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類過濾
❶ 魚缸內滋生水藻,如何去除魚缸和過濾面內的藻類
在魚缸當中復養清道夫可以去制除魚缸和過濾面內的藻類。
清道夫學名國王異型,原產於拉丁美洲,又名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體大,口唇發達如吸盤,因為以各種水底垃圾為食而得名,經常與各種魚類混養。
成年的清道夫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類,它還會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一天可以吃掉三千到五千粒魚卵,也會吞食魚苗。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塊上、玻璃上穩定身體,吸食藻類和青苔。
(1)藻類過濾擴展閱讀:
由於清道夫主食池塘中的殘餌、碎屑及魚的糞便,所以飼料投放主要考慮錦鯉的生長需要。若錦鯉成魚塘套養清道夫的,根據天氣、水溫的變化,於4月中下旬起開食,每天一次。
日投飼量控制在2%左右,6月份起投飼量達到3%~4%,飼料投放位於魚塘的一側,即在魚塘的南埂或北埂的一邊,有條件的可安裝投飼機一台,以擴大投料面積。
有利於魚類的均勻攝食,達到上市規格整齊的要求。若錦鯉魚種塘套養清道夫的,即於錦鯉苗種放養的第二天進行開食,每天一次,日投飼量控制在2 %~5 %。
❷ 景觀水中藻類物質去除的方法都有哪些
現在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1,機械控製法,又稱物理控製法。這個方法基本是徒手或使用工具、設備等將水中的藻類除掉。有利於生在岸邊的絲狀藻之移除,但對於水底絲狀藻的移除,則較為困難,因為它們不容易被發現。使用過濾設備要濾除微細藻類時,因受到處理效率的限制,也只能應用於小池子,故本法並不能真正解決藻害問題。
2,化學控製法。這個方法基本上是一種使用化學葯品將水中藻類除掉的方法,但是常用的化學葯劑一般對環境有毒害作用,持續使用會給自然環境造成一定污染,且對水中的生物、接觸水的人類健康也有一定影響。不過,如今新出的一種進口dcw消毒溶液倒是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殺菌後分解無殘留,較為經濟省時省力。
3,生物控製法。這個方法基本上是利用生物競爭生存資源的原理來間接抑制藻類過度生長,或利用食物鏈的原理來直接消耗藻類的方法。從理論上來講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的解決方法,但是實際操作上很難實現。
❸ 藻類問題怎麼過濾死藻螺旋藻只能用撈金魚的400目的網,撈上層的活藻,其他
乾脆別撈了
❹ 家裡的水質出現水藻,該如何處理能否過濾干凈
自來水的危害認識,讓國內凈水器廠家快速發展,無數的工廠把污水向河裡排放,生活回污水也是把身邊答的河流作為最後歸宿。隨著大量工業廢物、農業污染物、生活污染物等未經處理就大量排放,我國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到的污染日夜加劇,造成飲用水源的水質污染。 圍繞其核心材質——濾芯而延伸出的凈水技術也花樣繁多,主要包括反滲透膜、超濾膜、微濾膜、活性炭過濾、軟化樹脂、PP棉以及紫外燈、臭氧、漂白粉化物等。可見凈水器好壞濾芯說了算一點也不為過,國內家用凈水器市場運用較廣的濾芯技術可以歸結為兩大類:一是RO反滲透,二是超濾;安之星能夠滿足你的多方位需要
❺ 0.01過濾器能去除水中的藻類嗎
(1)藻類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呈綠色,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原因是水中磷元素太多造成的;回(2)由藻答類的化學式為C xH yO110N16P,該藻類中氮、氧元素的質量比(14×16):(16×110)=7:55;(3)已知該藻類相對分子質量為3550,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5.8%.則12x3550×100%=35.8%,x=106.故答案為:(1)磷(或P);(2)7:55;(3)106.
