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膠過濾的洗脫順序
『壹』 凝膠過濾法分離蛋白質時,從層析柱上先被洗脫下來的是
答案A
用凝膠過濾柱層析分離蛋白質是根據蛋白質分子大小不同進行分離的方專法,與蛋白質分子屬的帶電狀況無關.在進行凝膠過濾柱層析過程中,比凝膠網眼大的分子不能進入網眼內,被排阻在凝膠顆粒之外.比凝膠網眼小的顆粒可以進入網眼內,分子越小進入網眼的機會越多,因此不同大小的分子通過凝膠層析柱時所經的路程距離不同,大分子物質經過的距離短而先被洗出,小分子物質經過的距離長,後被洗脫,從而使蛋白質得到分離.
『貳』 若用凝膠過濾法分離血紅蛋白與肌紅蛋白時哪一種蛋白質先被洗脫下來
血紅蛋白先被洗脫下來
血紅蛋白的分子量是67000,肌紅蛋白的分子量是17000
凝膠過濾法分離原理是分子量越大的蛋白在流動相中的速度越快,所以會先被洗脫下來。
『叄』 凝膠過濾法提取蛋白質的洗脫圖譜為什麼只出現一個峰值阿
分子篩層析通常要加入大於150毫摩的Nacl來防止蛋白質聚集沉澱的,你的平衡液中有嗎?版可能聚集而沉澱在權柱子上了。
你跑完一個柱體積了嗎?兩個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相差大嗎?若是不大,若果你的柱子解析度不高的話,可能都在一個峰裡面了。
『肆』 凝膠過濾層析里為了完全分開兩種組分,樣品為什麼一定不能大於洗脫體積之差
凝膠層析操作中應注意的一些具體問題。 (1)層析柱的選擇層析柱大小主要是根據樣品量的多少以及對解析度的要求來進行選擇。一般來講,主要是層析柱的長度對解析度影響較大,長的層析柱解析度要比短的高;但層析柱長度不能過長,否則會引起柱子不均一、流速過慢等實驗上的一些困難。一般柱長度不超過100cm,為得到高解析度,可以將柱子串聯使用。層析柱的直徑和長度比一般在1:25-1:100之間。用於分組分離的凝膠柱,如脫鹽柱由於對解析度要求較低,所以一般比較短。 (2)凝膠柱的鑒定凝膠柱的填裝情況將直接影響分離效果,關於填裝的方法前面已有介紹,這里主要介紹對填裝好的凝膠柱的鑒定。凝膠柱填裝後用肉眼觀察應均勻、無紋路、無氣泡。另外通常可以採用一種有色的物質,如藍色葡聚糖-2000、血紅蛋白等上柱,觀察有色區帶在柱中的洗脫行為以檢測凝膠柱的均勻程度。如果色帶狹窄、平整、均勻下降,則表明柱中的凝膠填裝情況較好,可以使用;如果色帶彌散、歪曲,則需重新裝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時為了防止新凝膠柱對樣品的吸附,可以用一些物質預先過柱,以消除吸附。 (3)洗脫液的選擇由於凝膠層析的分離原理是分子篩作用,它不象其它層析分離方式主要依賴於溶劑強度和選擇性的改變來進行分離,在凝膠層析中流動相只是起運載工具的作用,一般不依賴於流動相性質和組成的改變來提高解析度,改變洗脫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消除組分與固定相的吸附等相互作用,所以和其它層析方法相比,凝膠層析洗脫液的選擇不那麼嚴格。由於凝膠層析的分離機理簡單以及凝膠穩定工作的pH 范圍較廣,所以洗脫液的選擇主要取決於待分離樣品,一般來說只要能溶解被洗脫物質並不使其變性的緩沖液都可以用於凝膠層析。為了防止凝膠可能有吸附作用,一般洗脫液都含有一定濃度的鹽。 (4)加樣量關於加樣前面已經有所介紹,要盡量快速、均勻。另外加樣量對實驗結果也可能造成較大的影響,加樣過多,會造成洗脫峰的重疊,影響分離效果;加樣過少,提純後各組分量少、濃度較低,實驗效率低。