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過濾拆
⑴ 我把瀑布式過濾器改裝了一下,能培養硝化細菌嗎
由於硝化菌繁殖的慢,常常被有害菌打的沒有還手之力,因此我們給它找了兩個幫手來搶地盤,一個是繁殖速度非常快的、好氧的酵母菌,負責搶地盤給硝化菌居住;另外一個是厭氧的乳酸菌,繁殖速度也非常快,負責消滅低氧區對硝化菌有害的菌種。這三個菌並肩子上,幾乎無堅不摧,成功率非常高。大夥可以參考
細菌要有家才能大規模繁殖,過濾器是它們最主要的家,房子越多越好,性價比最好的房子是玻璃環和沙子。
假如養魚的水總共有100升的話,那麼你需要有10升以上的直徑3毫米的沙子作濾材或至少1升的玻璃環。多點更好,雖然浪費了,但是有個儲備能夠應急。房子要提早建好,等待細菌們的入住。 ***呼吸的氧氣:
這些喜歡氧氣的細菌對氧氣的消耗量是巨大的,甚至比缸里的魚還厲害,因此,一個有效的充氧手段是不可以少的,可以用氣泵、水流濺落等多種方法解決。假如有了大量住房後水仍然很混,那麼是增加氧氣的時候了。
***足夠的食物:
只要缸里有魚,細菌們就會有食物,增加食物就能夠促進細菌們的繁殖,但是太少了細菌們吃不飽,太多了又會撐壞了,所以增加的速度很關鍵,這個我們後面講。另外我們要用一塊過濾棉來把大塊的食物打碎以便細菌們開吃。濾綿在過濾槽前面,占據濾槽10%的空間就夠了。
***一定的水流:
水流給定居的細菌們帶來氧氣和食物,水流大了就把細菌們的家沖走了,水流小了,帶來的氧氣和食物又不夠。對於100升水的缸,你應該有600升/小時以上流量的泵,以及一套水循環管道,並且製造良好的水流以便把糞便和食物殘渣帶給細菌們。 ***合適的溫度:魚和細菌們在24-28度之間是可以很好的生長和繁殖的。如果水比較冷,一個加熱棒就可以解決了。一般100升的缸有個100瓦到150瓦的加熱棒就很合適了。
***穩定的水質: 由於細菌們基本上住在水裡,他們喜歡比較穩定的水質,一旦水質劇烈變化,它們就要搬家了。在水流經的濾槽里放置少量的活性炭或者麥飯石,大概占據濾槽的10%的空間就足夠了。
***培養的方法:
首先,咱們要准備好各種器材和菌種。器材按照上面的要求在魚店購買。菌種就要多跑幾個地方了,其中:
硝化菌要在魚店裡買質量可*的乾粉狀的,實在買不到就算了,我們可以慢慢的培養;
酵母菌去商場里買那些發面用的純酵母粉;
乳酸菌就用活性酸奶來替代,記得買那些號稱有多少多少億個有益菌的、沒有經過滅菌處理的名牌酸奶哦;
枯草菌就要使用從葯店裡買來的一種小兒消化葯——「媽咪愛」。
然後,就應該給咱們的裝了100升已經曬好的水的魚缸來個大掃除,把過濾器、過濾棉、玻璃環、活性炭(或麥飯石)、水、泵、加熱棒沙子、石頭、草等等東西通通按照設計放到缸里或濾槽里合適的位置用高錳酸鉀消毒,給0.4克高錳酸鉀就可以了,這時的濃度是十萬分之四左右;浸泡半個小時後就全部乾乾凈凈啦(也可以用這個濃度的高錳酸鉀液擦洗魚缸並浸泡其他器材)。然後,把魚缸和所有器材沖洗干凈。
接著在魚缸里灌入曬好的水(推薦方法),或者用自來水灌滿並等待一天。也可以直接使用被高猛酸鉀徹底消毒的水,但是要多等幾個小時,待水的顏色從紫色逐漸淡化到桃紅色或更淡時,即表明高錳酸鉀已經失效,此時可以開始下面的步驟了。這時,就可以請細菌們入住了。把從魚店裡買來的乾粉硝化菌(推薦)15克或液體硝化菌15毫升倒進缸里;
然後,再把純酵母粉一湯匙、活性酸奶一湯匙以及「媽咪愛」一小袋(1克)用缸里的溫水盡量完全化開,把比較清澈的部分倒回缸里,把剩下的殘渣扔掉或倒入過濾槽這些不明顯的地方都行.
這樣,咱們就完成了「播種」的過程;這個時候的魚缸通常是一片霧蒙蒙的,這是菌種在飄盪,沒關系,幾天內就會清澈的;下面,當然是給細菌們找食物啦。既然咱們的缸里有100升的水,那麼就放養4條3-4厘米長的小魚吧!它們是先鋒,所以必須是身強力壯、不怕死的小傢伙,進入魚缸之前要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鍾消毒,避免帶著病菌進入魚缸;高猛酸鉀溶液的濃度可以按照能見度來衡量,對魚類和水草等生物消毒時,採用的能見度以不低於60厘米為好,消毒時間大概在10——15分鍾即可。正常的飼養它們幾個,每天喂兩次,每次的食物必須在1到2分鍾內吃完。然後咱們就等待吧。假如水質在第二天渾濁了,就適當換點水,然後適當減少餵食。就這樣等待3天;
第4天,假如水質變的清澈無比(有時侯第2天就水清了,但還是要等待到第4天再操作),那麼水就快養好啦!這時要繼續測試一下微生物過濾系統的應變能力。只要把餵食量增加一倍就可以了。一直等待3天;期間稍有渾濁要仔細觀察,只要沒有腥臭味散發出來就不必換水;
第7天,假如水質仍然清澈無比,這時我們可以把比較嬌貴的魚請進魚缸了。先換點水,然後少放幾條,少量餵食(1分鍾內吃完),觀察3、4天,再繼續放另外一批,食物也逐漸增加點;就這樣我們以後每個星期給魚缸換1/5到1/4的水,配合每天定時、定量、定點的餵食,就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好」水了!到這里我們就完成了「硝化系統」的建設,依*每周換水的維護,就可以長期穩定
如果你是想自己養魚的話,現在有賣瓶裝硝化菌的,倒在缸里加上溫,放里幾條小飼料魚,死活都別撈他,等缸里的水過濾干凈後,硝化菌就肯定培養成功了!
