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對電商的作用
㈠ 無紙貿易、電子商務和EDI有什麼區別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記者孫曉勝)以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為基礎的電子商務,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范圍廣的特點。無紙貿易作為電子商務重要應用領域,變革傳統紙面單證體系為電子數據傳輸,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在促進貿易便利化等商務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正在步入一個「無紙貿易」時代。
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日前表示,中國為迎接「無紙貿易」時代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准備。2005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正式頒布實施,明確賦予電子簽名以法律效力,建立了電子認證服務的市場准入制度以保障電子交易安全。同時,根據無紙貿易發展需求,中國政府還修訂了《合同法》、《海關法》、《外貿法》等法律,為無紙貿易創造了法律環境。
為了加強電子商務標准化工作,建立起中國電子商務標准化體系,制定和發布多項國家標准。目前中國商務部正與國家統計局合作,積極推進電子商務統計標準的研究與制定工作。為了支持電子商務和無紙貿易的發展,發揮政府在電子商務和無紙貿易成長階段的引導和推動作用,中國政府於2005年1月8日公布了《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指導性文件。該文件不僅闡明了發展電子商務對促進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還提出了一系列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意見。
鑒於電子商務與無紙貿易的實踐性、技術性和廣泛性,中國商務部與教育部合作開展電子商務案例調研項目。十餘所中國著名高等院校正在按地區、行業和不同類型開展電子商務案例調研工作,這些案例將用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以引導社會開展電子商務,促進電子商務理論研究的深入。
為適應電子商務、無紙貿易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目前在中國的高等院校已經建立了275個電子商務院系或專業,這些院校正在不斷加強電子商務學科建設,完善教育培訓機構,開展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和理論研究。
中國商務部十分重視電子商務培訓工作。已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建立了「中國電子商務培訓基地」,為官員、企業和機構提供電子商務和無紙貿易培訓。APEC電子商務與無紙貿易培訓計劃將於2006年開始執行。
廖曉淇表示,在提高無紙貿易、電子商務應用水平方面,中國也做出了許多努力。
——為實現無紙貿易,目前中國貿易許可證發證機關已全部實現許可證計算機聯網管理和電子數據網上核查,已有27個省、4個直轄市的4922家企業參與許可證網上申領,企業通過網路申領的出口許可證占出口許可證發證總數的比例由2002年的144%上升到81.73%。
——為推進無紙通關,在借鑒國際通行做法的基礎上,中國海關開發了無紙通關系統,該系統改變了傳統書面單證辦理通關手續的做法,依靠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直接對進出口貨物的電子申報數據進行處理,既加快了通關速度,又提高了海關管理水平。目前,中國海關申報數據的傳遞已經達到了100%的電子化。在進出口檢驗檢疫過程中,通過採用電子申報方式,減少了中間環節,大大縮短了通關放行時間。
——加快了國際物流單證的無紙化。1998年至2004年間,中國沿海主要從事國際集裝箱運輸的港口,通過採用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大大縮短了單證的流轉時間。船舶在港操作時間平均縮短了1.5小時,單證電子傳輸平均為碼頭節約單證處理時間90%以上。比如進口艙單》的處理時間,由原來的每航次70分鍾,縮短為現在的每航次2.5分鍾。
——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國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無紙貿易的經驗和做法,與美國、新加坡、香港、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就發展電子商務和無紙貿易進行了積極的交流與合作,並通過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和泛亞聯盟促成了APEC地區企業間在無紙貿易方面的有益嘗試,取得了較好效果。
