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流過濾吧
『壹』 滴流過濾為什麼會產生泡沫
水落到水裡產生的氣泡吧 要是那種長時間存在的可能是水太肥了 需要換水+升級過濾系統 包括加盒的層數 換濾材 換水泵等
『貳』 滴流效果過濾出水口在水面好還是在水下好能增加水體的含氧量
當然是在水面以上能增加含氧量。但是雜訊會很大。滴流過濾的融氧量,本來就比其他所有過濾方式要高!要是覺得吵還是放在水下吧!
『叄』 滴流用球好還是用環好
(1)硝化菌是怕光的,不要用透明的盒子
(2)千萬不要把所有滴流盒整個包起來,滴流過濾之所以效率高就是因為濾材和空氣能充分的接觸,所以一定要讓濾盒裡有一定的空氣流動,有條件的可以把滴流盒的側面打孔,讓空氣進來充分和濾材接觸,如果你的濾盒是基本封閉的那濾材還是得不到足夠的氧氣,滴流過濾的優勢根本不會體現出來。(見過龍魚高手用小風扇往滴流裡面吹空氣)。頂部的蓋子打了很多的孔,一是進空氣,二是放水蒸氣。
3)放濾材的時候一定不要放的太多,保證濾材的頂端和上一層盒底有1-2公分的距離,這樣水才能滴到濾材上。
(4)自己做滴流盒的時候特別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 滴流孔打大了 或者打多了,這樣的話上層的水流下來只能滿足一部分的滴流孔能出水,這樣出水就不均勻了。很多孔都浪費了。 如果滴流孔打小了 打少了也不行,由於水的表面張力,上層下來的水會從滴流孔流過但是不會向下流出去,這樣水就會慢慢的升高從上面溢出來,那怎麼才正好呢,我的經驗是用1.5-3.5的鑽頭從小到大逐個試驗,如果用小鑽頭打完接上水泵發現盒子積水很多就再用大鑽頭逐個擴大,什麼時候是正合適的時候呢? 滴流盒裡有2-5毫米的積水而且不再增長的時候最好,這樣可以利用水的壓力克服表面張力而向下流,保證每個孔都出水。所以大家不管是買來的滴流過濾器還是自己做都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水泵實際流量來計算。我自己的經驗是:實際流量一千的時候用2.5的鑽頭打兩百個孔基本上正好。由於滴流過濾往往比較高,水泵實際流量會有衰減。
下面說說大家最容易糊塗的地方,就是濾材的選擇和擺放的順序。我用的多是10合1的濾材,樣式多,培養菌很好。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 不使用生化球的滴流過濾算不得真正的滴流過濾,很多人不懂滴流過濾,要想弄好滴流一定要好好利用生化球,因為它是為滴流過濾而生的!!網上有很多資料我簡單說幾點生化球的基本作用:1、打散水流,讓下面的濾材充分發揮作用;2、曝氣, 讓水中的氧氣更充足;3、很多人都忽視第三點,以為生化球沒有培菌效果,其實大錯特錯,生化球培菌效果非常好,效率非常高,而且永不更換。只是掛菌膜的時間比較長,所以要和其他的濾材配合使用。(濾材這還是自己根據自己養的寶貝們來選擇吧, 有酸性的, 有鹼性的, 生化球不是不能用, 但是沒有哪個是最好的, 個人觀點)。濾材上是生化棉(約4公分的那種)
其次我選擇的濾材是生化棉,再其次沒有了! 就只有白棉、生化棉、生化球。說說為什麼不多用陶瓷環 玻璃環 石英球 細菌屋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其實只有一點要說的就是這些東西不是沒有用,而是在滴流過濾中它們不是效率最高的!這些東西要全泡在水裡才有用。以前養魚的時候很多高手甚至在側濾 底濾 中都只用棉,效果依然很好! (最重要的是你要把你原來缸子里的老棉利用上,效果會加倍的好。)
說說我自己對各種濾材的試驗 : 開始的時候用的只是過濾棉 生化球,這種方式雖然也不錯但是形成消化系統的時間特別的長 大概1-2個月才能感覺到系統的穩定,後來加入了玻璃環細菌屋系統形成明顯變快,但是逐漸我發現玻璃環變色嚴重系統過濾能力逐漸下降,而且玻璃環細菌屋特別是石英球價格昂貴,半年更換一次實在是用不起,接著我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了一種可重復使用無數次而且培菌迅速有效的東西就是藤棉 也就是好的生化棉,於是我就開始生化棉和生化球的組合,生化球負責打散水流 曝氣 培菌 生化棉負責快速培菌,經過實踐我發現這種組合效果出奇的好,消化系統迅速形成而且後期有力沒有衰減,甚至是越用越好,生化棉和生化球基本不用搭理只需要清洗過濾棉就行了!
