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通edi
A. 物流信息管理的圖書
ISBN:9787542916624出版社:立信會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1
內容介紹現代物流信息在物流活動中起著神經系統的管理系統。伴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壯大,對物流進行信息化管理並建設功能強大的物流信息系統,正為從業者、物流設備生產商、信息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所日益重視。
本書在借鑒和吸收國內外物流學基本理論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密切結合我國物流行業發展與物流職業教育的實際,在編寫思路、內容、結構等方面均有所創新。全書共有九章,從物流信息基礎理論入手,系統地論述了物流信息的採集與獲取、物流信息處理、物流信息存取、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及運作等,最後,又對物流企業內部網路建設、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網開發環境作了描述,使讀者對物流信息的管理系統有一個基本了解。本書精選了一些物流企業信息管理的成功案例。
編輯推薦
本書是二十一世紀物流實務叢書之一,是一部關於物流信息管理的理論專著,內容涉及物流信息管理概述、物流信息的採集與獲取、物流信息處理、物流信息存取、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和運作等,適合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學習。
章節目錄
第一章物流信息管理概述
第一節 我國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市場需求的特點
第二節 信息管理與企業信息系統
第三節物流信息及物流信息管理
第四節物流活動中信息管理的基本環節
第五節 企業管理信息化
第六節物流信息化建設的四個層次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物流信息的採集與獲取
第一節物流信息的採集與傳遞
第二節物流信息的獲取
第三節物流信息的存儲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物流信息處理
第一節 信息的標准化
第二節物流信息處理系統
第三節 面向物流信息處理的數據結構與數據組織
第四節 資料庫檢索技術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物流信息存取
第一節物流信息存取概述
第二節物流系統資料庫的基本概念與特點
第三節 資料庫技術與管理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五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
第一節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概述
第二節 現有軟體工具的分析
第三節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
第四節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
第五節 主要物流技術及物流軟體技術簡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六章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和運作
第七章物流企業內部網路建設
第八章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網路開發環境
第九章企業資源規劃(ERP)的理論與實踐
參考文獻 物流信息管理 書號: 18157 ISBN: 7-111-18157-3/F.2894課 作者: 林自葵 劉建生 印次: 1-4 責編: 易敏 開本: 16 字數: 定價: ¥25.00 所屬叢書: 普通高等教育物流管理專業規劃教材 裝訂: 平 出版日期: 2010-04-23 內容簡介
本書適用於普通高等院校物流專業和相關專業的教學,也可供從事物流工作的人員學習使用,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支撐技術、具體應用、集成應用以及應用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全書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介紹基本概念;第二章主要介紹信息管理的一般理論與方法;第三章介紹在物流領域廣泛使用的信息技術;第四章結合企業物流的實際,討論了主要物流環節的信息需求、信息源、信息採集及處理利用方面的內容;第五章介紹物流信息系統的一般概念、內容、結構以及建設中的主要問題;第六章分別就生產製造企業、商業流通企業及物流服務企業的物流系統的構成、物流信息系統管理進行分析;第七章介紹物流信息系統開發的主要內容;第八章介紹物流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和運行的組織與管理。
