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edi應用案例
Ⅰ EDI在哪些領域中有應用
EDI(Electrodeionization)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相結合的純水專製造技術。它巧妙屬的將電滲析和離子交換技術相結合,利用兩端電極高壓使水中帶電離子移動,並配合離子交換樹脂及選擇性樹脂膜以加速離子移動去除,從而達到水純化的目的。在EDI除鹽過程中,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通過離子交換膜被清除。同時,水分子在電場作用下產生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些離子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連續再生,以使離子交換樹脂保持最佳狀態。
應用領域
⊙電廠化學水處理
⊙電子、半導體、精密機械行業超純水
⊙制葯工業工藝用水
⊙食品、飲料、飲用水的制備
⊙海水、苦鹹水的淡化
⊙精細化工、精尖學科用水
⊙其他行業所需的高純水制備
系統特點
⊙ 產水水質高而穩定。
⊙ 連續不間斷制水,不因再生而停機。
⊙ 無需化學葯劑再生。
⊙ 設想周到的堆疊式設計,佔地面積小。
⊙ 操作簡單、安全。
⊙ 運行費用及維修成本低。
⊙ 無酸鹼儲備及運輸費用。
⊙ 全自動運行,無需專人看護
Ⅱ EDI技術在中國的實際應用有哪些舉例說明一下吧!
好象還不是很普遍,一個是要配置EDI的費用不低,不是大公司一般負擔版不起,另外現在很權多公司對EDI的認識還很不足,沒有認識到它能帶來的好處,所以我覺得在中國充其量只是起步階段吧,不過潛力應該會是挺大的。這是我的粗淺的認識。但它畢竟是一個先進的技術,遲早人們會認識到它的價值的。現在很多外貿公司也都好象沒有用上這種技術,還都是傳統的方式啊。
Ⅲ EDI在哪些領域中有應用
我國的發展
我國自1990年開始,國家計委、科委將EDI列入"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例如,外經貿部國家外貿許可證EDI 系統,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中國外運海運/空運管理EDI系統,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中化財務、石油、橡膠貿易EDI系統"以及山東省抽紗進出口公司"EDI在出口貿易中的應用"等。1991年9月由國務院電子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辦公室牽頭會同國家計委、科委、外經貿部、國內貿易部、交通部、郵電部、電子部、國家技術監督局、商檢局、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中國銀行、人民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稅務局、貿促會等16個部委、局(行、公司)發起成立"中國促進EDI應用協調小組"。同年10月成立"中國EDIFACT委員會"並參加亞洲EDIFACT理事會,目前已有18個國家部門成員和10個地方委員會。EDI已在國內外貿易、交通、銀行等部門廣泛應用。
l993年起實施"金關工程"即對外貿易信息系統工程,它是EDI技術在外貿領域的應用的試點,網路和服務中心建設,已取得重要成果。
"九五"期間,海關、交通、商檢及商業的EDI應用項目已被列為國家重點項目。
EDI技術現今還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不過EDI的推廣應用的的確確大幅度提高了商貿和相關行業(如報關、商檢、稅務、運輸等)的運作效率。
Ⅳ 通過案例談談什麼是ediedi可以給企業帶來什麼好處
電子商務平台需要第三方入駐的形式是需要辦理edi許可證的。例如:+貓 +寶
好處:內先從法規來講國容家對電信業務經營實行許可制度。經營電信業務,必須依照規定取得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頒發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未取得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從事電信業務經營活動。網站查封10-100w的罰款.