最後給大家擺放順序以五層為例
1、過濾棉 在過水良好的情況下越厚越好
2、粗生化棉,
3、生化球 一個一個在盒底排列好,生化球小的比較好,只要1-2層即可,上面有空間再鋪一層生化棉(中孔),注意和上層盒底保持距離
4、生化球 和第三層一樣
5、細孔生化棉(嚴重反對, 時間久了不堵才怪, 硝化菌會死亡的, 死了的硝化菌粉末會堆積)
說一下為什麼生化棉從上到下是從粗到細,越往上層水裡的雜質越多,上層粗生化棉和生化球逐步將水流打散 雜質分解,到了細生化棉不容易堵塞而更有利於培菌。這樣的組合第一 重量很輕 第二 花錢最少 第三 維護最方便 一年中只需要清理最上層過濾棉即可 第四 效果最好 快速培菌 長久持續有效。如果你的層數不同只要記住 第一層和最後一層永遠不變 中間永遠都是生化球!這樣堅持下來你會發現它的強大和省心! 就是有點影響觀瞻啊,這是沒辦法的事
『肆』 買了個瀑布式過濾器,可以放玻璃環等濾材嗎
(1)硝化菌是怕光的,不要用透明的盒子(2)千萬不要把所有滴流盒整個包起來,滴流過濾之所以效率高就是因為濾材和空氣能充分的接觸,所以一定要讓濾盒裡有一定的空氣流動,有條件的可以把滴流盒的側面打孔,讓空氣進來充分和濾材接觸,如果你的濾盒是基本封閉的那濾材還是得不到足夠的氧氣,滴流過濾的優勢根本不會體現出來。(見過龍魚高手用小風扇往滴流裡面吹空氣)。頂部的蓋子打了很多的孔,一是進空氣,二是放水蒸氣。3)放濾材的時候一定不要放的太多,保證濾材的頂端和上一層盒底有1-2公分的距離,這樣水才能滴到濾材上。(4)自己做滴流盒的時候特別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滴流孔打大了或者打多了,這樣的話上層的水流下來只能滿足一部分的滴流孔能出水,這樣出水就不均勻了。很多孔都浪費了。如果滴流孔打小了打少了也不行,由於水的表面張力,上層下來的水會從滴流孔流過但是不會向下流出去,這樣水就會慢慢的升高從上面溢出來,那怎麼才正好呢,我的經驗是用1.5-3.5的鑽頭從小到大逐個試驗,如果用小鑽頭打完接上水泵發現盒子積水很多就再用大鑽頭逐個擴大,什麼時候是正合適的時候呢?滴流盒裡有2-5毫米的積水而且不再增長的時候最好,這樣可以利用水的壓力克服表面張力而向下流,保證每個孔都出水。所以大家不管是買來的滴流過濾器還是自己做都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水泵實際流量來計算。我自己的經驗是:實際流量一千的時候用2.5的鑽頭打兩百個孔基本上正好。由於滴流過濾往往比較高,水泵實際流量會有衰減。下面說說大家最容易糊塗的地方,就是濾材的選擇和擺放的順序。我用的多是10合1的濾材,樣式多,培養菌很好。首先要說明的一點:不使用生化球的滴流過濾算不得真正的滴流過濾,很多人不懂滴流過濾,要想弄好滴流一定要好好利用生化球,因為它是為滴流過濾而生的!!網上有很多資料我簡單說幾點生化球的基本作用:1、打散水流,讓下面的濾材充分發揮作用;2、曝氣,讓水中的氧氣更充足;3、很多人都忽視第三點,以為生化球沒有培菌效果,其實大錯特錯,生化球培菌效果非常好,效率非常高,而且永不更換。只是掛菌膜的時間比較長,所以要和其他的濾材配合使用。(濾材這還是自己根據自己養的寶貝們來選擇吧,有酸性的,有鹼性的,生化球不是不能用,但是沒有哪個是最好的,個人觀點)。