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的步驟
1. 過濾的操作(全過程)
操作復要領
要做到「一貼、二制低、三靠」。
一貼
即使濾紙潤濕,緊貼漏斗內壁,不殘留氣泡。 (防止氣泡減慢過濾速度。)
二低
1.濾紙邊緣略低於漏斗邊緣。 2.液面低於濾紙邊緣。 (防止液體過濾不凈。)
三靠
1.傾倒時盛過濾液的燒杯杯口緊靠玻璃棒。
2.玻璃棒下端抵靠在三層濾紙處。
3.漏斗下端長的那側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2. 過濾的步驟
過濾是將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固體顆粒分離出來的種工藝。其基本原理:在壓力差的作用下,懸浮液中的液體(或氣體)透過可滲性介質(過濾介質),固體顆粒為介質所截留,從而實現液體和固體的分離。
1)實現過濾具備的兩個條件:
①具有實現分離過程所必需的設備;
②過濾介質兩側要保持一定的壓力差(推動力)。
2)常用的過濾方法可分為重力過濾、真空過濾、加壓過濾和離心過濾幾種。
重力壓力差由料漿液柱高度形成;真空過濾的推動力為真空源。
3)過濾具有特點:從本質上看,過濾是多相流體通過多孔介質的流動過程。
①流體通過多孔介質的流動屬於極慢流動,即滲流流動。有兩個影響因素,一是宏觀的流體力學因素,二是微觀物理化學因素。
②懸浮液中的固體粒五是連續不斷地沉積在介質內部孔隙中或介質表面上的,因而在過濾過程中過濾阻力不斷增加。
4)過濾的分類:分為兩大類,分別為:濾餅過濾和深層過濾,濾餅過濾應用表面過濾機,深層過濾時,固體粒子被截留於介質內部的孔隙中。
5)濾餅過濾和深層過濾:
①濾餅過濾通常濃度較高的懸浮液,其體積濃度常高於1%。如果在料漿中添加絮凝劑,一些低濃度的懸浮液也可採用濾餅過濾。
②深層過濾多從很稀的懸浮液中分離出微細固體顆粒,故通常用於液體的凈化。在效率相近的情況下,深層過濾器的起始壓力一般比表面過濾機高,且隨著所收集的顆粒增多其壓力降會逐漸增高。
6)過濾的目的:在於回收有價值的固相,或為獲得有價值的液相;或兩者兼而收之或兩者均作為廢物丟棄。
1、不可壓縮濾餅的過濾過程
(1)不可壓縮濾餅的過濾過程
不可壓縮濾餅:過濾時,流過濾餅的液體通過表面的運量傳給固體顆粒的一個曳應力,該力通過點接觸的顆粒向前傳遞並沿流動方向逐漸積累。若濾餅結構在此累積的曳應力的作用下顆粒不相互錯動,濾餅的孔隙度不產生變化,則稱這種濾餅為不可壓縮濾餅。
工業上可壓縮濾餅的原因:①料漿中實際上很少存在的單個顆粒,而常存在著程度不同的聚團,聚團界面承受不了液體的曳應力而使濾餅變形;②-10μm顆粒表面幾乎均有鹽膜,鹽膜在流體作用下會產生變形;③固體顆粒在凝聚劑或絮凝劑作用下形成的凝聚體或絮團僅具很小的抗剪切性能,在液體作用下極易產生形變。
3. 過濾的詳細步驟(固液分開)
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回,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答性固體物質,以利於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於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總之過濾是用於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
4. 化學實驗中過濾的基本步驟
一貼
即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
1.濾紙邊緣回低於答漏斗邊緣。
2.液面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
1.盛混合物的燒杯緊靠玻璃棒。
2.玻璃棒下端緊靠濾紙三層處。
3.漏斗下端關口緊靠燒杯內壁。 注意事項1.燒杯中的混合物在過濾前應用玻璃棒攪拌,然後進行過濾。
2.過濾後若溶液還顯渾濁,應再過濾一次,直到溶液變得透明為止。
3.過濾器中的沉澱的洗滌方法:用燒瓶或滴管向過濾器中加蒸餾水,使水面蓋沒沉澱物,待溶液全部濾出後,重復2~3次。 源自網路 不要分
5. 過濾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過濾操作規程
第一步:打開泵閥門和溢流閥門,然後啟動泵,開始進液,當從上視鏡I看到有大量液體流動時,說明罐內已滿。
第二步:打開循環閥門,關閉溢流閥門(如果壓力過高或上升過快,溢流閥門可以適當開啟一點,減小罐內的壓力),開始循環。
第三步:當從視鏡Ⅱ看到液體變清時,打開清液閥門,關閉循環閥門,開始過濾。
第四步:當過濾一段時間後,罐內壓力達到4公斤時(即壓力表顯示為4公斤時),啟動空壓機(空壓機壓力不能超過8公斤),停止油泵,關閉泵閥門,打開空氣閥門(罐內壓力不超過4公斤)。當從視鏡Ⅱ中看到液體混濁時,打開循環閥門,關閉清液閥門。
第五步:當從視鏡Ⅱ中看到沒有大量液體時,打開排液閥門(開啟1/3即行),當從視鏡Ⅲ看到沒有液體時,關閉排液閥門。
第六步:打開蒸汽閥門和排氣閥門,關閉空氣閥門和循環閥門,持續吹餅30分鍾左右。(可以稍微延長,使餅中的含油量降低)。
第七步:關閉蒸汽閥門,打開空氣閥門,關閉排氣閥門,當壓力表顯示有半公斤壓力時,打開排污閥門,將污油排凈,當污油排凈時關閉空氣閥門。