2004年9月,中國商務部與俄羅斯聯邦經貿部合作建立的「中俄經貿合作網站」正式開通運行,這是中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合作建立的第一個經貿合作網站。目前每天訪問量為2萬次,已有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200多萬人登陸該網站,對促進中俄經貿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同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經濟合作網站也正式開通。目前,中國新加坡經貿合作網站的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這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貿易發展的新嘗試,將為中外企業尤其是廣大中小企業搭建一個橋梁,用網路技術促進經貿往來和合作。
EDI:http://eclab.shift.e.cn/WebNews/upfile/2006112412435746.pdf
㈡ EDI在電子商務中的作用
Re:EDI在電子商務中的作用 幫我找下 完全不相乾的別發來
EDI 電子商務之核心,旨在解決虛擬環境下交易過程安全問題之手段
㈢ html技術與web技術在電子商務中所起的作用是什麼
最佳答案檢舉 隱藏 計算機技術對電子商務的作用
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互聯網完成的商務交易。作為依託互聯網發展起來的商業運作模式,與傳統商業比較給人們曾帶來過很多欣喜,但是隨著電子商務交易的不斷發展,暴露出了一些技術問題,如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中的問題等,使電子商務一度陷入舉步為艱的地步。
一、EDI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聯合國EDIFACT培訓指南認為:「EDI指的是在最少的人工干預下,在貿易夥伴的計算機應用系統之間的標准格式數據的交換」。 EDI主要由UN/EDIFACT的基礎標准體系和開放式EDI基礎標准兩部分組成。它是EDI的核心標准體系。EDI主要是為完成企業間的數據交換而產生和應用的。雖然EDI的應用使企業之間大大減少了在交易中的時間、效率上的開銷,但是傳統的EDI卻仍然存在不少的缺陷:
1.實現EDI的成本過於昂貴
EDI通信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貿易夥伴之間建立專用網;另一種是增值網路(VAN)方式,建立專用網的費用是不言而喻的,而VAN是一套私有網路,它的租用、維護費用也是很昂貴的。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這兩種方式的費用都是很難承受的。有數據顯示:全球使用EDI進行電子商務的企業98%來自世界前1000強。這樣也就限制了中小型企業加入到電子商務行列中的步伐,並有礙於電子商務全球化的進程。
2.EDI標准結構的靈活性較差
EDI使用的是一套預先定義好的報文標准,在與其他企業集成時不能隨業務環境的變化而進行自動的調整。這些不利於企業業務的發展。
3.EDI不能通過構建Web Service來跨越多個應用程序和供應商進行通信
在Web Service持續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企業認識到了Web Service的巨大潛力,開始把它運用到他們的組織中,可是原有的EDI技術模式使企業無法利用EDI去實現這一目標。
4.EDI難以實現電子商務中的數據挖掘
EDI主要通過單證傳遞來完成企業之間信息交流,現在的電子商務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數據的傳遞上,而且要通過Web收集大量的、各種商業數據來進行數據挖掘,從中得到有利於企業戰略決策的信息。
二、XML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1.XML的簡介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W3C於1998年2月發布的一種標准,它是SGML的簡化子集,將SGML的功能和HTML的易用性結合到Web的應用中,以一種開放的自我描述方式定義數據結構,在描述數據內容的同時能突出對結構的描述,從而體現出數據之間的關系。
2.XML的特點
(1)XML成為不同格式數據向標准化格式數據轉換的「橋梁」。由於處於Web中的電子商務,其中涉及的很多數據源都是異構的,XML在各種數據源之間建立了一個數據格式的中間標准,利用XML中的XSLT技術實現了不同格式的數據與XML文檔之間的雙向轉換與傳輸,並方便地進行Web應用。
