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凈水方式 » 過濾桶的擺放位置

過濾桶的擺放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3-16 08:18:49

『壹』 魚缸過濾器濾材的怎麼擺放呀

順序如下:

1.第一級:物理過濾級:放置纖維棉(註:可以在出水管口套上襪子用於濾出懸浮物且清 洗方便)。



2.第二級:化學過濾級:放置活性炭、吸氨石、沸石、清水樹脂等化學性吸附濾材(注該類濾材的吸附效果一般只有三個月到期一定要換)。


3.第三級:生物過濾第一級:放置生化棉(註:要選孔徑大小合適強度高彈性高濾水率高的為好)。


4.第四級:生物過濾第二級:放置生化球(註:該級的容量要大生化球的數量盡可能多)。



5.第五級:生物過濾第三級:放置瓷環(註:瓷環的吸水率越高越好表面粗糙度越高越好)。



6.第六級:生物過濾第四級:放置黃化煤或水草砂。


7.第七級:水平衡槽:放置纖維棉以及潛水泵將已過濾後的水輸送回魚缸(註:如果是上部過濾可以取消此級讓水自然流回魚缸)。

(1)過濾桶的擺放位置擴展閱讀:

在安裝過濾器的時候,把出水口盡量安裝在魚缸的一頭,而抽水口則在另外一頭。而且入水口的網注意不要太高,要讓入水口盡量接近缸底,這樣一來的話出水口的水就會把污物沖到魚缸的另一頭。

而入水網縮短了,越接近魚缸的底部其吸力就大,這時候只要用小網把污物向入水口沖,就很容易吸走了。如果您使用的是全新的魚缸或者是全缸新水的話,其中的濾材會更厚一點,吸力更大一點,這樣過濾的水就更干凈了。

其實,所謂的過濾就是建立生態平衡的角度上,模仿自然界中「流水不腐」的道理,如果說缸里總有一部分循環不到的水或角落,那麼其中的水自然就容易混濁,魚類也得不到好的生存環境。而困水、過濾、闖缸是建立這樣的生態平衡的三步曲,是缺一不可的。

如果說你在養著魚的魚缸中發現白霧的話,就說明過濾器的瓦數太小或者是安裝不合理,瓦數在配置的時候要盡量比要求的再大一點,比如說1.2m的缸一般採用30瓦的,我們可以使用36瓦。

另外關於過濾器的安裝一定要合適,這樣才能使水得到充分的循環,也就不會出現白霧的現象了,自然也不用天天換水這么麻煩了。因為換水是為了保證水質,但是更換太勤的話水質反而得不到保障。

參考鏈接:網路-魚缸過濾器

『貳』 魚缸過濾器的擺放位置

看你的描述 像是三合一過濾 進氣管 是要露出水面的
泵放在水下

『叄』 魚缸過濾器放在什麼位置效果最好

沒有具體見到你的水族箱配置和養魚的情況,無法就此斷言,只能把幾種過濾器的利弊和適應情況告訴你,最終由你自己作出決定。
【頂部過濾器(上部過濾器)】
將過濾槽安裝在水族箱的頂部,通過水下的潛水泵將水族箱中的水抽出,流經放著數層不同過濾物質的過濾槽,再讓過濾後的水流回箱內。這種過濾裝置工作原理簡單,維護起來很方便,只需定期更換、清洗濾槽內的濾材,能夠解決中、小型水族箱養魚的需要,很受普通水族愛好者的歡迎。不足之處是過濾面積小,如果與充氣設備並用,並合理選擇濾材,足以滿足家庭養魚的需要。
【底部過濾器(底面過濾器) 】
在裝置水族箱之前,先將波浪形過濾板置於水箱底部,在過濾板的上面鋪上底砂作為濾材,連接空氣導管,用氣泵送氣,推動水的循環流動,過濾作用通過底砂中的有益菌完成。這種裝置最大的特點是水流明顯,過濾面積廣,適合養魚密度大的暫養水箱(如水族店的飼養水箱),缺點是過濾板與水箱底部之間易堆積污物,需定期把過濾板和底砂取出清理,因此不適合種植水草的水族箱,通常只是專家級的養魚者在大量飼養管理粗放的鯰形目、鯉形目和鱂形目熱帶魚時採用。
【外置式過濾器 】
外形如罐,內裝活性碳、過濾棉和其它可調節水質的物質。水泵位於罐的頂部,通過插入水族箱的管子,將水從罐底的入口抽入罐內,經濾材後再回到水箱內。為了有效啟動,外置式過濾器要掛在水族箱外低於水面的位置,但無論如何不能將外置式過濾器沉在水中使用。這種裝置的過濾效率很高,維護簡單,噪音小,不佔用太多的水體空間,還可以通過選擇濾材來調節水的化學性質,因此是較大型水族箱的高檔配套設備,特別適合作為喜歡清潔軟水環境的脂鯉科、南美慈鯛科熱帶魚類的飼養設備,是種植水草的水族箱首選過濾器。目前進口的外置式過濾器質量較好,價格也較昂貴,有些國產品牌雖然價格低一些,但水泵質量往往不過關,有的用潛水泵加以代替,影響使用效果。
【內置式過濾器(沉水式過濾器)】
是整體淹沒在水中使用的。潛水泵和過濾棉(經常以海綿代替)被裝於一體,有的品牌還將加熱器也裝在其中,成為多用途的養魚設備。工作時,水中多方位被吸入過濾器內,經過濾後的水由另外的途徑返回水箱。這種過濾器由於價格低廉而頗受初學者的青睞,但從使用效果看,只適合養魚密度小、對水流和過濾要求都不高的中、小型水族箱,專業「魚夫」將內置式過濾器(特別是有加熱功能的過濾器)用於育苗和暫養水箱,效果很好。此裝置的最大不足是在停止工作時,會有很多附著在過濾棉上的臟東西流回到水中。

