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過濾流程圖
1. 相似度的計算 用哪個演算法 協同過濾 演算法
SIM = Structural SIMilarity(結構相似性),這是一種用來評測圖像質量的一種方法。由於人類視覺很容易從圖像中抽取出結構信息,因此計算兩幅圖像結構信息的相似性就可以用來作為一種檢測圖像質量的好壞.
首先結構信息不應該受到照明的影響,因此在計算結構信息時需要去掉亮度信息,即需要減掉圖像的均值;其次結構信息不應該受到圖像對比度的影響,因此計算結構信息時需要歸一化圖像的方差;最後我們就可以對圖像求取結構信息了,通常我們可以簡單地計算一下這兩幅處理後的圖像的相關系數.
然而圖像質量的好壞也受到亮度信息和對比度信息的制約,因此在計算圖像質量好壞時,在考慮結構信息的同時也需要考慮這兩者的影響.通常使用的計算方法如下,其中C1,C2,C3用來增加計算結果的穩定性:
2u(x)u(y) + C1
L(X,Y) = ------------------------ ,u(x), u(y)為圖像的均值
u(x)^2 + u(y)^2 + C1
2d(x)d(y) + C2
C(X,Y) = ------------------------,d(x),d(y)為圖像的方差
d(x)^2 + d(y)^2 + C2
d(x,y) + C3
S(X,Y) = ----------------------,d(x,y)為圖像x,y的協方差
d(x)d(y) + C3
而圖像質量Q = [L(X,Y)^a] x [C(X,Y)^b] x [S(X,Y)^c],其中a,b,c分別用來控制三個要素的重要性,為了計算方便可以均選擇為1,C1,C2,C3為比較小的數值,通常C1=(K1 x L)^2, C2=(K2 xL)^2, C3 = C2/2, K1
2. 目前UI交互設計常用的軟體有哪些UI處理軟體有哪些
PS:PS軟體在UI設計工作中主要來用做UI設計界面設計、圖標設計、圖片處理的
AI:AI軟體在UI設計工作中主要用來做UI界面設計、圖標設計、字體設計、插畫設計的
AE:AE軟體在UI設計工作中主要用來做動效設計的
XD:XD或者sketch軟體,Sketch(只能在蘋果電腦上安裝)XD軟體可以在雙系統上安裝
Sketch和XD這兩款軟體功能是差不多的,XD的話是一款非常適合做UI設計工作,XD做圖會非常快,因為XD的工具特別少,裡面的工具是專門為做UI設計工作開發的一款軟體,而且XD軟體特別小,不會卡。
ARP:ARP或者默刀軟體,ARP和默刀軟體功能差不多二選一學習就可以了,這兩款軟體都是做原型設計的
UI設計是由很多很多界面組成的,這些界面每一步之間去交接的這個界面,如果說我們只做一個界面,UI設計師是可以做出來的,但是要做幾十個上面個界面,如果我們一個個做是肯定會出問題的,所以需要先製作原型,我們根據原型再製作界面,這就是我們的前後聯系,原型是不用做這個顏色,圖標,細節的,只需搭建一個基礎的版式就行,這個就是我們用ARP或者默刀軟體做的。
C4D:C4D軟體在UI設計工作中主要用來做建模的
藍湖:藍湖軟體在UI設計工作中主要用來做標注設計的
就是我們做好了頁面,這個頁面的高底,寬度,包括頁面的色值我們都需要標注出來,為什麼需要標注呢,因為我們做的圖,做完之後他就是張圖片,這個圖片我們用手機是點不了的,我們手機APP上的那些圖之所以能點,那是因為有程序猿做了一個二次開發,這個東西我們不用懂,但是我們要標注出來,標注出來讓程序猿知道你的顏色,你的色值,你的尺寸到時是多少,他才能開發出來。
3. 請問在使用享像派協同修圖使用PC助手時,上傳列表未檢測到待上傳照片是怎麼回事
首先應該在享像派官網(https://www.xxpie.com/downloadIndex.html?version=3.4.1)下載PC助手,然後就登入賬號—打開需要上傳的相冊—點擊右上角打開上傳目錄—將需要上傳修好的圖片移至上傳文件夾(存放至上傳目錄,這樣系統就會自動從該目錄檢測圖片、並上傳)。
如果上傳列表未檢測到待上傳照片一般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1:文件名後綴不是 jpg、JPG、png、PNG, 系統過濾了非此格式的文件
第二種2:上傳列表一次最多檢測100張照片,如果還有照片未上傳完畢,請耐心等待上傳完畢
4. 有什麼好用的團隊協同辦公軟體可以推薦