Ⅳ edi系統為中遠集團帶來了哪些啟示
中遠集團是中國大陸較早的EDI系統的使用者,中遠集團EDI系統的實施是根據回企業發展以及業務的需要答進行的,滿足企業業務發展的需求,能夠直接改善企業的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企業成本。希望對您有幫助。
Ⅵ edi系統面臨的威脅中的例子
2、如果 Program Files 文件來夾內包含未授權用戶源也可訪問的 BizTalk Server 可執行文件和 EDI 架構,此類文件可能會被這些用戶修改;
3、欄位很長的架構容易遭受拒絕服務攻擊 ;
4、如果控制編號超過了最大長度的限制,消息處理將會中止;
EDI系統的安全策略
針對EDI應用所面臨的威脅和攻擊,EDI系統的安全策略應是:
他人無法冒充合法用戶利用網路及其資源;
他人不能非法竊取或偷看報文的內容;
他人無法篡改、替換或擾亂數據;
與報文交換有關的各種活動及其發生時間均有準確、完整的記錄和審計。
為實現這些目標,EDI系統中的用戶所需求的安全業務主要有以下幾種:
鑒別包括源點鑒別和實體鑒別,即要能准確鑒別報文的來源。
用戶身份識別。它包括訪問控制和證書管理兩方面的內容。前者確保只有合法用戶才能進入EDI系統;後者為合法用戶簽發證書並實行有效管理。
防抵賴:即源點不可抵賴、接收不可抵賴和回執不可抵賴。
Ⅶ 結合具體案例,簡述EDI在電子商務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EDI應用一般都是在海關,港口還有超大型企業里應用!不過EDI的應用和現實內中的電子商務差別還是很容大的,只不過是數據傳輸通過郵件,因此屬於商務中的一個環節跟網路扯上關系了,嚴格來說,跟電子商務的關系不大!具體案例的話,我就在這些相關企業工作過,但是這個不是很好講!沒有書上講的那麼復雜,其實最關鍵的就是一個數據的標准化和文件格式的標准化!大企業才是EDI數據處理的中心,是EDI的推動者,小公司只是跟隨者!一套完整的EDI系統投入很大的,尤其是作為數據處理中心的企業,小企業不可能是數據處理中心,因此也不會主動上這個東西!小企業跟隨也很容易,有電腦就行!有一個客戶端,接受大企業的標准化數據和標准化文件就可以了!這個主要是以郵件的方式進行的,當然郵件的內容以EXCEL表格為必須!這個文檔都是標準的,這個標准就是有數據處理中心的企業制定的!
Ⅷ 簡述EDI主要可應用於哪些用途
解答:
Ⅸ 了解edi應用狀況 寫出一篇針對某一行或企業的edi調查報告
佛山照明:傳統照明老兵或折戟LED戰場
昔日以燈王著稱的國內照明龍頭企業之一,佛山照明本以為倚靠歐司朗這個全球照明巨頭的大股東優勢,可以快速引入LED核心技術。然而某種意義上,歐司朗除了是佛山照明的大股東外,更多的是其競爭對手。兩家企業同處於佛山市汾江北路,前後不過一二公里之遙,然而兩家公司都是生產照明等相關產品。
正因如此,雖然手握LED照明領域多項專利,歐司朗始終不願意把這些技術引入佛山照明。而為了在LED領域有所突破,佛山照明不得已四處尋求同其他公司的合作。
就在2010年7月,佛山照明與美國普瑞光電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不過,兩年來,這一合作的進展情況,佛山照明就再也沒有在公告中披露。
而另一方面,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傳統照明業務,佛山照明的業績增長已經出現疲態。公司2012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64億元,同比減少2.83%;實現凈利潤1.35億元,同比增長14.13%。盡管公司出現了「增利不增收」的情況,但公司上半年主要是通過賣出控股子公司和壓減常年虧損項目來減少開支。同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也從2010年的19.83%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 9.43%。
對於佛山照明來說,急需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近年來,佛山照明在新能源、LED行業均積極出手。不過,在最近一個月,佛山照明陸續解散多家合資公司,其中就包括一家LED合資企業與一家新能源子公司。