『肆』 外置過濾桶,為了使它運行最合理最大效能。應該將它放置比魚缸高,還是魚缸低的位置呢原理

一、外置過濾桶應放置在比魚缸低的位置,通常放置在魚缸下的底櫃中。
二、過濾桶是由進水、出水兩根水管與魚缸連接的,正常情況下(即:濾桶放置位置低於魚缸),過濾桶的過濾原理:
1、通過虹吸原理,魚缸內需要過濾的水通過魚缸的出水管(也就是過濾桶的進水管)流進濾桶;
2、經濾材完成過濾。(包括物理過濾、生化過濾、化學過濾,對於濾桶最重要的是生化過濾。)
3、過濾後的水在濾桶水泵的作用下,通過濾桶的出水管(即魚缸的進水管)打回魚缸內完成過濾過程。
三、影響過濾功能穩定的基本因素:
1、濾材的配置:包括濾材品種(如陶瓷球、玻璃環、生化球、生化棉、白棉)、數量或體積(通常濾材量應盡量達到魚缸水體體積的十分之一)等。
2、濾材的順序:物理過濾(可加前置濾桶)、化學過濾(調節PH、GH、KH等)、生化過濾(配製濾材,引進菌種)。
3、菌群的穩定:包括硝化細菌、光合細菌等。
4、水質方面:如水溫、含氧量、水質的PH值、GH值、KH值,是否含有氯氣、漂白粉等。
5、水流的速度:水泵的流量,揚程,功率及是否需要清理水泵、濾材等。
6、魚只的品種、養殖密度等。
濾桶放置的高低,在過濾過程中,關繫到濾桶的進水量(或應該叫進水速度)。如果濾桶高於或平於魚缸的水位,魚缸內的水不是虹吸進入濾桶,而是通過濾桶水泵抽吸作用而進入濾桶,增加了濾桶水泵的負擔,同時也會減慢水速,減少水量。
四、發揮濾桶最合理最大效能
建議:考慮上述基本因素,對症處理。
以上回答,是我想到哪答到哪,均為原創,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伍』 過濾桶濾材安放順序問題

入水口→過濾棉(物理過濾)→生化免(打亂水流)→玻璃環(陶瓷環)→出水口

『陸』 森森404B過濾桶濾材怎麼擺放

擺放順序如下:

1、第一階段:物理過濾階段:放置杜纖維棉(註:出口管套上可用襪子過濾掉刀的懸浮液,清洗方便)。

2、第二階段:化學過濾階段:放置活性炭、氨吸附石、沸石、清水樹脂等化學吸附濾料(一般情況下,這種濾料的吸附效果只有3個月,必須更換)。

3、三級:生物過濾一級:放置生化棉(註:選擇孔徑合適、強度高、彈性好、濾速高的)。

4、第4級:生物濾池第2級:放置生化球(註:此級別的容量應盡可能大於生化球的數量)。

5、第5級:生物過濾第3級:放置陶瓷環(註:陶瓷環吸水率越高,表面粗糙度越好)。

6、6級:生物過濾4級:放置黃煤或水草砂。

7、7級:水平衡池:放置纖維棉和潛水泵,將過濾後的水送回魚缸(註:如果是上層過濾,可取消此水位,讓水自然迴流到魚缸)。

(6)過濾桶的擺放位置擴展閱讀:

1、過濾桶與擴散桶和UV燈的串接

CO2擴散桶和UV燈最好放置在過濾桶的出水口,這里的水質相對干凈,不會有污物附著在UV燈和擴散桶上,可降低對這些設備的清洗頻率。

2、過濾桶清洗的頻率

建缸初期由於頻繁攪動底沙,水質往往比較渾濁,懸浮微粒較多,過濾系統中會存積太多的污物,尤其是細過濾棉,容易堵塞。而建缸初期,過濾系統是否健康,會決定水質穩定的速度,包括初期水藻的控制,都和過濾系統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此時清洗過濾桶的頻率應該稍微頻繁一些。

3、開缸注意

開缸時,在過濾桶中各層倒入一些粉末狀硝化細菌,同時在夜間用氣泵向缸內打氧,這樣會使硝化系統建立更為迅速。

『柒』 魚缸過濾器怎麼擺放

魚缸過濾器怎麼擺放須根據不同過濾模式擺放,如:

1、上濾要放在魚缸上面。

(7)過濾桶的擺放位置擴展閱讀:

過濾方式

當前過濾方式主要有:物理過濾、生物過濾、化學過濾等,只要插上電源就會不停的工作。

過濾器必須有2種或以上的過濾方式即:物理過濾、生物過濾、化學過濾

物理過濾:它是利用機械辦法將水中較大的顆粒隔出掉。如剩餘的飼料顆粒、死亡魚只的屍骨、魚體的排泄物、分泌物、嘔吐物、體表粘液等,一般多使用海綿、噴膠棉、細網目的尼龍網、棕櫚葉纖維等。通常是設置在過濾系統的初始端,便於清洗。

生物過濾:培養有益菌菌,通過細菌分解有害元素,如:氨鹽、亞硝酸鹽、硝酸鹽、磷酸鹽等等。常用的濾料有:生化球、陶瓷環、玻璃環、珊瑚砂等等(最主要的過濾方式,維持生態系統)

化學過濾: 它是利用化學制劑除去水的雜質的辦法,所使用的制劑有水質安定劑、絮凝劑、除藻劑、蛋白質分解劑、除臭劑等等。

吸附過濾:它是木材、煤炭、果殼、動物骨等含碳量極高的物質能吸附海水中的蛋白質、微量元素、脫色、除異味,連臭氧的分子也能被它吸收。魚兒的尿液,水中的微藻以及葯物也都能被它吸附掉

因為硝化細菌必須生活有流動的水的濾棉、玻璃環或底砂里,所以過濾器應該24小時開。

『捌』 缸外過濾桶濾材如何放置

「潛水」水抄泵和外襲置的濾桶設置在缸外,缸里的水先流到桶里,桶里含雙層或多層過濾盒,盒內放置濾材和硝化材料,過濾泵在桶里抽水並通過管子循環到缸里。可根據具體要求購買其它的過濾材料。優點:不佔用魚缸內部空間。採用多種生化過濾材料,過濾徹底,操作簡易,清潔方便。氣壓式吸水功能,方便快捷。
注意事項:過濾桶放置過濾材料的順序應該是自下而上的,先物理過濾,再化學過濾,最後是生化過濾。如果是小過濾桶,過濾盒有可能只有一層,可以在一個過濾盒裡放置不同的過濾材料,放置的次序如下:
第一步:過濾棉,第二步:生化棉,第三步:玻璃環(陶瓷環、生物石等),第四步:活性炭(吸氨石、麥飯石等)缺點:因過濾桶密封性及安裝相對復雜,且為了保護硝化細菌系統,不宜經常清洗,因此,選擇的過濾材料比較高級,價格貴

『玖』 過濾桶的濾盒裡濾材擺放順序。過濾棉是放到濾材的上面還是下面

飼養觀賞魚的魚缸水質之所以能夠得到長時間的維持,離不開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它們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沒有一個合格的物理過濾,就不可能為之後的生化過濾掃清障礙,在飼養中大型觀賞魚的魚缸里,如果想要水質徹底穩定,也離不開生化濾材。