(2)文檔管理功能。XML中的XLL(eXtensible Linkage Language)技術是表示XML文檔之間的鏈接方法,XLL與HTML中的超鏈接相似,但功能更強,例如可以鏈接文檔的特定部分。此方法使文檔更易於檢索等,也可以使很多公司從海洋一樣的文書工作中解脫出來。
(3)XML可以成為信息存儲和管理的方式。XML可以很輕松地完成與很多類型的企業資料庫的交互操作,例如從SQL查詢中檢索XML數據以及修改XML數據記錄。這就使XML如同傳統的資料庫技術一樣,易於操作。
(4)XML可以完成企業之間業務數據的傳輸。各種業務數據是以XML格式在企業之間傳輸。與EDI相比,不僅可以完成從一種票據格式到另一種票據格式的轉換,還有多種企業需要的基於票據各種操作,而且過程簡單、快捷,成本低廉。
(5)可以完成基於Web的數據挖掘。主要分為數據挖掘和挖掘表示兩個部分。數據挖掘就是利用合適的挖掘演算法和已有的知識庫知識對統一的XML 文檔進行數據提取,可以採用諸如特徵抽取、關聯分析、屬性分類、聚類分析等方法實現。挖掘表示是指對挖掘出的Web 數據經過模式評估和解釋用適當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圖形,以便於用戶理解和使用。
3.XML的缺點
雖然XML很好地解決了EDI技術中的一些缺陷,並且XML已經成為Internet上數據交換事實上的標准。主要基於它的優點:擴展性、自描述性、系統無關性、健壯性、形式與內容分離等。但通過實踐證明,它仍然不能構建Web服務來跨越多個應用程序和供應商進行通信。這也就促成了ebXML的誕生。
EML-EDI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如果基於XML技術的諸多優點,而直接用它來完全替代原來的EDI,顯然會給企業帶來多方面的不利,比如:資金上、技術上等的影響。因此,產生了過度技術模式——XML-EDI。在EML-EDI的模式中,為了保護原有投資,大企業之間依舊採用原有的EDI系統,採用EDI/VAN交換數據。
ebXML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ebXML是由UN/CEFACT和OASIS 兩家組織發起和制定的一個規范集, 這些規范共同實現了模塊化電子商務框架。ebXML的目標是實現跨行業的B2B、B2C商業貿易,甚至全球性的電子商務市場,使得不同規模和不同地區的企業可以通過交換基於XML格式的消息來合作和進行商業活動。
ebXML體系架構由許多部分組成,其主要有:
(1)消息服務:消息組成了商業夥伴間的交易對話,是商務過程的基礎。ebXML可以創建各種類型的消息,對各種消息提供支持,以確保安全可靠的交換有效負載。
(2)注冊庫或知識庫:是ebXML 體系結構的核心,用來注冊和存儲商業流程和商業信息模型等,它使得ebXML工作所需要的各種數據能夠統一存放,以便復用和保持一致性。
(3)貿易夥伴信息:描述貿易夥伴參與貿易活動所必須的信息,也是雙方進行電子商務的技術細節,包含貿易夥伴個人信息CPP 和CPP 基礎上雙方協商出來的CPA。
(4)商務流程規范:ebXML是建立在商務流程建模的基礎上,ebXML規范體系集中包含著定義描述商務流程和信息模型的標准機制BPSS(Business Process Specification Schema),是企業雙方進行電子商務的商業細節。當企業要進行電子商務並決定採用ebXML 框架時,首先通過在注冊庫中查找,找到符合自己條件的商業模型,並下載ebXML的技術規范;然後按照該規范在本地系統上構建ebXML的應用實現,並創建一個合作夥伴概要CPP來描述企業系統的實現細節和提供的功能信息服務,可以加入新的商務流程,也可以只是引用已有的流程,隨後將其注冊到注冊中心。這樣其他採用ebXML標準的企業就可以通過注冊庫查找該企業的CPP,雙方系統在CPP的基礎上自動協商,最終達成CPA等交互協議約定,以後雙方便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易。
電子商務經歷了以上三種主要的、一種過度的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逐步走向完善。另外,從中我們可以看到,ebXML的開放性以及接納現有標准和方法的做法,使得它很易於被人們接受 ,而且ebXML 允許商家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商業活動,因此具有更廣泛的市場和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宋沛軍:電子商務概論[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2]陳堯妃倪應華:基於XML個性化數據挖掘框架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07 No.2
[3]沈世銘尹紹宏:基於XML在異構數據之間轉換的研究[J].儀器儀表用戶, 2007 No.1
[4]ebXML overview,http://ebXML.xml.org/overview.
