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石棉過濾
1. 玻璃棉,礦物棉,石棉外形上怎麼判斷
玻璃棉屬於玻璃纖維中的一個類別,是一種人造無機纖維。採用石英砂、石灰石、白雲石等天然礦石為主要原料,配合一些純鹼、硼砂等化工原料熔成玻璃。在融化狀態下,藉助外力吹制式甩成絮狀細纖維,纖維和纖維之間為立體交叉,互相纏繞在一起,呈現出許多細小的間隙。這種間隙可看作孔隙。因此,玻璃棉可視為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絕熱、吸聲性能。
玻璃棉是將熔融玻璃纖維化,形成棉狀的材料,化學成分屬玻璃類,是一種無機質纖維 . 具有成型好、體積密度小、熱導率彽、保溫絕熱、吸音性能好、耐腐飾、化學性能穩定。
礦棉石的主要成分是高爐礦渣、磷礦渣、粉煤灰等。
http://ke..com/view/332992.html
礦物棉
簡稱礦棉。具有不燃、不霉、不蛀等性能。可做成氈、毯、墊、繩、板等。用作吸聲、減震、隔熱材料。
由礦物原料製成的蓬鬆狀短細纖維。包括岩石棉和礦渣棉。將天然岩石或冶金礦渣在沖天爐或池窯等設備內熔化後,用噴吹法或離心製取。
石棉
不同種類的石棉,物理機械性質和化學性質也都不同。石棉纖維長度一般為 3~50毫米,也有較長的。中國發現最長的石棉纖維達2.1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
石棉纖維的軸向拉伸強度較高,有時可達374公斤/厘米2,但不耐折皺,經數次折皺後拉伸強度顯著下降。石棉纖維的結構水含量為10~15%,以含14%的較多。加熱至600~700℃(溫升10℃/分)時,石棉纖維的結構水折出,纖維結構破壞、變脆,揉搓後易變為粉末,顏色改變。
石棉纖維的導熱系數為0.104~0.260千卡/米•度•時,導電性能也很低,是熱和電的良好絕緣材料。石棉纖維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一般在300℃以下加熱2小時重量損失較少,若在 1700℃以上的溫度下加熱2小時,溫石棉纖維的重量損失較多,其他種類石棉纖維重量損失較少。
蛇紋石石棉是鎂的含水硅酸鹽類礦物,屬單斜晶系層狀構造。原始結構呈深綠、淺綠、淺黃、土黃、灰白、白等色,半透明狀,外觀呈纖維狀,具有蠶絲般光澤。蛇紋石石棉纖維的劈分性、柔韌性、強度、耐熱性和絕緣性都比較好,比重為2.49~2.53,比熱為0.266,表面比電阻為8.2×107~1.2×1010歐,體積比電阻為1.9×108~4.79×109歐•厘米。
蛇紋石石棉的耐鹼性能較好,幾乎不受鹼類的腐蝕,但耐酸性較差,很弱的有機酸就能將石棉中的氧化鎂折出,使石棉纖維的強度下降。
角閃石石棉屬於單斜晶系構造。顏色一般較深,比重較大,具有較高的耐酸性、耐鹼性和化學穩定性,耐腐性也較好。尤其是藍石棉的過濾性能較好,具有防化學毒物和凈化被放射性物質污染的空氣等重要特性。
蛇紋石石棉和閃石石棉的區分是:把石棉放在研缽中研磨,蛇紋石石棉成混亂的氈團,纖維不易分開,閃石石棉研磨後易分成許多細小的纖維。不含鐵的石棉呈白色,含鐵的石棉呈不同色調的藍色。纖維狀集合體絲絹光澤,劈分後的纖維光澤暗淡。
石棉是彼此平行排列的微細管狀纖維集合體,可分裂成非常細的石棉纖維,直徑可小到0.1微米以下。完全分裂開松後,用肉眼很難觀察,因而是良好的細菌過濾材料。
纖維長度超過8毫米的石棉與20~25%的棉紗混合可製成防火紡織材料,較短的纖維可用於製作石棉膠合布、石棉板和絕緣材料等。藍石棉具有獨特的防化學毒物和凈化放射性微粒污染空氣的性能,被用於製作各種高效能過濾器,用它製造的石棉紙過濾效率達99.9%。
垂直裂隙的石棉纖維稱為橫纖維,一般長度在30厘米以下,蛇紋石石棉多以這種形式產出,平行裂隙方向延長的石棉纖維稱縱纖維,其長度可達1米以上,藍石棉多為縱纖維。其他石棉這兩種纖維均有。
http://ke..com/view/1021.html
2. 使用彩色過濾影響性能怎麼辦
過濾性能是評價漂白土、膨潤土、海泡石、溫石棉、藍石棉等有吸附、過濾性能礦產的一項技術指標。主要表示漂白土、膨潤土對有機物質、有色物質的吸附性能及溫石棉、藍石棉等
3. 石棉的性質
什麼是石棉?