但是,最近養魚老道發現,有很多的新魚友,會把過濾棉鋪設的零零散散,幾乎是哪一個過濾倉里,都能夠看到過濾棉的身影。

有的魚友還會在水泵倉里再去塞上些過濾棉,還有的魚友使用的滴流過濾,也是上下幾層,有幾層算幾層都會有過濾棉,甚至於還有把過濾棉再次墊到生化濾材的底部。

這些做法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無外乎就是希望濾棉可以更好、更多的吸附雜質。那麼,這種做法有用嗎,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如果不是為了需要反復清洗或者更換,一塊過濾棉也可以有效攔截雜質的

關於過濾棉的好壞,會與許多因素有關,甚至於包括了濾槽的深淺和寬度,以及濾棉的耐用性和厚度以及細密度等等,因此來說,濾棉其實並沒有什麼好壞之說,但看我們把它們用在哪裡,是飼養密度小、水體大,還是飼養密度大、水體小的魚缸,所選擇的濾棉肯定不太一樣。

養魚老道一般都在魚店裡購買濾棉,幾乎是隨意購買的,大致上看看不是過於鬆散,能夠耐用就可以,回家之後,用上一段時間,自然就知道了這個濾棉適不適用,不好再換就是了,也不是多麼貴重的東西,完全沒有必要去看什麼品牌的。

而且,一般的觀賞魚缸,有個三五層濾棉,基本上都夠用,更何況,可能下面還會鋪設有生化棉呢?

對於某些小魚缸來說,如果觀賞魚飼養密度不大,不是濾棉需要清洗更換的話,一塊濾棉也可以搞清水質,並不是過濾棉越多越好的,完全沒有那個必要。

我們比如說內置過濾器、水妖精、小外掛等,裡面可能也就是一塊濾棉或者一塊生化棉當做濾棉來用,誰也沒說不可以,很多小魚缸的水質效果,不也很好嗎?

名字不是瞎叫的,既然標注了過濾倉和生化倉,必然有它的道理

目前不管是標準的底濾或者上濾系統,甚至於側濾、背濾,都會標注著哪裡是過濾倉,哪裡是沉澱倉或者生化倉,以及水泵倉。

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哪個隔斷里該放什麼濾材,人家早就已經明示了,為什麼我們還要去畫蛇添足呢?

原因不在於濾棉的多少或者每個倉里都要加上一塊白棉,而是因為我們的魚缸水質根本就未養好或者穩定,甚至於觀賞魚還在患病期,所以水質才會出問題,這個與在每個倉里都加上過濾棉,根本關系就不大,甚至於有些時候,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其實這並不是新魚友們異想天開,而是一種無可奈何,沒有其他招數了,以為這樣的水質可能會更好,可是事實上呢?

過多的濾棉設置,不但是藏污納垢之所,而且嚴重的阻礙了魚缸的水流通暢,甚至於可能徹底封閉了生化濾材的氧氣進入,生化倉的水面再也沒有波動了。

不是說硝化細菌需要大量氧氣嗎,不是說生化倉也需要格外打氧嗎,這個時候怎麼把這個理論又忘記了呢?

生化濾材的通風性越好,水流越通暢,培菌的效果才會更好

如果說我們真的是希望生化濾材可以更多的培養硝化細菌或者有益菌,那麼一定是含氧量需要充足,既然含氧量需要充足,那麼一定是生化濾材的通風性要良好,這個道理我們應該是誰都知道的,冬季里長期供暖的屋子,突然間開窗通風換氣,我們自己是個什麼感受?

再者就是生化濾材想要含氧量充足,一定要保證水流通暢,這個通暢度才是最為關鍵的。

為什麼現在提倡干濕分離,就是為了能夠讓濾棉把雜物徹底阻擋在生化濾材之外,避免進入到過濾循環中,隨之再次進入到魚缸的水體里。

哪怕是有點殘渣,進入到生化倉或者生化濾材中,也要比把生化濾材用一塊或者幾塊濾棉封閉起來,整的密不透風,要強得多。

但是,很多新魚友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

更別說是,我們在生化濾材的底部,再去墊上幾塊濾棉,它的底部幾乎是水流靜止,一灣死水。

時間一長,質量差點的生化濾材也會有粉化的風險,更何況是長期待在濾材底下的過濾棉,它可能不腐爛、發臭嗎?為什麼我們要去清洗濾棉、更換濾棉,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嗎,那麼我們把它墊到了生化濾材底部,又是個什麼道理呢?

把生化濾材放到魚缸里,基本上是起不到好作用的

還有一些新魚友,因為自己的過濾不夠用,會把部分生化濾材扔到魚缸里,美其名曰,這樣就可以多培養硝化細菌了,道理未必不正確。

但是,我們也要看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和濾材的大小吧?

