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純水軟水 » 純水墨作品

純水墨作品

發布時間: 2021-01-04 17:15:53

❶ 請問純水墨山水畫徐漢志老師的作品多錢一平尺升值空間有多大

畫家徐漢志2001年後的純水墨山水,價格應不低於1800平尺;10年之後畫風大變個性鮮明;既繼承海派畫精專髓且頗有八大山屬人、石濤風骨;是既長安畫派崔振寬以及何加林老師之後非畫院派的草根畫家。是中國山水輕煙畫派創始人。徐漢志的畫也不能一味看尺幅大小,我一收藏哥們有他一幅《秋山論道圖》不到四平尺目前有人給他36000都沒出讓。好像16年之後作品更是難結善緣,多流向廣東、福建一帶。希望能幫到你。

❷ 什麼是水墨畫

在中國畫眾多的門類品種中,有一種不施色彩,純用水墨繪成的畫,因為它不同於設色的彩畫,被稱作水墨畫。齊白石的水墨蝦子據傳說,這一種畫法產生於唐代,到了宋代時趨於成熟,在元代時大大興盛起來,明、清時代盛行不衰,直至近、現代仍然在發展。

唐代水墨畫的作品,今已無存,但當時的詩人對這種畫法有過描寫。歐陽炯的《貫休應夢羅漢畫歌》中稱道「天教水墨畫羅漢」,可以想見出這種水墨畫作品的酣暢意境。宋代的水墨畫也具有很大影響,以致有的詩人在觀賞自然風光時,也以水墨畫的意境來加以描寫,范成大在《虎牙灘》詩中就曾形容「傾崖溜雨色,慘淡水墨畫」。

水墨畫使用的材料雖然極其簡單,但它的技法卻在發展過程要求越來越高。當這種畫在唐代剛一出現時,就有人加以總結,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里就說到:「運墨而五色具,是為得意。」意思是說,雖然並不施加色彩,但以水調墨出現的深、淺、濃、淡等不同層次的墨色,可以把畫面上的形象充分地表示出來。宋代的韓拙在《山水純全集》里也指出過「墨以分其陰陽」,也指出在水墨畫中運用墨色表現物體形象的重要。水墨畫在元代以前主要是繪在絹上,表現技法受到一定的限制。自元代起,畫家們更多的是採用宣紙來作畫,由於紙對水與墨的吸收性能優於絹,也就難以掌握,因而它的技法要求比以前更高了,除了以筆墨勾勒與暈染外,又有破墨、積墨、潑墨等技法出現。因畫家喜好的風格不同,水墨畫有的偏於雅淡,有的偏於濃厚,既能細描精繪成卷,也能率意揮灑成圖,因此水墨畫成為中國畫壇上的重要畫體。

明清時代的水墨畫發展迅速,產生了像徐渭、八大山人以及「揚州畫派」等許多著名的畫家。近代畫家黃賓虹、齊白石對於水墨畫技法的運用達到了絕妙的境地,盡管他們各自選擇的題材不同,黃賓虹的水墨山水和齊白石的水墨蝦子、小雞等等,表現在畫面上的景物都有著生活的氣息,深受人們的喜愛。

❸ 水墨畫與國畫有什麼區別

1、水墨畫僅僅是中國畫的一個分支。水墨畫是國畫的一種,中國畫的一種表現回形式。一般指用答水和墨所作之畫。由墨色的焦、濃、重、淡、清產生豐富的變化,表現物象,有獨到的藝術效果。水墨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

2、歷史起源不同。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水墨畫相傳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

3、體現內涵不一樣。

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

水墨畫的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黑與白色,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焦墨等,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層次。別有一番韻味稱為「墨韻」。而形成水墨為主的一種繪畫形式。