據石棉網、石棉實指數天然礦物質. 這些礦物被用於商業產品增加強度及彈性. 石棉網聲稱這些礦物混合金屬硅、氧和氫. 石棉、黃金或者像煤炭開采. 石棉礦的一些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南美和前蘇聯.
石棉類
石棉不僅僅是一個物質;其實可以分為幾個不同類型、而這些類型可分為兩大基本群體. 這兩組都是蛇紋石、角閃石. 環境衛生及安全稱蛇紋石僅含有一組成員:溫石棉.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形式石棉發現建築物也被稱為"白石棉"
無論石棉網、環境衛生及安全名單內的5個不同類型的石棉閃石組. 這五項包括鐵石棉、青石棉、直閃石、透閃石、陽起. 鐵石棉是第二類最普遍發現建材也是被稱為"褐石棉" 石棉、"藍石棉"發現結構安全的材料須從高溫. 最後三名,anthyphyllite、透閃石、陽起甚少.
石棉相關問題
石棉網說明接觸石棉石棉可引致的疾病,如肺癌、間皮瘤. 石棉纖維性問題起因很多. 纖維可擠車肺部形成肺損傷. 或者,甚至被吞噬,成為遁膜胃腸軌道,根據石棉網. 再次,就可能導致肺癌或消化道的. 所以雖然它可能會以為是肺部唯一能夠破壞,它可在身體其他部分的不利影響石棉.
誰是邊緣?
據石棉網"劑量"石棉認為某人暴露濃度相當於結合、或者未在空中的石棉、期限、或者時間長度,一個人暴露於石棉. 越是吸入石棉的機會更大損害肺部或其他臟器. 另外,網說吸煙可能增加患石棉病因為肺部健康跌幅一般. 石棉網還列舉幾個行業,可以更容易患石棉造成的疾病. 這些行業包括建築工程、造船、鐵路、汽車工程師工作.
如何避免
那些有幾件工作可以做,限制其周圍石棉接觸造成癌症纖維. 美國肺臟協會喬治亞執意不進食或飲水,而你的工作. 協會還敦促工人不要吸煙,並遵循正確指引在處理石棉. 僱主把雇員石棉填充區應有適當訓練員工如何處理物質以及如何避免與互動.
能劈分成細長而柔韌纖維的硅酸鹽礦物的統稱。通常只作為具有上述特性的纖蛇紋石和閃石的某些纖維狀變種的統稱。按成分和內部結構可分為蛇紋石石棉(溫石棉)和閃石石棉兩類。閃石石棉又分為直閃石石棉(鐵石棉)、透閃石石棉和陽起石石棉(狹義的石棉)、藍石棉(鈉石棉)3種。在研缽中研磨,蛇紋石石棉成混亂的氈團,纖維不易分開;而閃石石棉則分散成許多細小的纖維。不含鐵的石棉呈白色,含鐵的呈不同色調的藍色。石棉未劈分前的纖維狀集合體顯絲絹光澤,劈分後的纖維光澤暗淡。石棉還具有耐酸、耐鹼、耐高溫和絕緣等性能,蛇紋石石棉的柔韌性、抗拉強度、電絕緣性和耐高溫能力強於閃石石棉,而在耐酸、耐鹼和防腐蝕能力方面閃石石棉則優於蛇紋石石棉。石棉被廣泛用於傳動、保溫和絕緣裝置中。纖維長度超過8毫米的石棉與20%~25%的棉紗混合可製成防火紡織材料,較短的纖維可用於製作石棉膠合布、石棉板和絕緣材料等。藍石棉具有獨特的防化學毒物和凈化放射性微粒污染空氣的性能,被用於製作各種高效能過濾器。蛇紋石石棉分布廣,占石棉總產量的95%。它主要形成於侵入體與白雲岩或白雲質灰岩的接觸帶和超基性岩經變質作用形成的蛇紋岩的網狀裂隙中。閃石石棉多在動力變質條件下,由熱液提供鈉、鎂質交代含鐵硅質岩而成。
4. 淅川—內鄉藍石棉礦田()
藍石棉礦區主要分布於淅川縣和內鄉縣,西峽縣也有少量分布。藍石棉礦床、礦點西起淅川縣毛堂鄉,東至內鄉縣廟崗鄉,呈北西—南東向展布,稱淅川—內鄉藍石棉礦帶。礦帶長約65公里,寬8—10公里。礦帶內的元古宇毛堂群馬頭山組,震旦系陡山沱組和燈影組,奧陶系蚱蛐組等地層組中,均有藍石棉產出。在馬頭山組基性火山岩系和陡山沱組沉積變質碎屑岩中,賦存有藍石棉大中型礦床。
