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去極相離子
『壹』 求大神解決:如何證明神經纖維動作電位的去極相是由Na+內流引起的、復極相是由K+外流引起的
是溫醫的同學么?我也在找這道題。。。
『貳』 神經細胞由動作電位恢復為靜息電位時離子運輸方式
神經細胞抄由【動作】電位恢復為【靜息】電位時【K】離子運輸方式:鉀離子外流——相當於協助擴散。
由【靜息】電位變成【動作】電位的時候【K】離子運輸方式:吸收鉀離子——主動運輸
動作電位恢復為靜息電位,這個過程需要鈉鉀泵向外泵鈉離子向內泵鉀離子,需要耗能,是主動運輸。神經元內鉀離子濃度較高,膜外鈉離子濃度較高,而靜息電位(內負外正)主要是鉀離子外流造成的,這個過程鉀離子是通過鉀離子通道(相當於載體)出去的,不耗能,所以是協助擴散。
動作電位主要是鈉離子內流,是通過鈉離子通道(相當於載體)進入膜內,不耗能,所以這個過程也是協助擴散。
(2)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去極相離子擴展閱讀
動作電位的去極化是由於大量的鈉通道開放引起的鈉離子大量、快速內流所致;復極化則是由大量鉀通道開放引起鉀離子快速外流的結果。
動作電位的幅度決定於細胞內外的鈉離子濃度差,細胞外液鈉離子濃度降低動作電位幅度也相應降低,而阻斷鈉離子通道(河豚毒素)則能阻礙動作電位的產生。
在細胞膜上任意一點產生動作電位,那整個細胞膜都會經歷一次完全相同的動作電位,其形狀與幅度均不發生變化。
『叄』 神經纖維動作電位形成的離子機制是什麼在線等,急
動作電位產生的機制與靜息電位相似,都與細胞膜的通透性及離子轉運有關。內
l.去極化過程容 當細胞受刺激而興奮時,膜對Na+通透性增大,對K+通透性減小,於是細胞外的Na+便會順其波度梯度和電梯度向胞內擴散,導致膜內負電位減小,直至膜內電位比膜外高,形成內正外負的反極化狀態。當促使Na+內流的濃度梯度和阻止Na+內流的電梯度,這兩種拮抗力量相等時,Na+的凈內流停止。因此,可以說動作電位的去極化過程相當於Na+內流所形成的電一化學平衡電位。
2.復極化過程 當細胞膜除極到峰值時,細胞膜的Na+通道迅速關閉,而對K+的通透性增大,於是細胞內的K+便順其濃度梯度向細胞外擴散,導致膜內負電位增大,直至恢復到靜息時的數值。
可興奮細胞每發生一次動作電位,總會有一部分Na+在去極化中擴散到細胞內,並有一部分K+在復極過程中擴散到細胞外。這樣就激活了Na+-K+依賴式 ATP酶即Na+-K+泵,於是鈉泵加速運轉,將胞內多餘的Na+泵出胞外,同時把胞外增多的K+泵進胞內,以恢復靜息狀態的離子分布,保持細胞的正常興奮性。如果說靜息電位是興奮性的基礎,那麼,動作電位是可興奮細胞興奮的標志。
『肆』 簡述神經細胞、心室肌細胞、竇房結細胞動作電位產生的離子機制
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由去極化和復極化兩個過程五個時期組成:0 期(快速去極化期回)、1 期(快答速復極化初期)、2 期(平台期)、3 期(快速復極化末期)以及4 期(完全復極化期,或靜息期)。
竇房結細胞的動作電位屬慢反應電位,其動作電位形狀與心室肌等快反應電位很不相同。其特徵為:動作電位去極化速度和幅度較小,很少有超射,沒有明顯的1 期和平台期,只有0 、3 、4 期,而4期電位不穩定,最大復極電位絕對值小。在3 期復極完畢後就自動地產生去極化,使膜電位逐漸減小,即發生4 期自動去極化。
(4)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去極相離子擴展閱讀:
竇房結P 細胞缺乏Ito通道,因此其動作電位無明顯的1 期和2 期, 0 期去極化後直接進入3 期復極化過程,其復極化主要依賴IK來完成, IK 的激活不僅使動作電位復極,並且使之達到最大復極電位水平。
IK 的進行性衰減是竇房結細胞4 期自動去極化的重要離子基礎之一,除此之外,If的進行性增強以及ICa-T也在4期自動去極過程中發揮一定作用。
『伍』 引起神經細胞動作電位去極化的主要離子是
該題考查的是生理學-細胞的生理特性-細胞電活動-動作電位的知識點。(2)細胞專膜內主要的陽離子為屬K+,細胞內的K+濃度達到細胞外液的30倍左右。(3)細胞膜外主要的陽離子為Na+,細胞外液中的Na+濃度達到胞質內的10倍左右。(4)去極化:靜息電位減小(如細胞內電位由-70mV變為0mV)表示膜的極化狀態減弱,這種靜息電位減小的過程或狀態稱為去極化,主要為Na+內流(A對)
『陸』 在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去極化階段,通透性最大的離子是什麼