❹ 如何評價水墨作品

水墨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黑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稱為彩墨畫。在中國畫中,以中國畫特有的材料之一,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焦墨等,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層次。別有一番韻味稱為「墨韻」。而形成水墨為主的一種繪畫形式。
(1)拼音:shuǐ mò huà 張東林《太行蘇醒》[1]
(2)詞義:由水和墨經過調配水和墨的濃度所畫出的畫,也稱國畫,[2]中國畫。
(3)英文:Chinese Brush Painting
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相傳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
「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圖畫歌》雲:「江南董源傳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就是說的水墨畫。唐宋人畫山水多濕筆,出現「水暈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筆,墨色更多變化,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唐代王維對畫體提後人宗之。
長期以來水墨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占著重要地位。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個分支結構,是組成中國畫體系的元素之一。從物理的角度,水墨畫就是用毛筆蘸著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繪在宣紙上的一種繪畫形式。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杭州圖書館

❺ 水墨畫著名作家

1.黃賓虹
黃賓虹,原名懋質,因生於農歷元旦,又取名元吉,又因諱十世祖元吉名,改名質,字朴存。用別號甚多,以賓虹為最。祖籍安徽歙縣西鄉潭渡村,生於浙江金華。

黃賓虹一生跨越兩個世紀,兩種時代,最終以中國畫大師名世。而重要的是他的思考和實踐,有著深刻的世紀之變的印記。在社會激變而產生的精神文化困境以及藝術發展的諸多難題面前,黃賓虹謹守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傳統,從探索民族文化源頭入手,以「渾厚華滋」即健康和平的生存理想和淳厚振拔的精神重塑為藝術創造的美學指歸,數十年孜孜埋頭苦幹。所以,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繪畫則集中體現了他對藝術史傳統的深層熱忱和洞察。體現了他對中國畫發展前景的獨特見解和創造。這一創造的意義更在於為中國畫史進入現代豎起了一塊新的里程碑。同時,他的創造精神也為我們展現了一分質朴而偉大的中國知識分子藝術家在時代激流中執著、智慧的一生。

「畫品之高,根於人品」,黃賓虹一生勤勞謙虛,誨人不倦。從青年時代起,他就是一位愛國主義者,當他九十壽辰之際,華東文化部授予他「中國人民優秀畫家」的稱號。賓虹大師逝世之時囑其家屬,將其收藏的古今名畫2283件,銅器、瓷器、玉器及他自己的數千件作品全部贈給國家,足見先生熱愛祖國之忱。

2.齊白石
原名純芝,字渭清,後更名璜,字萍生,號白石,別號借山館主者,寄萍老人老萍、杏子塢老民、木人、木居士等等,湖南湘潭人。是我國20世紀著名畫家和書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曾被授予「中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榮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金獎、1963年誕辰100周年之際被公推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詩草》、《白石印草》、《齊白石作品選集》、《齊白石作品集》等傳世。

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後從當地文化人陳少蕃、胡沁園學習詩文、篆刻、書法、繪畫。遂以賣畫、刻印為生。中年曾多次游歷祖國大好河山。詩宗樊增祥,用真心,有古民歌意趣。制印取法秦權、漢印、漢碑額,單刀直下,豪快有力。書學何子貞、金冬心、李北海、《天發神讖》、《三公山》,晚年參以曹子建碑。繪畫在陳師曾支持下有「衰年變法」,在博大與精微之間游刃。做了不少「千古絕唱」的「好文章」。

齊璜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詩、書、畫、印無不卓絕的大藝術家,在藝術上的經歷很有傳奇色彩。對這四絕,他自認為篆刻第一,詩詞第二,書法第三,繪畫第四。

3.徐悲鴻(1895—1953)是江蘇宜興人,父親是個小有名氣的畫家。悲鴻少年時代,隨父學畫,20歲時,在上海賣畫。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翌年赴巴黎留學,後又轉往柏林、比利時研習素描和油畫。他非常喜歡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及以後的古典繪畫,廢寢忘食的悉心臨摹。1927年回國後。先後任北平藝術學院院長,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系主任,抗戰後任北平藝專校長。解放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直至病逝。

