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德過濾器
A. 邦德凈水器
我知道德邦。
凈水器也叫凈水機、水過濾器,是按對水的使用要求對水質進行深度過濾、凈化處理的水處理設備。
平時所講的凈水器,一般是指用作家庭使用的小型過濾器。
「斯蒂格凈水器」可以考慮。
B. 調酒必備用具
如何配置你的酒吧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准。選擇什麼樣的基酒和用具應取決於你的個人需要、品味、你和你的朋友需要什麼以及你的預算。這里將給你一些建議,這些建成議無論是對最微型最簡易的酒吧,還是對可稱得上是設施完備的酒吧都是有用的。 基本原料 最基本的家庭酒吧可以是一個收集兩三種你和你的家人或朋友所喜歡的調液和烈酒的小酒櫥。 基灑 以下是作為一個初級酒吧的最基本配置: 波旁威士忌 加拿大威士忌 白蘭地 杜松子酒 淡色朗姆酒 白龍舌蘭酒 伏特加勾兌蘇格蘭威士忌 利口酒 即使是最小的酒吧也應該配備一些小瓶裝的最流行的利白酒。其中包括: 淡味甜酒 薄荷酒 可可甜酒 義大利苦杏酒 卡路華(Kahlua) 蘇格蘭威士忌利口酒 本尼迪特甜酒 君度橘味白酒 金萬利(GrandMarnier) 葡萄酒和啤酒 對於一個初酒吧來說至少應具備下列品種: 干苦艾酒 甜苦艾酒 白葡萄酒 紅葡萄酒 香檳或其他起泡沫的葡萄酒 啤酒/淡啤酒 調酒液(mixers) 你需要配備至少5種碳酸飲料: 可樂。節食可樂。奎寧水。 這些調液和淡味酒,比如杜松子酒、伏特加和朗姆酒,混合在一起效果很好。對於味道較濃的酒來說,比如蘇格蘭威士忌和波旁酒,應該使用以下飲料: 蘇打水。乾薑水。七喜(或類似飲料) 你還需要5種基本的果汁。如果可能的話在使用前購買,以保持新鮮。 橘子汁。葡萄汁。 菠蘿汁。越橘汁。西紅柿汁 若想使你的初級酒吧更加完備還應配置: 1小瓶羅氏酸橙汁。冰糖塊。 粗鹽(非普通食鹽,用於瑪格麗塔雞尾酒和咸狗) 石榴糖漿。糖漿(普通糖水即可) 如果以上的基本部分不能滿足你的需要,這里我們將介紹下一個步驟。對於一個初級酒吧來說,可以加入以下基酒: 荷蘭杜松子酒。英國杜松子酒。 斯的納維亞伏特加和俄羅斯伏特加。 黑麥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 單麥芽蘇格蘭威士忌。波旁酒或田納西威士忌。 黑朗姆酒(牙買加朗姆酒)。 金龍舌蘭(墨西哥龍舌蘭酒)。 此外還有范圍很廣的比較奇特的利口酒。你可以考慮以下品種: 黑茶蔍子甜酒。薩姆布卡酒。 薄荷味荷蘭烈酒。桃味荷蘭烈酒。 加里昂諾(Calliano)弗朗格里哥(Frangelico) 你可以將任何的好葡萄酒和啤酒納入你的收藏,可以考慮: 開胃葡萄酒(其中最受歡迎的有杜博尼酒,利萊酒,堪培利開胃酒)。 奶油雪莉酒。波爾圖葡萄酒。 馬德拉白葡萄酒(馬德拉島產的一種烈性甜酒)。蒙蒂拉白葡萄酒(西班牙的一種白葡萄酒)。 還需要至少兩三種香味白蘭地: 卡爾瓦多斯陳年蘋果白蘭地或蘋果白蘭地。 杏味白蘭地。桃味白蘭地。 除了必需的調料以外,你還可以准備: 咖啡。奶油(濃的和淡的)。椰奶。苦味酒。 杯飾和配頭 許多調制後的雞尾酒都是既含有固體成分又含有液體成分。如果加入酒中的一塊水果或蔬菜改變了酒的味道,那麼它就是杯飾。如果它僅僅是為了裝飾,就是配頭。一個最基本的酒吧應具備以下配頭和杯飾以供使用: 檸檬卷:你要用的是它的皮。從一隻檸檬中取出大部分皮的方法是:先切去它的末端,然後用匙在一頭將果肉挖出來,這樣你就得到了一個空檸檬殼。豎著切成¼英寸寬的小條。如果一種酒需要「卷」狀的,拿出一條在酒的上方擰成彎曲狀,在杯子邊緣摩擦皮的內部,扔入酒中。然後攪拌。 酸橙楔:酸橙很少被切成卷狀,一般都做成楔形。 橘子片:不要將橘子的汁擠入酒中。酒浸櫻桃這些特別甜、有一種超乎尋常的紅色的(染出來的)小東西其實是配頭,因為它並不給酒增加什麼味道。但是飲酒的人總是喜歡把它們從酒中拿出來吃掉,所以要在櫻桃上插上牙簽之為的東西。 橄欖:許多人喝馬提尼都喜歡酒裡面有1個甚至3個橄欖。使用中等大小綠核的橄欖——並帶有甘椒(它會改變酒的顏色)。通常來講,橄欖都插在牙簽或塑料小劍上,然後放入酒中。 珍珠洋蔥:一杯馬提尼裡面放著一個珍珠洋蔥(或者兩三個),而不是一個或幾個橄欖,就叫做吉布森。單獨冷藏,可無限期保存。可以把它插在牙簽上。 芹菜梗:加入芹菜梗將是製作完成血瑪麗的最後一步。如果要增加一些情趣,可以加上一些帶子的芹菜梗。 專業工具 經營酒吧的人有一套用具和小玩藝需要購買。其中的一些還很重要: 高級搖酒器:雞尾酒搖器是專業人員的標志。你需要一個用來做酸調液、代基酒、榪格麗塔,還有詹姆士.邦德喜歡的不加中間派的馬提尼(「搖和,而不是攪拌的」)。 購買一個蓋子——較大的外面的部分——不銹鋼的,裡面較小的部分是玻璃的搖酒器。12盎司的拭搖酒器就足夠了。 你還需要一個放在搖酒器中剛好合適的雞尾酒過濾器,這樣在你倒入帶冰塊的酒時就不會把冰塊也倒進去。這就叫做倒一杯「不加冰」的酒。 其他基本要素 如果你要表現得像一個專業調酒師,就還需要許多快速傾倒器——一種塑料製成的小裝置,正好嵌在酒瓶口中,這樣可以使你以平穩、准確的速度倒酒而不讓它們溢出來。既然你要干,為什麼不買一隻真正的吧匙?這是一種長柄,中間彎曲的小匙。這種匙就是酒吧招待的瑞士軍刀:可以用它來對酒進行攪拌,可以用它來擺放杯飾(如果你不想用你的手指的話),並且還可以用彎的那一部分把分層次的雞尾酒的成分比如彩虹酒倒進去。