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虹吸過濾
『壹』 怎樣用虹吸過濾器
虹吸過濾器的設置和使用方法如下:
1、此虹吸抽水過濾只宜缸養,水深77cm,若池養可能因水太深虹吸不起作用。
2、虹吸管用直徑40mmPVC管。其原理就是在飼養缸里那段分為兩截,上截用兩個彎頭造成U型管,下半截預先用吸盆固定在飼養缸壁。U型管貫滿水並加蓋後倒轉插到預定的位置,當U型管兩口端處於水兩時便可拔掉蓋子,U型管插在飼養缸那頭與缸內已有的管接通即可。此管要一直落到離缸底1cm,以便抽缸底水。而插到過濾系統那頭是處在第一格沉澱格,同時最好在飼養缸的另一邊裝吹水泵以便把缸底的雜物吹向虹吸管那邊。
3、潛水泵是在過濾系統的最後一格(第6格),泵的揚程是2.8m,流量3000升/小時,功率60w。當泵工作時,過濾系統第一格(沉澱格)的水位比飼養缸的水為低4-6cm。若泵的流量再大(如超過3500升/小時),我怕這個過濾系統的水來不及供給泵用。
4、虹吸管中U型部分一定要密封,這樣即使潛水泵停止工作,飼養缸的水位與過濾系統的水位持平。U型管內仍儲著水,只要啟動潛水坌,虹吸過濾便又正常工作了。但要注意,虹吸管不是越大越好,若超過直徑50mm。當停泵後,U型管內的水太多太重會從兩端分別流走,再啟動潛水坌時,虹吸就不成功。當飼養缸水體大的話,用直徑40mm管虹吸肯定是來不及過濾的。而使用50mm以上的管又怕虹吸管內的水在停泵時流走。那乾脆用兩條或多條虹吸管(管徑根據實際而定)同時虹吸。這時候,使用更大流量的潛水泵都不怕。
『貳』 怎樣製作虹吸底濾系統
自己動手製作魚缸底濾系統,原理很簡單,將pvc管鋪設在魚缸底部,管口末版端封死,之後在連接好的權管子上打眼。利用虹吸原理,將沉澱在魚缸底部小石子縫隙中的魚糞抽到魚缸下部的過濾池內,之後再利用魚缸本身的水泵將過濾後的清水抽回魚缸。如圖:
『叄』 魚缸自製虹吸底濾,上面那個虹吸破壞管聲音大,怎麼辦
加一層塑料隔離網,上面墊上兩層過濾棉,就解決了。
『肆』 你是選擇虹吸過濾還是虹吸過濾
虹吸過濾及虹吸過濾我都不選,我選溢流過濾和溢流過濾。
『伍』 懂虹吸的來,求高手!!我做的虹吸過濾器,來電不自動虹吸。高手看圖!
你這個做的不對啊!右管上頭是什麼?左邊最上面的朝下的管子能在水裡嗎?
我第一次見到這種三重虹吸!
『陸』 懂得虹吸過濾的高手進,為什麼我做的虹吸過
虹吸濾池虹吸濾池
siphon
filter
以虹吸管代替進水和排水閥門的快濾池形式之一。濾池各格出水互相連通,反沖洗水由其他濾水補給。每個濾格均在等濾速變水位條件下運行。
虹吸濾池是快濾池的一種形式,它的特點是利用虹吸原理進水和排走洗砂水,因此節省了兩個閘門。此外,它利用小阻力配水系統和池子本身的水位來進行反沖洗,不需另設沖洗水箱或水泵,加之較易利用水力,自動控制池子的運行,所以已較多地得到應用。
(1)虹吸濾池是由6~8個單元濾池組成一個整體。濾池的形狀主要是矩形,水量少時也可建成圓形。濾池的中心部分相當於普通快濾池的管廊,濾池的進水和沖詵水的排除由虹吸管完成。管廊上部設有真空控制系統14。
經過澄清的水由進水槽1梳入濾池上部的配水槽2。經虹吸管3流入單元濾池的進水槽4,再經過進水堰5(調節單元濾池的進水量)和布水管6流入濾池。水經過濾層7和配水系統8而流入清水槽9,再經出水管10流入出水井11,通過控制堰流出濾池。
濾池在過濾過程中濾層的含污量不斷增加,水頭損失不斷增長,要保持出水堰12上的水位,即維持一定的濾速,則濾池內的水位應該不斷地上升,才能克服濾層增長的水頭損失。當濾池內水位上升到預定的高度時,水頭損失達到了最大允許值,(一般採用1.5~2.0米)濾層就需要進行沖洗。
虹吸濾池在過濾時,由於濾後水位永遠高於濾層,保持正水頭過濾,所以不會發生負水頭現象。每個單元濾池內的水位,由於通過濾層的水頭損失不同而不同。
濾池的配水系統必須採用小阻力配水系統。因此可以利用濾池本身的濾過水的水位(清水槽內水位)即可沖洗。
濾池沖洗時的情況:首先破壞進水虹吸管3的真空,則配水槽2的水不再進入濾池,濾池繼續過濾。起初濾池內水位下降較快,但很快就無顯著下降,此時就可以開始沖洗。利用真空系統14抽出沖洗虹吸管15中的空氣,使它形成虹吸,並把濾池內的存水通過沖洗虹吸管15抽到池中心的下部,再由沖洗排水管16排走。此時濾池內水位降低,當清水槽的水位與池內水位形成一定的水位差時,沖洗工作就正式開始了。沖洗水的流程與普通快濾池相似。當濾料沖洗干凈後,破壞沖洗虹吸管15的真空,沖洗立即停止,然後,再啟動虹吸管3,濾池又可以進行過濾。