❻ 請教藻類分離方法
藻種的分離
藻類培養首先要有藻種。從天然水域的混雜生物群中,用一定方法把所需藻類個體分離出來,而獲純種培養。這種方法稱為藻種分離和純化,又稱純培養法。
真正的「純種培養」是指在排除包括細菌在內的一切生物的條件下進行的培養。這是進行科學研究不可缺少的技術,而在生產性培養中不排除細菌的稱之為「單種培養」。
(1)采樣和預備培養:首先要採集有需要分離藻類的水樣,採回後在顯微鏡下檢查。如發現需要分離的藻類數量較多時,可立即分離。若數量很少,最好先進行預備培養,待其增多後,再分離。
用作預備培養的培養液,各種藻類是不同的,對一些難以培養的藻類一般加入土壤抽出液較好。預備培養液營養成分濃度應小些,一般只有原配方的1/4~1/2。如水樣中藻類種類較多,就應使用幾種不同的培養液,使藻類在適合於自己繁殖的培養液中繁殖起來。
可用三角燒瓶或試管作培養容器,加入容量1/4~1/3培養液。然後把經篩絹過濾除去大型浮游生物的水樣接種進去,放在合適溫度下或室內靠北窗口下培養。在培養附著藻類時,容器可靜止不動;而培養浮游藻類時,應該每天搖動一次。
有的藻類在普通培養液中完全不能繁殖,有的繁殖非常困難。此時需改變培養液濃度,加入葡萄糖、蛋白腖等有機物,補充微量元素和輔助生長物質,加入土壤抽出液,就有可能獲較好效果。
土壤抽出液製作方法:先在試管底部,加入高約1cm土壤(採用腐殖化的農田和庭院土)。再加入水使達5cm,塞上棉塞,採用蒸氣間隙滅菌,每天滅菌1小時,連續二天。由於氣泡上升,棉塞可能弄臟。因此,最好先在水中煮一段時間,使氣泡跑掉後,再加棉塞進行滅菌。
(2)分離方法:常用下列四種。
1)微吸管(毛細管)分離 選直徑較細(約5毫米)玻管,在火焰上加熱,待快熔時,快速拉成口徑極細的微吸管。將稀釋適度藻液水樣,置淺凹載玻片上,鏡檢。用微吸管挑選要分離的藻體,認真仔細地吸出,放入另一淺凹載片上,鏡檢這一滴水中是否達到純分離的目的。如不成功,應反復幾次,直至達到分離目的為止。然後移入經滅菌的培養液中培養,一般在每個培養皿中接20~30個個體。從分離出少量細胞擴大培養到200毫升的培養量,如硅藻一般需20天以上。為了較長時期保存藻種,可將分離到的藻種用青黴素(1000~5000單位或鏈黴素(20ppm)處理後,獲得較純藻種。
此法操作技術要求高,要細心。往往吸取一個細胞,要反復幾次才能成功,且適於分離個體較大藻類。
2)水滴分離法 用微吸管吸取稀釋適度藻液,滴到消毒過載片上,水滴盡可能滴小些,要求在低倍鏡視野中能看到水滴全部或大部分。一個載片上滴2~4滴,間隔一定距離,作直線排列。如一滴水中只有幾個所需同種藻類個體,無其他生物混雜,即用吸管吸取培養液,把這滴水沖入裝有培養液並經滅菌試管或小三角瓶中去。如未成功,需反復重做,直到達到目的。
此法簡便易行,尤其適宜於分離已在培養液中占優勢種類。分離受少量生物污染培養液中的藻類多用此法。操作時同樣要求細致、認真,使用工具及培養液經嚴格消毒。
3)稀釋分離法 把含有需要分離的藻類而又混雜有其他生物的水樣,取其一定量,用培養液稀釋。通過稀釋到適宜程度的方法,達到把原混雜生物單個分離培養的目的。
首先把水樣稀釋到每一滴含有一個左右的生物細胞(也可能一個都沒有,也可能有兩個),在稀釋過程中配合顯微鏡檢查,調節稀釋度,然後准備裝有1/4容量培養液的試管20支,每一試管加入稀釋適宜水樣一滴,搖勻,進行培養。待藻類生長繁殖達一定濃度時,再檢查是否達到分離目的,若未達到,再重復做。
此法操作簡單易行,但有一定程度盲目性,比不上水滴分離法效果好。
❼ 如何去除濾水器中的綠藻
水族缸中最常出現的藻類有三類:藍藻、綠藻和黃綠藻。綠藻更是淡水水族缸中最常見的藻類,而且種類極多,大多為絲狀。其及為耐陰,只要有一點光線即能生存。
雖然有不少去除水藻的方法,但尚無一種完美的方法,仍然是「預防為主,治療其次,綜合運用」的治藻方法。如果您的魚缸是一隻沒有栽植大量水草的裸缸,清除藻類的方法就較簡單:
1 魚缸不要讓陽光直射.