因為對這類酒來說,不能把各層次混合在一起是很重要的。 其他很可能在你的廚房裡已經有的器具還有: 一把用來切水果杯飾的削皮刀。 一個電動攪拌器。 一個帶有冰鉗的冰桶(顯得講究而衛生)。 杯具組合 杯具用在調制帶酒精的飲料中作用並沒有的葡萄酒服務中那麼重要。但是,玻璃器具的大小和形狀對你品味純酒和調制後的混合酒也會增色不少。讓我們看一下基本的杯具。 高杯和低杯高杯是你最經常使用的杯具。高杯被用來調制加蘇打水的蘇格蘭威士忌和摻水波旁酒,奎寧水杜松子酒——在你腦子里已經有了一個印象。正規的高杯是8盎司,有些能裝12盎司。 低杯沒有高杯那樣常用。它有時被稱做冰杯,因為它經常用來調制帶冰塊的酒。這種杯短小清澈,從4盎司9盎司大小不一,經常被用來裝帶冰快的馬擔尼、各種加冰威士忌、帶冰快的曼哈頓等等。 柯林斯杯和老式杯柯林斯大林杯並不僅僅供湯姆。柯林斯使用,它還被廣泛使用在給人一種清爽新鮮印象的大容量的雞尾酒中,其中包括各種充氣飲料和很多熱帶酒。10~14盎司柯林斯杯上面3/4英寸的部分是粗糙、半透明的(有時還有水晶)。 老式杯有大杯(7盎司)和小杯(4盎司)兩種型號,並且和低杯相似,除了在底部有一個隆起部分外。這可能是為了提醒調酒者做好調制古典雞尾酒的准備。 雞尾酒杯和檸檬威士忌酒杯標準的雞尾酒杯是一種有很長的杯柄,上面好像嵌了一個倒立的圓錐體的酒杯。這種杯是如此典型,以至於作為雞尾酒吧間的標志而印在霓虹燈招牌上。4盎司杯被使用在所有純飲的雞尾酒中。它的杯柄不僅僅是為了裝飾;因為裝入這種杯子的雞尾酒沒有冰塊,這種杯柄可以確保你在握著杯子時不提高杯中酒巴的溫度。你還可以配置一些4或5盎司的檸檬威士忌酒(和其他帶泡沫的酸酒)看起來更加吸引人。 葡萄酒杯和雪莉杯葡萄酒杯的種類很多。如果你對葡萄酒感興趣,請參閱《完全傻瓜指導系列:葡萄酒》書中介紹了有關葡萄酒杯具方面的知識。然而對於一個基本的酒吧來說,一個巴黎風格的小酒館里的那種結實的,有柄的,圓形杯體的杯子就足夠了。你可能還需要購置一些雪莉杯。這種21/2~31/2盎司的帶柄的杯子可以用來裝開胃酒、波爾圖葡萄酒和雪莉酒。雪莉杯中最好的品種是鬱金香形的,有一種很窄的收縮部分能夠保存葡萄酒的芳香。但是如果你喜歡,還可以用小點的小酒杯或利口杯。 美國香檳杯和歐式香檳杯:美國人喜歡用一種看起來像雞尾酒杯中較短、較寬、較淺的那種杯子。可以裝4~6盎司的香檳。但是歐洲人喜歡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杯子——有凹槽,底部很優雅地隆起然後向杯口慢慢變細。我們推薦使用歐式的香檳杯,不僅因為它能夠裝得更多(容量7-11盎司不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從下往上收縮的外形可以減少表面積並減慢香檳氣泡的散逸。 小物件:小利口酒杯和你最好的小威士忌杯:每一間酒吧都應該有小威士忌杯,不僅用於小杯威士忌酒的服務,而且還可以用來測量。小威士忌杯大小1~2盎司,2你最明智的選擇是11/2盎司——1吉格爾——因為這是測量大部分酒類的理想型號。 小口大肚酒杯的故事:白蘭地小口杯是玻璃杯具中特別雅緻的一種。它從5盎司到25盎司的小口大肚杯,雖然裡面通常只盛有不過1~2盎司的白蘭地。杯子隆起的部分會使酒的香味更好地飄進飲酒者的鼻子里。如果你使用小於16盎司的杯子,相應地減少白蘭地的數量。 帶把杯和比爾森杯你是應該選擇帶把杯還是比爾森杯?還是兩者都要?帶把杯不易碎,但是如果用於品質好啤酒,雅緻的較高的比爾森杯能夠提高飲酒的興致。這取決於你。無論是用帶把杯還是玻璃杯喝酒,都比直接在瓶子或罐子里喝要好得多。 其他玻璃杯具既然你已經對酒吧基本杯具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你還應該熟悉以下較特別的杯具。 彩虹酒杯一種3~4盎司,杯體很少或根本不向外伸展也不向內變細的帶柄的杯子。這種杯子對於有層次的餐末甜酒比較方便。 矮腳高玻璃杯彩虹酒杯的稍大樣式,經常都是有一個向外伸展的杯口。同樣用於有層次的餐末甜酒。充氣飲料杯這種5盎司有柄的杯同5盎司檸檬威士忌酒杯相比稍短稍粗,如果你想要用比柯林斯杯小一點的杯子來裝充氣飲料,這種杯子是比較有用的。 馬提尼酒杯有些人更喜歡用這種雞尾酒杯改造後的杯子而不是雞尾酒杯來裝他們的馬提尼。通常4盎司,馬列提尼杯從上到下逐漸變細,直到杯莖處變得很淺,而不像雞尾酒杯逐漸收縮成一個很尖銳的杯底。蛋奶酒杯這種大的,桶狀的杯子確實是飲用蛋奶酒的最好杯具。 你真的需要這些嗎?你的決定基於你的品味,你的朋友和你喜歡喝什麼,以及你想(你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主人或酒吧招待。
C. 洋酒怎麼調好喝
洋酒有很多品種,如白蘭地,威士忌,金酒,特奇拉,朗姆和利口酒。每一種都喲不同的調酒方法。不可以一代之。但一般的洋酒都可以勾兌橘汁,檸檬汁菠蘿汁和西柚汁。所以,簡單的說,把這些洋酒與上面的果汁勾兌一下,就是最基本的雞尾酒了。
但要是搞出點名堂來,還是做一些簡單的准備。如搖酒器,適合的酒杯和不同品種的各式酒品。
給你介紹幾種簡單的雞尾酒:
威士忌蘇打 WHISKY & SODA
材料
威士忌-------------45ml
蘇打水-------------適量
用具
攪拌長匙、平底杯