第八步:當確定罐內沒有壓力時,即壓力表指示為零時,打開蝶閥,啟動振動體(振動體每次最長振動時間不能超過10S)開始排渣。
第九步:關閉所有閥門,准備下次過濾。
注意事項:①過濾機最高工作壓力不能超過4.5公斤。
②最高溫度不能超過150°
③空壓機壓力不能超過8公斤。
6. 過濾操作的詳細過程
過濾操作要求「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
即使濾紙潤濕,緊貼漏斗內壁,不殘留氣泡。(防止氣泡減慢過濾速度。)
二低
1、濾紙邊緣略低於漏斗邊緣。
2、液面低於濾紙邊緣。(防止液體過濾不凈。)
三靠
1、傾倒時燒杯杯口要緊靠玻璃棒上。
2、玻璃棒下端抵靠在三層濾紙處。
3、漏斗下端長的那側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6)過濾的步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燒杯中的混合物在過濾前應用玻璃棒攪拌,然後進行過濾。
2、過濾後若溶液還顯渾濁,應再過濾一次,直到溶液變得透明為止。
3、過濾器中的沉澱的洗滌方法:用燒瓶或滴管向過濾器中加蒸餾水,使水面蓋沒沉澱物,待溶液全部濾出後,重復2~3次。
4、斗架燒杯玻璃棒,濾紙漏斗角一樣:「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這兩句點明了過濾操作實驗所需要的儀器:漏斗、漏斗架、燒杯、玻璃棒、濾紙,並且強調濾紙折疊的角度要與漏斗的角度一樣。
5、過濾之前要靜置:意思是說在過濾之前須將液體靜置一會兒,使固體和液體充分分離。
6、三靠兩低不要忘:意思是說在過濾時不要忘記了三靠兩低。「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頸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濾液的燒杯壁上,要使玻璃棒的底端靠在濾紙上,盛過濾液的燒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兩低」的意思是說濾紙邊緣應略低於漏斗的邊緣,所倒入的濾液的液面應略低於濾紙的邊緣。
7. 請問過濾的步驟是什麼
1、溶解復
2、如果雜質是沉澱制的話,直接過濾
3、如果雜質溶解,則選用合適的試劑將其沉澱,過濾
過濾操作的注意點:
一貼:
指濾紙要緊貼漏斗壁,一般在濾紙貼在漏斗壁時先用水潤濕並擠出氣泡,因為如果有氣泡會影響過濾速度.
二低:
一是濾紙的邊緣要稍低於漏斗的邊緣;
二是在整個過濾過程中還要始終注意到濾液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否則的話,被過濾的液體會從濾紙與漏斗之間的間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邊的接受器中,這樣未經過濾的液體與濾液混在一起,而使濾液渾濁,沒有達到過濾的目的。
三靠:
一是待過濾的液體倒入漏斗中時,盛有待過濾液體的燒杯的燒杯嘴要靠在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
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層濾紙一邊(三層濾紙一邊比一層濾紙那邊厚,三層濾紙那邊不易被弄破);
三是指漏斗的頸部要緊靠接收濾液的接受器的內壁
8. 過濾的步驟為哪三步
一貼:抄濾紙緊貼漏斗襲內壁
二低:濾紙低於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9. 化學實驗過濾時的具體步驟是什麼
過濾是在推動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懸浮液(或含固體顆粒發熱氣體)中的液體回(或氣體答)透過介質,固體顆粒及其他物質被過濾介質截留,從而使固體及其他物質與液體(或氣體)分離的操作 。
過濾利用的原理是:利用顆粒大小不同,進行分離。
基本步驟:一貼,即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注意事項
1、燒杯中的混合物在過濾前應用玻璃棒攪拌,然後進行過濾。
2、過濾後若溶液還顯渾濁,應再過濾一次,直到溶液變得透明為止。
3、過濾器中的沉澱的洗滌方法:用燒瓶或滴管向過濾器中加蒸餾水,使水面蓋沒沉澱物,待溶液全部濾出後,重復2~3次。
10. 化學實驗過濾具體步驟
用玻璃棒攢取蒸餾水將濾紙邊沿潤濕,使之緊貼漏斗壁
1.定義:過濾是把溶於回液體的固答態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原理:過濾時,液體穿過濾紙上的小孔,而固態物質留在濾紙上,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
3.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體物質,以利於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於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過濾是用於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