4.張大千
張大千-----是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畫大師。他在創作上的卓越成就,與他的淵博的學術修養,深厚的生活積累以及他廣結師友,裁長補短密不可分。除繪畫外,他對詩詞、古文、戲劇、音樂以及書法、篆刻,無不涉獵。並先後與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溥儒,於非廠等國內各名家及外國大師畢加索交遊切磋,功力自不一般。 張大千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或逕署「蜀人張大千」 。生於1901年,卒於1984年,四川內江人。 張大千幼年受擅長繪畫的母親和以畫虎著稱,自號「虎痴」的二哥張善子的熏陶指引,並從名師曾農髯、李梅庵學詩文、書法和繪畫。除臨摹歷代名跡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為師,經過刻苦鑽研,獲得了卓越的藝術成就。青年時代,即與二哥張善子齊名。 二十多歲,曾赴日本留學,學過染織。回國後,一度迷於佛學,曾去寧波天童寺「皈依佛門」,想當和尚,據說,他怕在頭上燙九個香記,只好拜別了師傅弘筏大和尚,回到現實世界來。1932年舉家移居蘇州網獅園,潛心作畫。1940年後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對於我國敦煌洞窟,逐個整理編號,進行臨摹,豐富了繪畫技法。 1948年遷居香港,後又旅居印度、法國、巴西等國。1978年定居台灣,1984年4月病逝台灣。享年84歲。現在他生前台灣居住的「摩耶精舍」建為「張大千紀念館」。

5.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江西省新余縣人。青年時酷愛繪畫、書法、篆刻。1933年得徐悲鴻資助留學日本,攻讀東方美術史,畢業於東京帝國美術學校。回國後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建國後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擅畫山水、人物。崇尚創新,建樹良多,創造出用筆有直有根、有折有圓、粗細、輕重、虛實變化萬乾的山石鼓法——抱石鼓。人物畫受陳老蓮影響而又能脫變運用,自成一格。用筆洗煉,著重氣韻,達到搞灑入神的效果。他的畫法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別出心裁,線條縱逸挺秀,設色沉渾質麗,善於把水、墨、色融為一體。意境深道,繪出神仙般畫幅,令人陶醉。著作尤豐,有《傅抱石美術文集》等數十種著作行世。影響至為深遠

6.潘天壽
潘天壽繪畫題材包括鷹、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結構險中求平衡,形能精簡而意遠;勾石方長起菱角;墨韻濃、重、焦、淡相滲疊,線條中顯出用筆凝煉和沉健。
他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畫鷹、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筆大膽,點染細心。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礴,趣韻無窮。畫面靈動 ,引人入勝。
潘天壽的指畫也可謂別具一格,成就極為突出。這類作品,數量大,氣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畫的均為「映日荷花」,以潑墨指染,以掌抹作荷葉,以指尖勾線,生動之氣韻,非筆力所能達。潘天壽作畫時,每畫一筆,都要精心推敲,一絲不苟。他在「有常必有變」的思想指導下,取諸家之長,成自家之體,他的畫材為平凡題材,但經他入手的畫,卻能產生出不平凡的藝術感染力。如他的《小龍湫一角》特別是把畫面主體小龍湫壓到邊角的構圖,含蓄地讓觀者先看靈岩的磅礴山勢,爛漫的山花然後再去欣賞那支龍湫水,這種方法,正與那些使畫面「一覽無余」形成對照,不僅顯示了畫家出奇制勝的構圖才能,也表述了畫家對平凡事物的內在感情。
潘天壽藝術的可貴之處,主要在於他具有大膽的創造精神,他常說,「荒山亂石,幽草閑花,雖無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盡成極品。」他的書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學鍾、顏,後又擷取魏、晉碑中精華以及古篆漢隸 ,還能詩、善治印。平時作畫,對詩文、題跋、用印方面,非常認真、講究,絕不馬虎。他對畫史、畫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國繪畫史》、《顧愷之》,《聽天閣詩存》、《治印絲談》。並緝有《聽天閣畫談隨筆》等。