做法:
1.將冰塊放入杯中倒入威士忌
2.加滿冰冷的蘇打水輕輕攪拌
熱威士忌托地 HOT WHISKY TODDY
材料
威士忌---------------45ml
熱開水---------------適量
檸檬片---------------1片
方糖-----------------1粒
用具
平底杯、攪拌長匙、吸管
做法:
1.把方糖放入溫熱的平底杯中,倒入少量熱開水讓它溶化 。
2.倒入威士忌,加點熱開水輕輕攪勻。
3.用檸檬做裝飾,最後附上吸管。
白蘭地蛋諾
材料:
1oz白蘭地,
4oz牛奶,
0.5oz糖漿,一個蛋黃
做法:
搖和,裝入葡萄酒杯,酒面撒豆蔻粉。
瑪格麗特(Margarita Cocktail)
材料:特奇拉1OZ 橙皮香甜酒1/2OZ 檸檬汁1OZ
製法:先將淺碟香賓杯用精細鹽圈上杯口待用,並將上述材料加冰搖勻後濾入杯中,飾以一片檸檬皮即可。
螺絲鑽(Screwdriver)
材料:伏特加1.5OZ; 鮮橙汁4OZ
製法:將碎冰置於闊口矮型杯中,注入酒和橙汁,攪勻,以鮮橙汁點綴之。這是一款世界著名的雞尾酒,四季均宜使用,酒性溫和,氣味芬芳,能提神健胃,頗受各界人士歡迎。
百家地(Bacardi)
材料:百家得蘭母酒1/5OZ 鮮檸檬汁1/4OZ 石榴糖漿3/4OZ
製法:將冰塊置於調酒壺中,注入酒,石榴糖漿和檸檬汁充分搖勻,濾入雞尾酒杯,以紅櫻桃點綴。
紅粉佳人(Pink Lady Cocktail)
材料:金酒1.5OZ 檸汁1/2OZ 石榴糖漿2茶匙,蛋白1個
製法:將材料加冰搖勻至起泡沫,後濾入雞尾酒杯,以紅櫻桃點綴。
D. 什麼是斗魚
斗魚養殖與飼育
泰國斗魚因為所需生活空間不大而且顏色艷麗, 常成為大家第一次養魚的經驗, 但也因為大家都認為它容易養, 所以真正養得好的人並不多, 其實斗魚如果好好照顧, 它會以您從未見過的美麗來回報您. 台灣每年進口泰國改良型斗魚在十萬只以上, 但這些斗魚的餘生通常是在窄小的容器, 混濁而充斥排泄物的水中度過, 筆者甚至曾在網路上看到有網友問斗魚需不需要餵食, 可見一般人對斗魚的誤解, 在此筆者不得不為斗魚叫屈; 在它原生的環境中常有劇烈的環境變動, 所以造就了它對惡劣環境的適應力, 可是大家可不要因為它對水質及食物不好的忍受力強, 就不斷的考驗它, 它可是會生病抗議的.
一般一隻成熟的雄斗魚約需要五到十公升的容器, 如果您用的容器不是方形的, 你可以用1.25公升的保特瓶來測試, 至少要能裝超過4瓶才算及格; 如果您肯每天幫它清理排泄物, 它更會在心中默默感謝你這個好主人, 清理排泄物, 並不代表一定要換水, 用一根筷子綁上適當長度的風管, 再利用虹吸現象, 就可以幫助您快速清理缸底的污穢, 此外一根簡單的滴管也是個不錯而方便的的選擇; 只要空間夠大, 勤於清除廢物再加滿水, 幾乎就可以替代所有換水的工作.
除了生理環境方面, 心理的層面也很重要, 通常這是斗魚主人最不注意的部份, 但這也是最令觀察入微的人沉醉的地方; 一般養斗魚的人常覺得他的斗魚只有餵食的時候較有精神, 其它時候常靜靜的不動, 您可能不知道, 它不一定正在生氣您不肯幫它找些娛樂; 您可以常常幫它找些活餌, 讓他它享受一番狩獵的樂趣, 活的水蚤 小豐年蝦 絲蚯蚓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有打死的蚊子也可以丟給它補一補, 畢竟它絕不是素食主義者; 或者您也可以養一隻以上的斗魚, 讓它們隔缸相望彼此炫耀, 這些都是不錯的方法. 減少環境的緊迫因子, 讓它過得舒服自在, 就如同剛開的百合花, 如果把雄蕊摘去, 則因雌蕊的等待授精會延長花開的時間一樣, 了解它並給它良好的生活環境及朝氣蓬勃的夥伴, 會讓您的斗魚對疾病抵抗力增強, 而且更能快樂長壽.
以斗魚強健的體質而言, 如果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是很難生病的, 不過在一些意外的情況下生病, 我們還是要盡一個好主人的本份加以治療. 斗魚最常見的疾病是有縮鰭, 體色變暗及食慾不振的現象 , 這通常是因為空間過小或者長期水質不良, 所引起鰓或全身的細菌性感染, 除非感染過久或病入膏肓, 否則用市售一般細菌性的葯就可以讓它病情好轉, 不過如果您不能改善它的生活環境, 它會一再的染病; 白點病也是它常得的疾病, 尤其是在冬天溫度較低時, 或換水溫差過大; 另外絲絨病也是它常得的疾病, 絲絨病的病徵是全身布滿細小的白粉, 其白色點狀物比白點病小很多, 這是一些原生蟲的寄生, 可以用治原生蟲的葯來醫治. 適當的空間不過低的溫度, 多變的食譜及可以炫耀的鄰居, 是斗魚不容易生病的快樂天堂, 就看您怎麼幫它安排了.
一般在水族館中我們常看到的都是長尾型的斗魚(或稱馬尾型) , 也有少部份圓尾斗魚(短尾型), 今年有一些業者引進雙尾斗魚, 這是隱性基因的尾型, 提供了斗魚愛好者另一個選擇, 其實改良型斗魚的種類不僅於此, 它的分類可以依鰭型及顏色來判別. 在鰭型方面, 可粗略分為單尾及雙尾, 一般我們用英文縮寫來代表, ST代表單尾(Single Tail), DT代表雙尾(Double Tail), 如果有第三個英文字母, 則是以 M 和 F 代表雄性和雌性, 以 DTF 為例便是代表雙尾的母魚 ; 單尾又大致可分為圓尾,長尾,團尾及扇尾, 此外還有鰭緣呈康乃馨花瓣般的美麗鋸齒狀, 被稱為雞冠尾.
