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消毒後純化水ph
⑴ 純化水滅菌時間長影響 ph值嗎我們我們發酵制葯用純化水做菌種選育,純化水滅菌時間長影響菌種生長嗎
你純水滅菌的時候不是單獨的嗎?怎麼會對生產過程產生影響呢
他們完全沒有交集啊
你是臭氧還是巴氏?
⑵ 純化水ph值偏高怎麼處理
偏高有兩種情況,符合標准和不符合標准。正常的純化水是偏酸性的專,偏高說明偏鹼性,出現這屬種問題有兩種情況:
1、一般就發生的位置在系統脫除二氧化碳的過程中加的氫氧化鈉過多,或者存在虹吸氫氧化鈉情況。
2、另一種情況原水含碳酸氫跟比較多。
僅供參考把
⑶ 純化水的PH的范圍是多少
6.5--8.0
⑷ 純化水的巴氏消毒法應什麼講述
准確的抄水應該叫做用巴氏消毒的方法來消毒純化水的系統單元來保證純水系統的TOC指標或者控制純化水系統的二次污染的風險。
巴氏滅菌法(pasteurization),亦稱低溫消毒法,冷殺菌法,是一種利用較低的溫度既可殺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營養物質風味不變的消毒法,常常被廣義地用於定義需要殺死各種病原菌的熱處理方法。
⑸ 合格的純化水,電導率是多少,PH是多少
合格的純化水,電導率一般在0.054至10.2范圍內;對於PH,葯典純化水有明確的要求為4.5-7.0。
理論上講,絕對純凈的水中只有兩種離子,他們是水分解產生的H+和OH-。電導率是的0.055μS/cm 對應不含任何雜質的水樣在25℃下的電導率。
超純水的電導率由於很小,所以比較難以顯示。水的導電性能,與水的電阻值大小有關,電阻值大,導電性能差,電阻值小,導電性能就良好。
因此往往用電阻率(MΩ.cm)來表示其純凈度。電阻率為電導率的倒數,這樣就得到純水的電導率。
水的電導率的溫度系數在不同電導率范圍有不同的溫度系數。對於常用的1μS*cm-1的蒸餾水而言大約為+2.5%-1。
常溫下PH在7左右,PH主要反映的是水中氫離子浮游的情況,在水中不含有酸鹼鹽等可溶物質的時候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比例為1:1,在這種情況下pH理論值是7,在其他溫度下會有不同。
(5)巴士消毒後純化水ph擴展閱讀
純化水H2O 18.02本品為飲用水經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製得的供葯用的水,不含任何添加劑。
純化水宜採用循環管路輸送。管路設計應簡潔,應避免盲管和死角。管路應採用不銹鋼管或經驗證無毒、耐腐蝕、不滲出污染離子的其他管材。閥門宜採用無死角的衛生級閥門,輸送純化水應標明流向。
GMP認證制葯用純化水設備要求
1、結構設計應簡單、可靠、拆裝簡便。
2、為便於拆裝、更換、清洗零件,執行機構的設計盡量採用的標准化、通用化、系統化零部件。
3、設備內外壁表面,要求光滑平整、無死角,容易清洗、滅菌。零件表面應做鍍鉻等表面處理,以耐腐蝕,防止生銹。設備外面避免用油漆,以防剝落。
4、制備純化水設備應採用低碳不銹鋼或其他經驗證不污染水質的材料。制備純化水的設備應定期清洗,並對清洗效果驗證。
5、注射用水接觸的材料必須是優質低碳不銹鋼或其他經驗證不對水質產生污染的 材料。制備注射用水的設備應定期清洗,並對清洗效果驗證。
6、純化水儲存周期不宜大於24小時,其儲罐宜採用不銹鋼材料或經驗證無毒,耐腐蝕,不滲出污染離子的其他材料製作。保護其通氣口應安裝不脫落纖維的疏水性除菌濾器。
儲罐內壁應光滑,接管和焊縫不應有死角和沙眼。應採用不會形成滯水污染的顯示液面、溫度壓力等參數的感測器。對儲罐要定期清洗、消毒滅菌,並對清洗、滅菌效果驗證。
⑹ 純化水ph值是多少
一般甲基紅,pH4.4(紅)-6.2(黃)。不顯紅,就是>4.4
溴麝香草酚藍,變色范圍pH6.0(黃)~7.6(藍)。不顯藍,就是小於7.6 國家標准
⑺ 求助大神給分析一下純化水巴氏消毒與臭氧消毒的優缺點
國外確實抄很多採用臭氧+紫外襲的方式。其中臭氧就取LOOP中的水進行電解,這樣得到的臭氧一個是濃度高,二是不存在外源物質侵入的問題。其次個人感覺臭氧相對於巴氏消毒有一個好處就是不存在消毒時間,因為用水點不用水臭氧發生器就開著維持LOOP中的臭氧濃度的,這樣LOOP中的微生物含量可以控製得非常低,且避免了巴氏消毒期間不能用水的弊端。
臭氧消毒現在已經證明出來對於某些芽孢殺不死,還是用巴士消毒,環保還省事。
再則相對來講,巴氏消毒在設備投入、運行操作比較占優勢;另外在制備好的純化水中引入新的物質也不推薦,臭氧就是被引入的新的物質。
⑻ 有純化水的pH值標准嗎
葯典規定是甲基紅不能變紅色,溴麝香草酚藍不能變藍色,大約PH值范圍應為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