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濾工藝特點
超濾膜與反滲透膜性質上的區別:
反滲透膜,是一種模擬生物半透膜專製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屬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製成。膜孔的直徑一般在0.5~10nm之間,透過性的大小與膜本身的化學結構有關。
超濾膜,是一種孔徑規格一致,額定孔徑范圍為0.001-0.02微米的微孔過濾膜。在膜的一側施以適當壓力,就能篩出小於孔徑的溶質分子,以分離分子量大於500道爾頓(原子質量單位)、粒徑大於10納米的顆粒。超濾膜是最早開發的高分子分離膜之一,在60年代超濾裝置就實現了工業化。
Ⅱ 超濾設備的工藝流程
超濾是利用多孔材料的攔截能力,以物理截留的方式去除水中一定大小的雜質顆粒。在壓力驅內動下容,溶液中水、有機低分子、無機離子等尺寸小的物質可通過纖維壁上的微孔到達膜的另一側,溶液中菌體、膠體、顆粒物、有機大分子等大尺寸物質則不能透過纖維壁而被截留,從而達到篩分溶液中不同組分的目的。該過程為常溫操作,無相態變化,不產生二次污染。
工藝流程:原水→原水泵→機械過流器→活性疾過濾器→離子交換→用戶用水→存水箱→超濾過濾主機→保安過濾器
Ⅲ 電泳塗裝工藝中為什麼使用超濾系統
電泳塗裝工藝的超濾系統最主要目的是為了使電泳塗裝系統成為一個閉專環體系,減少污屬染物質的排放,並且還可以節省電泳塗料。
電泳後的工件需要用電導率極低的水沖洗,這樣可以減少電泳塗膜上形成二次留痕、顆粒等塗膜弊病。而是用純水沖洗的話,沖水耗量大,且沖洗後的水分中含有大量電泳塗料,直接排放不但浪費塗料而且污染環境,增加污水處理成本。
採用生物膜過濾純水沖洗後的水分,過濾出來的塗料進入電泳槽繼續是用,而過濾出來的水分稱為超濾液,可以用來再次沖洗工件。
放在我們汽車塗裝行業來說,這個工序稱為UF水洗(也就是超濾液水洗工序)。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Ⅳ 超濾膜在水處理工藝中的技術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超濾膜是超濾膜的一種。它是超濾技術中最為成熟與先進的一種內技術。中空纖維容外徑:0.5-2.0mm,內徑:0.3-1.4mm,中空纖維管壁上布滿微孔,孔徑以能截留物質的分子量表達,截留分子量可達幾千至幾十萬。原水在中空纖維外側或內腔加壓流動,分別構成外壓式與內壓式。超濾是動態過濾過程,被截留物質可隨濃縮小排除,不致堵塞膜表面,可長期連續運行。超濾膜是最早開發的高分子分離膜之一。
超濾技術是一種廣泛用於水的凈化,溶液分離、濃縮,以及從廢水中提取有用物質,廢水凈化再利用領域的高新技術。特點是使用過程簡單,不需加熱,能源節約,低壓運行,裝置佔地面積小。
Ⅳ 超濾膜設備的工藝流程是什麼樣的
1、礦泉水超濾來膜系統
在膜法自分離技術中膜的微孔徑在20×10-10m~1000×10-10m之間的過濾膜稱為超濾膜,即0.002-0.1μm之間,而一般膠體體積均≥0.1μm,乳膠≥0.5μm,大腸菌、葡萄球菌等細菌體積≥0.2μm,懸浮物、微粒子等體積≥5μm,因此超濾膜可以過濾出溶液中的細菌、膠體、懸浮物、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
2、工藝流程圖
適用於飲用礦泉水、山泉水、工業用超濾水,也可用於純凈水設備的前置預處理。
3、礦泉水超濾設備用途
超濾通常用於製取礦泉水、山泉水,是以壓力為推動力,利用超濾膜不同孔徑分離液體中的雜質的過程。目前在水處理行業中,聚碸和聚丙烯中空纖維式是組件應用最多。
轉載:網頁鏈接
上文僅供參考,不作學術性問答。
Ⅵ 超濾工藝用於飲用水直接過濾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超濾技術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膜池水不均勻對膜系統造成影響
①導致膜池間運行負荷大小不一,膜的使用壽命降低;②膜池膜組件污染速度與污染程度的差異變大;③造成同個系統膜的清洗周期不一致,增加運行調度成本;④膜的變化不一致,造成後期膜運行與護理的難度。
(2)管路氣密性對膜系統的影響
①增加輸水管道阻力與膜之間的壓力,減少膜的凈水能力;②增加設備能耗,造成設備使用壽命縮短;③清洗時造成膜組件損壞,導致膜系統無法正常作業。
(3)膜工藝自動控制系統不夠穩定
①執行設備的型號沒有達標,其檢測儀表與使用設備型號不符合;②膜系統的工藝操作性不穩定,控制人員的配置方案參差不齊影響了編程質量,造成施工質量問題。
超濾技術在應用中的解決措施