7.林鳳鳴
林鳳鳴,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原名林鳳鳴,生於廣東梅縣,自幼喜愛繪畫,19歲赴法勤工儉學。他先在蒂戒美術學校進修西洋畫,後又轉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1925年回國後出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兼教授。1927年林風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創辦國立藝術院(後來的浙江美術學院)任校長。解放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林鳳眠於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取得極大成功。

林風眠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和有房子的風景畫。從作品內容上看有一種悲涼、孤寂、空曠、抒情的風格;從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構圖,二是無標題,他的畫特點鮮明,觀者一望即知。他試圖努力打破中西藝術界限,造就一種共通的藝術語言。他無愧於是一位富於創新意義的藝術大師,對許多後輩畫家產生過極深遠的影響。林風眠是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

8.吳冠中
吳冠中是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幾十年來,他一直探索著將中西繪畫藝術結合在一起。

吳冠中1919年生於江蘇宜興,起初他學工科,因一次機緣參觀了當時由畫家林風眠主持的杭州藝專,便立即被五彩繽紛的藝術美迷住了,下決心改行從藝,奉獻終生。中學畢業後他考入了杭州藝專。大學畢業後,吳冠中於1946年考取留法公費,畢業時正值新中國成立,於是他毅然回國,到中央美院任教,後來又到中央工藝美院任教授。他志在將中西藝術結合在一起,將中國繪畫藝術推向世界。他的精神正可用他的一本書名來概括,那就是"要藝術不要命"。

吳冠中最早畫的作品多以江南水鄉為題材,畫面充滿詩意,他特別重視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最近幾年他的畫風有所變化,在一批反映黃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線,自成一種意境。最近,他獲得?quot;法國文化藝術最高勛位"的榮譽。

大英博物館在1992年3月26日到5月10日推出一項前所未有的展覽--吳冠中個展,展出44幅作品,作品是他1970年以來所創作的油畫、水墨及素描。此次展出號稱"前所未有",是由於吳冠中個人在歐洲的第一次個展,更是大英博物館第一次為中國在世畫家所辦的展覽。因此這次個展,不僅對吳冠中而言是他繪畫生涯的再一次突破,也意味著東西藝術交流的向前發展。 吳冠中說,我的畫是將西畫的優點表現在中國畫之中。我畫的點和線,每一筆都包括了體面的結構關系。畫中的點和線,不管是大點小點、長線短線,在運用上是嚴格的,都不是隨便亂擺上去的,有時一點不能多也不能少,點子多了對畫面無補,我都想辦法將他遮掉。對線的長短也是如此,都不是隨便畫上去的,要恰到好處。

9.李可染
李可染先生1907年3月26日生於江蘇徐州,13歲從師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入上海私立美專學習。1929年以優異的成績入杭州(國際)西湖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鳳眠等教授,研習西畫。1943年應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和工作。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為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教授,同時師從齊白石、黃賓虹,潛心於民族傳統繪畫的研究與創作。 新中國成立後、他進一步致力於中國畫藝術的革新。將"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為座右銘,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個性促進了民族傳統繪畫的嬗變與升華。 可染先生自成體系的教育思想,出現了活躍於畫壇的"李可染學派"。它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既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