本書注意理論方法、技術手段與實際應用的結合,在理論、原理的基礎上,強調應用性分析,注重物流理念的發展。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112786
出版日期:2007 年1月
內容介紹
本書以適應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需要為宗旨,較好地體現了該專業在物流信息管理教學方面的特點,堅持基礎性、系統性、新穎性、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的原則,具體內容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物流信息管理概述 (第一章),主要介紹國內外物流信息管理的現狀、發展動態,信息、物流信息和物流信息管理的含義、分類、特徵和作用,物流信息系統的結構、應用范圍等;第二部分為物流信息技術(第二、三、四、五章),主要介紹當前支撐物流管理的主要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網路技術、條形碼技術、射頻(rf) 技術、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第三部分為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第六、七、八章),主要介紹物流信息系統規劃、可行性分析、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維護和評價,以及相應的典型應用系統和案例,如企業資源計劃(erp)、供應鏈管理(scm)和客戶關系管理(crm)等;第四部分為物流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第九章),主要介紹決策支持系統的概念、組成,主要的決策支持系統模型,數據倉庫(dw)技術和聯機分析處理(olap)技術,以及基於上述技術的物流決策支持系統。
章節目錄
第一章物流信息系統概述
一節 國內外信息化概述
二節物流信息管理基本概念
三節 途途物流信息系統的體系結構
四節途途物流信息系統的發展
案例分析 易通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案例分析
第二章計算機網路技術
一節 計算機網路概述
二節 計算機網路計算模式
三節 internet
四節途途物流企業內部網路建設
案例分析 福建省政務信息網路工程
第三章 數據自動識別技術
一節 條形碼概述
二節 條形碼識別系統
三節 條形碼技術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
四節射頻技術概述
五節 rfid系統的組成與分類
六節rfid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
案例分析 白沙集團倉儲管理中rfid的應用
第四章 自動跟蹤技術
一節 gps概述
二節 gps工作原理及特點
三節 gps在現代物流管理中的應用
四節網路gps
五節 gis概述
六節gis的組成與功能
七節 gis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
八節 gis技術與數字物流
案例分析 北京中遠的gps在現代物流的應用
第五章 電子數據交換技術
一節 edi的概述
二節 edi的組成與工作過程
三節 internet下的edi
四節edi的安全問題
五節 edi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
案例分析 中遠公司edi系統應用情況
第六章物流信息系統的戰略規劃與可行性研究
一節物流信息系統規劃的概念
二節 信息系統規劃的常用方法
三節物流信息系統的可行性研究
案例分析1 南寧市石乳茶業公司信息系統規劃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2 凱越公司信息系統規劃案例分析
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與管理
一節 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
二節 系統分析
三節 系統設計
四節系統實施
五節 系統管理
案例分析1 某外貿公司的信息系統
案例分析2 某公司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
第八章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的典型應用
一節物流企業信息化概述
二節 erp系統
三節 scm系統
四節crm系統
案例分析1 erp信息系統應用案例——中鋼集團
案例分析2 crm應用案例——廣東步步高
第九章物流決策支持系統
一節 決策支持系統概述
二節 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和群體決策支持系統
三節 數據倉庫技術