目前移動辦公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離不開網路的支持,於是有了IM,有了CRM,進而有了網盤,企業網盤等等雲端軟體,協同辦公也逐漸成為企業雲辦公的新要求。
協同辦公本質上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一款合格的協同辦公軟體至少要達到以下三點:第一,溝通。好的協同辦公軟體需要達到人與人之間高效有序的溝通,這里不同於IM,辦公軟體更應注重溝通的有效性,信息更專一,而不是像微信等IM軟體信息過於龐雜,經常出現重要信息被掩蓋或者誤刪的情況。第二,協作。這也是一款協同辦公軟體最重要的功能,協作的邏輯不能過於復雜,要做到簡單易用。另外,在協作過程中最好可以對項目進展以及人員的職責進行管理,比如對不同人員設置級別不同的許可權,實時知悉項目進展等等。第三,沉澱。過往已經完成的項目資料中往往存在著非常寶貴的經驗,對資料進行有序的梳理和沉澱有利於更好的開展之後的工作,這也是檢驗項目結果的最有效方式。滿足以上三點的協同辦公軟體基本上才算得上是一款合格的軟體。
基於以上三點,對目前國內的協同辦公軟體:teambition、釘釘、企業網盤中的堅果雲、億方雲等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Teambition:國內協作化管理工具,主要用作項目管理,主要用於以項目制推進的中小型團隊。使用方法比較簡單,在軟體上新建項目,推進過程中可隨時查看項目進展並實時監督。缺點就是軟體構架較為簡潔,溝通還是要靠其他的軟體來進行填充,換句話說,teambition只適用於項目的推進,小團隊使用絕對高效,一旦人員增多,需要涉及到的事情包括但不限於審批,項目申請、合同審批、請假報銷等等,這些還是要用到其他的軟體來實現的。
釘釘:前身應該是阿里集團的來往,因此功能上更偏向於一個帶辦公屬性的IM軟體。大多數公司用釘釘因此也被許多人戲稱為「打卡軟體」。從溝通來講,釘釘與微信的用法並無不同,溝通無壓力,但是否能對信息進行有效過濾這個要打一個問號。功能則非常全面,審批,差旅報銷等一應俱全,未來應該還會越來越多。而且大部分功能第三方接入,如任務這塊是Tower團隊做的,各個環節之間使用體驗存在斷裂,任務設置存在過於簡單的弊端,最大的優點大概就是免費了。
億方雲:新興SaaS服務的企業網盤。功能主打辦公協作,是企業網盤里更為注重服務的一類。付費版有專人指導搭建適合自己企業的組織架構,相對其他軟體來說服務更周到且更為易用。協作主要通過協作文件夾來完成,管理者可以根據成員分工不同,為協作文件夾內人員分配不同的許可權,文件夾內更新的文件會實時同步給大家。文件設置評論區,成員可在一份文件下進行精準交流,避免信息冗雜的情況出現。最後信息的沉澱,存在億方雲上的文件除刪除文件都是有跡可循的。對單文件還會保留一定數量的歷史版本。從溝通到協作再到內容的沉澱,億方雲做的是一整套完善的協同辦公體系。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網盤都是付費服務,目前億方雲只有一個20G的免費版,團隊版與企業版都是需要付費的。
堅果雲:企業網盤中同步做的比較好的一家。同步邏輯與金山快盤類似,都是增量同步。文件協作層面才去的是和億方雲一樣的方式,都是協作文件夾來進行的,只不過沒有億方雲提供的許可權全面。數據沉澱上,堅果雲也有歷史版本的保存,只不過不是按照數量,而是時間,標准版歷史版本只保存3個月。
5. 基於協同過濾的推薦系統的資料庫在什麼環境平台構建
大體試用了一下三個系統,得出了一個比較粗淺的結論: 、phpcms: phpcms自2007版本開源以後才開始引起廣泛關注,但這次也是頭一次研究。用了幾天,有了一點初步的印象。(以下以2007版為例,2008版尚未正式推出) 粗看起來,phpcms 2007是三者中最為完善的,各項功能考慮的很細致,導致進了新手進了後台先要暈半天才行。各項功能,比如UNIX系統的許可權、模版修改、廣告、商城、信息、單網頁。。。。都做的相當的完備了。 發表文章的關鍵字、作者、來源、自動遠程圖片保存等等,都做的不錯。但是,phpcms發表文章的摘要,似乎是只能自動截取,不能手工設置,靈活性欠佳。 發表的文章可以通過關鍵字來索引相關貼,做的不錯。 支持通行證方式進行論壇和其它系統的整合,可以進行正向和反向兩種方式的整合。但是文檔說的不太清楚,研究了半天才成功。但是反向整合pw5.0.1登錄後自動跳轉不回來。 phpcms 2007的後台安排的太瑣碎,看的頭暈。