作品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多有收藏。專集有《李可染畫輯》、《李可染畫集》等。

❻ 水墨的專輯曲目

01 問花 03:53
02 雪也白不過她 05:29
03 竹葉青青 05:08
04 阿依莎娜o妮亞 04:42
05 康美之戀 04:37
06 斷橋問 04:28
07 水墨 04:41
08 紅樓無夢 04:25
09 君心知我 04:23
10 柳妹 04.01
11 紅樓無夢 細述版04:45
1.問花
花,是自古以來被中國人借喻最多的自然植物。
它的色彩,她的媚態,它的香氣都被人們賦予了極其美好的感覺。
借問花之語,表達內心的情緒,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優雅。
歌詞:花兒落在記憶的夢里 想問你在哪裡 窗外薔薇溫柔的呼吸 風吹過難忘記
月兒透著慌亂的思緒 夢見你多美麗 滿天飛舞秋季的雨滴 灑去兩依依
花兒醉蝶兒飛 心兒美在思念誰 雲兒睡怕心碎 夢幾回你才回
2.雪也白不過她
極其平常的花——茉莉花,從中國走到了世界,從世界回到了中國。從普契尼的圖蘭朵公主到kennyG的名曲,她的芬芳已經蔓延在全世界。
品著家鄉的香茶,隨著天籟的聲音……
想家的醉,醉在心裡。思鄉的淚,淚在心裡。
歌詞:過去的好時光
點點的茉莉花
那純潔和美麗依然開放在窗檯下
續一壺清泉水 泡上一杯淡淡的茶
那月下的皎潔芬芳雪也白不過她
誰和月色慢慢離去
帶走淡淡的相思雨
那清晨的風吹開絲絲情緒 飄落的淚花又撒在襟下
啊 今夜你冷嗎 我在想
想著他我的家
再苦再累也不怕
誰和月色慢慢離去 帶走淡淡的相思雨
那清晨的風吹開絲絲情緒 飄落的淚花又撒在襟下
啊 今夜你冷嗎
我在想 想著他我的家
再苦再累也不怕
過去的好時光 點點的茉莉花
那純潔和美麗依然開放在窗檯下
續一壺清泉水
泡上一杯淡淡的茶
那月下的皎潔芬芳雪也白不過她
看那芬芳茉莉花 啊 雪也白不過她
3.竹葉青青
老祖屋、大青竹、八仙桌、老酒壺,姥姥給媽媽、媽媽給女兒講往事……多麼動人的一幅畫面。
歌中描繪了幾代人的經歷,謳歌了中國人勤勞思家的品德。也從一個側面贊揚了山西商道所奉承的誠實、吃苦的精神。
歌曲後部更化用了中國古代詩人杜牧的名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寄託了歌者濃濃的思鄉情。
歌詞:常常聽 媽媽說 說起她的老祖屋 屋正前方是一片大青竹 竹葉青青好舒服
童年的臘月初 媽媽曾在這里學走路
姥姥牽小小的手 指著彎彎的路
教媽媽聽遠遠腳步
常常聽 媽媽說 說起她的老祖屋 屋正當中是一張八仙桌
桌面有把老酒壺
每年的四月五 媽媽回首往事一幕幕
姥姥說清清的酒 兌上濃濃的醋 想親親想切切的心 被緊緊鎖住
出遠門的人你呀從來不說苦 等你的人對你最在乎
不必怕春雨 漫天濕漉漉
遮不住這一條回家的路
牧童吹的笛輕輕催啊催歸途 想你的人倒滿酒一壺
不必再打聽 酒家何處有 它藏在這竹葉青青處
4.阿依莎娜尼雅
世界以和為貴。每人以誠相待,以笑迎客。一幅和諧畫面展現在大家面前。一句吉祥的問候「阿依莎娜尼雅!」包含了最深的祝福。人類需要和平!人類渴望和平!
歌詞:千山萬水名字很遙遠
祖先手上寫著誰的寓言
你和我的名字都屬於東方
在這寂靜夜晚美麗的上演
一張藍藍的天空有星星點點
一片燦爛表情守著風清月圓
世界從這里開始年輕
阿依莎娜尼雅
阿依莎娜喲
阿依莎娜尼雅 阿依莎娜喲
心地純和 美好不變