四節基於數據倉庫的物流決策支持系統
案例分析 上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決策支持系統
主要參考書目
B. RFID與EDI相結合提高的物流效率
第1章 需求分析 隨著企業品牌的快速增長,面對需求快速變化的市場,原先的工廠包裝環節和物流環節顯然無法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
據統計,發貨錯誤投訴次數高,其中原箱投訴高達40%。內外環境的變化,供貨周期過長問題日益突出。 現在的供貨周期一直在60天-90天之間徘徊,而國外同類企業實施QR策略已經實現補貨期降到2周以內,西班牙ZAYA最短可以達到3天時間供貨到門店。 1.2 需求分析 需求基本描述:現有包裝工藝很難保證裝箱的准確性,原箱短少問題比較突出,無法適應PPT項目新商業模式。裁剪、縫紉、後整理、包裝等在內的工序都統一按照PPT項目的要求來規劃和設計,提出應用RFID技術來幫助實現生產7天、物流7天的目標。考慮到成本和進度因素,提出和現有的生產管理系統進行介面的要求。 1.2.1 系統目標:利用RFID技術,解決目前產品下線至出廠發貨前環節存在的原箱短少和效率低下的問題,實現精確快速的服裝產品分揀裝箱,以配合完成將供貨周期縮短的目標。 1.2.2 精確裝箱:鑒於以前裝箱效果不好的情況,企業對裝箱的效果非常重視,根據我們的理解,歸納出來以下幾點: 1、 數量要准確; 2、 容易操作; 3、 不要求自動化程度高; 4、 容易在現有的大部分工廠推廣使用; 5、 成本最低; 分析:比較現行多種裝箱方案,欲滿足上述裝箱要求,最好的是使用RFID標簽技術的揀貨裝箱系統方案。除了RFID標簽以外,條碼是使用最多的一種識別技術。條碼技術的優點是價格相對便宜,但是不具備被遠距離識別、多目標同時識別的能力,另外不能標識產品單品,只能標識產品類別。 相反,RFID標簽具有體積小、容量大、壽命長、可重復使用、快速讀寫、非可視識別、移動識別、多目標識別等優點,其ID碼在全球范圍內是唯一的,因而成為自動識別領域的一支新興力量,在可預見的不遠將來成為自動識別領域的領跑者。 利用RFID標簽身份唯一性,在每件衣服上粘貼、嵌入或者植入RFID標簽,就可以在裝箱時徹底解決衣服無法識別、跟蹤問題,還可以實現精確裝箱。 1.2.3 縮短供貨周期:縮短供貨周期是服裝企業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服裝企業對縮短供貨周期的要求如下: 1、 供貨周期縮短至2周左右; 2、 補貨時生產時間不超過7天,物流時間不超過7天; 分析:為了實現縮短供貨周期要求,需要同時優化生產、包裝、庫存、運輸諸環節存在的問題。本方案主要解決包裝與庫存方面需要面對的問題。 國際上的最流行做法是,使用快速反應QR技術、JIT及時生產方式、基於EDI技術的EOS電子訂貨系統和OPS訂單處理系統等來實現縮短供貨周期的目標,而RFID標簽技術是實現縮短供貨周期的不可缺少的技術手段。 1.2.4 庫存管理:庫存管理是服裝行業的一個十分重要環節,建立快速反應QR 的庫存管理系統是實現快速補貨的關鍵。 服裝企業的產成品庫存管理主要包括產成品標識與定位、包裝、堆放、出入庫、盤存等方面。產成品下線後用RFID標簽進行唯一標識,對裝箱、上貨位和上托盤等節點進行信息採集,從而實現產成品在庫存管理中的有效精確定位,實現產成品的實時動態盤存,建立快速反應QR的庫存管理系統,消除庫存管理環節可能存在的障礙。 第2章 解決方案 2.1方案概述 本方案由浩海易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通過分析企業的需求為客戶量身定做。它綜合了RFID技術、網路技術、計算機技術、資料庫技術、語音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結合服裝行業實際需求以及浩海易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豐富經驗和獨特的技術,我們提出如下的RFID服裝揀貨裝箱系統的正式方案。 名詞約定: 1、 衣標:是指粘貼在單件產品衣服吊牌上的RFID標簽,有唯一的不可更改的ID號碼,可實現遠距離讀取信息。 2、 箱標:是指加貼在包裝箱指定位置的RFID標簽,由貼標工加貼。 3、 托盤標:是指粘貼在托盤上指定位置的RFID標簽,由貼標工加貼。 4、 貨位標:是指粘貼在貨位上指定位置的RFID標簽,由貼標工加貼。
2.2 技術指標 基於RFID技術的服裝揀貨裝箱系統具有如下技術指標: 實時監控揀貨裝箱區內的產品存貨品類和數量; 實時監控檢貨裝箱區內每件產品的存貨位置; 裝箱精確率:100%; 單品、箱級和托盤級定位精確率:100%; 支持三種裝箱模式: 產品下線直接裝箱 產品下線後暫存臨時貨位後裝箱 以上兩種方式混合操作 支持先裝箱後打裝箱單; 支持多號型產品混合裝箱; 支持同一訂單多人並行裝箱; 支持多訂單並行裝箱; 支持實時掌握下線產品的在裝箱、貨位暫存、托盤等環節的狀況; 支持實時動態的自動統計、實時在線盤點;