濾材上是生化棉(約4公分的那種)其次我選擇的濾材是生化棉,再其次沒有了!就只有白棉、生化棉、生化球。說說為什麼不多用陶瓷環玻璃環石英球細菌屋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其實只有一點要說的就是這些東西不是沒有用,而是在滴流過濾中它們不是效率最高的!這些東西要全泡在水裡才有用。以前養魚的時候很多高手甚至在側濾底濾中都只用棉,效果依然很好!(最重要的是你要把你原來缸子里的老棉利用上,效果會加倍的好。)說說我自己對各種濾材的試驗:開始的時候用的只是過濾棉生化球,這種方式雖然也不錯但是形成消化系統的時間特別的長大概1-2個月才能感覺到系統的穩定,後來加入了玻璃環細菌屋系統形成明顯變快,但是逐漸我發現玻璃環變色嚴重系統過濾能力逐漸下降,而且玻璃環細菌屋特別是石英球價格昂貴,半年更換一次實在是用不起,接著我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了一種可重復使用無數次而且培菌迅速有效的東西就是藤棉也就是好的生化棉,於是我就開始生化棉和生化球的組合,生化球負責打散水流曝氣培菌生化棉負責快速培菌,經過實踐我發現這種組合效果出奇的好,消化系統迅速形成而且後期有力沒有衰減,甚至是越用越好,生化棉和生化球基本不用搭理只需要清洗過濾棉就行了!最後給大家推薦擺放順序以五層為例1、過濾棉在過水良好的情況下越厚越好2、粗生化棉,3、生化球一個一個在盒底排列好,生化球小的比較好,只要1-2層即可,上面有空間再鋪一層生化棉(中孔),注意和上層盒底保持距離4、生化球和第三層一樣5、細孔生化棉(嚴重反對,時間久了不堵才怪,硝化菌會死亡的,死了的硝化菌粉末會堆積)說一下為什麼生化棉從上到下是從粗到細,越往上層水裡的雜質越多,上層粗生化棉和生化球逐步將水流打散雜質分解,到了細生化棉不容易堵塞而更有利於培菌。這樣的組合第一重量很輕第二花錢最少第三維護最方便一年中只需要清理最上層過濾棉即可第四效果最好快速培菌長久持續有效。如果你的層數不同只要記住第一層和最後一層永遠不變中間永遠都是生化球!這樣堅持下來你會發現它的強大和省心!就是有點影響觀瞻啊,這是沒法的事
『伍』 上滴流過濾的潛水泵究竟放在哪裡
其實這泵放在那都只是吸到池水,而吸不到池底的魚便。魚便溶解在池水後才能被抽到濾池內過濾的。最好使用大功率的水泵加大循環盡量用短的時間過濾完整池水。如此循環。
『陸』 滴流過濾和桶濾哪個效果好
上網上查一下兩者的差異吧,我個人覺得桶好用,而且一直在用。
『柒』 新開80公分的魚缸 打算養羅漢 買了一個滴流過濾盒 四排三層的 75公分 夠用了嗎 泵是三合一的25w改造過的
關於泵的問題,樓主是覺得功率小魚便便吸不上去還是純粹想水過濾量大一點?如果覺版得是魚便便的問題,那權建議加個小的造流泵,每天開一會,把魚便便吹到水泵進水的地方就行了
如果是要過濾量大點,我覺得沒必要,滴流盒本來就是慢慢漏的,水大了效果反而不好。
羅漢肯定是單養,這個滴流夠了,最多最上層的濾棉多洗洗就是了。水流不是越大越好的
『捌』 庭院錦鯉魚池16平方能用滴流過濾嗎
當然能,但是得搞成大的,稀養沒問題,但是池子可能還是常用的那種池子過濾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