[5]郝萍饒若楠:一種基於MDA 的ebXML[J].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05 No.3
㈣ EDI是哪種類型電子商務活動的手段
親·,這個不是電商的活動手段,
EDI是
電子數據交換即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由國際版標權准化組織推出使用的國際標准,他是指一種通過電子信息化的手段,在貿易夥伴之間傳播標准化的商務貿易元素方法和標准。列如,國際貿易中的采購訂單、裝箱單、提貨單等數據的交換。
㈤ 電子商務和EDI技術有什麼作用
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L),使水運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和網路進一步擴大到貨主、保險、銀行、商檢、海關、外貿、貨運代理以及其他有關業務部門,實現網上電子商務。EDI技術使集裝箱單據的傳送快捷、方便,減少了傳送時間,保證了傳送質量,提高了傳送效率,對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門到門運輸以及物流體系的建立起到巨大的技術支持和保障作用。條形碼、集裝箱與EDI已被公認為國際貿易手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三大技術特徵。
㈥ 電子商務按使用網路類型分類,有Internet商務、EDI商務和( )
按照使用網路的抄類型,電子商務襲可以分為基於專門增值網路(EDI)的電子商務、基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基於Intranet的電子商務。
按照商業活動的運行方式,電子商務可以分為完全電子商務和非完全電子商務。
按照商務活動的內容,電子商務主要包括間接電子商務(有形貨物的電子訂貨和付款,仍然需要利用傳統渠道如郵政服務和商業快遞車送貨),和直接電子商務(無形貨物和服務,如某些計算機軟體、娛樂產品的聯機訂購、付款和交付,或者是全球規模的信息服務)。
(6)edi對電商的作用擴展閱讀
電商網站以「建站+託管+可信+營銷」為電商服務四基點,採用免費+收費的模式。「建站+託管」免費,對「可信+營銷」進行收費。電商網站與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達成協議,合作推出以為中小企業進行可信認證為基礎的「可信通」服務。
電商網站以免費服務吸引百萬以上中小企業與電商業者注冊;以國家機構可信認證方式,為10萬家以上中小企業提供基於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的可信認證;以效果營銷為紐帶,為萬家以上中小企業提供費用可控、效果可見的網路營銷服務。
㈦ EDI是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技術。這句話對還是錯的
EDI是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技術。這句話對還是錯的,這句話沒毛病,不過他只是之一而不是唯一。
㈧ 電子商務中的EDI 是指什麼
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是指利用各種與公用通信網或互聯網相連的數據內與交易/事務處理容應用平台,通過公用通信網或互聯網為用戶提供在線數據處理和交易/事務處理的業務。 從事此類業務需要辦理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牌照,簡稱edi許可證。
哪些業務需要辦理edi許可證呢?
從事網上商城、物聯網交易、平台交易、P2P交易的企業需辦理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牌照。
辦理edi許可證需要具備這些條件:
1、申請企業的注冊資金必須滿足100萬以上;
2、申請edi許可證需要企業先做好icp備案,備案後方可申請edi許可證;
3、申請edi許可證需要企業提供不少於3人的社保,關於人員最好是從事相關業務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edi許可證辦理需要什麼材料:
1、公司營業執照副本掃描件;
2、公司法人身份證掃描件;
3、公司章程;(工商調檔)
4、社保證明材料;
5、公司主要管理人員身份證掃描件;
6、託管協議協議彩色掃描件和託管商IDC(互聯網數據中心)資質證書復印件;
7、互聯網域名注冊證書;
8、股東的相關證件;
9、公司股權結構圖;
10、租賃協議或房產證明;
11、企業商標證書。
㈨ EDI是哪種類型電子商務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縮寫,中文可譯為「電子數據交換」。它是一種在公司之間傳輸訂單、發票等作業文件的電子化手段。
它哪種類型的電子商務也不是!
㈩ 電子商務和EDI技術有些什麼作用
20世紀60年代,發來達國家開源始在港口和航運管理中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並逐漸深入應用到港口、航運管理的各個環節和部分。目前,在計算機管理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大力推廣和普及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L),使水運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和網路進一步擴大到貨主、保險、銀行、商檢、海關、外貿、貨運代理以及其他有關業務部門,實現網上電子商務。EDI技術使集裝箱單據的傳送快捷、方便,減少了傳送時間,保證了傳送質量,提高了傳送效率,對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門到門運輸以及物流體系的建立起到巨大的技術支持和保障作用。條形碼、集裝箱與EDI已被公認為國際貿易手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三大技術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