大部分的生化濾材都是有空隙的,並且比起陶粒、底沙,甚至於小石子要大很多,這些東西放置在魚缸里,不也成了臟污納垢之所了嗎?而且,我們想要抽底換水也未必能夠把這些雜物清除出來,那麼,過量的魚便沉澱其中,我們是在培養有機物、垃圾箱,還是在培菌呢?

它和反氣舉的道理是不一樣的,反氣舉中是上有水流下有氧氣的,底部還有出水口,它的水流是流動的,可是魚缸底部隨便放置的生化濾材呢,無論是陶瓷環還是細菌屋,我們即使是擺放的整整齊齊又能怎樣?

結果必然導致水質很快毒素超標,甚至於污穢不堪,當然了,這也會與觀賞魚的大小和飼養密度有關,不過,最好還是不要去放置這些東西。

它們和飼養羅漢魚,偶爾在魚缸里放點火山石給羅漢玩耍,還有草缸里放置水草泥和陶粒的道理是完全不一樣的,陶粒放多了,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大,還有可能需要定期清理呢,何況是些生化濾材呢?

這些做法根本算不上創新,只是因為我們之前沒有按照規矩辦事罷了

上述的這些做法,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根本算不上什麼創新之舉,只是因為我們在養魚之前,沒有好好的困水、養水,沒有好好的選魚,所以才造成了水質難以調理,或者就是我們自己飼養密度過大的必然結局。

正常情況下,一個魚缸里有三五塊過濾棉,再加上三五層生化棉,其他位置全部放置生化濾材,底部設有隔板,任其水流暢通,這個魚缸的過濾系統就是最完善的了,根本沒有必要再去把過濾棉隨處放置,那種做法所能起到的好作用幾乎是微乎其微,壞作用倒是會有很多。

尤其是到了目前這個季節,整個魚缸都需要大量的通風換氣,整個過濾系統都需要水流通暢,換水量和氧氣量都可以相應增加,這個時期的濾棉本身就容易發霉、發臭,按理說魚缸里應該是少一塊是一塊,過濾棉能不多用就不多用。

但是呢,很多的新魚友,正好把這個事情給搞反了,所以說,魚缸的水質不好,也是應該的了。還有些魚友,會把底濾的水泵倉里再去塞上一些濾棉,甚至於把水泵給圍起來,這又是個什麼道理呢,這樣子進入魚缸的水質就干凈了?

濾棉的細密度永遠比生化濾材要大,它們確實可以阻擋細微雜物,那麼長期待在水泵倉里的濾棉會不會發臭呢,需不需要更換和清新呢?一旦更換、清洗再次開啟水泵,濾棉上脫落的雜物首先會進入到哪裡呢,不還是進入到魚缸里了嗎?

養魚原則就是:

能用一塊濾棉解決的問題,絕對不會使用兩塊,能用一斤生化濾材解決的問題,絕對不用二斤。

不是為了省錢,其實過多的這些東西,都應該視為魚缸的累贅,觀賞魚和魚缸水質的負擔。

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拾』 外置過濾桶進水口出水口放魚缸哪個位置

可放魚缸兩端。不留下水流死角,出水沖力大放同一側也行,沖到對邊也會迴流,進、出水版口最好放權在不易看見的地方,或者有裝飾物、水草遮擋視線,盡量和濾桶(以及前置、紫外線燈、冷水機、擴散桶等附屬件)的進、出口一至,不要使管線交叉。

養魚的關鍵是過濾,過濾主要是過濾魚糞,水中的毒素是由魚產生的。目前常用的水生過濾系統主要有上濾、滴濾、下濾、濾桶、側濾和背濾。這些過濾系統形式不同,但本質上是一樣的。它們都是培養槽外硝化細菌的過濾系統。

(10)過濾桶的擺放位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需要定期維護的過濾器的主要部分包含在過濾器的主殼體內,在那裡它們可以容易地運輸到公用水槽,外部或其他方便的位置以進行清潔。除了從返回噴嘴或噴射桿清除藻類或碎屑之外,保持罐式過濾器平穩且有效運行所需的大部分維護以包含罐內的過濾介質的腔室為中心。

清潔過濾器主要圍繞清潔或更換過濾墊,從水中捕獲物理顆粒並更換任何含有活性炭或其他化學介質的過濾袋。如果物理碎片能夠在含有生物介質的托盤內積聚,則生物介質(生物球或陶瓷介質)通常僅需要不時地沖洗掉。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