2.3 RFID技術介紹 RFID(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種利用射頻通信實現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以下通稱RFID技術)。RFID標簽具有體積小、容量大、壽命長、可重復使用等特點,可支持快速讀寫、非可視識別、移動識別、多目標識別、定位及長期跟蹤管理。 近年來,RFID技術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目前RFID技術不斷與互聯網、通訊等技術相結合,已被應用於工業自動化、商業自動化、交通運輸、物流、供應鏈管理、公共信息服務等眾多領域,逐步實現全球范圍內物品跟蹤與信息共享,大幅提高管理與運作效率,降低成本。RFID技術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前途的信息技術之一。 一個典型的基於RFID技術的應用系統由RFID讀寫器和RFID電子標簽、RFID應用軟體三部分組成。利用無線射頻通信技術在讀寫器和電子標簽之間進行非接觸的數據傳輸,達到目標識別和數據交換的目的。 2.3.1 RFID電子標簽 RFID電子標簽又稱為射頻標簽、遠距離射頻卡、遠距離IC卡、應答器、數據載體。電子標簽是射頻識別系統真正的數據載體,安裝在被識別對象上,存儲被識別對象相關信息,如該目標物的名稱,目標物運輸起始終止地點、中轉地點及目標物經過某一地的具體時間、溫度等。 一般情況下,RFID電子標簽由標簽天線和標簽專用晶元組成。 按照能量供給方式的不同,RFID 電子標簽分為有源、無源和半有源三種; 按照工作頻率的不同,RFID 標簽分為低頻(LF)、高頻(HF)、超高頻(UHF)和微波頻段(MW)的標簽。目前國際上RFID應用以LF和HF標簽產品為主;UHF標簽開始規模生產,由於其具有可遠距離識別和低成本的優勢,有望在未來五年內成為主流。MW標簽在部分國家已經得到應用。 低頻標簽(125KHz或134KHz),標簽與讀寫器之間的距離為30杭州市物流業調整和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年)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運代理和信息等行業的復合型服務產業,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促進生產、拉動消費的作用大。發展現代物流業,是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國家將物流業納入重點產業振興戰略、大力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支持長三角率先形成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的背景下,杭州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打造長三角綜合交通物流中心,對構建杭州現代產業體系,增強城市集聚輻射功能和綜合競爭力,打造長三角南翼增長極,推進杭州實現轉危為機、跨越發展,建設與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質之城」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國發〔2009〕8號)及省、市有關政策精神,特製定本行動計劃。
杭州是長三角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省會和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綜合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經濟集聚輻射能力居全省首位,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利快捷、產業基礎雄厚、政策環境優越,物流業發展的基礎條件良好。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杭州物流業在經濟運行、產業規模、設施建設、經營管理、政策體制等方面發展較快,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日益加大,打造長三角「綜合交通物流中心」的步伐不斷加快。
2003—2007年,全社會貨運周轉量年均增長6%,比前五年(1998-2002年)增速加快1.2個百分點。2008年全市物流業與商貿業實現增加值529億元,同比增長11%,占服務業增加值的24%,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1.1%。物流業對全市經濟發展的支撐力不斷提高。
物流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初步形成了一批以物流為核心功能和特色的物流集聚區和大型物流綜合體。綜合交通網路不斷完善,功能性、樞紐性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在嘉興獨山港區投資建設的杭州——嘉興聯建碼頭一期項目投入運營,以「一繞十射」高速公路為骨架的現代公路網路已覆蓋全市城鄉,杭甬運河通航,鐵路客運專線建設啟動,蕭山機場二期項目加快實施,信息平台建設持續推進,為物流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杭州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帶來物流需求的迅猛增長,物流服務社會化程度提高,製造業、商貿業物流的外包項目增加,一批面向社會提供貨物配送、商品分銷、貨運代理等專業化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不斷成長。聯邦快遞等一些跨國企業相繼進入杭州,提升了杭州物流產業層次和對外開放水平。