6月底,佛山照明的首個LED合資案宣布失敗,其與麗嘉科創有限公司(香港)於2011年6月合資設立的廣東佛照新光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佛照新光源」)已正式解散。
就在今年初召開的全球LED經銷商大會上,佛山照明確立了2012年主要的工作為加大力度發展LED照明產品。
但半年時間已過,佛山照明並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而在日前召開的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公司相關負責人稱目前公司戰略清晰,正以積極、開放的心態對LED產品進行全面布局。
和所有的傳統照明企業一樣,佛山照明(000541.SZ)面臨著LED照明轉型的危與機。
病急亂投醫
去年4月28日,佛照新光源誕生。新公司由佛山照明和麗嘉科創有限公司(香港)合資成立,其中佛山照明以1.22億的現金出資,占合資公司55%的股份,麗嘉科創有限公司以專利技術出資,作價1億元,占合資公司45%的股份。
成立之初,佛山照明對這一項目充滿了憧憬。
對於麗嘉科創有限公司的專利技術,佛山照明在公告中不乏溢美之詞。公告稱,通過合資公司的專利技術, 公司可以打破國外企業在LED行業上的專利封鎖,順利進入LED光源行業。同時,經中國科學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詢中心檢索分析,該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其綜合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和市場開發價值。公司認為,這一合作符合公司戰略規劃和長遠發展目標,符合全體股東的利益。
這件被稱為新型波長轉換機制的LED光源高顯色性、低色溫白光LED專有技術經佛山照明檢測驗證,在使用同樣晶元條件下,通過該技術可獲得顯色指數達90%以上、不同色溫的LED光源,光效高出國內外同類LED光源25%以上。
事實上,《高工LED》記者從國內一家曾與佛山照明接洽的LED照明企業負責人口中得知,此項技術就是遠程熒光粉技術。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報告稱,這一技術並非麗嘉科創有限公司獨創。在此之前,包括英特美光電、飛利浦、科銳等國際LED大廠早已對這一技術進行產業化,然而其量產和成本一直不如預期。
「佛山照明之所以被忽悠,一方面是公司在LED轉型上的急迫,另一方面則是對合作夥伴缺乏專業性的盡職調查。」在上述人士看來,這是很多國內傳統照明企業轉型LED的通病。
佛照新光源經過一年時間的運作,其LED照明業務也並不如預期。截至2011年底,佛照新光源公司虧損116.12萬元。
記者在佛山照明半年報中發現,除了已經解散的佛照新光源,目前還剩下一家參股公司廣東佛照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負責生產、銷售LED光源產品、LED照明應用產品,照明安裝工程。
佛山照明在2011年年報中稱,公司將加大力度發展LED照明,並專門成立LED事業部,密切關注LED照明技術與市場發展動態,持續進行LED應用產品的開發與改進工作,繼續尋求具有技術領先優勢的合作方,適時擴大公司LED照明產品的生產規模,擴大LED產品銷售在公司銷售收入中所佔的比重。
然而,《高工LED》記者走訪佛山照明總部時了解到,目前公司LED照明部門僅有不到10名工作人員。
記者從佛山照明一家LED封裝供應商了解到,傳統照明的產品工藝都已經穩定,對技術要求不高,相關技術人員的薪水平均在2000元-5000元之間。由於沒有擺脫傳統照明的觀念和思路而按照傳統照明的思路,佛山照明並沒有花重金聘請高技術含量的研發人員。
這一反差,在高工LED CEO張小飛看來,過去幾年時間里,國內傳統照明企業LED轉型步伐並不夠堅定。「上市公司要看業績,而LED產品由於沒有辦法做到量產,業績也就上不來,最終還是依靠傳統業務盈利。」
正是如此,傳統照明企業既需要依靠傳統業務支撐業績,所以就無法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不做准備工作,將來會遇到更大的問題;做准備工作,業績通常慘淡看不到盈利的方向。張小飛將這種狀態形容為「守」,但守就意味著被動。