(1)膜池水不均勻的解決措施
①採用調節閥繼續擰調節,控制水流;②控制施工過程,針對流堰的標高進行檢查,確保其精確度;③過濾時採用敏感度與控制度較高的調節閥;④通過設置不同的過濾值來調節恆液。
(2)維持管路氣密性對策
①選擇適合的真空引水裝置,增加膜組件與輸水管道的連接精確度;②保證管路焊接的密封性,焊接完畢後,對管路進行耐壓與氣密性檢測;③連接管路與閥門絲口時,保障其密封性並選擇性能良好的閥門,連接完畢後進行檢驗[6]。
(3)維護膜系統自動控制穩定性的對策
①科學、合理的布置膜系統部件,控制布置流程形成系統性的管理;②選擇適合的相關設備,並在使用前進行檢測,確保使用設配與顯示儀表的兼容性,對程序編制過程進行控制,對其設置的參數繼續擰反復試驗並隨時對其進行調整,將膜工藝的各環節依照其物理關聯性進行子系統的構件,使其既具有獨立性也具有整體性。——格瑞水務
Ⅶ 膜分離技術的工藝優點
(1)在常溫下進行
有效成分損失極少,特別適用於熱敏性物質,如抗生素等醫葯、版果汁、酶、蛋白的權分離與濃縮
(2)無相態變化
保持原有的風味,能耗極低,其費用約為蒸發濃縮或冷凍濃縮的1/3-1/8
(3)無化學變化
典型的物理分離過程,不用化學試劑和添加劑,產品不受污染
(4)選擇性好
可在分子級內進行物質分離,具有普遍濾材無法取代的卓越性能
(5)適應性強
處理規模可大可小,可以連續也可以間隙進行,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易於自動化
(6)能耗低
只需電能驅動,能耗極低,其費用約為蒸發濃縮或冷凍濃縮的1/3-1/8
Ⅷ 制膜工藝中的熱法和濕法有什麼區別
您好!熱法即熱致相分離法,簡稱TIPS;濕法即溶劑致相分離法,簡稱NIPS。制膜是內一個復雜的熱力學容、動力學過程,如果看定義可以網路,說白了,這兩種方法主要的區別在於成孔的原理不同,熱法是通過後處理燒灼成孔,而濕法是鑄膜液中的溶劑向兩相間擴散,最後溶於溶液中成孔。
現在主流的制膜材料有PVDF(聚偏氟乙烯),PES(聚醚碸)等。熱法PVDF膜在耐化學性能和溫度方面有很大優勢,耐鹼性能良好,適用進水水質較差的情況。目前全球大概有5-6家企業可以生產熱法PVDF膜,其中國外有旭化成、海德能等,國內有中環膜等,國產產品的特點就是價格相對低廉,品質也還有所保證,如果有需要可以站內私信我。
Ⅸ 超濾管工藝放大可以改成什麼工藝
中空纖維式超濾膜的制備:
超濾膜的制備方法很多,而中空纖維超濾膜主要採用相轉換內法容。 相轉換法主要有浸漬凝膠法、溶劑蒸發凝膠法和溶出法等。目前商品化的中空纖維超濾膜主要採用浸漬凝膠法制備,制膜過程大致可分為七個步驟:
(1)將制膜材料溶入特定的溶劑中,並根據需要加入相應致孔添加劑;
(2)通過攪拌使膜材料充分溶解,而成為均勻的制膜液;
(3)過濾去掉未溶解的其他雜質;
(4)脫除溶液中微細的氣泡;
(5)在紡絲機中用特製的噴絲頭擠出形成中空狀原纖;
(6)使原纖中部分溶劑蒸發;
(7)將原纖漬於對膜材料是非溶劑的凝固浴中(通常是水或水溶液),液態原纖立即凝固成固態中空纖維;
(8)後處理使中空纖維具備某種固有性能。
Ⅹ 超濾膜的種類以及製作工藝
超濾膜的分類有很多:
按照膜組件的不同分類:有管式超濾膜,板框式超濾膜,卷式超濾膜和中空纖維式超濾膜。
按照壓力驅動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外壓式和外壓式。
膜材料的不同分類:有機超濾膜和無機超濾膜兩種。
有機超濾膜按材質又可以分:
1、聚碸類
如聚碸(PS)、磺化聚碸(SPS)、聚醚碸(PES)等。用這種材料制膜,易成型,膜機械強度好,耐熱、耐化學性能也較好,是目前用得較多的材料。
2、聚烯烴類
主要是聚丙烯(PP)和聚丙烯腈(PAN)。同聚碸相似,它的機械和化學性能較好。PAN的腈基是強極性基因,但PAN並不十分親水,通常引入另一種共聚單體(如醋酸乙烯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增加鏈的柔韌性和親水性,從而改變其加工性。
3、氟材料
目前主要用的是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四氟乙烯(PTEE),這種材料的超濾膜具有極優良的機械強度和耐高溫、耐化學侵蝕性能,使用溫度一40~260~C,可在強酸、強鹼和多種有機溶劑條件下使用,但成本很高。
4、聚氯乙烯(PVC)
這種材料製造的超濾膜具有優良的機械強度和極佳的化學侵蝕性性能,材料來源廣泛、穩定,成本適中,可以製造出優良的超濾膜,尤其是可以製造出在跨膜壓差很低的條件下,單位膜面積產水量卻很高的超濾膜。
5、其他材料除上述材料外,還有聚碸醯胺、聚醚酮、聚脂肪醯胺、聚醯亞胺、聚醚醯亞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