團尾斗魚市面上很少見 , 在這里特別提到它是因為它是扇尾斗魚的前身 , 扇尾斗魚便是由此改良而來的 , 不過您想自己做出扇尾斗魚 , 可不是一兩代就能達成的目標 ; 這兩三年日本因為扇尾斗魚的出現 , 而掀起了一陣斗魚的熱潮 , 雜志也爭相報導 , 因為它飽滿而圓大的鰭型 , 在日本它們被稱為 Show Betta 這種改良品種出現至今不到五年 , 當初筆者第一次見到照片 , 對它的美麗也是驚嘆不已 , 它鰭型的飽滿固然是基因的影響 , 但鰭型長而大卻與營養及生活環境有很大的影響 , 所以筆者才會在前面提到 , 給斗魚好的環境您會發現它不止那麼美麗 , 即使是一般的長尾斗魚 , 好好照顧也會有不一樣的表現.
改良型斗魚在色彩方面 , 由四種基本色素或有或無組合而成 , 有 256 種可能, 這也是它另一個引人入勝的地方, 色彩再加上其斑紋分布的基因, 提供愛好者無限的發展空間 ; 斗魚簡單的顏色分類 , 可以分成淺色身體(Light Body) 及深色身體(Dark Body) 兩大類 , 淺色身體的類型在國外被稱為 Combodia , 據說是因為50年代有魚商在柬埔寨進口的魚貨中 , 發現這種近似白化的美麗斗魚 , 以地名稱之而延用至今 ; 改良型斗魚的詳細分類 , 是以色彩斑紋分為單色(Concolorous) , 雙色(Bicolor) , 大理石紋(Marble) 及蝶翼(Butterfly) . 一般市面上較常看到單色的個體 , 其它就頗為稀少 .
單色系我們可以分為白 黃 紅 藍 黑等五個主要的顏色 . 紅色及藍色在市面上是最常見的 , 尤其純紅色的斗魚更是為多數魚迷所喜好 , 藍色除了一般常見帶有強烈金屬色的藍以外 , 還有一種純朴高雅帶較少金屬色的藍 , 被稱為 Steel Blue , 有些業者將其譯為鐵銹藍 , 有些業者則因其底色中往往有黑色圓點而稱它為黑珍珠 . 白 黃兩色就單色魚種而言難度是較高的(97年時 筆者尚未接觸白色 ,98年後開始繁殖才知道白色的難度不高,約與紅 藍色同等級) , 白色系可分為不透明的白和完全無色透明的膚色 , 都是黑色素缺乏所致 , 有些白色個體帶有藍色或綠色,因而呈現粉蠟筆顏色的筆觸 (Pastel) , 有些業者將它翻譯為淡彩系列 , 黃色亦可分為透明及不透明兩種 , 目前市面上黃色的透明型可以以黃金長尾斗魚為代表 (97年時, 不像現今還有黃色圓尾斗魚) . 就難度而言 , 黑色系可說是各國斗魚玩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 目前全世界尚沒有人能夠培養出百分之百的純黑斗魚 , 也因此使得許多高手醉心投入廢寢忘食 , 只希望能夠突破 .
雙色這個名詞在斗魚顏色上專指身體及鰭各一種顏色,最常見的是白身紅鰭或黃身紅鰭的個體,鰭、身兩色以分明為佳。大理石紋是以膚色或白色等淺色身體為底色,覆蓋黑色或藍色等斑塊,大部份的個體我們可以用淺或斑駁的頭部顏色來判斷,它身上斑塊的大小及分布有無限的可能,極富趣味性,它的顏色變化我們可以用錦鋰來比擬,只不過它比較少出現黃、紅等暖色調的顏色。而所謂的蝶翼則是指鰭的顏色由內而外呈現環狀的清晰分布,可能有兩層或兩層以上,基本上內層以紅色為主,其它顏色則很少見,不過您如果想培育兩層以上的蝶翼斗魚,光用紅色是不夠的,蝶翼的個體一般人在第一次看見時,除了訝異它的美麗之外,大部份的人都會認為只是挑出來的個體,而不是基因遺傳,筆者當初亦是如此認為,但其實際確為基因遺傳,可以繁殖驗證。
斗魚基因的問題,不似孔雀魚基因已有許多人在討論,目前國內外都很少文獻發表,筆者也僅能了解自己已繁殖過的種類,不過就因為它的一片空白,相信一定可以為你帶來更多像是發現寶藏的樂趣。在水族寵物世界中,有許多魚種因為人工繁殖改良的可行性高,而吸引許多玩家投入這迷人的水族世界,而泰國斗魚也是其的一種,在這些繁殖改良可行性高的魚種中,除了歷史悠久的錦鋰、金魚外,七彩神仙、孔雀魚及泰國斗魚,算是三個主要代表性的改良魚種。
七彩神仙雖然高貴美麗,體型較大適於展示,但一般七彩神仙一個世代約需八個月至兩年的時間,野生七彩神仙可能更不止於此,除非是職業魚場,空間及時間都許可,否則想要做品種改良殊為不易。孔雀魚因為顏色艷麗,繁殖容易且世代短,目前受到許多玩家的喜愛,不過泰國魚鰭型及顏色變化決不遜於孔雀魚,其自出生到生育下一代也趴需四到六個月,而且它的體形較大,更提升了觀賞價值,它在基因方面也非常的多變,新的顏色及鰭型容易出現,像95年所發表的黃金雙尾斗魚,便是一個例子,它的黃色是帶有金屬色澤的金色,而不是一般的黃色斗魚,雖然它還帶有部份藍黑色不是純色,不過也是非常特別。斗魚在育成方面和孔雀魚一樣,良好的鰭型及體型還是需要細心的照料,它才能完美的展現出它的美麗。
泰國斗魚在台灣水族愛好者的市場一直沒有被注意,粗俗廉價,不容易死,好象是一般人的印象,此外還有更多以訛傳訛是而非的觀念;日後筆者會再為大家介紹泰國改良型斗魚的種種,希望事實上俱有沉穩王者風范及積極進取個性的斗魚,在您了解它後會喜歡上它,此外筆者另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目前府上的小斗魚請命,希望在您更了解它後,可以給它更舒適的生活環境,屈時你會發現它每天都會精神抖擻的展現它最美麗的一面。
改良型斗魚繁殖飼育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原先一直沒寫文章敘述斗魚繁殖的部份, 是因為斗魚的繁殖量實在太大, 隨便生一胎通常都有200隻左右, 筆者最高一次曾養大650隻以上, 著實嚇人, 其後所衍生的需求並不是一般愛好者, 簡單的幾個瓶瓶罐罐所能解決的, 所以筆者希望讀者在看完這篇文章後, 更要慎重考慮繁殖後的結果, 畢竟生命是多麼沉重的負擔啊!