⑵ 魚缸瀑布過濾器改造
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加一條與出水口等寬的濾棉遮擋一下,或者是降低水泵的轉速。餵食的時候還是關閉水泵的好。每次餵食不要太多,3分鍾內吃干凈最好。
⑶ 瀑布式過濾器改裝後能培養消化細菌嗎
能的來 只要水溶氧高就可以 因為硝化細菌自是好氧細菌 晚上沒有必要關啊 一直開著就行 它功率本來就小 噪音相對小的多 對硝化細菌生長好 因為如果關了3小時以上 就好造成硝化細菌一般死亡 簡易在你加裝的那個瓶子里放些陶瓷環或生化棉 因為這些東西是硝化細菌繁殖的溫床 不懂再問 記得採納哦
⑷ 瀑布過濾出水水流太大 怎麼緩解
瀑布是比較小的過濾方式,如果還嫌大,有三種方式:
1、有的瀑布過濾上有水量調節旋鈕,可直接調整。
2、在進水柵格處加棉套。
3、換大點的缸。
⑸ 如何將瀑布過濾器改裝為潛水泵
放水裡即可,但沒法固定啊,買個成品潛水泵吧,10W以下的很便宜的
⑹ 缸底的糞便瀑布過濾器能處理掉嗎如果不能還有沒有其它方法
傳統魚缸為什麼要經常換水?因為魚的排泄物中含有機氮,而有機氮是有毒的,長期積專累在水中被屬魚吸收就會導致魚生病甚至死亡,如右圖。 水草造景的魚缸就可以做到不用換水,因為水草可以極大地吸附水中有害物質,包括重金屬離子、有機氮等等,下圖為水草魚缸內的硝化過程,有機氮最終成為了水草的養分。
靠過濾處理不了多少的,要靠硝化系統分解。建議你網路一下 清森水族 ,上面有魚缸護理的技巧資料。
⑺ 關於瀑布過濾器的問題
看缸內魚密度
瀑布內濾棉全部取出,只留擋板。環類捏碎,塞滿。
密度低回,水寬,少投餌答----可以不可,或適當少開。
比如80成品缸,缸內只養10+條燈科魚類,完全能自行分解,不用過濾。
如果水質渾濁,不清,魚類排泄物++剩餌-------全殘留缸底,一套瀑布是不行的。
⑻ 用瀑布式過濾器怎樣能把魚便便弄乾凈不讓水在變混
首先,濾盒裡過濾棉、濾材、生化棉先都得塞好了,物理過濾以及硝化細菌的培養對保持魚缸水質清澈舉足輕重,其次,瀑布過濾器的普遍問題是功率低,難以吸魚便,但是按照圖片描述,你的過濾器應該完全可以滿足你這個小小缸的要求,所以有兩個可能,一個是你的過濾器離水底距離不夠,嘗試加長吸水管子的長度,離魚糞近一些,另一種可能是你的吸水管子上的濾孔很小,魚糞進不去,可以嘗試自己改裝一下,直接用一個膠皮管子套在水泵上。而且不建議換更大功率的過濾器,缸子太小了魚會被吸的很糟糕。
保持水質清澈需要綜合很多因素,對於沒有建立良好循環系統的魚缸,只有勤換水才能為小魚創造干凈健康的生活環境。
⑼ 瀑布過濾擺放濾材的問題
對於新開的缸來說,物理過濾是很重要的。可以在濾槽下部放陶瓷環,上半回部放濾綿,就是答市場上常見的綠白色的就可以。由於濾槽空間有限,所以黑色的生化綿可以不放。等硝化系統建立了,可以增加逐步減少物理過濾,增加生化過濾。把綠白綿換成生化綿,增加環的數量。只用環過濾,那是老水了,生化過濾系統已經完美,這樣可以幾乎不用綿過濾了。有些老水的缸,甚至連環都不用,一個水妖精就可以維持水質了。魚好養,養好也難,有些問題不是書本能解決的,需要自己在實踐中領悟。
⑽ 瀑布式過濾器,3.5w,買來時噪音幾乎沒有,後來噪音越來越大,沒有什麼雜物,拆了好幾遍,沒效果,怎麼辦
轉子與管子復或轉子內壁碰撞就會制有噪音了。
黑色的馬達,也就是帶著電源線的線圈,可以拆下來。
然後你會看到,再把白色葉片的轉子取出來後,可以看到線圈內部用來放轉子的凹槽底部,有一顆黑色的橡膠頭,是用來承放轉子中間不銹鋼小柱子的,平時小柱子如果不緊插進黑色橡膠內,轉子的葉片就會松動彈出,觸碰到缸管或者線圈缸壁,摩擦震動所以發出聲音。
放滿水,不銹鋼柱子插緊底部橡膠墊片即可。
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使用1到2年後換一個新的,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