而在易特照明董事長馮俊看來,無論投資什麼LED照明項目,佛山照明都需要兩類人,一是產品經理,一是工程經理。
建立LED工程中心是傳統照明企業轉型LED的當務之急。因為目前LED照明行業主要以工程銷售為主,而LED工程項目專業性強。「雖然佛山照明有經銷商渠道,但是他們往往並不懂LED工程方案,不知道怎麼跟客戶談工程。」
佛山照明LED事業部經理陳文基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目前,LED照明與傳統照明有很大區別,原來是走省級代理,形成多渠道的能力比較強,LED照明現在還沒形成多層級批發的格局。在渠道建設上,公司現改為首選地級城市鋪設分銷網點。但目前仍面臨的問題是雖然很多客戶感興趣,但不懂LED照明,需要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和引導。
今年6月,佛山照明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急需LED工程人才。
低價搶市埋炸彈
「佛山照明選擇低價入市LED,有些令人費解。」今年上半年,《高工LED》記者走訪全國燈飾城時,眾多經銷商表現出自己的擔憂。目前市面上同一款12W LED射燈,雷士照明標價300元,勤上光電標價259元,而佛山照明的則是150元。
按照佛山照明的規劃,先有量,有了量之後,再建立自己的LED照明生產線。
「佛山照明的LED照明模式是找代工廠做OEM貼牌,但是他們所追求的是低價策略,其上架的LED照明價格與節能產品持平。」業內人士透露。
低價策略能夠提高銷量,迅速搶占市場。然而,這種低價策略也為佛山照明發展LED埋下隱患。該位人士表示,小批量訂購低價產品問題不大,當大批量去推廣的時候,就有可能砸掉自己多年以來形成的品牌。
按照目前市場上有質量保證的LED照明產品為標准,其成本價格根本還無法與傳統照明相持平。 「佛山照明找的LED照明代工,甚至要求其價格還要低過中山,這對於產品質量而言無疑是埋下一個定時炸彈。」 一位與佛山照明有過業務往來的貼牌廠商負責人表示,為了盡可能降低價格,佛山照明的做法是,盡可能尋找低價LED照明工廠做貼牌。
「低成本的產品不是不能做到,而這關鍵在於對供應商的控制。」該位貼牌廠商分析,佛山照明在傳統照明領域有一個很強的供應商體系,但是在LED照明領域,其對供應商的理解及控制並不強。
但事實上,國內幾家規模上億的LED封裝企業相關負責人均表示,自己都曾向佛山照明推薦LED光源器件,但都屢碰釘子。
曲德久表示,無論是成本,還是質量,LED光源與傳統照明相差巨大,如果沒有供應商支持,LED照明的價格和質量根本無法得到保證。
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幾家傳統照明大廠正在與LED中游大型企業簽署戰略合作關系,以期得到上游技術與原材料成本的支持。
對於佛山照明對供應商「只控制價格不注重質量」的問題,佛山照明一家深圳供應商表示,這讓他們很為難。而對於部分供應商而言,他們更願意選擇新興LED照明企業,因為雙方在LED照明生產與銷售方面很容易達成共識。
十年替代市場
其實無論是否具備對LED照明的充分理解和市場策略思考,傳統照明企業還是始終在過渡期面臨著LED照明左手砍右手的困惑。
但是,這並不代表傳統照明企業在新技術改革新產品更換時期沒有機會,全國也不乏成功轉型LED照明的例子。
上海一家傳統照明企業,短短半年時間迅速轉型為LED商業照明企業,其老闆的思路來自於替代市場。該老闆表示,在LED照明日益激烈的時候,傳統企業已經不能花較長時間去評估LED照明企業及其產品,必須在路上就解決。因為LED照明都是質保三年,而一旦客戶被LED企業搶了,就意味著傳統照明企業在今後的幾年時間便失去了這一客戶。
「三年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為這個替代是徹底性和永久性的。遺憾的是,目前很多傳統照明企業從觀念上,戰略上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天電光電副總經理曲德久表示,如果替換成LED燈管,這也就意味著這些地方就再也不用傳統燈管了,這一客戶就再也不用你的燈管了。而當到了下一個更換期,這一客戶將面臨更多的LED品牌企業,更何況還有現有的供應商?