同時,杭州物流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貳⑻貳⑺恕⒑嬌盞炔煌聳浞絞街浠谷狽τ行謂櫻暗統殺盡⒖煜煊Α鋇淖酆轄煌ㄎ鍃饔攀粕形捶⒒櫻歡俏鍃韃底芴逅講桓擼幸歡ń峁姑埽ㄒ禱鍃鞴└芰Σ蛔悖鍃髕笠怠吧⑿∪醪睢碧卣鶻廈饗裕叨宋鍃饕搗⒄怪禿螅蝗俏鍃骰∩枋┡涮啄芰Σ蛔恪⒉季植還緩俠恚鍃髟扒⑽鍃髦行牡茸酆閑暈鍃魃枋┤狽φ希薊澆系停虢煌ㄍ縞形蔥緯捎辛ε浜希凰氖俏鍃髡呱形蔥緯勺酆嚇涮椎暮狹Γ嚀逑等孕柰晟啤N鍃髕笠等謐是瀾銜ヒ唬謐式稹⑼戀氐確矯嫻惱叻齔至Χ扔寫憂俊?br /> 1.全球新一輪產業轉移引發物流新需求。
全球新一輪產業轉移的重心正逐漸從製造向研發、服務延伸,製造業的轉移帶動了為其服務的金融、貿易、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的同步轉移。長三角?什底頻鬧饕薪擁刂唬賈縈敫叨酥圃煲蹈叨裙亓暮嬌瘴鍃饕怠⒂氪笞諼鎰始⒏叨裙亓母嚀鍃饕擔約壩紗搜萇畝嗍攪說茸酆銜鍃鞫冀竦門畈⒄埂?br /> 2.國家物流業振興規劃實施帶來新機遇。
國家將物流業納入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從戰略高度扶持物流業的調整振興,政策、資金的扶持力度都將不斷加大。杭州作為國發〔2009〕8號確定的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現代物流相關領域及環節的發展面臨重大機遇。
3.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促進物流業深度合作。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共建共享和稅費標准體系的統一,推動了長三角物流業聯動發展和合作深化。中央加快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打造以上海為核心、江浙為兩翼、長江流域為腹地,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將極大地帶動杭州和長三角地區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現代物流業將成為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4.「服務業優先」戰略助推物流業成長。
市委十屆四次全會提出「服務業優先」戰略,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把服務經濟打造成杭州的「首位經濟」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物流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現代服務業重點扶持領域。隨著「服務業優先」戰略的實施和長三角綜合交通物流中心建設的推進,杭州物流業總體水平將進一步提高,輻射帶動功能將得以強化。
5.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與自身產業轉型帶來新挑戰。
從國際形勢分析,金融危機影響仍在蔓延,物流業受到較為嚴重的沖擊,物流需求萎縮導致物流企業的業務量急劇減少、利潤空間被進一步擠壓。從國內情況看,長三角各城市大舉發展物流業使得物流業的區域競爭加劇。從杭州自身情況分析,城市發展重心東移、產業調整升級對物流業布局、結構和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揮綜合交通優勢為切入點,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信息技術為手段,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為核心,以多層復合、多式聯運、多業聯動為路徑,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實現物流的社會化、專業化、規模化經營,提升杭州產業綜合競爭力和城市綜合功能,建成長三角重要的綜合交通物流中心。
——堅持「三力合一」。發揮政府主導力、企業主體力和市場配置力,突出政府公共服務功能,發揮企業在物流市場中的主體作用,根據物流市場需求,規范和引導物流布局,實現物流資源配置的市場化運作。
——堅持高效整合。樹立現代物流系統整合理念,增強現代物流服務功能。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物流需求流向、產業聚集程度、區域協作優勢,實施多業聯動,實現高度專業化分工的物流一體化運作。 ——堅持統籌規劃。加強與城市總體規劃、產業布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交通設施規劃旦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