有了繁殖斗魚斗魚的念頭後, 一般都是從挑選優秀的種魚入手, 公魚當然要活潑健康, 到水族館挑選時, 趴著一動不動, 看到同伴一點反應都沒有的個體就不用考慮了, 很多水族館賣斗魚, 連包裝都懶得打開, 除非是剛進貨, 否則就不要考慮, 太瘦的個體也要斟酌一下問清楚, 不管是問同好或店家, 很多斗魚因為已經賣太久, 而店家用以展示的空間又太小, 水質的酸化已經非常嚴重, 所以同好常有一買回家換完水, 當天或隔天就溶鰭的現像, 讓很多同好都非常的心疼. 其實剛買回家的斗魚, 除非對店家處理斗魚的方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否則回家換水的比例不要太大, 雖然發生溶鰭狀況的死亡率不是很高, 但要恢復它的美麗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母魚的挑選應該著重腹部後方的飽滿, 那是卵巢位置的所在, 所謂判斷母魚白色排卵管並不是很准確的方法. 另外店家飼養的狀況也很重要, 如果同缸中有死魚, 最好能考慮稍候幾天再購買, 其實一般母斗魚的價錢並不高, 問題是店家能養好母斗魚的不多, 如果常逛水族館的同好, 一定常常看到店家掛魚的慘況, 在健康的前提下, 母魚的橫紋(注一)如果有出現, 是可以優先挑選的個體. 除了公母魚的個別條件外, 彼此的大小類別也要注意, 一般公母魚的大小差距筆者會以魚體長度為基準, 母魚連尾部的長度大概與公魚不計尾部長度相當即可. 公母魚的種類最好一樣, 像市面上 長尾, 雙尾, 扇尾的個體算同一類, 與圓尾這一類體型上有很大的差異, 如果想要做不同類的繁殖要更加的小心在意, 以避免傷亡的發生.
挑到了優秀的種親後我們就要來預備它們的新房了, 很多繁殖斗魚的同好常用用市售所謂的斗魚格來進行, 其實斗魚格用來暫時飼養是可以的, 但如果用來長期飼養或繁殖都不太恰當 , 如果是長期飼養, 因為水質的惡化, 常會有腹水或立鱗的疾病發生, 用來繁殖的話, 常會有悲慘傷亡的發生, 這都是有愛心的飼主所不願看到的. 筆者用來繁殖的空間大約都在8~12公升的水族箱, 除非您可以隨時看顧, 否則比八公升(注二)小的空間, 似乎不太適宜, 激烈的爭斗會造成親魚的傷亡, 雖然公魚打不贏母魚的話不容易繁殖成功, 但是那也是以母魚的鰭稍有破損為准, 母魚的鰭被咬個精光, 甚至身體受傷都是可以避免的, 就看您怎麼幫它們安排了. 有了缸子後, 裝滿水不要忘了幫母魚或公魚准備躲藏的地方, 一團莫絲或小榕等植物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公母魚不太成熟打算先一起飼養 或已成熟但打算長期一起飼養的話, 不要忘了准備一個小的海棉過濾器, 來維持水質的穩定.
魚的入缸也有一些小技巧, 因為魚也是有地域勢力, 先來後到的觀念. 准備好新房先將母魚放入讓她熟悉個幾天, 再把公魚放入, 母魚被打得很凄慘的機率就會大大的降低, 當然即使躲藏環境,先來後到 等細節都注意到了, 剛放在一起相處狀況的觀察還是最重要的, 如果爭斗得太激烈都要先將它們分開, 休息個半天一天, 再重新讓它們在一起, 如此反復動作, 一直到母魚可以一起與公魚進食, 就算大功告成了. 先前提到准備的植物是讓公母魚躲藏, 是因為筆者曾有一隻非常兇悍的母魚, 因為當時難得有全黃色的母魚(大約兩年前), 所以一直希望她能繁衍下一代, 結果因為沒碰過老婆修理老公的情形, 一不小心就損失三隻優秀的公魚了, 所以准備新房到繁殖, 樣樣都要小心翼翼. 很多同好都認為斗魚很好生, 因為他們把公母魚丟在一起, 一兩天就生了, 這通常是在很小容器的狀況下, 所謂丟在一起不是生了就是死了, 希望同好不要使用這種殘忍的方式來繁殖, 生命的尊重應該是水族同好所必須具備的美德, 不愛它如何能了解它, 讓它展現最美麗的一面呢?
在一起飼養的過程中要注意, 公母魚強弱勢的狀況, 如果母魚搶食很快要留意不要讓母魚吃太多, 一但母魚長得太巨大, 公魚可能就會被修理得很慘了, 當初想繁殖的願望也就不可能實現. 有時努力將公母魚養在一起很久, 等待它們繁殖是必要的, 因為有時我們沒辦法同時找到想要的個體 , 一但找到了豈能一不小心使其中一方傷亡, 而白白浪費了繁殖優秀下一代的機會. 還記得站長剛開始養斗魚時(1996), 有一次為了找類似的公母魚就花了大概兩個月, 等找到了養在一起就是不生, 苦苦等了將近三個月才終於繁殖成功, 為了它們還中斷了計劃已久的旅遊行程, 不過一切的犧牲, 在看到近四百隻白化的雙尾斗魚逐漸長大, 就都不算甚麼了. ------
如果想做到斗魚」配對零傷亡」, 各方面都要小心注意, 之前筆者的經驗, 有時配對不到半天就生了, 但也有一起養了三個月才生的. 身為一個好的斗魚主人千萬要記得不能因為急著想看它們繁殖而傷害了它們, 對生命的尊重, 應該是水族愛好者應有的美德, 像上期筆者提到有些同好, 用很小的空間繁殖, 太激烈的爭斗, 不僅太殘忍也太不人道, 也違背了筆者寫這些文章推廣斗魚飼養的原意. 當一對斗魚情投意合開始交配時, 魚類繁殖方式中最纏綿的畫面就呈現在你的面前了. 您打算有耐心的等待這一刻, 還是草草了事只為了趕快看到它們交配, 而傷害它們?