藍石棉礦屬中低溫熱液脈狀礦床。藍石棉礦脈有單脈、復脈和網脈3種,脈長2—300米,脈寬0.05—1.56米,石棉主要為纖鐵藍閃石石棉。石棉纖維多為2.5—5毫米,最長可達200毫米。每個大中型礦床中包括有10—20個不等的較大礦體。Ⅰ—Ⅲ級品的礦石品位50.04—1723.93克/立方米,Ⅳ級品177.18—3931.74克/立方米。礦帶內共有礦床、礦點30餘處。其中,馬頭山礦屬大型,竹園、三岔口、張營、雞籠山、東川、唐家窪屬中型。除三岔口礦區石棉礦脈產狀較陡外,其他礦床石棉礦脈產狀均較平緩。
到1991年底,河南省藍石棉儲量到居全國第一位。但在1930年以前,該地群眾尚不知石棉這一名稱,而只因其纖維像羊毛稱為「羊毛石」。1930年,中央研究院地質調查所卞美年同法國學者德日進、巴爾博等來淅川一帶調查,發現了石棉。1932—1937年間,英、美、德、日等國商人先後來到淅川、內鄉,僱用民工開采,年開采量6000擔左右(一擔合50公斤),銷往英、美、德、法、日、荷等國。
1937年後,因日寇侵略,交通阻滯,石棉無法銷出,僅開采少量供當地群眾糊灶、搪牆壁用。1939年,曹世祿調查了淅川、內鄉石棉,定名為角閃石石棉。
1949年後,石棉生產日漸恢復,當地組織民采,由國營貿易公司收購,供應開封石棉廠等單位使用。1955年中南地質局四八三隊,1958年豫西南地質隊都對該區石棉進行了初步調查,工作量很少。真正認識到該區藍石棉價值並開展正規普查找礦和成礦研究是在1959年以後,從那時開始才認識到藍石棉的高效過濾性能在軍事防護方面的特殊意義。1959年起,河南省地質局豫十二隊對淅川、內鄉藍石棉進行普查,在馬頭山礦區採集樣品送蘇聯對石棉性能和種屬進行測試。經過地表地質普查和樣品測試工作,不僅認為該礦帶是一個有遠景的藍石棉產地,還確認該帶所產藍石棉為具有特殊性能的纖鐵藍閃石石棉,過濾性能優良。由此,淅川、內鄉一帶藍石棉引起地質部和有關部門的極大重視,豫十二隊(1971年更名為地質六隊)遂成為主要從事藍石棉礦勘查的地質隊。藍石棉礦將由有關部門建礦經營,政府令當地民采立即停止。
1960—1961年,豫十二隊對三岔口、馬頭山、雞籠山、東川等礦區進行普查。普查結果認為,馬頭山組基性火山岩系是藍石棉礦出露較好、棉脈也較密集的層位。隊主要技術負責人袁新尚、吳慶雲首先部署開展了對三岔口礦區的詳查,1964年提交了達到初勘程度的評價報告,儲量達到中型礦床規模。三岔口礦區評價結束前,確定將馬頭山礦區作為接替礦區。1963年起開展了一定工作,作好了准備,1964年起進行勘探。1966年提交了詳勘的評價報告,藍石棉礦物量達到1000噸以上,為大型礦床。馬頭山礦區除主要產藍石棉外,在棉脈膨脹處還有虎睛石。虎睛石為藍石棉硅化產物,探明其儲量約80噸。1966年,在馬頭山外圍礦點檢查時在距馬頭山約2公里處發現了張營礦床,1967年開展詳查評價,年底提交報告,證實張營為一中型礦床。
以上幾個礦床均賦存於馬頭山組中,礦脈以裂隙型為主。1968年,在內鄉縣城西10公里處的竹園發現藍石棉礦。該礦區在燈影組、陡山沱組、馬頭山組中均產出有藍石棉。經過普查,認為以賦存於陡山沱組沉積變質碎屑岩中藍石棉礦最具價值。該種藍石棉礦脈以片理型為主。對竹園藍石棉礦的普查,在含礦層和礦脈類型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擴大了找礦視野。因此,對竹園礦區開展了詳查工作。工作過程中顯示竹園礦區遠景甚好。考慮到1960年對雞籠山礦點的檢查,一些礦體亦賦存於陡山沱組破碎蝕變帶中,於1972年起也開展了對雞籠山的檢查評價。1972年初,提交了竹園礦區詳查報告和雞籠山礦區初勘報告,兩礦床均達到中型礦床規模。其中竹園礦床規模較大,藍石棉礦物量超過700噸。
