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電場
Ⅰ 自然電場形成的原因
(一)電子導體自然電場產生的原因
對於金屬硫化物產生自然電場的原因,目前認為主要是礦體與水溶液接觸時的氧化還原作用。在自然條件下,若地下金屬硫化礦體被潛水面切割,則它的一部分在潛水面之上,而它的另一部分在潛水面之下。由於地表水向地下滲透,水中的含氧度是隨深度增加而減小的。因此在潛水面之上的水溶液中含氧度是很高的,礦體處於氧化環境中;潛水面以下的水溶液中含氧濃度大大降低,礦體處於還原環境中。這樣就使得處於潛水面之上的部分礦體被氧化,而失掉電子帶正電荷。潛水面之下的部分礦體被還原,得到電子而帶負電荷。在水溶液中存在著許多正負離子,它們分別被礦體上端表面的正電荷及礦體下端表面上的負電荷所吸引,會使礦體表面與水溶液之間形成如圖4-83所示的偶電層。這樣礦體就相當一個大電池,在圍岩水溶液中,電流由下部的正極流向上部的負極,而在礦體內部電流則由礦體的上端流向礦體的下端,礦體及其圍岩水溶液對電流來講即構成了內外導電迴路,隨著氧化還原作用的不斷進行,放電亦不斷進行。因此在礦體頂部觀測時,會得到明顯的負電位異常。
圖4-83 氧化還原作用示意圖
(二)離子導體上的自然電場
當地下水溶液在壓力作用下通過多孔隙岩石時,其情況與電解質通過毛細管時相似,可以產生過濾電場。這是因為構成毛細管壁的岩石固體顆粒大多數具有吸附溶液中的負離子的作用,於是管壁上形成了負電層,與此同時溶液中多餘的正離子隨著水溶液的流動而被帶走,見圖4-84。其結果是在岩石孔隙水溶液流出端正離子相對增多,而另一端負離子的濃度增大,致使岩石孔隙兩端存在一定的電位差而形成了過濾電場。過濾電場一般出現在起伏不平的地形上,在山腳下可見到正電位,而在山頂上則見到負電位,人們把這種電場稱為山地電場,見圖4-85。
圖4-84 過濾作用形成電場示意圖
圖4-85 山坡上的自然電場
過濾電場對於找礦而言是一種干擾場,但在解決一些水文地質問題時,可用它確定水庫漏水點及地下水的流向等。
Ⅱ 為什麼電廠不用過濾除塵而用電除塵
首先,要用除塵設備的,那麼這個電廠就是火電廠了。火電廠的煙氣中含大量的固體顆粒(未燃盡的煤粉,燃盡的煤灰等)。這個量很大(一台300MW機組一小時可以產生1600K立方米煙氣,而現在國內主建機組都是600MW以上了)。如果用過濾除塵,過濾設備的總體積需要非常大,而且需要經常清洗過濾設備或者切換過濾設備,因為這些煙氣中的固體顆粒會很快沾滿過濾器。而且,過濾的話是物理過濾,要除塵效果好,就要增加過濾面積,過濾面積越大,從流體力學角度來說延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將大幅度增加,煙氣流速會降低很多,這樣就影響了爐膛負壓,繼而影響到燃燒和機組的主參數。電除塵,是利用沿著煙氣流向布置了兩個電機,一正一負,高壓,形成電場,電場中高速流動的電子沿著垂直煙氣流速的方向拋向陽極電板,大量的,細小的電子撞擊煙氣中的固體顆粒並粘附在上面,就帶著塵埃一起到達陽極電板,從而完成了除塵工作。(其實這個高壓電場實際是這樣產生的:陽極板接地,陰極線施加負壓,所以相對來說接地的就叫陽極板了,而帶負電的電子和固體顆粒一起被吸附到陽極板上時電量馬上被中和,就不再帶電,就不再有吸附力,就自動落入下面的灰斗)所以電除塵,沒有影響煙氣的流通面積,而且不需要切換或者清洗,可以持續的高校的一直工作。
Ⅲ 電袋除塵器中的電場風速和過濾風速是什麼意思
常溫袋過濾風速控制在1.2m/min;高溫袋過濾風速控制在1.0m/min為宜。 脈沖袋式除塵器的特點: 1、本除塵器採用分室停風脈沖噴吹清灰技術,克服了常規脈沖除塵器和分室反吹除塵器的缺點,清灰能力強,除塵效率高,排放濃度低,漏風率小,能耗少。
Ⅳ 自然電場法