千萬張笑容都有未來從前
純厚眼神里寫著恆久格言
只要你一轉身就會見到我
一張微笑的臉溫和而鮮艷
心像藍藍的天空哪需要謊言
歌謠萬般流傳溫暖快樂尊嚴
世界從這里開始年輕
阿依莎娜尼雅
阿依莎娜喲
阿依莎娜尼雅 阿依莎娜喲
心地純和 美好不變
5.康美之戀(廣告歌曲)
歌詞:一條路海角天涯,兩顆心相依相伴。
風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濕浪漫。
意濟蒼生苦與痛,情牽天下喜與樂。
一條路千山萬水,兩顆心無怨無悔。
風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濕浪漫。
意濟蒼生苦與痛,情牽天下喜與樂。
明月清風相思,麗日百草也多情。
兩顆心長相伴,你我寫下愛的神話。
明月清風相思,麗日百草也多情。
康美情長相戀,你我寫下愛的神話。
一條路海角天涯,兩顆心相依相伴。
風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濕浪漫。
意濟蒼生苦與痛,情牽天下喜與樂。
一條路千山萬水,兩顆心無怨無悔。
風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濕浪漫。
意濟蒼生苦與痛,情牽天下喜與樂
明月清風相思,麗日百草也多情。
兩顆心長相伴,你我寫下愛的神話。
明月清風相思,麗日百草也多情。
康美情長相戀,你我寫下愛的神話。
明月清風相思,麗日百草也多情。
兩顆心長相伴,你我寫下愛的神話。
明月清風相思,麗日百草也多情。
康美情長相戀,你我寫下愛的神話。
6.斷橋問
雷鋒塔下,斷橋堤畔,孕育了中國千年的愛情傳說《白蛇傳》和《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等。多少年來中國人被這些動人的傳說所感動。以至一代一代,代代相傳。西子湖畔的月影,蘇堤岸邊的垂柳,有永遠斷不了、問不完的情愛……詩雲:天地盡數有情事,世間滿目無奈人。
歌詞:舉起半杯清茶舞秋風
秋風獨舞 南屏晚鍾
長橋十八次相送 你儂我儂
今生粱祝如何相逢
斟滿一觚濁酒映明月
明月羞映
斷橋殘雪
雷鋒千百年相約 進也退也
此情許白怎能忘卻
天地間多少有情事無奈人
問 一聲 你到底忍不忍
忍不住的時候
梁兄請開口
英台這就跟你走
天地間多少有情事無奈人
問 一聲
你到底等不等
等不完的日子 娘子別放棄
許仙永遠守著你
7.水墨
水墨,指不著色彩,純以水和墨點染的繪畫法。乃中國畫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始於唐,成於五代。
墨分五彩:焦、濃、重、淡、清。水暈墨章時便「墨即是色」,墨之濃淡變化就是色之層次變化。
只識水墨,故不言丹青。那是因,水墨即如你我:暈開了……我中有你,寵愛著……你中有我。
七大家,三幅畫,唐詩三百首三段愛,宋詞一片歌中埋。怎不能嘆:
宣紙再薄也可承厚水墨。
大千何沉卻難容小你我
歌詞:秋露寒 孤枕清清床前明月光
舉頭望月度關山 悲鴻雁未返
悲不禁哭長城 奴家嫌命長
小孟姜何處話凄涼
秋池漲
難舍依依追問歸期盼
巴山夜雨板橋盪 一泓抱石岸
抱不緊虞美人 霸王不渡江
揭西窗入夢忽還鄉
惹得淚千行
水暈開了墨就好像你寵愛著我
焦濃重淡清一抹 假比真的多
單薄的宣紙承擔千年的水墨
大千沉沉卻容不下
小小的你我
秋草黃 愁滿萋萋野火燒不斷
春風吹兮侵遠芳 古道青藤纏
纏不盡恨離離
隱隱帝女香
駙馬爺生死渺茫茫 怎能不思量
8.紅樓無夢