在竹園、雞籠山兩礦區工作結束前,對東川礦床在以往工作基礎上又補做了一些工作,並踏勘了過去民採的唐家窪礦點。1972年,東川和唐家窪兩處轉入普查—勘探,分別於1977年和1978年提交了詳勘報告,兩礦床均達到中型規模。其中,唐家窪礦床藍石棉礦物量達到800噸。以上所有礦區的儲量主要靠地表槽探、淺井、淺豎井探求,控制埋深均不大於100米,最大的馬頭山礦床控制埋深僅為56米。為了解較深部位藍石棉礦礦化情況與分布規律,進一步擴大礦床遠景,1967年起豫十二隊對鑽探能否做為藍石棉礦普查勘探的手段問題,在馬頭山礦床陳家溝礦段進行了長達9年的試驗研究。打了礦區外圍普查孔,共計完成鑽孔69個,進尺1.5萬米。試驗研究結果,雖然證明對初步了解深部礦化情況是有用的,但一直未能解決棉脈在鑽探過程中的磨損問題。因此,鑽探手段仍不能作為圈定礦體計算儲量的依據。1975年,地質六隊提交了《馬頭山藍石棉礦深部補充地質報告》。
自了解藍石棉礦產對軍事防護有特殊意義後,1961年起成立了608礦,開采馬頭山等地石棉,專供國防所用。至1982年,因國家對藍石棉已有足夠儲備和已有代用品,淅川、內鄉一帶藍石棉礦停采。現作為保護礦產將其封存。
5. 石棉是怎樣被織成布的
石棉布就是用石棉這種石頭織成的。它不怕火燒,也不怕酸鹼的腐蝕,還能隔音、絕緣。
相傳,東漢順帝梁皇後的哥哥、大將軍梁冀得到了一件「仙衣」。一次,他穿上這件「仙衣」大宴賓客,故意碰翻了酒盞碗碟,「仙衣」上沾滿了斑斑油跡。正當客人們為此寶物惋惜時,梁冀叫家人拿出一盆熊熊烈火,說是以火洗衣。在客人們瞠目結舌的目光下,這件「仙衣」被大火洗得乾乾凈凈,完整如新。這就是我國歷史上轟動一時的稀世之寶——「火浣布」。其實,這並不是什麼「仙衣」,而是用石棉織成的衣服。
石棉具有隔熱、保溫、耐酸、絕緣、防腐等特性。現在,利用石棉製成的產品近3000種,廣泛用於汽車、拖拉機、化工、電器設備方面。飛機、坦克、潛水艇中的隔熱裝置和隔音材料用的是溫石棉。
石棉是可分裂成富有彈性的纖維狀硅酸鹽礦物的總稱。石棉家族中分立兩戶:一戶是單身漢,叫蛇紋石石棉,又稱溫石棉;另一戶叫閃石石棉,它有5個家庭成員:藍石棉、透閃石石棉、陽起石石棉、鐵石棉和直閃石石棉。其中藍石棉特具防化學毒物和凈化放射性微粒污染空氣的能力,被選用為原子核反應堆的過濾器。我國雲南省的特大型藍石棉礦,可與世界藍石棉產量最多的玻利維亞並駕齊驅。
中國的青海、新疆、甘肅、陝西、湖北、遼寧、台灣等省都產石棉。四川中部大渡河沿岸,有一個縣以「石棉」命名,這里曾采出纖維長達240厘米的石棉礦物,號稱世界「石棉之王」。
石棉雖好,但它的粉塵對人體有害,所以早在70年代,美國便有禁止石棉加工的法律。
6. 石棉的性質
化學性質
蛇紋石石棉的耐鹼性能較好,幾乎不受鹼類的腐蝕,但耐酸性較差,很弱的有機酸就能將石棉中的氧化鎂析出,使石棉纖維的強度下降。
角閃石石棉屬於單斜晶系構造。顏色一般較深,比重較大,具有較高的耐酸性、耐鹼性和化學穩定性,耐腐性也較好。尤其是藍石棉的過濾性能較好,具有防化學毒物和凈化被放射性物質污染的空氣等重要特性。