地下存在著天然電磁場,在地面上任意兩點都能觀測到天然電場所形成的電位差。天 然電場既有交變電場,也有穩定電場。前者與太陽風、電離層的擾動以及雷雨放電有關,稱為大地電磁場。後者與電子導電礦體的電化學作用、地下水中電離子的擴散或過濾作用 有關,一般稱為自然電場。
(一)自然電場的成因
1. 金屬導體自然電場的成因
金屬導體(電子導體)的氧化還原作用產生了自然電場,只有當導體處在特殊的水文 地質條件下才能觀測到。如圖4-28所示,金屬導體埋深較淺,一部分在潛水面以上,一 部分在潛水面以下,這樣,處於地下水中的金屬導體上部與氧化帶中的地下水發生氧化作 用,導體失去電子而帶正電,圍岩則獲得電子而帶負電。在金屬導體下部,所處的還原環 境使得導體的電化學反應同上部相反,即導體得到電子而帶負電,圍岩失去電子而帶正 電。在導體與圍岩之間,其上部與下部就形成了符號相反的電位跳躍。這樣,就在導體上 下部形成了電位差,產生了電流,於是在導體內部形成自上而下的電流,在圍岩中電流方 向則自下而上。所以在導體上方的地面進行了電位測量,將獲得電位異常。與金屬礦床有 關的氧化還原電場,通常在地面上能引起幾十毫伏至幾百毫伏的電位異常。石墨化岩層、 黃鐵礦化岩層也會產生相當強的自電異常,必須結合地質及其他物探方法才能加以區別(程志平,2007)。
圖4-28 金屬導體自然電場的成因(氧化還原電場)
2.離子導體自然電場成因
地下水在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流動或滲透時,由於岩石顆粒表面對地下水中的正負離 子具有選擇性吸附作用,且大多數具有吸附負離子的特性。因此,在地下水的上遊方向集 中了較多的負離子,形成低電位;而在下遊方向集中了較多的正離子,形成高電位,由此 形成的電場稱為過濾電場(圖4-29)。山地電場是過濾電場的一種表現形式,如圖4-30 所示。
過濾電場的場強與滲透壓力的大小以及岩石、溶液的性質有關。利用式(4-31)可對過濾電場電位差作出近似估算: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ρ水為地下水的電阻率,單位Ω·m;△P為引起地下水流動的壓力差,單位Pa。
圖4-29 離子導體自然電場成因(過濾電場)
圖4-30 山地電場
例如,高差為100m的山地地形(△P約為1MPa),其疏鬆沉積含水層電阻率約為 20Ω·m,由式(4-31)計算出該山地過濾電場的電位異常值為△U=0.77×20×10= 154mV。
此外,當岩層中溶液的濃度有差別時,便會產生擴散現象,由擴散現象產生擴散電場。溶質由濃度大的溶液向濃度小的溶液擴散以達到濃度平衡,正負離子將隨著溶質移 動,但其運動速度不同,結果使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中,分別含有過量的正離子或負離 子,形成電動勢,這種電場稱為擴散電場。例如,岩層中含氯化鈉(NaCl)的水溶液濃 度相差很大時,溶液中的鈉離子(Na+)與氯離子(Cl-)將向濃度小的一方移動,由於 氯離子的遷移率大於鈉離子,因而在濃度小的溶液一側氯離子較鈉離子多,獲得負電位,另一側為正電位,形成擴散電場。
在自然條件下,岩層擴散電場與過濾電場同時發生,即在不同濃度溶液擴散作用發生的同時,岩石顆粒對離子也產生吸附作用。
擴散電場強度較小,一般只有10~20mV。利用擴散電場可以圈定淺部工業排放物的污染范圍。
(二)自然電場法的野外工作
自然電場法的野外觀測方法分為電位法和梯度法兩種。電位觀測法用得更普遍,僅在工業游散電流干擾嚴重時,才採用梯度觀測。
電位法是觀測所有測點相對於某一固定基點(正常值)的電位值。N極作固定電極,M極作流動電極,沿測線逐點移動進行觀測。記錄點為M點。基點一般選擇在測區邊緣,電場比較穩定的正常場區內(避開亂石堆、流水、垃圾,且注意遮陰)。圖4-31為電位 法觀測自然電場的野外工作部署圖。
圖4-31 電位法觀測自然電場的野外工作部署圖