魚類繁殖各個不同形式中, 最擬人化的我想應該是斗魚吧, 不管是泡巢或口孵的方式, 因為其中包含了 」公魚擁抱母魚」 的動作, 這是一般體外授精的魚類所沒有的. 當母魚有意願想配對時, 母魚會對公魚所做的泡巢露出興味的模樣, 在公魚忙碌的浮上水面吸氣做泡巢的同時, 母魚也會進出泡巢的下方, 像是評查公魚泡巢的工作進度一樣, 也像是在滿心期待它們愛的小窩完成的樣子, 而公魚在母魚游近時也會展開全身美麗的鰭向母魚誇示, 母魚離去它又開始忙碌的工作.
當一切准備工作就緒, 公母魚就會浮著頭在水面開始繞圈圈, 經過幾次的嘗試, 公魚彎著腰呈U字形的抱住母魚, 並將母魚反轉腹部向上, 二者同時射精並排卵, 當公魚看到一顆顆晶瑩的卵粒向下掉時, 就會急忙的放下母魚, 去將卵一一銜入口中, 並將這些未來的小生命細心的塞入泡巢中, 此時母魚也從歡愉的晃惚中清醒過來, 短暫的展鰭誇示後又繞著圈圈反復交配的動作. 通常這樣的時間會持續三到六個鍾頭, 等完成後公魚就會將母魚趕走, 獨自一人照顧它們的寶貝蛋.
溫度如果在二十八度上下, 小斗魚在48小時左右就會孵化了, 剛出生的小斗魚還不會游泳, 每隻都頭上尾下的黏在泡巢上, 即使掉在缸底一有風吹草動也會奮力的往上游, 等小斗魚打橫我們就要來幫它們准備食物了, 孵豐年蝦苗應該是最方便的, 筆者都是用這個方法, 當然也有許多同好, 有許多不同的創意, 像淡水水蚤就是不錯的方式, 許多浮游生物也都是很好的小魚餌料. 只要注意適口性及對水質的影響就不容易出錯了.
還記得筆者第一次帶小斗魚(1996)是用所謂淡水蝦苗的粉末飼料, 雖然弄得很麻煩, 不過那次也帶大了一百五十隻左右的小斗魚, 只要細心其實都沒問題. 不過大家會碰到最多人建議的綠水, 反而養活小魚的機率不高, 可能只有五到十五個百分比, 大概二三十隻吧, 這是因為小斗魚是肉食性的, 綠藻對它們沒有幫助, 綠水中吃綠藻的浮游生物才是小斗魚的最愛, 不過量都太少了, 對這些剛出世的大胃王是絕對不夠的.
如果餵食正常,小斗魚出世一個月左右就會有零點八公分左右了,如果您繁殖的是雙尾斗魚,大約七到十天大小斗魚就可以看出來是雙尾的,魚的尾巴可以看出來是ㄚ字形的,非常可愛。正常的喂魚及換水就如同一般養魚的要領一樣,三個月大時,公魚的性徵就會一一顯現出來,甚至開始吐泡巢,公魚鰭變長的順序是臀鰭、背鰭,最後才是尾鰭;如果臀鰭往下拉長並往後拖出尖尖的形狀,就可以撈出分開飼養。
因為斗魚的生命期不長,所以它鰭的再生能力並沒有其它生命期較長的魚類那麼的好,一但因爭斗而傷害到鰭,日後就算鰭長長了也無法完全恢復,一能辨認出是公魚就分開飼養,應該是維持公魚美麗的最好方法。另一方面,由於每隻小斗魚進食的速度不同,如果餵食量不夠可能會使同一批的小魚大小差很多,大約一個月大就要注意小魚的大小,如果大小差太多最好還是分開飼養,以免發生哥哥姐姐虐殺弟妹的情形。
另一個大家會關心的事可能是關於小魚養大後會是甚麼顏色或鰭型如何的問題,在筆者數十次繁殖斗魚並養大的經驗中,顏色及鰭型要在四個半月到半年才能肯定,像顏色可能在成長的過程因為移缸飼養或水質的改變,都可能使顏色發生變化。
有一次筆者一隻四個月大的單尾扇尾蝶翼公魚就因為移缸飼養,內圈的紅色竟然在一周內就完全消失,內圈變成透明無色,外圈則仍維持原來的藍色,有些白色的個體也會因為移缸飼養而出現部份黑色雜斑,隨著水質的變化可能又回復純白;這部份變色的問題,筆者也還找不到一定的規律,希望諸位同好能一同來發掘這個秘密。至於鰭型的部份可能更要五個月以上才能確定,發育良好的扇尾公斗魚在三個半月左右,每隻尾鰭撐開幾乎都是180度的,但隨著時間的過往可能就不是如此了,如果說要一個比較明確的判別標准,應該說當公斗魚尾鰭的長度超過身長的四分之三,或者魚的體長超過三公分(不含尾鰭),才能肯定這只公斗魚的品質吧。
在千禧年完成了筆者的第三篇有關斗魚的文章感到非常欣喜,這一年來喜愛斗魚的人口也越來越多了,期盼在斗魚愛好者人口增加的同時,也能提升疼愛小斗魚的人口比例,殘忍的互咬比賽或惡劣的飼養環境希望都能越來越少。希望每個在桌上養著斗魚的人們,當坐到桌前看到斗魚在對您搖頭擺尾時,都能了解您是寂寞的斗魚唯一的朋友,您如果不能照顧它們的話,它們還能依*誰呢 ?
斗魚雌雄鑒別方法
扇尾跟泰斗
公魚的特徵.本站收集一些圖片幾乎都是公魚.所以有比賽魚圖片都是公魚.
母魚的特徵.腹鰭的末緣跟公魚不同.母魚腹鰭末緣還會拖細細的1根(如果沒被咬掉的話..)
母魚在腹鰭與臀鰭中間有一顆白黃色的生殖孔.
母魚的各鰭都是短短的不像公魚一樣能拉長.母魚肚子微漲.
冠尾斗魚.
母魚在腹鰭與臀鰭中間有一顆白黃色的生殖孔.
母魚的各鰭都是短短的不像公魚一樣能拉長.母魚肚子微漲.
圓尾斗魚.
母魚的特徵.腹鰭的末緣跟公魚不同.母魚腹鰭末緣還會拖細細的1根(如果沒被咬掉的話)
母魚在腹鰭與臀鰭中間有一顆白黃色的生殖孔.
母魚的肚子微漲.
