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式過濾器
A. 關於瀑布式過濾器
很多朋友的魚缸上都在使用壁掛式過濾器(瀑布),我的40cm魚缸上使用的是創新HF0400瀑布式過濾器。這種過濾器是將水經過物理和生化過濾後流回到魚缸,懸掛方式一般分為掛背壁和掛側壁兩種。
B. 40 25 30 的魚缸用多大的瀑布式過濾器 效果怎樣 有什麼缺點 怎麼弄才能讓它過濾得更干凈
40 25 30 的魚缸用6W的瀑布式過濾器比較適合。效果一般,缺點是過濾材料太少,減少飼養密度版和餵食量能權讓它過濾得更干凈。
40 25 30 的魚缸大約30升水,按照普遍的流量要求,3-6W的瀑布式水泵都可以。考慮到瀑布式過濾都有流量調節功能,所以選大一些的好。由於瀑布過濾中濾材量很少,且難以增加,所以整體過濾能力並不大,為了更好的處理水質,只有從源頭上減少有害成分的產生了。
C. 小型瀑布過濾器什麼牌子好
森森和日勝都可以,性價比比較高,便宜實用。JEBO佳寶和ATMEN創星等等其他牌子回的都比較貴,而且答這2年這些牌子老出現質量問題。我最近一個月壞掉了2個AT的潛水泵真是讓我很失望。我推薦日勝的因為性價比最高,幾乎是所有牌子的鼻祖了。很早很早以前就有這個牌子了。已經都是以經濟實惠耐用贏得消費者。森森的也可以。因為我也有森森的感覺也不錯用了半年了沒出過問題。不過瀑布上的蓋子買時要注意一下,有的會發生蓋不上的時候。質量問題不大,買時注意一下就OK了。
瀑布的大小就看你自己了,我推薦你選擇中等大小的。太小的瀑布沒用,起不到過濾效果,太大也沒用,因為你的缸也就是250*250*250這個尺寸(單位毫米)所以沒必要弄大的而且貴。
D. 有用過魚缸壁掛式過濾器(瀑布型)的嗎
我曾經來用過,缸比你的源略小,印象是30高,20寬的,長度應該沒到40。壁掛式和其他過濾在清洗換棉方面沒什麼不同,注意最好用換出來的水澄清後清洗,或加調整劑的水,不要直接用自來水等,以免大量殺死其中的硝化菌。我用的時候自己剪了過濾棉和生化棉(養菌)各一塊,過濾棉在前,生化棉在後,還放了幾個小磁環。每個月後更換其中的一種,相當於每種材料用3個多月,期間放過一個自己包的小包的活性炭3個多月。養過一年多,配有小燈,種有水草,養的孔雀和小草蝦,每周換水1/3-1/2,一直不錯。後因還有個680的缸,沒時間照顧兩個,被老婆整套送人了。
E. 我把瀑布式過濾器改裝了一下,能培養硝化細菌嗎
由於硝化菌繁殖的慢,常常被有害菌打的沒有還手之力,因此我們給它找了兩個幫手來搶地盤,一個是繁殖速度非常快的、好氧的酵母菌,負責搶地盤給硝化菌居住;另外一個是厭氧的乳酸菌,繁殖速度也非常快,負責消滅低氧區對硝化菌有害的菌種。這三個菌並肩子上,幾乎無堅不摧,成功率非常高。大夥可以參考
細菌要有家才能大規模繁殖,過濾器是它們最主要的家,房子越多越好,性價比最好的房子是玻璃環和沙子。
假如養魚的水總共有100升的話,那麼你需要有10升以上的直徑3毫米的沙子作濾材或至少1升的玻璃環。多點更好,雖然浪費了,但是有個儲備能夠應急。房子要提早建好,等待細菌們的入住。 ***呼吸的氧氣:
這些喜歡氧氣的細菌對氧氣的消耗量是巨大的,甚至比缸里的魚還厲害,因此,一個有效的充氧手段是不可以少的,可以用氣泵、水流濺落等多種方法解決。假如有了大量住房後水仍然很混,那麼是增加氧氣的時候了。
***足夠的食物:
只要缸里有魚,細菌們就會有食物,增加食物就能夠促進細菌們的繁殖,但是太少了細菌們吃不飽,太多了又會撐壞了,所以增加的速度很關鍵,這個我們後面講。另外我們要用一塊過濾棉來把大塊的食物打碎以便細菌們開吃。濾綿在過濾槽前面,占據濾槽10%的空間就夠了。
***一定的水流:
水流給定居的細菌們帶來氧氣和食物,水流大了就把細菌們的家沖走了,水流小了,帶來的氧氣和食物又不夠。對於100升水的缸,你應該有600升/小時以上流量的泵,以及一套水循環管道,並且製造良好的水流以便把糞便和食物殘渣帶給細菌們。 ***合適的溫度:魚和細菌們在24-28度之間是可以很好的生長和繁殖的。如果水比較冷,一個加熱棒就可以解決了。一般100升的缸有個100瓦到150瓦的加熱棒就很合適了。
***穩定的水質: 由於細菌們基本上住在水裡,他們喜歡比較穩定的水質,一旦水質劇烈變化,它們就要搬家了。在水流經的濾槽里放置少量的活性炭或者麥飯石,大概占據濾槽的10%的空間就足夠了。
***培養的方法:
首先,咱們要准備好各種器材和菌種。器材按照上面的要求在魚店購買。菌種就要多跑幾個地方了,其中:
硝化菌要在魚店裡買質量可*的乾粉狀的,實在買不到就算了,我們可以慢慢的培養;
酵母菌去商場里買那些發面用的純酵母粉;
乳酸菌就用活性酸奶來替代,記得買那些號稱有多少多少億個有益菌的、沒有經過滅菌處理的名牌酸奶哦;
枯草菌就要使用從葯店裡買來的一種小兒消化葯——「媽咪愛」。
然後,就應該給咱們的裝了100升已經曬好的水的魚缸來個大掃除,把過濾器、過濾棉、玻璃環、活性炭(或麥飯石)、水、泵、加熱棒沙子、石頭、草等等東西通通按照設計放到缸里或濾槽里合適的位置用高錳酸鉀消毒,給0.4克高錳酸鉀就可以了,這時的濃度是十萬分之四左右;浸泡半個小時後就全部乾乾凈凈啦(也可以用這個濃度的高錳酸鉀液擦洗魚缸並浸泡其他器材)。然後,把魚缸和所有器材沖洗干凈。
接著在魚缸里灌入曬好的水(推薦方法),或者用自來水灌滿並等待一天。也可以直接使用被高猛酸鉀徹底消毒的水,但是要多等幾個小時,待水的顏色從紫色逐漸淡化到桃紅色或更淡時,即表明高錳酸鉀已經失效,此時可以開始下面的步驟了。這時,就可以請細菌們入住了。把從魚店裡買來的乾粉硝化菌(推薦)15克或液體硝化菌15毫升倒進缸里;
然後,再把純酵母粉一湯匙、活性酸奶一湯匙以及「媽咪愛」一小袋(1克)用缸里的溫水盡量完全化開,把比較清澈的部分倒回缸里,把剩下的殘渣扔掉或倒入過濾槽這些不明顯的地方都行.
這樣,咱們就完成了「播種」的過程;這個時候的魚缸通常是一片霧蒙蒙的,這是菌種在飄盪,沒關系,幾天內就會清澈的;下面,當然是給細菌們找食物啦。既然咱們的缸里有100升的水,那麼就放養4條3-4厘米長的小魚吧!它們是先鋒,所以必須是身強力壯、不怕死的小傢伙,進入魚缸之前要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鍾消毒,避免帶著病菌進入魚缸;高猛酸鉀溶液的濃度可以按照能見度來衡量,對魚類和水草等生物消毒時,採用的能見度以不低於60厘米為好,消毒時間大概在10——15分鍾即可。正常的飼養它們幾個,每天喂兩次,每次的食物必須在1到2分鍾內吃完。然後咱們就等待吧。假如水質在第二天渾濁了,就適當換點水,然後適當減少餵食。就這樣等待3天;
第4天,假如水質變的清澈無比(有時侯第2天就水清了,但還是要等待到第4天再操作),那麼水就快養好啦!這時要繼續測試一下微生物過濾系統的應變能力。只要把餵食量增加一倍就可以了。一直等待3天;期間稍有渾濁要仔細觀察,只要沒有腥臭味散發出來就不必換水;
第7天,假如水質仍然清澈無比,這時我們可以把比較嬌貴的魚請進魚缸了。先換點水,然後少放幾條,少量餵食(1分鍾內吃完),觀察3、4天,再繼續放另外一批,食物也逐漸增加點;就這樣我們以後每個星期給魚缸換1/5到1/4的水,配合每天定時、定量、定點的餵食,就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好」水了!到這里我們就完成了「硝化系統」的建設,依*每周換水的維護,就可以長期穩定
如果你是想自己養魚的話,現在有賣瓶裝硝化菌的,倒在缸里加上溫,放里幾條小飼料魚,死活都別撈他,等缸里的水過濾干凈後,硝化菌就肯定培養成功了!
F. 小魚缸的過濾器,瀑布式掛壁和內置過濾器哪個更好
壁掛式的,內置式的不好用,而且清理時候垃圾會掉在缸里,把水搞的很臟。
G. 瀑布式過濾器有效果嗎
我這幾天也在發愁過濾的事情。我的缸是80的,最終決定用外濾桶了。還不清楚行內不行。樓主缸的這個容規格,我記得我在水族店看過店家養的龜,大體也這樣大小的缸,好像是用的內濾,裡面4到5隻苗這樣。
上濾的話,我原來也買過,十幾二十多塊。其實原理是一樣的,就水泵抽上來,經過濾材再流下去。 買的現成的上濾,我感覺,能放的濾材很少。如果想上濾的話,還不如DIY,能多方濾材,效果也就好。瀑布式的不太理解,我總覺得,瀑瀑布式是不是就是內濾啊,一個類似圓柱體的,然後開口在上面,那樣留下來。 如果我是你的話,我就不用內濾,感覺占缸裡面的空間,外濾也有迷你的好像。上濾的話呢,自己做比較好。
這是我研究了這幾天焦頭爛額加上請教各種人等,最後學習的成果,和你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幫到你。
H. 草缸用瀑布式過濾器的問題
很多水抄草泥剛下水時候都會渾水的,就像ADA,尼特利都避免不了渾水,黃水的問題!
