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濾除熱源
Ⅰ 熱源物質的簡介
在營養學中,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都能在體內轉化,以供給人體活動的能量。蛋白脂、脂肪和糖被稱為「熱源物質」
去除熱源是制葯用水系統設計建造的重要目標之一。自來水的預處理開始,直到注射用水的使用點,水處理的許多工藝環節都考慮了去除熱源的要求,如活性炭過濾、有機物去除器、反滲透、超過濾及蒸餾。 超濾除熱源型超純水機技術它利用篩分、靜電吸附、架橋,利用微孔濾膜攔截直徑比較大的那一部分熱原物質。應當指出,這種去除是很不完全的,直徑比較小的熱源物質會通過0.22μm的微孔濾膜,微小的熱源可以透過0.025μm的濾膜,最小的熱原體可以穿透所有的微孔濾膜,污染水體。由於熱原分子量越大,致熱作用就越強,因此利用微孔濾膜進行除菌過濾時,客觀上可能會起到某些截留熱原的積極作用,但它不能作為去除熱源的可靠方法而單獨使用。
其實超過濾、微濾和反滲透均屬於膜分離技術,它們之間各有分工,但並不存在明顯的界限。超濾膜孔徑大的一端與微孔濾膜相重疊,小孔一端與反滲相重疊。超濾的過濾介質具有類似篩網的結構,而過濾僅限於濾膜的表面。
與反滲透不同,超濾不是靠滲透而是靠機械法分離的,超濾過程同時發生三種情況:被分離物吸附滯留—被阻塞或截留在膜的表面,並實現篩分。超濾膜的孔徑大致在0.005~1μm之間,細菌的大小在0.2~800μm之間,因此用超濾膜可去除細菌。然而,對人體致熱源效應的熱原分子量為80萬~100萬,自然存在的熱原群體是個混合體,小的一端僅為10-3μm,因此,用以截留熱源的超濾膜的分子量級需小至1萬~8萬,方能有效去除熱源。 由於熱源不具有揮發性。因此去除熱源最有效的方法是蒸餾法。在多效蒸餾水機中,將純化水蒸餾,無揮發性的熱源仍留在純化水中成為濃縮水,以旋風分離法進行離心分離,收集已去除熱源的蒸餾水,將有熱源的濃縮水排放。用這種分離方法一般可使熱源的污染水平降低2.5~3個對數單位。各種型號的老式蒸餾水機去除熱源的能力要差一些,但蒸餾作為一種去除熱源的有效方法是可以肯定的。
Ⅱ 超濾 能否去除 熱源,內毒素之類的
那就要看產品選擇的超濾膜是什麼樣的型號了。
一般比較好的超濾,會選擇膜透過孔徑版為5000道爾頓,這樣的膜能絕對去權除微生物、熱源、內毒素,因為這些雜質最小的也在20000以上。
但是有的產品超濾膜選擇20000道爾頓,這樣或多或少會有極少量的微生物物質遺漏。
Ⅲ 請問:葯品注射劑用超濾膜除熱原,選擇什麼材質的超濾膜比較好
PVDF的比較好,PVDF的耐受性強,可以用強酸、強鹼、次氯酸鈉清洗,而且可以高溫蒸汽(121度)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