蛇紋石石棉和閃石石棉的區分是:把石棉放在研缽中研磨,蛇紋石石棉成混亂的氈團,纖維不易分開,閃石石棉研磨後易分成許多細小的纖維。不含鐵的石棉呈白色,含鐵的石棉呈不同色調的藍色。纖維狀集合體絲絹光澤,劈分後的纖維光澤暗淡。
石棉是彼此平行排列的微細管狀纖維集合體,可分裂成非常細的石棉纖維,直徑可小到0.1微米以下。完全分裂開松後,用肉眼很難觀察,因而是良好的細菌過濾材料。
纖維長度超過8毫米的石棉與20~25%的棉紗混合可製成防火紡織材料,較短的纖維可用於製作石棉膠合布、石棉板和絕緣材料等。藍石棉具有獨特的防化學毒物和凈化放射性微粒污染空氣的性能,被用於製作各種高效能過濾器,用它製造的石棉紙過濾效率達99.9%。
垂直裂隙的石棉纖維稱為橫纖維,一般長度在30厘米以下,蛇紋石石棉多以這種形式產出,平行裂隙方向延長的石棉纖維稱縱纖維,其長度可達1米以上,藍石棉多為縱纖維。其他石棉這兩種纖維均有。
7. 物理化學性質及工藝特性
由於石棉種類很多,礦物成分和化學組成不同,不同種類的石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也都不同,致使石棉具有諸多的優良特性。
一、石棉纖維的劈分性
1.蛇紋石石棉
蛇紋石石棉纖維幾乎具有可以無限劈分的性質,能劈分成柔韌微細的纖維,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無數彼此平行的微細管狀纖維,纖維直徑約為2×10-5mm。石棉纖維的劈分難易程度與石棉種類和產狀有關,直接影響到工業利用和選礦時石棉的分解難易。一般劈分性好的纖維,可以劈分得比蠶絲還要細,理論上甚至可達到其結晶時的硅氧鏈狀組成的「細管狀體」,但是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影響纖維劈分性的原因主要有:化學成分、結晶程度、含吸附水的多少、應力破壞、礦石中某些物質的加入等。不同礦床類型或礦石類型纖維的劈分性不同,同一類型不同地質環境下形成的石棉礦石其劈分性也有差異。
目前鑒別石棉纖維可劈分性的方法有:手掰法、捻搓法或機械研磨法等簡單的方法,主要用此判斷石棉劈分成纖維束、絲的難易程度,確定其可劈分性是否良好。也有以石棉纖維的最小直徑(纖維細度)來衡量石棉的可劈分性。纖維細度通常利用透射電鏡或掃描電鏡拍攝的顯微照片經實測得出;還有以單位質量(g或mg)內含有纖維的根數或以單位截面積(mm2)內能剝分出纖維的根數,或用氮吸附法測定比表面積(對實心的角閃石石棉)值來評價其可劈分性。
2.角閃石石棉
角閃石石棉平均直徑為0.16~0.86μm,最小直徑為0.041μm,比表面積為2.4~12.4m2/g,纖維越細,比表面積越大。一般地,纖維的平均直徑為0.162~0.420μm,比表面積為6.88~12.42m2/g時,纖維的劈分性就較好。角閃石石棉纖維的細度及劈分性與其成分和晶體結構有關。首先與結構中雙鏈的堅固性和雙鏈之間的結合力有關。Al3+代Si4+時,所形成的Al—O四面體比Si—O四面體大,引起雙鏈發生扭曲和負電價增加,它們均影響鏈的堅固性,即大致沿鏈方向的化學鍵力減弱和垂直於鏈方向上化學鍵增強,從而引起角閃石晶體形成時沿垂直於雙鏈方向發育相對增大,並影響纖維細度。雙鏈間若為低電價、大半徑的Na+、K+、Ca2+陽離子聯結時,所形成的角閃石石棉纖維細度就較細。所以自然界產出的鹼性角閃石石棉往往纖維細度小、比表面積大、質量好,如藍石棉。
3.水鎂石石棉
水鎂石石棉纖維束細度(SEM測定)為0.98~1.68μm,最細者為0.086μm,比表面積為3.8~23.45m2/g。
