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庫Edi
A. 4.EDI的應用形式有哪些,特別是網路化的今天,其在現代物流中有什麼樣的新的應用趨
EDI的應用形式
20世紀60年代:航運業
20世紀70年代:銀行業,用於發展電子資金匯兌系統;運輸業,發展有關的數據元目錄、語法
規則和報文格式
零售業
20世紀80年代:行政管理、商業(采購、設計、製造和銷售)、運輸業
20世紀90年代至今:化工業、電子、汽車、銀行、零售業、報關、商檢、稅務、運輸、海關、國內外貿易等
EDI在物流中的應用
物流運輸業主在向發貨貨物業主取運貨物時,利用車載掃描讀數儀讀取貨物標簽的物流條形碼,並與先前收到的貨物運輸數據進行核對,確認運送貨物。
收貨業主在貨物到達時,利用掃描讀數儀讀取貨物標簽的物漢條形,並與先前收到的貨物運輸數據進行核對確認,開出收貨發票,貨物入庫。
EDI最初是由美國企業應用在企業間訂貨業務活動中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其後EDI的應用范圍從訂貨業務向其他業務擴展,如POS銷售信息傳送業務、庫存管理業務、發貨送貨信息和支付信息的傳送業務等。近年EDI在物流中廣泛應用,被稱為物流EDI。
物流運輸業主在物流中心對貨物進行整理、集裝、作成送貨清單並通過EDI向收貨業主發送發貨信息。在貨物運送的同時進行貨物跟蹤管理,並在貨物交納給收貨業主之後,通過EDI向發貨物業主發送完成運送業務信息和運費請示信息。
發送貨物業主依據顧客訂貨的要求和貨物運送計劃下達發貨指令、分揀配貨、列印出物流條形碼的貨物標簽(即SCM標簽,Shipping Carton Marking)並貼在貨物包裝箱上,同時把運送貨物品種、數量、包裝等信息通過EDI發送給物流運輸業主和接收貨物業主依據請示下達車輛調配指令。
EDI在電子商務采購中的應用
企業引入EDI是為了傳輸數據時,可以選擇低成本的方式引入采購進貨單,接收客戶傳來的EDI訂購單報文,將其轉換成企業內部的訂單形式
優點:不需要為配合不同的供應商而使用不同的電子訂貨系統;不需要重新輸入訂單數據,節省人力和時間,同時減少人為錯誤。使廠商提早收到訂單,及時處理,加快送貨速度。
企業為改善作業引入EDI可以同客戶合作,依次引入采購進貨單、出貨單及催款對賬單,並與企業內部的信息系統集成,逐漸改善接單、出貨、對賬及收款作業。
EDI還可與很多現已成熟的技術結合使用,如條形碼、電子資金轉賬、自動取款機等一起聯機使用,從而產生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