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濾過後蛋白含量變化
『壹』 濃縮前蛋白濃度很高,濃縮後卻沒有多少改變是怎麼回事
丙酮濃縮,tca濃縮,硫酸銨濃縮蛋白哪個比較好
我以前提的蛋白用的是TCA-丙酮內法,可是跑了好幾次,電壓都升不上容去,谷友們說可能是鹽離子濃度過高,但是我用超濾的方法試了,電壓還是升不上去,我只有重提蛋白,(我還是想用TCA-丙酮法)但我不知大家在用TCA-丙酮法提取蛋白時,在作等電聚焦前是不是都有一個除鹽過程呀.(如超濾,透析)
不知大家用這種方法提的怎樣,效果如何?希望給一點建議我用的是丙酮沉澱法,8000,10000都能在設定的程序時間內達到.
有資料說丙酮沉澱丟失低豐度蛋白,但是我膠片上低豐度蛋白還是有一些點,我估計丙酮沉澱後蛋白損失在30%左右.
『貳』 蛋白質水解後的蛋白質含量會如何變化
蛋白質水解後生成多肽或氨基酸,蛋白如果水解了,就不應該稱其為蛋白質了。所以專溶解在水裡的大豆蛋屬白如果水解了,蛋白質的含量自然是下降了。蛋白質中氮的平均含量是一定的,所以可以根據測定N的含量,來推測蛋白的含量,這種方法叫凱氏定氮方法。凱氏定氮法只能測定N的含量,根據N的含量計算溶液中蛋白質的含量,但凱氏定氮法中無法得知溶液中蛋白質是否水解。
『叄』 超濾濃縮蛋白溶液時其濃度該從高到低還是有低到高對超濾膜好呢
從低到高,當然首先3瓶中蛋白分子量應該差不多,否則先超濾小分子的,主要是減少超濾膜的堵塞程度
『肆』 蛋白純化後濃度太低怎麼辦
蛋白純化後濃度太低怎麼辦
提高SDS-PAGE的上樣量 將蛋白樣品超濾濃縮幾倍提高濃度 WB壓片時間稍微延長一點
『伍』 蛋白質水解後的蛋白質含量會如何變化
蛋白質水解後生成多肽或氨基酸,蛋白如果水解了,就不應該稱其為蛋白質了。所以溶解在水裡的大豆蛋白如果水解了,蛋白質的含量自然是下降了。蛋白質中氮的平均含量是一定的,所以可以根據測定N的含量,來推測蛋白的含量,這種方法叫凱氏定氮方法。凱氏定氮法只能測定N的含量,根據N的含量計算溶液中蛋白質的含量,但凱氏定氮法中無法得知溶液中蛋白質是否水解。
『陸』 蛋白質凍融後蛋白質含量變高是什麼原因
蛋白質凍融後蛋白質含量變高,這個最大的可能原因就是凍融的回過程中蛋白溶液的溶劑有答所減少,造成蛋白濃度提高。所以凍融後蛋白質含量變高。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凍融前後檢測的蛋白含量並不準確,要麼是凍融前檢測偏低,要麼是凍融後檢測偏高。造成了蛋白質凍融後蛋白質含量變高
『柒』 蛋白透析復性後,調pH變渾濁,蛋白會有影響嗎
問錯地方了。這么專業的生物知識,最好去搜索文獻。關於包涵體的文獻太多了。基本上做蛋白的都有涉及。 不要在這問,自己多一些文獻,比這里的回答強的多。
簡單找了點。
對於尿素和鹽酸胍該怎麼選擇?
尿素和鹽酸胍屬中強度變性劑,易經透析和超濾除去。它們對包涵體氫鍵有較強的可逆性變性作用,所需濃度尿素8-10M,鹽酸胍6-8M。尿素溶解包涵體較鹽酸胍慢而弱,溶解度為70-90%,尿素在作用時間較長或溫度較高時會裂解形成氰酸鹽,對重組蛋白質的氨基進行共價修飾,但用尿素溶解具有不電離,呈中性,成本低,蛋白質復性後除去不會造成大量蛋白質沉澱以及溶解的包涵體可選用多種色譜法純化等優點,故目前已被廣泛採用。
鹽酸胍溶解能力達95%以上,且溶解作用快而不造成重組蛋白質的共價修飾。但它也有成本高、在酸性條件下易產生沉澱、復性後除去可能造成大量蛋白質沉澱和對蛋白質離子交換色譜有干擾等缺點。
2. 怎樣洗滌包涵體?
通常的洗滌方法一般是洗不幹凈的,可以先把包涵體用6M鹽酸胍溶解充分,過濾除去未溶解的物質,注意留樣跑電泳,然後用水稀釋到4M,離心把沉澱和上清分別跑電泳,如此類推可以一直稀釋到合適的濃度,可以找到一個合適去除雜質的辦法,其實這就是梯度沉澱的方法,比通常的直接洗脫效果好。
3. 8M尿素溶解的包涵體溶液應如何保存?
在4度放置半個月,都沒什麼問題 。在室溫放置超過48小時,可能會對目的蛋白有影響,因為尿素在鹼性條件下可使一些氨基酸醯基化,所以早些處理BI溶液比較好。
4. 包涵體復性有什麼原則?
低濃度,平緩梯度,低溫。
5. 復性時的蛋白濃度是?
一般使用濃度為0.1-1mg/ml,太高的濃度容易形成聚體沉澱,太低的濃度不經濟,而且很多蛋白在低濃度時不穩定,很容易變性。
6. 復性中蛋白析出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處理?
出現蛋白析出,肯定是條件變化太劇烈了。復性應該採取復性液濃度和PH值逐漸變化的方法,例如根據包涵體的溶液成分,每隔1個PH或濃度值配置一種溶液,逐步透析到正常。此外透析時必須濃度極低,條件溫和,使蛋白質能夠正確折疊。但是復性的比率應該很低。
若加變性劑尿素可加到2M,鹽酸胍可加到1-1.5M;
另外可將甘油濃度增加,范圍可在≤30%,且在復性樣品中也可加適量甘油。
『捌』 超濾蛋白 咪唑濃度在多少一下可以了
超濾蛋白不需要考慮咪唑的濃度
咪唑是小分子試劑,分子量68.07,正常的超專濾管截留分子量一屬般都是3KD~10KD
咪唑這樣的小分子會直接透過濾膜進入到下層濾出液中,而蛋白會被留在上層溶液中
超濾蛋白如果不添加溶液,咪唑濃度是不會改變的,只會是提高蛋白的濃度
所以超濾蛋白不需要去考慮咪唑的濃度
『玖』 請問用Vivaspin超濾完蛋白質水解液之後應該怎麼處理才能恢復其超濾能力(其中的超濾膜不能更換)
很難,一般蛋白多肽類物質可以用1N NAOH處理,不過VIVASPIN的外殼是聚碳酸酯材料,對極性酸鹼都不耐受,不過還是歡迎你來電探討這個問題,我們上海摩速科學器材有限公司是SARTORIUS產品的一級代理021-56902220,VIVASPIN是SARTORIUS的超濾離心管
『拾』 超濾後得到的兩個樣品短肽含量和蛋白質含量差異很大,該怎麼解釋
本身就是大分子蛋白全過不來的 只有短肽過來
凱氏定氮法 測的氮元素 就把短肽也都當蛋白質算了
雙縮脲法檢 測的有肽鍵物質 比色估測 也是分不出短肽和蛋白質的
鄙人孤陋寡聞 或者題目有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