二、石棉纖維的機械強度
1.蛇紋石石棉
蛇紋石石棉纖維具有較強的抗拉強度,尤其是從塊狀礦石中分離出的未變形的纖維,其抗拉強度更大,最高可達4237MPa,遠遠超過鋼絲的抗拉強度(1304MPa)。在常見的纖維材料中,玻璃纖維和硼纖維的抗拉強度與蛇紋石石棉相近,其餘無機纖維和有機纖維的抗拉強度均較蛇紋石石棉低。尤其是在較高溫度下,溫石棉纖維仍能保持相當好的強度,是一突出的優點。
溫石棉纖維的機械強度與纖維的化學成分特徵、纖維表面結構的完整性、纖維性和管心充填物情況等因素有關。富鎂碳酸鹽岩型溫石棉纖維間常有碳酸鹽礦物黏結或充填,其抗拉強度一般高於超鎂鐵質岩型溫石棉;橫纖維石棉一般比縱纖維石棉的強度高,含水鎂石纖維的溫石棉,其抗拉強度可降低至1203MPa,此外,風化作用、裂隙構造的再活動及人為的損傷也會使其抗拉強度顯著降低。蛇紋石石棉在300~450℃范圍內的加熱處理過程中,其抗拉強度要增大,且在冷卻後相當長時間內仍能保持良好的強度。這一性能對提高溫石棉製品的機械強度有積極意義。加熱處理使纖維強度增大的原因之一是加熱時可使纖維間鍵力增強。此外,也可能與吸附水的排除有關,因為吸附水排除後,纖維之間結合更緊密,強度也就隨之增大。
2.角閃石石棉
角閃石石棉的抗拉強度為158.9~1598MPa,拉伸彈性模量為9709~32264MPa,斷裂伸長度為1.5%~5.2%。藍石棉的力學性質優於其他角閃石石棉。影響角閃石石棉力學性質的因素除了成分、結構外,還與纖維膠結物特點、風化程度、分散程度及人為折損程度等因素有關。
3.纖維水鎂石
纖維水鎂石的抗拉強度為902MPa,屬中等強度纖維材料,加熱處理(400℃)、風化或酸蝕作用可大大降低其強度。其彈性模量為13800MPa,有一定脆性。
三、石棉的耐熱性
石棉具有一定的耐熱性能,並且不燃燒。通常是以失去結構水的溫度為石棉纖維的耐熱度。溫石棉長時間耐熱溫度為550℃,短時間耐熱溫度為700℃。因此,溫石棉的耐熱度為550~700℃。此時,溫石棉纖維的物理性質遭到破壞,失去光澤,顏色變成淡紅色至肉紅色,彈性韌性喪失,易搓成粉末。在各種石棉中,角閃石石棉的耐熱性能最強,溫度在900℃時其物化性能仍保持不變。水鎂石石棉分解溫度為450℃,可靠使用溫度為400℃,最高使用溫度為450℃,極限穩定溫度為500℃。風化作用及酸蝕、潮濕環境、延長加熱時間都會使耐熱性下降。
四、石棉的導熱性能
松解或絮狀纖維的石棉導熱性很低,松解程度越好,導熱系數越小。溫石棉的導熱系數為0.09~0.14W/(m·K),角閃石石棉的導熱系數為0.07~0.09W/(m·K),纖維水鎂石原礦的導熱系數為0.46W/(m·K),鬆散纖維(體積密度為0.47g/cm3)為0.131~0.213W/(m·K)。
五、石棉的導電性能
石棉是良好的電絕緣物質,其導電性能和氧化鐵的含量有關,也和這些物質賦存狀態有關,鐵的存在會大大降低石棉的電絕緣性能。結晶度好、質地純凈的石棉電阻率較小。溫石棉的質量電阻率ρm在104~108Ω·g/cm2之間,體積電阻率ρv在1.9×108~4.79×109Ω·cm,角閃石的質量電阻率ρm在104~107Ω·g/cm2之間,水鎂石石棉的質量電阻率ρm為8.82×106Ω·g/cm2,體積電阻率ρv為5.9×106Ω·cm,電阻率顯各向異性,加熱可使電阻率上升12倍。
六、石棉的表面電性
