處排入廢液杯內。如此操作,潤洗了3-4次後即可吸取溶液。
(5)移液管純化水潤洗擴展閱讀:
移液管和容量瓶常配合使用,因此在使用前常作兩者的相對體積校準。在使用吸量管時,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每次都應從最上面刻度(0刻度)處為起始點,往下放出所需體積的溶液,而不是需要多少體積就吸取多少體積。
移液管有老式和新式,老式管身標有「吹」字樣,需要用洗耳球吹出管口殘余液體。新式的沒有,千萬不要吹出管口殘余,否則引起量取液體過多。
⑹ 為什麼洗凈的移液管還要用待取液潤洗量瓶需要嗎
使用移液管移取溶液時,要用待取溶液將移液管潤濕2—3次,目的是將移液管中的殘留蒸餾水洗凈,使移液管中殘留的溶液濃度和待取溶液濃度保持一致。
⑺ 移取食用白醋試樣的移液管未經潤洗會對測定結果產生什麼影響
白醋的濃度會減小 實驗結果會偏大
⑻ 移液管如何潤洗
潤洗很簡單,首先需要足量的目標溶液。
將移液管頭深入溶液液面一內下,探進去就好容了,不要太深入,同時用洗耳球配合緩緩吸取溶液直到刻度線以上,因為移液管頭只是稍稍伸入液面,所以要隨著吸液過程緩緩下降,右手持管,左手操作洗耳球,類似於握毛筆的姿勢,左手食指在吸液完成後迅速堵上移液管進氣口,將移液管移出溶液瓶。
如果移液管沒有標明「吹」,則將移液管下埠靠緊干凈廢液收集容器(大燒杯比如),松開食指放出所有液體,移液管放空之後,繼續斜靠在容器壁上,等待15秒,如果標有「吹」,則等移液管液體排空後,直接用洗耳球在頂端擠進空氣完成排液,這些液體要扔掉,不能放回溶液瓶。
如此重復三次,則完成潤洗。
需要注意的是,吸液一定要略高於刻度線,吸液過程中不可以讓液體迴流。
⑼ 為什麼滴定管和移液管在使用前要用操作溶液潤洗三次
滴定管移液管的潤洗是為了防止溶液濃度被稀釋。
酸式滴定管的下端有玻璃活塞,回可裝入酸性答或氧化性滴定液,不能裝入鹼性滴定液,因為鹼性滴定液可使活塞與活塞套黏合,難於轉動。
鹼式滴定管用來盛放鹼性溶液,它的下端連接一橡皮管,橡皮管內放有玻璃珠以控制溶液流出,橡皮管下端再接有一尖嘴玻璃管。凡是能與橡皮管起反應的溶液,如高錳酸鉀、碘等溶液,都不能裝入鹼式滴定管中。
(9)移液管純化水潤洗擴展閱讀:
滴定管的容積與其所標出的體積並非完全一致,在准確度要求較高的分析工作中須進行校準。由於玻璃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在不同溫度下,滴定管的體積不同。校準時,必須規定一個共同的溫度值,這一規定溫度值為標准溫度。
裝入標准溶液之前先將試劑瓶中的標准溶液搖勻,裝時,先把活塞完全關好。然後左手三指拿住滴定管上部無刻度處,滴定管可以稍微傾斜以便接受溶液,右手拿住試劑瓶往滴定管中倒溶液。
小瓶可以手握瓶肚(瓶簽向手心)拿起來慢慢倒入,大瓶可以放在桌上,手拿瓶頸使瓶傾斜讓溶液慢慢傾入滴定管中,直到溶液充滿零刻度以上為止。
⑽ 移液管使用前為什麼要用待移液潤洗
清洗儀器是必要的,但如果用水清洗,少量水就會殘留在移液管中,在移液時沖淡待移液的濃度,導致實驗結果有誤差。所以用待移液潤洗,這樣移液時就不會使待移液濃度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