鉀離子,去極化過程中細胞膜外的鉀離子迅速通過細胞膜,內流到細胞內,導致細胞膜內電位升高,從而去極化
『柒』 神經細胞動作電位上升支的離子基礎是
這是高中階段比較復雜的問題,教材涉及的信息較少。因此,高考一般不會考難題。可做一下典型題【2011年浙江理綜卷第3題】
神經細胞由【動作】電位恢復為【靜息】電位時【k】離子運輸方式:
(1)鉀離子外流——相當於協助擴散
(2)吸收鉀離子——主動運輸
以上兩項都發生,維持靜息電位時鉀離子外流,主動運輸攝取鉀離子可以保證能夠有足夠的鉀離子外流,同時也能調節細胞的滲透壓。不管細胞是否處於靜息狀態,都會發生相應離子的進出。
由【靜息】電位變成【動作】電位的時候離子運輸方式:主要是鈉離子內流——相當於協助擴散。
【總結】維持靜息電位時的鉀離子外流,以及由動作電位恢復為靜息電位時鉀離子外流,都是鉀離子通道開放,相當於協助擴散;
產生動作電位時的鈉離子外流,是鈉離子通道開放,也是相當於協助擴散;
若涉及「鈉—鉀泵」作用下的吸鉀排鈉,是主動運輸。
【典例】(2011年浙江理綜第3題)在離體實驗條件下單條神經纖維的動作電位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b段的na+內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藉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內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答案】c
【解析】據圖所示,a點之前為靜息電位,即為極化狀態,由k+外流所致,此時的外流是簡單擴散,不消耗能量;a-b段是去極化的過程,由na+內流所致,屬於簡單擴散,不消耗能量;b-c段是反極化至最大動作電位的過程(c點是動作電位的峰值),其實質仍然是na+內流;c-d段是從最大動作電位恢復的過程,實質與d-e段相同,為k+外流所致,屬於簡單擴散,不消耗能量。
【閱讀參考】「鈉—鉀泵」也稱鈉鉀轉運體,又稱鈉—鉀依賴atp酶。科學研究表明,「鈉—鉀泵」普遍存在於動物的各種細胞上,其實際上是鑲嵌在細胞膜磷脂雙分子層中具有腺苷三磷酸酶(atp酶)活性的一種特異性蛋白質,在mg2+存在的條件下可被膜外的k+或膜內的na+所激活。「鈉—鉀泵」被激活後分解atp並釋放能量,用於轉運na+和k+。一般認為,「鈉—鉀泵」每分解一個atp分子,即可排出三個na+和攝入兩個k+,na+的泵出和的k+泵入兩個過程是偶聯在一起的。
可以說,細胞代謝活動不停止,「鈉—鉀泵」就要不停的發揮其轉運離子的作用。由於有直接能源物質atp的消耗,因此,「鈉—鉀泵」參與下的離子運輸屬於主動運輸。
「鈉—鉀泵」的存在,造成膜兩側的na+、k+不均勻分布,因此,分別有向膜內或膜外擴散的趨勢,能否擴散及擴散通透量的大小決定於膜的相應離子通道開放的情況,即膜對相應離子的通透性的高低,這是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離子基礎。
概括來說,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形成,以「鈉—鉀泵」的參與作為基礎,但是在膜電位的表現上,靜息電位主要取決於k+外流,而動作電位主要取決於na+內流。由於涉及離子通道的開放,維持靜息電位時的k+外流和產生動作電位時的na+內流在跨膜運輸的方式上相當於協助擴散,不消耗能量。
『捌』 簡述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產生與恢復過程中Na+的變化
動作電位
①去極化:鈉離子通道部分開放,緩慢去極化,到達閾電位水平後,鈉內離子通道容大量開放,鈉離子大量快速內流,迅速去極化。
②復極化:膜兩側由內負外正變為內正外負,一方面膜內正電位組織鈉離子繼續內流,一方面膜內外鈉離子濃度差組織鈉離子繼續內流。鈉離子內流的同時鉀離子也在外流,鈉離子內流與鉀離子外流平衡時,達到峰電位。鈉離子逐漸停止內流,鉀離子外流,產生復極化。
③鈉鉀泵工作將鈉離子泵出鉀離子泵入,恢復兩種離子的分布。
所以說,動作電位產生和恢復過程中鈉離子的變化就是:
去極化時,鈉離子內流;復極化時,鈉離子緩慢或停止內流;鈉鉀泵工作時,鈉離子外流。
『玖』 神經細胞動作電位上升支主要與哪些離子無關
細胞處於靜息電位時鉀 離子外流,內負外正。受到刺激時,鈉離子內流,內正外負。靜息電位恢復時鉀離子內流,接下來鈉離子外流。
『拾』 神經和肌肉細胞動作電位去極相的產生是由於什麼
鈉離子的主動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