纖維表面電性是溫石棉的重要電學性質之一,常用電動電位ξ表徵,單位為mV。溫石棉和其他固體顆粒一樣,當其分散在液相中時,表面會帶不同的電性,表面電性對溫石棉的絮凝性及吸附性能有重要影響。完好的溫石棉纖維表面荷正電,是由於管狀結構的溫石棉纖維的最外殼層是「氫氧鎂石」八面體層,其中的OH-基團在水中表現出親水性,易進入液相,使纖維表面失去陰離子團,存在過剩的陽離子而荷正電;同時,纖蛇紋石中常發生三價陽離子如Al3+取代基本結構層中的Si4+和Mg2+,造成八面體層中正電荷過剩而四面體層中的負電荷過剩,產生一種雙電層偶極子結構,因此,在正常情況下溫石棉纖維表面總是帶正電荷。但是不同產地的溫石棉,或同一礦床不同層位的石棉的ξ值也有較大的差異。如我國集安產的溫石棉ξ值為6.69mV,茫崖石棉ξ值為21.38mV,四川石棉礦的ξ值為8.37~26.15mV,加拿大魁北克的溫石棉ξ值為93mV。這與纖維表面的完整情況、雜質成分及種類、風化程度等因素有關。例如含磁鐵礦、碳酸鹽礦物及粘土微粒較多時,由於這些雜質均顯負電,使石棉纖維的ξ值降低甚至呈負值。如含水鎂石的溫石棉,因水鎂石的OH-易進入溶液而使ξ值增大。風化作用對溫石棉的ξ值影響也很大,因為風化作用過程中水常呈弱酸性,使溫石棉管狀結構表面的羥基和Mg2+易被淋濾帶走,即易剝離掉「氫氧鎂石」層,使ξ值變小。
水鎂石纖維的ξ值為正值,可高達36.3mV。pH值增大,其ξ值變小,零電位點的pH值為12.5。風化、酸蝕、纖維束中混入磁鐵礦、碳酸鹽礦物將降低其電動電位值,甚至變為負值。
七、石棉的吸附性及過濾性
石棉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吸附能力的大小取決於比表面積大小。蛇紋石石棉是一種極微細的管狀體,因此具有吸附周圍其他物質的能力。如石棉水泥製品中的石棉纖維在滲水時,纖維能吸附水泥中的Ca(OH)2和水分,使石棉水泥製品能迅速地膠凝和硬化。因此石棉在水泥製品中起類似「鋼筋」的增強作用,又起到膠凝硬化作用。在空氣中,石棉也能吸附水分,將其置於飽和狀態下的水蒸氣中,其吸附量最大可達8%,在一般空氣中也能吸附1.5%~5%的水分。表面結構完整的柔軟型溫石棉纖維,在水溶液中表面荷正電,能吸附OT分子(一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能充分松解分散,纖維柔軟,相互絞纏,增大浮力,易於穩定地懸浮於水中,極難沉澱。如我國祁連小八寶、雙岔溝的溫石棉,加拿大魁北克的溫石棉等,都具有很好的成漿性,適合作泡沫石棉及復合硅酸鹽保溫塗料的原料。
一些物質,如有毒煙霧、細菌、病毒、放射性塵埃等通常以0.1~200μm的氣溶膠狀態出現,藍石棉中的鎂鈉閃石石棉和鎂鈉鐵閃石石棉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和表面活性,常被作為過濾劑和吸附劑來凈化氣體和液體,用於化工、冶金、軍事等部門。藍石棉是凈化有毒氣體唯一的天然纖維材料,對於濾除穿透能力最強的粒徑為0.1~1μm的有毒粒子十分有效。在液體過濾方面,用藍石棉製成的過濾材料能過濾凈化熱的濃酸和其他腐蝕性液體;在電化學工業,藍石棉作為電解過程中的篩孔材料。在制葯工業,用於過濾抗菌素、濾除細菌和分離病毒等。
八、石棉的化學性質
石棉的耐酸耐鹼性能,一般用石棉在酸、鹼溶液中的溶蝕率來表示。各種石棉的耐酸、鹼性性質各不相同,詳見表12-2。從表12-2可以看出,蛇紋石石棉耐鹼性較好,耐酸性較差,而角閃石石棉類的耐酸與耐鹼腐蝕性能都很強。角閃石石棉的耐酸性能大大優於蛇紋石石棉的原因,是因為角閃石石棉具有表面電性為負值,這種表面負電性的作用是排斥酸根負離子,從而起到阻止角閃石石棉纖維表面上陽離子同酸根離子相結合的作用,因此降低了酸溶液對角閃石石棉的腐蝕性。而蛇紋石石棉其外層為(OH)-,在水溶液中顯較強的鹼性,並且具有表面正電性,因此,蛇紋石石棉易遭受酸溶蝕。