梯度法是觀測沿同一條測線相鄰的兩個測點間(接MN電極)的電位差,記錄點為 MN中點,然後沿測線方向同步移動或交叉移動。交叉移動即在每次觀測後,把後面的電 極移到前面一個電極的前面,如此交叉地移動下去,其優點可以避免兩電極間的極差積 累,便於計算電位曲線。但要注意,只是電極交叉移動,而儀器接線柱的導線位置不變,防止電位差符號混亂。
自然電場法所用儀器、設備比較簡單,一對 測量電極、導線與儀器相連便構成了測量迴路。為了保證對自然電場進行可靠觀測,要求具有較 高輸入阻抗的電位計作測量儀器。測量電極則必 須使用不極化電極來代替電阻率法的銅電極,以 減小兩極間的極差。不極化電極的結構如圖4-32 所示。在一個下部滲透性較好的素瓷罐內,裝有 飽和的硫酸銅(CuSO4)溶液,中間插一根純凈 的純銅棒,上端連接導線,要求素瓷罐密封好,這樣極罐間極化電位差可以穩定。
圖4-32 不極化電極結構
作為測量電極的銅棒不是和土壤直接接觸,而是分別同罐內的飽和硫酸銅溶液接觸,由於電 極材料及所接觸的溶液性質完全相同,所以兩個電極間產生的電極電位基本是相等的,它 們之間的極化電位差接近於零(實際工作中要求兩電極間的極化電位差小於2mV)。採用 這種電極能避免電極的極化作用和電極間產生的極差對測量的影響,使測定值只與自然電 場的電位差有關。即使外加電場會引起次極化現象,在銅棒上沉澱的仍然是銅,因而不會 引起電極電位的變化。不極化電極的名稱由此而來,通常在激發極化法、自然電場法的工 作中均使用這種不極化電極。
測線或測網的布置主要根據勘探對象的大小,以及研究工作的詳細程度而定,一般與 電阻率法的要求相同。基線通常平行於勘探對象的走向,測線垂直於基線。
觀測成果繪製成剖面圖、平面剖面圖、平面等值線圖等。
(三)自然電場法的應用
自然電場法是進行硫化金屬礦和石墨礦快速普查,乃至詳查的有效方法;在水文地質 和工程地質調查中應用也相當廣泛;還常常利用自然電場法普查找礦的面積性測量成果,為石墨化或黃鐵礦化地層和構造帶進行地質填圖,提供進一步找礦的遠景地段。
1. 測定地下水的流向
根據過濾電場的原理,可知在地下水流動方向上兩測點間的電位差極大,而垂直流 向的方向上,兩測點間電位差值極小,甚至為零;在其他方向上地下水的相對運動速 度和產生的電位差值則處於過渡狀態,如圖4-33(a)所示。以測點O為中心,布置 夾角為45°的輻射狀測網,分別測量等距的M1N1,M2N2,M3N3,M4N4點間的電位差 △UMN,然後將所測得的電位差按一定比例尺(1cm等於幾毫伏)表示在所測的方向線 上,各端點連接起來(用圓滑曲線或折線),成為「8」字形異常圖(又稱環形圖),如 圖4-33(b)所示。顯然,「8」字形長軸所指示的方向即為地下水流的軸向,然後再 根據電位差的符號判斷,即水流方向上為高電位,背水流方向為低電位,確定地下水 的流向。
圖4-33 自然電場「8」字形觀測法
自然電場法還可確定水庫漏水地點,了解河水和地下水之間的聯系,了解岩溶地區地 下水活動情況。
地表水自上往下運動,滲入岩石中,會產生自然電場的負異常。為了確定河流、湖 泊、水庫和渠道底部的滲漏地點,工作時,可將一個不極化電極放在水庫岸上(固定電 極),另一個流動電極用絞車或用小船牽引沿庫底移動,移動按事先標好的方向進行,可 連續記錄自然電位差的變化,從而確定引起漏水的裂隙或透水層的位置。這時,記錄的是 直接在異常源(水庫底滲漏處)附近的電位。而在地表探測工作中,在異常源與測點之間 一般隔著一個第四紀沉積層。所以,水底進行自然電場測量所得的異常曲線其幅度要大得 多。滲漏水速度越大,自然電場負異常就越明顯。
過渡電場在河床、水庫滲漏或補給處均有顯示,電位差的符號決定於地表水和地下水相 互補給關系。當地下水補給地表水時,在地面上能觀測到自然電場正異常。圖4-34(b)為灰岩和花崗岩接觸帶上的上升泉,觀測到明顯的自然電場正異常;反之,當地表水補給 地下水時,可見自然電場的負異常。如圖4-34(a)所示為水庫滲漏地點上出現的自然 電場負異常曲線。