發一篇文章也要暈半個鍾頭,而且首頁的更新莫不清規律,幻燈片老半天不更新。 phcms盡管功能很強大,但是卻缺少一樣重要的東西:可視化的模版工具,這也是php168和dedecms共同的缺點。在這方面,他們甚至不如剛剛起步的DiyPage好,DiyPage只是一個剛剛具備了雛形的CMS系統,卻擁有一個很方便的後台可視化界面設計工具,即使是菜鳥也可以輕松設計界面(雖然靈活性沒那麼強大,但是足夠你用了)。 phpcms 2007整體以頻道為依據進行組織,即使你不想用頻道,哪也得用,這個已經由不了你了 。所以如果僅僅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網站,也用上一個頻道,看起來夠別扭的,這是phpcms 2007最大的缺點,不過看了phpcms 2008beta2發現,phpcms終於解除了這個垃圾限制。 發現phpcms的廣告功能似乎不完善,一個廣告位定義了兩個廣告,不能自動輪換,總是顯示第一個。 phpcms雖然實現了模塊化,但是不管你用不用,一大堆模塊稀里呼嚕就裝上了,看起來很不爽,也不直觀。 phpcms雖然是很早就是商業化運作的軟體,然後開發效率卻是不高,新版本屢屢跳票,影響了它的產品形象,讓開源以來積累的人氣和一些擁躉大失所望。然而最近貼上了六間房以後,資金應該是沒有壓力了,新版本也開始浮出水面,2008beta1已經發布了,可惜問題多多。 phpcms 2008 beta2 在 MySQL4 上還是有使用問題,不過比beta1強一些,beta1直接就安裝不了,不知道正式版是否會正式放棄MySQL4。 phpcms 2008beta2看上去不錯,新功能令人振奮的,界面清爽。以前一團亂麻的後台界面已經打掃干凈了。phpcms 2008的標簽採用了中英文混合的方式,對菜鳥來說更加容易上手,比較新穎。另外,beta2好像是實現了類似php168的可視化模版中的標簽設置方式,雖然不是可視化的設計模版,總歸可以自定義一些元素樣式了。不過這個beta2版也還是頂多算是個預覽版,BUG極多,功能不全。如果准備用phpcms的話,怕是還要大大的等幾天才行。 另外,phpcms官方論壇對免費版的支持很不到位,傷了很多粉絲的心。 2、dedecms 5.1應該是dedecms正式商業化運作以後推出的第一個版本吧?以前的dedecms個體作坊式的發展,由於作者兼職時間和精力不足,導致發展緩慢,新版本頻頻跳票,引起廣大粉絲的強烈不滿,甚至導致柏拉圖和dedecms用家之間的語言沖突。然而dedecms在商業化運作以後,新版本的發布周期大大縮短,產品功能不斷改進,界面美化了很多,人氣和用戶數量大大增長了,現在看發展勢頭不錯。 dedecms的根目錄是最簡單的,只有幾個文件,比以上兩個都強多了,其實這樣不僅看起來清爽,維護起來也方便,值得表揚 dedecms的頻道非常費解,看起來只有頻道模型,要增加頻道就要添加模版文件有點費解,仔細研究發現,這個dedecms其實和php168的方式差不多,任何欄目都可以添加子目錄,綁定域名,其實就和頻道是一個意思,欄目和頻道可以互相轉換。 dedecms的通行證只支持反向整合,就是dedecms可以用服務端的用戶數據登錄。其實所謂整合,一般也就是這樣的。論壇用整站用戶數據的情況恐怕極為少見,對論壇管理也不利。 但是dedecms的通行證整合,需要修改論壇文件,不明白為啥要這樣,是因為論壇的通行證功能還不完善嗎? dedecms的廣告管理用起來比較麻煩,要先定義標簽,然後手工在模板中插入。好像模版上沒預定義好廣告位置,實在是太不應該了。。。。相當於手動操作,不符合當今歷史潮流啊。而且大家常用的廣告自動輪換功能,也沒有實現。 試用發現,dedecms有時還有一些小毛病,比如遠程附件功能,有時發現無法自動轉存到本地。另外,在模塊數量上,dedecms也無法和php168和phpcms相比,只有文章、下載、圖片、Flash等基本的功能,不知道dedecms 2007發布以後能否有所改觀 dedecms的相關文章、熱點文章等功能,用了靜態生成的方式直接寫入到了HTML文件中,這樣在生成HTML後,無法自動更新,需要經常手工重新生成全部HTML才能更新相關文檔和熱點文檔。但是大量的重復生成所有HTML文件效率太低下了,這方面dedecms不如php168最新添加的相關文章功能,是用JS方式實現的,不需要更新HTML就能自動索取最新的相關文章。但是使用JS方式也存在伺服器效率的問題。 