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濾原理圖
㈠ 納濾設備的工作原理
納濾工作原理
膜分離是利用膜對混合物中各組分的選擇滲透作用性能的差異,以外界能量或化版學位差為推動權力對雙組分或多組分混合的氣體或液體進行分離、分級、提純和富集的方法。膜孔徑處於納米級,適宜於分離分子量在100~1000,分子尺寸約為1 nm的溶解組分的膜工藝被稱為納濾(NF)。NF膜分離需要的跨膜壓差一般為0.5~2.0 MPa,比用反滲透膜達到同樣的滲透能量所必需施加的壓差低0.5~3 MPa。根據操作壓力和分離界限,可以定性地將NF排在反滲透和超濾之間,有時也把NF稱為"低壓反滲透"或"疏鬆反滲透"。20世紀70年代J. E. Cadotte 研究NS-300膜,即為研究NF膜的開始。當時,以色列脫鹽公司用" 混合過濾"來表示介於反滲透與超濾之間的膜分離過程,後來美國的公司把這種膜技術稱為納濾,一直沿用至今。之後,NF發展得很快,膜組件於80 年代中期商品化。目前,NF已成為世界膜分離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
㈡ 納濾設備的工作原理
納濾(NF)膜的研製與應用較反滲透膜大約晚20年。20世紀70年代Cadotte研究NS-300膜,即為研究NF膜的開始。當時,以色列脫鹽公司用「混合過濾」(hybrid
filtration)來表示介於反滲透與超濾之間的膜分離過程,稱為鬆散反滲透(loose
RO)膜。後來美國的Filmtec公司把這種膜技術稱為納濾,一直沿用至今。之後,納濾技術發展得很快,膜組件於80年代中期商品化。目前,納濾技術已成為世界膜分離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
(1)
納濾膜定義
到目前為止,對納濾膜的准確定義、機制、特徵等的認識還遠遠不充分。學術界比較統一的解釋納濾膜的定義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①
納濾膜介於反滲透和超濾膜之間,其膜表面分離皮層可能具有納米級微孔結構。
②
相對於反滲透膜NaCI的脫除率均在95%以上,一般將NaCI脫除率為90%以下的膜均可稱之為納濾膜。
③
反滲透膜幾乎對所有溶質都有很高的脫除率,而納濾膜只對特定的溶質具有脫除率。
④
納濾膜孔徑在1nm以上,一般1~2nm。
⑤
主要去除一個納米左右的溶質粒子,截留分子量在200~1000道爾頓。
⑥
反滲透膜幾乎均為聚醯胺材質,而納濾膜材料可採用多種材質,如醋酸纖維素、醋酸-三醋酸纖維素、磺化聚碸、磺化聚醚碸、芳香聚醯胺復合材料和無機材料等。
⑦
一般納濾膜的表面形成高聚物電解質因而常常有較強的負電荷性。
(2)
納濾原理
與超濾及反滲透等膜分離過程一樣,納濾也是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是一個不可逆過程。其分離機制可以運用電荷模型(空間電荷模型和固定電荷模型)、細孔模型以及近年來才提出的靜電排斥和立體阻礙模型等來描述。與其他膜分離過程比較,納濾的一個優點是能截留透過超濾膜的小分子量的有機物,又能透析反滲透膜所截留的部分無機鹽——也就是能使「濃縮」與脫鹽同步進行。
㈢ 凈水器工作原理:ppf棉,納濾與中空纖維的區別
【PP濾芯】採用PP(聚丙烯)熔噴製成,過濾精度1-10微米,屬於微濾,用版於濾除大顆粒的鐵銹、泥沙權和膠體,不能濾除大分子有機物、細菌、水垢、重金屬和化學污染物;
【中空纖維濾芯】一般是指中空纖維超濾膜,過濾精度0.1-0.01微米,屬於超濾,用於濾除鐵銹、泥沙、膠體、大分子有機物和細菌,不能濾除水垢、重金屬和化學污染物;
【納濾】過濾精度約0.001微米(1納米),能濾除細菌、病毒、重金屬和一部分水垢和化學污染物
【RO膜】過濾精度約0.0001微米(0.1納米),能濾除細菌、病毒、水垢、重金屬和化學污染物
-------------------------------------------------
【凈水器百問百答,盡在「嶗泉凈水器段總」個人中心】
㈣ MBR膜什麼意思
浸沒式超濾英文是:Flow Split,是基於超濾膜組件開發出的一種浸沒式超濾系統。SMF是MBR(膜生物反應器)的改進型工藝,用膜組件替代了傳統工藝中的二沉池進行固相和液相分離的一種新型技術工藝。
山東時代華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MBR-15、MBR-20、MBR-25、MBR-30四種型號規格,可根據客戶要求加工定製。
㈤ RO反滲透膜技術原理,家用凈水設備反滲透食物剖面圖
反滲透又稱逆滲透,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內膜分離操作。因為容它和自然滲透的方向相反,故稱反滲透。根據各種物料的不同滲透壓,就可以使大於滲透壓的反滲透法達到分離、提取、純化和濃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