圖4-34 裂隙滲漏電場及上升泉電場
圖4-35所示為自然電場反映地下水補給關系的兩個實例。圖4-35(a)所示為山東 某地的河床自然電場觀測結果,觀測到強度達40mV的正自然電場異常,確定了該區的 地下水是補給河水的。圖4-35(b)所示為安徽某地河水補給地下水實例,為負自然電 場異常。
圖4-35 自然電場法反映地下水補給關系的實例(據長春地質學院,1980)
據報道,近年來,國內外在水利工程中利用自然電場法對河床、湖底、庫底進行探測 的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大多利用測井設備和儀器,連續記錄自然電場的電位和電位 梯度。
圖4-36所示為河南滎陽地區利用自然電場法了解區域性地下水流向的實測結果。圖中同時給出了根據水文地質資料繪出的地下水等水位線。可以看出,自然電場和水 文地質資料反映的流向是一致的。在圖的西北部,即在黃河附近,自然電場極形圖反 映的地下水流向為南東一東西向,表明地下水和黃河地表水存在補給關系。實際上,根據水文資料,地下水位高於黃河水位。這說明自然電場資料指示的地下水補給黃河 水是符合實際的。
圖4-36 河南滎陽地區潛水流向(據傅良魁,1983)
2.尋找銅鈷礦床
青海某銅鈷礦床為含銅黃鐵礦為主的硫化礦。礦體以層狀或似層狀結構分布,產於超 基性岩中。礦體從地表向下延伸較大,約為100多米。礦體導電性好,電阻率比圍岩低4 個級次以上。區內地表水與地下水均較發育,為形成自然電場提供了良好的氧化一還原環 境。這些都是開展自然電場法的有利條件。不利因素是碳質板岩形成非礦自然電場的干 擾。不過,碳質板岩無磁性,層位穩定,沿走向分布有一定規模,且自然電場異常較大(超過—500mV),故可識別。
該區利用自然電場法作為主要的普查手段,在很短時間內擴大了原已勘探的Ⅰ號礦 體的規模,並發現了12個自然電場異常,其中除一個推斷為碳質板岩外,其餘11個異 常經鑽探驗證,有8個異常見礦。圖4-37所示為其中兩個典型剖面曲線,礦體上對應 有-200~-400mV的異常。
圖4-37 青海某地銅鈷礦床自然電位綜合剖面(據傅良魁,1983)
3. 石墨化、黃鐵礦化地層填圖
圖4-38所示為我國某鉛鋅礦區應用自然電場法進行石墨化地層填圖的例子。在該區 震旦系砂岩與石墨化板岩互層的地層上,得到強度高達—900mV的自然電位異常。異常 走向近南北方向,與地層走向一致;異常帶內的高負值中心是由該處石墨化程度較高所引 起的,平面圖上等值線密集。利用這些特徵,可將其與礦異常區分開來。
Ⅳ 過濾電場中陰離子吸附會飽和嗎
活性炭在使用過程中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活性炭的使用注意事項:
1、使用前要清洗去除粉塵,否則這些黑色的粉塵可能暫時會影響水質的清潔度。但建議不要直接用新鮮的自來水沖洗,因為活性炭的多孔隙一旦吸附大量自來水中的氯以及漂白粉,在隨後放置到過濾器中使用時對水質造成的破壞。
2、靠平時簡單的清洗,是無法將活性炭的多孔隙中堵塞的雜物清潔干凈的。所以,務必定期更換活性炭,以免活性炭因「吸附飽和」而失去功效。且更換的時機最好不要等它失效以後再更換,如此方可確保活性炭能不斷地把水族箱水質中的有害物質去除,建議每月更換1-2次活性碳。
3、活性炭的處理水質的效率與其處理用量相關,通常為「用量多處理水質的效果也相對好」。
4、定量的活性炭被使用後,在使用初期應該經常觀測水質的變化,並留意觀測結果,以作為多長時間活性炭失效而更換的時間判斷依據。
5、在使用治療魚病的葯劑時,應該暫時將活性炭取出,暫停使用。以免葯物被活性炭吸附而降低治療效果。
Ⅵ 自然電位