母魚顏色較不鮮艷(不是很可*)
藍戰狗(成魚).公魚的鰓蓋有明顯的藍色斑點.母鰓蓋斑點較不明顯.(需多隻比較才可分辨)
紅戰狗(成魚).公魚有鮮艷的顏色
E. 邦德激光切割機1000w多少錢
激光切割機專用配套 壓縮空氣凈化 除油除水除雜質除異味 冷干機 吸干機 過濾器 空壓機配套後處理設備
F. 我的邦德-富士達摩托踏板100放置了一年,現在用起來耗油太高5L/100KM,油門加速稍微有點遲鈍,
清洗空氣過濾器!如果還是不行,建議更換化油器!
G. 如何學會普通的調酒,
教你如何調酒
如何配置你的酒吧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准。選擇什麼樣的基酒和用具應取決於你的個人需
要、品味、你和你的朋友需要什麼以及你的預算。這里將給你一些建議,這些建成議無論是對最微型最簡易的酒吧,還是對可稱得上是設施完備的酒吧都是有用的。
基本原料
最基本的家庭酒吧可以是一個收集兩三種你和你的家人或朋友所喜歡的調液和烈酒的小酒櫥。
以下是作為一個初級酒吧的最基本配置:
波旁威士忌 加拿大威士忌 白蘭地
杜松子酒 淡色朗姆酒 白龍舌蘭酒
伏特加 勾兌蘇格蘭威士忌 利口酒
即使是最小的酒吧也應該配備一些小瓶裝的最流行的利口酒。其中包括: 淡味甜酒 薄荷酒 可可甜酒 義大利苦杏酒 卡路華(Kahlua) 蘇格蘭威士忌利口酒 本尼迪特甜酒 君度橘味白酒 金萬利(Grand Marnier)
葡萄酒和啤酒
對於一個初級酒吧來說至少應具備下列品種: 干苦艾酒 甜苦艾酒 白葡萄酒 紅葡萄酒 香檳或其他起泡沫的葡萄酒 啤酒/淡啤酒
調酒液(mixers)
你需要配備至少5種碳酸飲料: 可樂。 節食可樂。 奎寧水。
這些調液和淡味酒,比如杜松子酒、伏特加和朗姆酒,混合在一起效果很好。 對於味道較濃的酒來說,比如蘇格蘭威士忌和波旁酒,應該使用以下飲料: 蘇打水。乾薑水。 七喜(或
類似飲料)
你還需要5種基本的果汁。如果可能的話在使用前購買,以保持新鮮。 橘子汁。 葡萄汁。
菠蘿汁。 越橘汁。 西紅柿汁
若想使你的初級酒吧更加完備還應配置: 1小瓶羅氏酸橙汁。 冰糖塊。
粗鹽(非普通食鹽,用於瑪格麗塔雞尾酒和咸狗) 石榴糖漿。 糖漿(普通糖水即可)
如果以上的基本部分不能滿足你的需要,這里我們將介紹下一個步驟。對於一個初級酒吧來說,可以加入以下基酒:
荷蘭杜松子酒。 英國杜松子酒。 斯的納維亞伏特加和俄羅斯伏特加。 黑麥威士忌。 愛爾蘭威士忌。
單麥芽蘇格蘭威士忌。 波旁酒或田納西威士忌。 黑朗姆酒(牙買加朗姆酒)。 金龍舌蘭(墨西哥龍舌蘭酒)。
此外還有范圍很廣的比較奇特的利口酒。你可以考慮以下品種: 黑茶蔍子甜酒。 薩姆布卡酒。 薄荷味荷蘭烈酒。 桃味荷蘭烈酒。
加里昂諾(Calliano) 弗朗格里哥(Frangelico) 你可以將任何的好葡萄酒和啤酒納入你的收藏,可以考慮:
開胃葡萄酒(其中最受歡迎的有杜博尼酒,利萊酒,堪培利開胃酒)。 奶油雪莉酒。 波爾圖葡萄酒。
馬德拉白葡萄酒(馬德拉島產的一種烈性甜酒)。 蒙蒂拉白葡萄酒(西班牙的一種白葡萄酒)。
還需要至少兩三種香味白蘭地:
卡爾瓦多斯陳年蘋果白蘭地或蘋果白蘭地。 杏味白蘭地。 桃味白蘭地。
除了必需的調料以外,你還可以准備:
咖啡。 奶油(濃的和淡的)。 椰奶。 苦味酒。
杯飾和配頭
許多調制後的雞尾酒都是既含有固體成分又含有液體成分。如果加入酒中的一塊水果或蔬菜改變了酒的味道,那麼它就是杯飾。如果它僅僅是為了裝飾,就是配頭。一個最基本的酒吧應具備以下配頭和杯飾以供使用:
檸檬卷 你要用的是它的皮。從一隻檸檬中取出大部分皮的方法是:先切去它的末端,然後用匙在一頭將果肉挖出來,這樣你就得到了一個空檸檬殼。豎著切成1/4英寸寬的小條。如果一種酒需要「卷」狀的,拿出一條在酒的上方擰成彎曲狀,在杯子邊緣摩擦皮的內部,扔入酒中。然後攪拌。
酸橙楔 酸橙很少被切成卷狀,一般都做成楔形。
橘子片 不要將橘子的汁擠入酒中。 酒浸櫻桃 這些特別甜、有一種超乎尋常的紅色的(染出來的)小東西其實是配頭,因為它並不給酒增加什麼味道。但是飲酒的人總是喜歡把它們從酒中拿出來吃掉,所以要在櫻桃上插上牙簽之為的東西。
橄欖 許多人喝馬提尼都喜歡酒裡面有1個甚至3個橄欖。使用中等大小綠核的橄欖——並帶有甘椒(它會改變酒的顏色)。通常來講,橄欖都插在牙簽或塑料小劍上,然後放入酒中。
珍珠洋蔥 一杯馬提尼裡面放著一個珍珠洋蔥(或者兩三個),而不是一個或幾個橄欖,就叫做吉布森。單獨冷藏,可無限期保存。可以把它插在牙簽上。
芹菜梗 加入芹菜梗將是製作完成血瑪麗的最後一步。如果要增加一些情趣,可以加上一些帶子的芹菜梗。 專業工具
經營酒吧的人有一套用具和小玩藝需要購買。其中的一些還很重要:
高級搖酒器 雞尾酒搖器是專業人員的標志。你需要一個用來做酸調液、代基酒、榪格麗塔,還有詹姆士.邦德喜歡的不加中間派的馬提尼(「搖和,而不是攪拌的」)。
購買一個蓋子——較大的外面的部分——不銹鋼的,裡面較小的部分是玻璃的搖酒器。12盎司的拭搖酒器就足夠了。
你還需要一個放在搖酒器中剛好合適的雞尾酒過濾器,這樣在你倒入帶冰塊的酒時就不會把冰塊也倒進去。這就叫做倒一杯「不加冰」的酒。