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作者借家族爭斗,男歡女愛,官場做戲等生活狀態,揭露了當時社會的腐朽與沒落,對封建的科舉、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封建統治思想等進行了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對後人來說,是一部學習中國文學,了解歷史了解社會發展的好教材。歌曲從另外的角度重讀了這本教材。
歌詞:摘了一點紅開在月樓中 芬芳襲人前事滴滴濃
撒了一襟淚墜落花叢中
淚水本不該相送 落花已成冢
紅樓空空誰也看不懂
鴛鴦譜把鴛鴦分了西東
紅樓空空誰也看不懂 糊塗人偏愛了糊塗蟲
畫了一窗月剪了一絲風 風月矯情此生芸芸眾
睡了一整夜醉了一個冬
酒入愁腸情更憂 醒了心更痛
放下一條心還上一段情
玉蓮拂手後來冥冥中
都雲我的痴難解我的意 滿紙荒唐言紅樓 辛酸淚濺紅
抬頭看碧瓦疏鬆 柳絮片片紅
9.君心知我
中國人對君的稱謂由來幾千年。時境變遷,「君」已經是對尊者,對好友,對有信譽的人的一種尊稱。人一生在世,難得有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君心知我,人生有幸。
歌詞:一望天無邊 盼斷南歸雁
寂寞梧桐落窗前
秋思更無眠
與君話離別 不覺已三年
孤獨情仇寄書簽 不知誰鴻雁
君心從來最知我 要的並不多
君心暖暖貼著我 從此不再寂寞
10.柳妹
柳妹,是指身子柔曼如柳的姑娘。在春江雨綠惹人愁的三月,可趁著酒興從鎮江(亦名京口)古渡登船前往揚州,比古人醉瓊花於瘦西湖。
昔,隋煬帝楊廣開鑿大運河以貫通南糧北運,而揚州是運河的名邑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籍漕運之利富甲江南。明清以來,這里更是鹽商巨賈,文人墨客所鍾情的瘦西湖。傳說煬帝下揚州志滿意得之際,敕封兩岸的楊柳國姓——楊,從此便有了楊柳。
惜,修運河、建東郡、西尋張掖、三征高麗同在十餘年間進行,終因用民過重,國力耗盡而亡。
雖說弊在當時,卻功在千秋!正是:世人皆寵瘦西湖,焉惜楊柳西湖瘦!
歌詞:春雨滿江綠成愁 落花渡口臨獨舟
敢問客官何所去
三月瓊花醉揚州
傳說煬帝開金口 敕封柳妹楊姓謳
世人皆寵瘦西湖 焉惜楊柳西湖瘦

❼ 純天然的一副水墨畫

匿名
我也要 學習C#

❽ 尹天石的傳統水墨作品代表作賞析



《獨愛幽居》
尹天石傳統水墨作品
136x68cm
創作年代2013
《和光同塵》

尹天石傳統水墨作品
68x68cm
創作年代2013
《林泉高致》
尹天石傳統水墨作品
136x68cm
創作年代2013

❾ 純用墨水不著彩色的國畫叫什麼

這種畫稱為水墨畫,墨在中國畫中就是黑色。中國畫古代有墨分五彩之說,即黑、白版、濃、淡、權干、濕六種效果。墨的方法是為了體現繪畫的豐富變化,「筆為骨,墨為肉」。所以墨法可以說是一種用水的方法。根據水的多少,我們分為焦、濃、重、淡、清五個變化階梯。因為墨有新、舊、陳、變,又把墨質分為新、焦、宿、退、埃五種質。由於墨色的不同處理,產生了不同的墨的變化形象,可分為枯、干、潤、濕、漓五種感覺。

❿ 有哪些高清無水印的中國風水墨畫分享一下

我提供一張純水墨,無設色的山水畫,尺幅太大手機拍的稍有變形,但主體無礙。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