圖2給出了4條自然電位剖面平面圖,水庫壩漏水通道產生的過濾電場全貌一目瞭然。DP-III線在壩頂距壩體漏水通道入口最近,電位低值負異常最明顯;DP-I』線在壩體外坡下部距外坡腳的5個涌水口最近,靠近正電荷源區電位低值異常變正,且不太明顯。圖2中給出了A、B、C、D 4個推斷的滲漏通道,其中壩底沿西側山坡滲漏的通道A的過濾電場特徵及電位異常最為明顯,表明其滲漏最嚴重,漏水量大。其他通道的過濾電場特徵欠明顯的主要原因是漏水流通過壩體心牆後呈扇形分散下滲,集中度不夠,且漏水量相對較小。
Ⅶ 如何過濾出總電場中各種不同頻率分量
在收音機中叫調諧,即通過調諧濾出需要的頻率。比如多數收音機是通過改變電容量,將廣播電台的頻率濾出、放大,也有的收音機是通過改變電感大小,達到目的的。
Ⅷ 無煙燒烤車的電場要怎麼清洗
說明你清洗的時候沒有洗好。無煙燒烤車清洗的時候有兩個方面要注意:
一是清洗的時候不能把清洗的電場(也就是凈化器過濾片)搞變形或者裡面落下臟東西,比如鋼絲球啊,抹布線頭啊等等!因為電場它每個過濾片之間的距離要求均等,千萬不能碰到一起。
二是清洗完之後一定要把電場烘乾。很多人認為洗干凈後,只要放在家裡涼一晚就可以,實擇是錯誤的。因為電場是通高壓電的,所以裡面有水分是千萬不行的。正確的做法就是把電場用電吹風吹乾,或者放在太陽底下曬2個小時。
長恆巨鼎無煙燒烤車現推出免清洗款無煙燒烤車,歡迎廣大需求者前來洽談了解!
Ⅸ 離子導體的自然電場
(一)過濾電場
如前所述,過濾電場乃是由於水在岩石孔隙中的流動而形成的一種自然電場。理論和實驗研究表明,這種過濾電場的電位差與滲透壓力大小、岩石孔隙水(溶液)電阻率以及岩石性質有關,其數值大小可按下式作近似估算: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式中ρ水為孔隙水的電阻率;Δp為引起地下水流動的水頭壓力差,單位為101325Pa(大氣壓)。
例如,高差為100 m的山地地形(Δp則約為10個大氣壓),其疏鬆沉積含水層電阻率約為20 Ω·m,由(1-2-106)式則計算出該條件下山地過濾電場的電位異常值為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由地形起伏引起的過濾電場稱為山地電場。當地表水順疏鬆層由山頂滲透到山谷時,在山頂形成負電位,而山谷為正電位,其電位剖面曲線與地形剖面大致成鏡像關系:在山頂電位有極小值,而山谷有電位極大值。圖1-2-16即為山地電場電位剖面曲線。在平面圖上,山地電場電位等值線與山地等高線有近似的形態。
山地電場的強度一般不大,只在少數情況下達到數百毫伏。
圖1-2-16 山地電場電位曲線
在雨後的數天內,山地電場強度隨時間有明顯變化,常利用這一特徵將其與電化學電場區分開,因後者電場較穩定。
過濾電場在進行金屬礦勘探時被視為一種干擾,但可用以解決某些水文工程地質問題,如觀測和研究裂隙帶及岩溶地區溶洞上產生的過濾電場,以確定裂隙及溶洞的位置;又如可確定地下水與河水的補給關系等。
(二)擴散電場
如前所述,擴散電場乃是由於兩種濃度不同的溶液相接觸時產生的一種自然電場。由電化學理論知道,其擴散電動勢Ed可由下式確定。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式中Kd為擴散電動系數;C1和C2表示溶液的兩種不同濃度。
在25℃條件下,如果相接觸的溶液均為NaCl溶液時,其Kd=-11.6 mV。若C1/C2=10時,則計算表明,其擴散電動勢Ed=-11.6 mV。說明擴散電場的量值是很小的。這種自然電場,在油田測井中常被用來劃分地層。
Ⅹ 誰知道電袋除塵器中的電場風速和過濾風速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謝謝先啊
袋除塵中: 過濾風速就是 氣體通過布袋的速率 它等於通過濾料的氣體流量 (一般單位為m³/h)除以濾料的面積㎡ 算出來的單位是m/h 一般再除以60 得到一分鍾多少米 即:m/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