表12-2 石棉的酸、鹼溶蝕率
(據潘兆櫓等,1993)
纖維水鎂石耐鹼性極強,是天然無機纖維中耐鹼性最優者,但耐酸性極差。在強酸中能被全部溶解,在草酸、檸檬酸、乙酸、食醋、pH=0.1~2的緩沖溶液中均可以不同的速率溶解。纖維越短、細度越細、酸蝕速率越大。溶解量與作用時間成正比,但溶蝕率較大的是開始半小時以內。纖維水鎂石在潮濕或多雨氣候條件下,易受大氣中的CO2、H2O的侵蝕。故其製品表面需要作一防水防潮處理。
8. 世界上的濾紙哪的好都有幾種呢
超細玻璃纖維濾紙,可用作軍用防核生化武器的過濾層,具有一定的抗輻射能力,具有良好的過濾性能和一定的耐溫性,可以過濾掉核粉塵和放射性氣溶膠。更好的是藍石棉纖維濾紙,抗輻射性和氣溶膠過濾性更佳,但是天然藍石棉纖維具有毒性和致癌性,除了國防等重要領域,在民用方面基本停止了。
9. 石棉的理化性質
不同種類的石棉,物理機械性質和化學性質也都不同。石棉纖維長度一般為3~50毫米,也有較長的。中國發現最長的石棉纖維達2.1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 蛇紋石石棉的耐鹼性能較好,幾乎不受鹼類的腐蝕,但耐酸性較差,很弱的有機酸就能將石棉中的氧化鎂析出,使石棉纖維的強度下降。
角閃石石棉屬於單斜晶系構造。顏色一般較深,比重較大,具有較高的耐酸性、耐鹼性和化學穩定性,耐腐性也較好。尤其是藍石棉的過濾性能較好,具有防化學毒物和凈化被放射性物質污染的空氣等重要特性。蛇紋石石棉和閃石石棉的區分是:把石棉放在研缽中研磨,蛇紋石石棉成混亂的氈團,纖維不易分開,閃石石棉研磨後易分成許多細小的纖維。不含鐵的石棉呈白色,含鐵的石棉呈不同色調的藍色。纖維狀集合體絲絹光澤,劈分後的纖維光澤暗淡。
石棉是彼此平行排列的微細管狀纖維集合體,可分裂成非常細的石棉纖維,直徑可小到0.1微米以下。完全分裂開松後,用肉眼很難觀察,因而是良好的細菌過濾材料。
纖維長度超過8毫米的石棉與20~25%的棉紗混合可製成防火紡織材料,較短的纖維可用於製作石棉膠合布、石棉板和絕緣材料等。藍石棉具有獨特的防化學毒物和凈化放射性微粒污染空氣的性能,被用於製作各種高效能過濾器,用它製造的石棉紙過濾效率達99.9%。
垂直裂隙的石棉纖維稱為橫纖維,一般長度在30厘米以下,蛇紋石石棉多以這種形式產出,平行裂隙方向延長的石棉纖維稱縱纖維,其長度可達1米以上,藍石棉多為縱纖維。其他石棉這兩種纖維均有。
10. 石棉有哪些特性
石棉具有隔熱、保溫、耐酸、絕緣、防腐等特性。現在,利用石棉製成的產品近3000種,廣泛用於汽車、拖拉機、化工、電器設備方面。飛機、坦克、潛水艇中的隔熱裝置和隔音材料用的是溫石棉。
石棉是可分裂成富有彈性的纖維狀硅酸鹽礦物的總稱。石棉家族中分立兩戶:一戶是單身漢,叫蛇紋石石棉,又稱溫石棉;另一戶叫閃石石棉,它有5個家庭成員:藍石棉、透閃石石棉、陽起石石棉、鐵石棉和直閃石石棉。其中藍石棉特具防化學毒物和凈化放射性微粒污染空氣的能力,被選用為原子核反應堆的過濾器。我國雲南省的特大型藍石棉礦,可與世界藍石棉產量最多的玻利維亞並駕齊驅。石棉雖好,但它的粉塵對人體有害,所以早在70年代,美國便有禁止石棉加工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