2 控制魚只蜜度,適當減少魚的數量.
3 減少魚餌的投放量.
4 勤換水,但一次換水量不宜過多.
5 將附在缸壁上的污垢及時清理掉.
6 加強魚缸的過濾系統,使之更有效率:
(1)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運行有效的生態過濾系統,其中包括機械過濾和生物過濾。通常的機械過濾只能去除固體污物,而溶於水中的還有大量的,如蛋白之類的有機物是無法濾清的,只有靠生物過濾系統才能完成。
魚缸里的水會因魚類的糞便、食物殘渣、水草腐葉而受到污染。在人們想像中將水中看得見的懸浮物過濾掉,使水保持清澈透明就已達到目的,其實這僅僅只是過濾的初級功能,我們通常稱之為機械過濾。現代的觀賞魚缸過濾應是同時具有機械過濾和生物過濾,有時還需要物理過濾。其中尤為重要的是生物過濾。所謂生物過濾,就是通過附著在濾材上的細菌,將溶解在水中的有害物質分解或轉化為無害物質。物理過濾則是利用某些材料特有的吸附功能使水凈化。物理過濾只在特殊情況下短時間使用,如為了去除水中的剩餘葯劑等。
(2) 過濾機的過濾能力要足夠大。過濾機的過濾能力,都以升/小時來表示。要將水濾清,一般要求過濾量要達到4-7個過濾循環,具體講,如果魚缸的水是200升,就要配處800—1500升/小時的過濾機。
(3) 魚只的數量和餌料的多少都要適度,魚的蜜度過大,喂餌料過多,等於增加了污染量。
(4) 水草也是凈化水體的好幫手,應該盡量多養水草,使整個水族缸變成一個小小的生態樂園,水體自然就變得十分清晰。
(5) 在缸中投放清道夫和食苔蝦,安們能清除附著在缸壁上的污垢和藻類。
具備了如上條件,您的水族缸中的水自然會是十分清潔的
❽ 提取水中的藻類用過濾還是離心
MC是屬於次級代謝產物,是釋放到水體的,
但是他是在細胞中合成,所以細胞中的含量也是很多的,一般的話提取細胞的比較好,有富集作用比較效率結果滿意
❾ 過濾棉能過濾掉水中的藻類嗎
單純的過濾棉是過濾不了水中藻類物質,只能是盤式初濾+絲膜過濾(砂碳過濾)+纖維棉過濾+殺菌,這樣才能消除掉水中藻類物質,你應知道;水中的藻類物質是滋生細菌的溫床…。一傑環保
❿ 水中浮游的藻類不足為( ),過濾干凈就可以了。
(1)藻類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呈綠色,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原因是水中磷元素太多造成的;(2)由藻類的化學式為C
xH
yO110N16P,該藻類中氮、氧元素的質量比(14×16):(16×110)=7:55;(3)已知該藻類相對分子質量為3550,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5.8%.則12x3550×100%=35.8%,x=106.故答案為:(1)磷(或P);(2)7:55;(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