沖洗水頭一般採用1.1~1.3米。是由清水槽9的水位與沖洗排水槽頂的高差來控制的。濾池平均沖洗強度一般採用10~15升/秒·米2,沖洗歷時5~6分鍾。一個單元濾池在沖洗時,其他濾池會自動調整增加濾速使總處理水量不變。由於濾池的沖洗水是直接由清水槽9供給,因此一個單元濾池沖洗時,其它單元濾池的總出水量必須滿足沖洗水量的要求。
『柒』 什麼是虹吸過濾
虹吸濾池虹吸濾池 siphon filter
以虹吸管代替進水和排水閥門的快濾池形式之一。濾池各格出水互相連通,反沖洗水由其他濾水補給。每個濾格均在等濾速變水位條件下運行。
虹吸濾池是快濾池的一種形式,它的特點是利用虹吸原理進水和排走洗砂水,因此節省了兩個閘門。此外,它利用小阻力配水系統和池子本身的水位來進行反沖洗,不需另設沖洗水箱或水泵,加之較易利用水力,自動控制池子的運行,所以已較多地得到應用。
(1)虹吸濾池是由6~8個單元濾池組成一個整體。濾池的形狀主要是矩形,水量少時也可建成圓形。濾池的中心部分相當於普通快濾池的管廊,濾池的進水和沖詵水的排除由虹吸管完成。管廊上部設有真空控制系統14。
經過澄清的水由進水槽1梳入濾池上部的配水槽2。經虹吸管3流入單元濾池的進水槽4,再經過進水堰5(調節單元濾池的進水量)和布水管6流入濾池。水經過濾層7和配水系統8而流入清水槽9,再經出水管10流入出水井11,通過控制堰流出濾池。
濾池在過濾過程中濾層的含污量不斷增加,水頭損失不斷增長,要保持出水堰12上的水位,即維持一定的濾速,則濾池內的水位應該不斷地上升,才能克服濾層增長的水頭損失。當濾池內水位上升到預定的高度時,水頭損失達到了最大允許值,(一般採用1.5~2.0米)濾層就需要進行沖洗。
虹吸濾池在過濾時,由於濾後水位永遠高於濾層,保持正水頭過濾,所以不會發生負水頭現象。每個單元濾池內的水位,由於通過濾層的水頭損失不同而不同。
濾池的配水系統必須採用小阻力配水系統。因此可以利用濾池本身的濾過水的水位(清水槽內水位)即可沖洗。
濾池沖洗時的情況:首先破壞進水虹吸管3的真空,則配水槽2的水不再進入濾池,濾池繼續過濾。起初濾池內水位下降較快,但很快就無顯著下降,此時就可以開始沖洗。利用真空系統14抽出沖洗虹吸管15中的空氣,使它形成虹吸,並把濾池內的存水通過沖洗虹吸管15抽到池中心的下部,再由沖洗排水管16排走。此時濾池內水位降低,當清水槽的水位與池內水位形成一定的水位差時,沖洗工作就正式開始了。沖洗水的流程與普通快濾池相似。當濾料沖洗干凈後,破壞沖洗虹吸管15的真空,沖洗立即停止,然後,再啟動虹吸管3,濾池又可以進行過濾。
沖洗水頭一般採用1.1~1.3米。是由清水槽9的水位與沖洗排水槽頂的高差來控制的。濾池平均沖洗強度一般採用10~15升/秒·米2,沖洗歷時5~6分鍾。一個單元濾池在沖洗時,其他濾池會自動調整增加濾速使總處理水量不變。由於濾池的沖洗水是直接由清水槽9供給,因此一個單元濾池沖洗時,其它單元濾池的總出水量必須滿足沖洗水量的要求。
『捌』 怎樣才能讓水不綠,或者改善一下,露養,沒過濾,不用過濾有什麼方法,不要過濾,不要過濾!
貌似有種方法叫虹吸
『玖』 請高手指教DIY魚缸過濾虹吸原理。
虹吸原理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實現的。用水裝滿一根軟管,內然後拿兩個杯子,在容其中一個杯子裝水,一個杯子不裝水。
裝水的杯子放置在高處,無水的杯子放置位置必須要比裝水杯子底,然後將裝水管子連接兩個杯子,會發現裝水的杯子的水會一直順著管子來到無水杯子中,差不多就是這樣一個道理,這一現象就被稱之為虹吸原理。
(9)改進虹吸過濾擴展閱讀:
魚缸過濾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糞便等污物,保持水體清澈、氧氣充足、沒有有害物質、沒有污染,適合魚的生長。魚缸內有了好的過濾裝置,才能養好魚並少換水。
在安裝過濾器的時候,把出水口盡量安裝在魚缸的一頭,而抽水口則在另外一頭,而且入水口的網注意不要太高,要讓入水口盡量接近缸底,
這樣一來的話出水口的水就會把污物沖到魚缸的另一頭。而入水網縮短了,越接近魚缸的底部其吸力就大,這時候只要用小網把污物向入水口沖,就很容易吸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