而更讓傳統照明企業想不到的是,新興LED照明企業藉助資本市場快速壯大自己的勢力。從去年開始,國內有多家涉及LED照明業務的企業已經在創業板上市,同時銷售額也處於快速提升階段。
財報數據顯示,佛山照明1958年涉足照明行業,經過50餘年發展,2011年其年銷售額為22.61億元。而成立於1993年的勤上光電,2011年LED照明業務銷售額已經達到7.69億元。
而讓傳統照明企業一直引以為豪的渠道優勢,也正在一步步被新興LED照明企業滲透和瓦解。據了解,包括勤上光電、萬潤科技、實益達、洲明科技等LED上市公司都或多或少在布局自己的全國照明渠道。
「傳統照明企業也只有剩下不到兩年光景,來決定他們能不能繼續參與LED照明市場的競爭。」不少業內人士如此評價,如果企業不迅速轉變觀點,調整方向,主動出擊,兩年以後就有可能迅速在照明市場上消失。
而在佛山LED行內人士看來,佛山照明進軍LED市場最大優勢是其雄厚的資金和龐大市場,但公司已錯過了佔領LED行業高地的最好時機。
Ⅹ 上海EDI的技術發展和一個實例
前言在日本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各大企業固有數據的交換速度比起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1995年制定了日本國內物流標准信息(JTRN),近年來又產生了綜合性的統一觀點供應鏈管理(SCM:SupplyChainManagement) ,日本國內物流標准信息電子數據交換(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成了人們注意的焦點。 一、日本物流EDI標准化概要國內物流相關的標准化及普及,是1996年由在通產省及運輸省的支持下成立的物流EDI推進委員會(由(株) 日本Logistic System協會及物流EDI推進機構的共同事務局主辦)具體實施的。該委員會制定了標准EDI,以次為基礎又確立了"高度物流信息化系統開發事業"。通產省於1998年度開始實施此項計劃。該項計劃通過向物流行業開發引入先進的信息系統及EDI手段,達到大幅度提高物流效率為目的,其特徵是非常重視尤其是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化。2000年7月日本服裝產業協會對該項計劃進行了實地檢測。日本北邦參與了這項基幹系統的開發工作。 二、EDI的優勢1.有效利用原數據可產生以下間接的優勢。 削減數據介面人員;自動進行數據介面,縮短作業時間;自動介面,避免操作失誤。 2.無紙化,可實現業務託付。 削減成本;高效作業, 削減人員成本;從紙張到利用數據進行管理,縮短查詢時間。 3.易於構築SCM系統。 三、物流企業EDI的發展現狀對於物流企業,對於簡化作業、提高效率以及構築SCM系統,EDI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目前現實中EDI的普及率還不足46.9%。(據1999年產業情報化中心(CII)與EDI推進協會(JEDIC)第3次調查結果顯示) 信息技術可謂是瞬息萬變的,是以飛快的速度進行技術革新的。並且促進著各企業基於經營戰略的固有的系統化、標准化。因此,根據國家計劃制定了發展方向時,有可能時代已經落後,政策已經陳腐了。 為何EDI沒有普及? 1、以大型企業為中心進行著固有的信息化,因此物流標准化落後了。 2、行固有信息化的企業向標准化轉換需要資金和人力。 3、物流行業並沒有廣泛理解EDI的優勢。 4、EDI工具成本太高,難以使用。 5、物流相關系統中沒有把EDI作為標准加入。 