其他基本要素
如果你要表現得像一個專業調酒師,就還需要許多快速傾倒器——一種塑料製成的小裝置,正好嵌在酒瓶口中,這樣可以使你以平穩、准確的速度倒酒而不讓它們溢出來。既然你要干,為什麼不買一隻真正的吧匙?這是一種長柄,中間彎曲的小匙。這種匙就是酒吧招待的瑞士軍刀:可以用它來對酒進行攪拌,可以用它來擺放杯飾(如果你不想用你的手指的話),並且還可以用彎的那一部分把分層次的雞尾酒的成分比如彩虹酒倒進去。因為對這類酒來說,不能把各層次混合在一起是很重要的。
其他很可能在你的廚房裡已經有的器具還有: 一把用來切水果杯飾的削皮刀。 一個電動攪拌器。
一個帶有冰鉗的冰桶(顯得講究而衛生)。 杯具組合
杯具用在調制帶酒精的飲料中作用並沒有的葡萄酒服務中那麼重要。但是,玻璃器具的大小和形狀對你品味純酒和調制後的混合酒也會增色不少。讓我們看一下基本的杯具。
高杯和低杯 高杯是你最經常使用的杯具。高杯被用來調制加蘇打水的蘇格蘭威士忌和摻水波旁酒,奎寧水杜松子酒——在你腦子里已經有了一個印象。正規的高杯是8盎司,有些能裝12盎司。
低杯沒有高杯那樣常用。它有時被稱做冰杯,因為它經常用來調制帶冰塊的酒。這種杯短小清澈,從4盎司9盎司大小不一,經常被用來裝帶冰快的馬擔尼、各種加冰威士忌、帶冰快的曼哈頓等等。
柯林斯杯和老式杯 柯林斯大林杯並不僅僅供湯姆.柯林斯使用,它還被廣泛使用在給人一種清爽新鮮印象的大容量的雞尾酒中,其中包括各種充氣飲料和很多熱帶酒。10~14盎司柯林斯杯上面3/4英寸的部分是粗糙、半透明的(有時還有水晶)。
老式杯有大杯(7盎司)和小杯(4盎司)兩種型號,並且和低杯相似,除了在底部有一個隆起部分外。這可能是為了提醒調酒者做好調制古典雞尾酒的准備。
雞尾酒杯和檸檬威士忌酒杯 標準的雞尾酒杯是一種有很長的杯柄,上面好像嵌了一個倒立的圓錐體的酒杯。這種杯是如此典型,以至於作為雞尾酒吧間的標志而印在霓虹燈招牌上。4盎司杯被使用在所有純飲的雞尾酒中。它的杯柄不僅僅是為了裝飾;因為裝入這種杯子的雞尾酒沒有冰塊,這種杯柄可以確保你在握著杯子時不提高杯中酒巴的溫度。你還可以配置一些4或5盎司的檸檬威士忌酒(和其他帶泡沫的酸酒)看起來更加吸引人。
葡萄酒杯和雪莉杯 葡萄酒杯的種類很多。如果你對葡萄酒感興趣,請參閱《完全傻瓜指 導系列:葡萄酒》書中介紹了有關葡萄酒杯具方面的知識。然而對於一個基本的酒吧來說,一個巴
黎風格的小酒館里的那種結實的,有柄的,圓形杯體的杯子就足夠了。你可能還需要購置一些雪莉杯。這種2 1/2~3 1/2盎司的帶柄的杯子可以用來裝開胃酒、波爾圖葡萄酒和雪莉酒。雪莉杯中最好的品種是鬱金香形的,有一種很窄的收縮部分能夠保存葡萄酒的芳香。但是如果你喜歡,還可以用小點的小酒杯或利口杯。
美國香檳杯和歐式香檳杯 美國人喜歡用一種看起來像雞尾酒杯中較短、較寬、較淺的那種杯子。可以裝4~6盎司的香檳。但是歐洲人喜歡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杯子——有凹槽,底部很優雅地隆起然後向杯口慢慢變細。我們推薦使用歐式的香檳杯,不僅因為它能夠裝得更多(容量7-11盎司不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從下往上收縮的外形可以減少表面積並減慢香檳氣泡的散逸。
小物件:小利口酒杯和你最好的小威士忌杯 每一間酒吧都應該有小威士忌杯,不僅用於小杯威士忌酒的服務,而且還可以用來測量。小威士忌杯大小1~2盎司,2你最明智的選擇是1 1/2盎司——1吉格爾——因為這是測量大部分酒類的理想型號。
小口大肚酒杯的故事 白蘭地小口杯是玻璃杯具中特別雅緻的一種。它從5盎司到25盎司的小口大肚杯,雖然裡面通常只盛有不過1~2盎司的白蘭地。杯子隆起的部分會使酒的香味更好地飄進飲酒者的鼻子里。如果你使用小於16盎司的杯子,相應地減少白蘭地的數量。
帶把杯和比爾森杯 你是應該選擇帶把杯還是比爾森杯?還是兩者都要?帶把杯不易碎,但是如果用於品質好啤酒,雅緻的較高的比爾森杯能夠提高飲酒的興致。這取決於你。無論是用帶把杯還是玻璃杯喝酒,都比直接在瓶子或罐子里喝要好得多。
其他玻璃杯具 既然你已經對酒吧基本杯具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你還應該熟悉以下較特別的杯具。
彩虹酒杯 一種3~4盎司,杯體很少或根本不向外伸展也不向內變細的帶柄的杯子。這種杯子對於有層次的餐末甜酒比較方便。
矮腳高玻璃杯 彩虹酒杯的稍大樣式,經常都是有一個向外伸展的杯口。同樣用於有層次的餐末甜酒。 充氣飲料杯 這種5盎司有柄的杯同5盎司檸檬威士忌酒杯相比稍短稍粗,如果你想要用比柯林斯杯小一點的杯子來裝充氣飲料,這種杯子是比較有用的。
馬提尼酒杯 有些人更喜歡用這種雞尾酒杯改造後的杯子而不是雞尾酒杯來裝他們的馬提尼。通常4盎司,馬列提尼杯從上到下逐漸變細,直到杯莖處變得很淺,而不像雞尾酒杯逐漸收縮成一個很尖銳的杯底。蛋奶酒杯 這種大的,桶狀的杯子確實是飲用蛋奶酒的最好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