加樣量的多少要根據具體的實驗要求而定:凝膠柱較大,當然加樣量就可以較大;樣品中各組分分子量差異較大,加樣量也可以較大;一般分級分離時加樣體積約為凝膠柱床體積的1%-5%左右,而分組分離時加樣體積可以較大,一般約為凝膠柱床體積的10%-25%。如果有條件可以首先以較小的加樣量先進行一次分析,根據洗脫峰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加樣量。設要分離的兩個組分的洗脫體積分別為Ve1和Ve2,那麼加樣量不能超過(Ve1-Ve2)。實際由於樣品擴散,所以加樣量應小於這個值。從洗脫峰上看,如果所要的各個組分的洗脫峰分得很開,為了提高效率,可以適當增加加樣量;如果各個組分的洗脫峰只是剛好分開或沒有完全分開,則不能再加大加樣量,甚至要減小加樣量。另外加樣前要注意,樣品中的不溶物必須在上樣前去掉,以免污染凝膠柱。樣品的粘度不能過大,否則會影響分離效果。 (5)洗脫速度洗脫速度也會影響凝膠層析的分離效果,一般洗脫速度要恆定而且合適。保持洗脫速度恆定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使用恆流泵,另一種是恆壓重力洗脫。洗脫速度取決於很多因素,包括柱長、凝膠種類、顆粒大小等,一般來講,洗脫速度慢一些樣品可以與凝膠基質充分平衡,分離效果好。但洗脫速度過慢會造成樣品擴散加劇、區帶變寬,反而會降低解析度,而且實驗時間會大大延長;所以實驗中應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洗脫速度,可以通過進行預備實驗來選擇洗脫速度。一般凝膠的流速是2-10 cm/hr,市售的凝膠一般會提供一個建議流速,可供參考。總之,凝膠層析的各種條件,包括凝膠類型、層析柱大小、洗脫液、上樣量、洗脫速度等等,都要根據具體的實驗要求來選擇。例如樣品中各個組分差異較小,則實驗要求凝膠層析要有較高的解析度,提高解析度的選擇應主要包括:選擇包括各個待分離組分但分離范圍盡量小一些的凝膠,選擇顆粒小的凝膠,選擇解析度高的凝膠類型,選擇較長、直徑較大的層析柱、減少加樣量、降低洗脫速度等等。
『伍』 下列蛋白質通過凝膠過濾層析柱時,最先被洗脫的是:
D.馬肝過氧化氫酶(Mr:247500)
『陸』 凝膠過濾法提取蛋白質的洗脫圖譜為什麼只出現一個峰值阿本來應該是有兩個的
我是做了兩次實驗才成功,第一次只得到一個峰,第二次得到了兩個峰。回
原因我總結有如下幾點:答
1)、每支管收集的溶液量不一致,誤差較大,導致只有一個吸收峰。
2)、可能是流速過快,小分子物質來不及擴散,與大分子物質一起被洗脫出來;或者是流速過慢,層析時間過長,小分子物質追上了大分子物質一起被洗脫出來。
3)、也可能是未能及時去接被洗脫出來的物質,有些成分已流出,只接到了後面流出來的物質,則為一個峰。
4)、樣品未洗脫完全就終止了反應,小分子物質還停留在層析柱內,所以只收集到一種物質,只得到了一個峰。
【希望能幫到廣大查詢此問題的朋友們,因為我是被做實驗報告討論題給逼出來的。^_^】
『柒』 凝膠過濾時發現目的蛋白的洗脫時間延遲,可能是什麼原因如何解決
最大的可能就是該目的蛋白和填料間有離子或疏水相互作用
可以通過降低鹽離子濃度,最小化疏水相互作用
通過加入適量去污劑或有機溶劑,如5%異丙醇,增加鹽濃度(如150mM氯化鈉)最小化離子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