dedecms的首頁、列表頁、還有文章頁都使用了單獨的模板,沒有使用header和footer模板,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產生各種風格的頁面(允許首頁、列表頁、內容頁使用不同的風格),但是缺點是修改添加頭部和底部廣告、導航條的時候,相當費勁,要一個一個模板的修改。而且dedecms的版權聲明欄位設置太小,只有250位元組,寫不進去多少內容,頂多能添加個計數器就不錯了。 dedecms起步就用了類似XML標簽方式,而且官方還提供了Dreamweaver的插件來識別標簽,應該說在國內是比較獨到的。但是這種方式也需要新手一定的時間才能適應。同時,dedecms一直缺乏比較完善的文檔,也進一步加大了菜鳥上手的難度。 dedecms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提供類似Diypage的可視化設計方式,因為標簽比較難於上手,對新手來說做模板是很頭疼的問題。 dedecms 5.1比4.0功能有了很多進步,增加DIGG功能,還有類似分類信息之類的功能都實現了。不過也有退步,比如關鍵詞、相關帖功能都嚴重退步了,發帖也很不方便,而且dedecms在商業版本和免費版本之間做功能和代碼區分,也自然會在免費版本上有所縮水。 dedecms商業化發展以後,目前出現的問題是免費版的技術支持做的不太到位,比phpcms強不了多少
6. 在Android想實現協同過濾演算法,數據能從SQLite導入嗎
首先你應該知道思維抄導圖是改變思維習慣的,我想推薦的是 東尼。博攢 和巴利。博攢的相關東西,首先第一位是大腦和學習世界超級作家,有過80多部名著,記憶力錦標賽創始人等等,第二位是經濟學國際關系研究專家等等。它們出版了一本叫思維導圖的圖書 是思維導圖學習的經典,除了《思維導圖》還有《超級記憶》《啟動大腦》《快速閱讀》《博攢學習技巧》等書,但是要學習思維導圖,就應該看《思維導圖》,堪稱經典,而且又不貴,這本書會介紹新概念-------發散思維,其次是用的工具,然後讓你智力自由控制思維,讓你有發散思維的體驗,最後讓你在探索新領域的時候有一種全新刺激的收獲,對人改善思維有很大幫助,如果想學習製作思維導圖,這本書更是提供了很好的幫助,一步一步的教授,我第一次看了之後就深深地喜歡上了,所以把全套的都買下來了,很便宜,希望你喜歡。
7. Amazon推薦系統是如何做到的
亞馬遜使用了哪些信息進行推薦:
1)當前瀏覽品類
2)與當前商品經常一同購買的商品
3)用戶最近瀏覽記錄
4)用戶瀏覽歷史(長期)中的商品
5)用戶瀏覽歷史(長期)相關的商品
6)購買相同商品的其它用戶購買的物品
7)已購商品的新版本
8)用戶購買歷史(如近期購買商品的互補品)
9)暢銷商品
2、推薦系統模型:U x S → R
1)U是用戶矩陣
2)S是物品矩陣
3)R是用戶對物品的喜愛程度,推薦系統就是基於現有的信息填補R矩陣
3、常用推薦演算法
1)基於內容:易實現,效果好,但是如何獲得一個物品的內容、相似度如何定義等有些情況下會較難把握
2)協同過濾:基於物的協同過濾與基於人的協同過濾
3)矩陣分解(SVD):用戶-物品評分矩陣A很大且稀疏,將A分解為用戶矩陣(用戶潛在因子)和物品矩陣(物品潛在因子),目標是這兩個矩陣的乘積盡可能接近R。缺點是只利用了評分信息,忽略了用戶屬性和物品屬性
4)因子分解機(FM):將SVD推廣到多類潛因子的情況,如分解為 用戶、物品、用戶性別、用戶年齡、物品價格 等多個因子,允許因子之間有相關關系(如下圖,方程前半部分是線性回歸,後半部分加入了兩兩因子間關系)
5)深度學習:訓練深度神經網路,輸入用戶id,輸出層做softmax,得到對每個物品id的權重
6)機器學習排序
7)探索與利用:先對用戶聚類(如分為abcde五類),隨機對a中的用戶1和b中的用戶2推薦電影,如果用戶1沒點擊,2點擊了,說明b類用戶可能對該電影更感興趣。
8)集成:對上述多種方法的ensemble
8. Spark基於RDD的MLib協同過濾的一些疑惑(Scala)
協同過濾抄(Collaborative Filtering)的基本概念就是把這種推薦襲方式變成自動化的流程
協同過濾主要是以屬性或興趣相近的用戶經驗與建議作為提供個性化推薦的基礎。透過協同過濾,有助於搜集具有類似偏好或屬性的用戶,並將其意見提供給同一集群中的用戶作為參考,以滿足人們通常在決策之前參考他人意見的心態。
9. 協同過濾時怎麼將預測分值歸一化
在切去底部、倒置的飲料瓶中,由下至上依次加入手絹、細沙和小卵石或畫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