一般放上幾天就可以了!你可以每天觀察清潔度!
當然要是為了快速使水質變清,可以添加硝化細菌,用絲襪裝些活性炭放倒過濾器里邊,等過幾天水清了,把活性炭丟掉就好了!
你的泥買對了么?象尼特利就分軟水版,硬水版需要根據自己的水質選用!
瀑布過濾很好了呀!你去專門的草缸店看,他們很多小草缸都是瀑布了
I. 瀑布式過濾器3.5W的,過濾棉就有一塊嗎硝化菌在哪培養啊
硝化菌的生活區域 在陶瓷環里 瀑布式的小型過濾器 是不能培養的
一、培養硝化細菌的准備:
1 裝備及材料:外濾桶(其它能容納陶瓷環的過濾器也可以)、充氧泵(包括軟管及沙頭等)、底砂(可以省略,使用時要先清洗)。
2 葯劑:硝化細菌。
3 闖缸魚:廉價的健康的清潔工作魚、飼料魚等。
4 外濾桶的濾材:
(1) 粗濾棉(兩層),主要作用是進行物理預過濾,如果包在外濾桶的進水口外,則更便於更換;
(2) 生化棉,主要作用是培養分解有機物的消化細菌,能提高水質澄清度;
(3) 陶瓷環,一般情況下,陶瓷環體積要佔全缸水體積的3~5%,主要作用是附著硝化細菌,以保證水質無毒性;
(4) 粗濾棉(一層),主要作用是物理過濾,打散、吸附細菌的代謝廢物。
其它種類的過濾設備可參照上述外濾桶進行設置。
(5)加熱棒(溫度達不到時配置)。
二、新缸開缸步聚:
第一天,安裝設備(白天)——注水——鋪砂(6cm左右厚度,或不鋪砂)——裝備開始運行——檢查是否有漏水,以及裝備安裝是否有問題。
第二天,排水——重新注水(經過曝氣處理後的自來水即可)——運轉裝備(過濾及充氧,從此連續運行,不再關閉)——投入狀態好、體質健壯的魚闖缸——按說明加入硝化細菌。(其後連續十天,按說明繼續補充硝化細菌)
第七天左右,一般,分解NH3、NH4的亞硝酸菌群已經初步形成,但硝酸菌群的形成還尚需過些日子,此時水體內NO2的含量會出現峰值,闖缸魚容易出現不適。如果此時闖缸魚無任何異常,進食活躍,則可在第十天起逐日繼續增加闖缸魚的數量,並逐漸增加投喂量。
一個月後,生化系統就基本穩定下來了,可以考慮加入價高的主要魚群了。
三、日常維護:
定時換水(每周換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換水周期可適當加長,換水量可逐漸減少,但需以不出現褐藻為限。換入的水如果是自來水,要經過24小時的充氣,以去除自來水中的余氯,減少對硝化系統及魚的傷害。如果自來水水質較好可省略。
四、注意事項:
1 加入闖缸魚後,如果出現異常,則盡快換水(部分換水)。
2 過濾及充氧設備盡量不要中斷運轉,以免硝化菌死亡。
3 過濾桶中的陶瓷環總體積要達到缸水體積的3~5%;
4 水體含氧量與生物過濾效率相關,在不影響觀賞的前提下,盡量增加充氧。
5 硝化細菌建議選擇進口名牌的,國產雜牌的盡量不要用。
6 過濾系統的物理過濾及生物過濾,僅能保證水質的清澈及無毒性。而水溫、PH值、硬度都是影響魚只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建議參考具體資料,進行相應調校。
7 定量定時餵食,不要讓魚吃得過飽,不要留殘餌。
8 濾材不要緊常清洗,最多兩周清洗一次(本人三個月至半年左右洗一次),而且每次只清洗濾材中的部分,清洗可和換水同時進行,濾材只能用從缸中抽出的水輕輕漂洗,切不可用自來水洗,以免菌群被消滅。
魚缸中沒必要加鹽,但少量鹽不會影響菌群的生存
J. 瀑布式外過濾器的原理是什麼,是否可以培養出硝化細菌
瀑布式外過濾器也是常用的水處理過濾器,過濾器原理如下:
過濾器的工作內原理容
過濾器工作原理是待過濾液體由濾器進口壓入,經濾芯自外向里透過濾層而被過濾成清澄液體,然後經出口排出。在壓力的作用下,使原液通過濾材,濾渣留在濾材上,濾液透過濾材流出。水中殘存的微量懸浮顆粒、膠體、微生物等,被截留或吸附在濾芯表面和孔隙中。
瀑布式外過濾器的濾材或砂礫可以培養出硝化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