6、考慮行業團體的利益關系,標准化的推廣意識不同。 7、物流企業間的系統化水平參差不齊。 8、很多企業將非標准信息的交換誤認為EDI。 9、沒有標准化的強制力和推動力。 四、日本物流EDI供應商EDI系統功能介紹日本國內提供物流EDI服務的公司較多,以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北邦公司為案例來介紹日本EDI供應商的EDI服務內容。 日本北邦公司以高度物流信息化為目標,是EDI推進協會的加盟企業,參加了日本服裝產業協會實證檢驗系統的開發,實現了物流程序組件JTRN的EDI轉換。 日本北邦公司的物流組件: 1、物流中心名人系統2、檢品名人系統3、出荷名人系統4、運輸名人系統5、追跡名人系統6、ASP出荷名人系統7、通販名人系統JTRN的功能介紹: HTRN系統以前是固定長格式的,有約400家公司使用。從1998年起本系統的EDI工具全部按JTRN進行了轉換。本系統的流程見圖-3,在不改變用戶原有物流系統、在庫管理系統的基礎之上輕松實現EDI,能夠嚴格地控製成本。 針對發貨預訂數據本系統進行出貨確定,約有200種運用類型。在確定了發貨個數生成出貨確定數據的同時,列印EDI標簽貼在商品上發貨。而商品的採集、檢驗等由原系統完成。出貨確定數據作成後,便以JTRN形式向運輸公司傳遞委託運送信息。 運輸公司接到數據後,可將其反映到自動運費計算,貨物跟蹤等系統。發貨單通常由付款通知、簽收單等6-7部分構成,由於運送依賴信息是以EDI形式傳來的,因此運輸公司可根據需要只列印運輸過程使用的票據。配送活動完成時採集數據,向客戶返回配送完成信息。另外,也可傳送月度決算信息。 該系統有以下優點: 1、安裝本系統時不需改變用戶原有系統。 2、出貨作業任何人都可以擔當。 3、以數字形式把握出貨作業實際狀況。 4、能夠針對不同客戶進行物流成本分析。 5、以具體數字反映物流成本的削減成果。 6、出貨查詢簡單易行等。 選擇運輸公司主要是交接是分別進行的,因此在整個流程中如何檢測是非常重要的。EDI的實施使企業間達到合理化的同時,又會產生責任不明確的問題。這個數據是誰的數據,誰應該承擔責任解決問題等很難明確。 另外某種商品何時發貨、何時到達等是商流的決算時間。對采購地而言,貨物的採集、發貨時間是采購費用列入時間點;而貨物配送到達的時間是利潤列入時間點。即使現在,作為商業習慣仍然按照出貨時間進行粗略的利潤計算。對於國際貿易或遠距離的貿易,顯然這樣是不允許的。但是,隨著IT化的進程這些處理當然是要變化的,而物流也必須順應這一趨勢。 JTRN最大的作用在於它是行業標准。使用它會大幅削減個別開發費用。第一件開發是要花一些費用進行的,並且要去理解用語的統一。但是第二件以後便非常簡單,充分體現標准化工具的效果。另外,行業用語、用途統一化、標准化後,在充分理解項目定義的基礎上,構築系統時需要什麼欄位該如何建立資料庫便是一目瞭然的事情。並且擴充性能很好,數據欄位的追加變更簡單易行。和運輸公司打交道時以標准工具進行交談,不會發生多終端或單方操作的問題。 JIRN的優點對貨主來說主要有: 1、能統一發貨標簽。 2、實現日報表的交接。 3、能夠按照不同運輸公司進行出貨作業。 4、能夠連接商流和物流,自動進行運輸費用檢測。 5、實現物流成本分析等等。 對於運輸公司來說: 1、不要發貨單。 2、集貨作業加快,提高運輸品質。 3、與貨物跟蹤實現連動。 4、自動運費計算。 5、簡化分揀作業。 雙方進行合理化,互擔費用成本,運費中包括事務性作業費用、成本、集貨費用等。從中削減的部分可返還回去,在不損害雙方利益的基礎上實現削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