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實驗思考題
★. 有没有靠谱的净水或纯水设备的厂家,求联系方式!
这要看你要的具体设备是什么了?之前我们工厂新上的一个纯水设备是悦纯的。当时是我负责这块,机器的安装调试都是悦纯工厂亲自来人做的,包括调试、试用、讲解全部都说的很清楚。我感觉他们服务和产品质量都挺好的,有需要你可以联系下,联系方式是 18156052550 (微信同号)
㈠ 水質的凈化與檢測的實驗報告。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主要儀器和試劑 4、實驗步驟和實驗現
1實驗目的及要求
掌握鉻法測定污水COD的方法及原理,同時了解其他水質指標,如SS、NH3-N、PO43-。
1.2實驗原理
(1)重鉻酸鉀法測定污水COD
實驗原理:化學需氧量是用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物污染物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用氧量(mg/L)表示。化學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愈多。常用的氧化劑主要是重鉻酸鉀和高錳酸鉀。以高錳酸鉀作氧化劑時,測得的值稱CODMn。以重鉻酸鉀作氧化劑時,測得
的值稱CODCr,或簡稱COD。
重鉻酸鉀法測COD的原理是在水樣中加如一定量的重鉻酸鉀和催化劑硫酸銀,在強酸性介質中加熱迴流一段時間,部分重鉻酸鉀被水樣中可氧化物質還原,用硫酸亞鐵銨滴定剩餘的重鉻酸鉀,根據消耗重鉻酸鉀的量計算COD的值。
(2)污水中懸浮物(SS)的測定
測定方法:用0.45m濾膜過濾水樣,留在濾料上並於103-105℃烘至恆重的固體,經103-105℃烘乾後得到SS含量。
(3)污水氨氮的測定---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測定范圍:本方法測定氨氮濃度范圍以氨計為0.050mg/L-0.30mg/L。
測定原理:氨氮是指以游離態的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氨。氨氮與納氏試劑反應生成黃棕色的絡合物,在400nm-500nm波長范圍內與光吸收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法進行測定。
3實驗儀器、材料、試劑及注意事項
(一)重鉻酸鉀法測定污水COD實驗條件:
(A)儀器
微波閉式COD消解儀、氟塑消解罐,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錐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B)試劑
重鉻酸鉀標准溶液(c(l/6 K2Cr2O7=0.2500mol/L),試亞鐵靈指示
液,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c(NH4)2Fe(SO4)2·6H2O=0.1mol/L},H2SO4-Ag2SO4溶液
(C)測量范圍
1/4
0.25mol/L重鉻酸鉀溶液測定大於50mg/LCOD,0.025mol/L測定5-50mol/L的COD值。
(二)污水中懸浮物(SS)的測定儀器及注意事項
烘箱,分析天平,乾燥器,孔徑為0.45um、直徑45-60mm濾膜,玻璃漏斗,真空泵,內徑為30-50mm稱量瓶,無齒扁嘴鑷子,蒸餾水或同等純度的水。
注意事項:
(1)樹葉、木棒、水草等雜質應從水樣中除去。
(2)廢水粘度高時,可加2-4倍蒸餾水稀釋,搖均勻待沉澱物下降後再過濾。
(3)也可採用石棉坩堝進行過濾。
(三)污水氨氮測定的試劑、材料、儀器及注意事項
試劑和材料:
(1)無氨蒸餾水:在每升蒸餾水中加0.1mL濃硫酸進行重蒸餾。或用離子交換法,蒸餾水通過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氫型)柱來製取。無氨水貯存在帶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內,每升中加10g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氫型),以利保存。
(2)硫酸鋁溶液:稱取18g硫酸鋁[Al2(SO4)3·18H2O]溶於100mL
水。
(3)50%(m+V)氫氧化鈉溶液:稱取25g氫氧化鈉(NaOH)水中。
(4)酒石酸鉀鈉溶液:稱取50g酒石酸鉀鈉(KNaC4H6O6·4H2O)溶於100mL水中,加熱煮沸驅氨,待冷卻後用水稀釋至100mL。
(5)納氏試劑:稱取80g氫氧化鉀KOH),溶於60mL水中。稱取20g碘化鉀(KI)溶於60mL水中。稱取8.7g氯化汞,加熱溶於125mL水中,然後趁熱將該溶液緩慢地加到碘化鉀溶液中,邊加邊攪拌,直到紅色沉澱不再溶解為止。在攪拌下,將冷卻的氫氧化鉀溶液緩慢滴加到上述混合液中,並稀釋至400mL,於暗處靜置24h,傾出上清液,貯於棕色瓶內,用橡膠塞塞緊,存放在暗處,此試劑至少穩定一個月。
(6)磷酸鹽緩沖溶液:稱取7.15g無水磷酸二氫鉀(KH2PO4)及45.08g
磷酸氫二鉀(K2HPO4·3H2O)溶於500mL水中。
(7)2%(m+V)硼酸溶液:稱取20g硼酸(H3BO3),溶於1000mL水中。
(8)氨氮標准溶液(10mg/L):吸取10.00mL氨氮貯備溶液於10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標線,用時現配。
儀器:
500mL全玻璃蒸餾器,20mm比色皿,分光光度計
㈡ 求離子交換柱層析法和擁有分子篩作用的(叫什麼忘了)的兩個實驗報告或操作詳細說明
離子交換層析
Tina 發表於 2006-2-21 12:21:00
材料與儀器
DEAE-32纖維素,pH8.0 0.01 mol/L Tris-HCl,工程菌破碎離心後的上清液;
層析柱
二、 方法與步驟
1) 裝柱:
用水清洗層析柱,柱內留存水距底部約1cm,加入18ml介質(凝膠溶液)。
2) 平衡:
加0.01M,PH8.0,tris-HCl緩沖液,直至流出液PH與緩沖液一致。
3) 上樣:
用量筒量出上清液體積,再加入等體積緩沖液混合,取EP管留1.5ml。待柱中水流出,至剛好覆蓋凝膠表面,靠璧緩慢加樣。
4) 用50ml緩沖液洗滌,用EP管隨機收集樣品穿出液和洗滌穿出液。
5) 洗脫:
將梯度洗滌儀和層析柱連接,洗脫瓶A(混合器)加200µl緩沖液,開口打開至兩瓶液面相平,相通管道出無氣泡,關閉連接,A中加入6gNaCl溶解,把裝置放在梯度混合儀上,開動攪拌器開關,打開A和B的連接通道,層析柱下端連收集器,收集洗脫流出液。
6) 控制流速,約4min/管,2-3ml/管。
分子篩的是凝膠層析
Sephadex G-100凝膠層析
Tina 發表於 2006-2-21 12:27:00
材料與儀器
Sephadex G-100,0.5 mol/L pH8.0 Tris-HCl,濃縮液
層析柱
二、 方法與步驟
1) Sephadex G-100 凝膠預處理
a) 100ml燒杯,稱取5克sephadex G-100,加入50ml去離子水,浸泡溶脹24小時。
b) 傾去sephadex G-100溶脹後凝膠上層的水,加入凝膠等體積的1.0 mol/L NaOH液處理,用攪棒輕輕攪動,並浸泡1小時處理後傾去。用去離子水洗滌。洗滌過程中,用傾去法除去細顆粒。其方法是用攪棒將凝膠攪勻(注意不要過分用力攪拌,以防止顆粒破碎),放置數分鍾,將未沉澱的細顆粒隨上層水倒掉。浮選3-5次,直至上層沒有細顆粒為止,再浸泡水洗至PH中性。
c) 將Sephadex G-100凝膠水溶液盛放於抽濾瓶中,用洗耳球塞住杯口,減壓抽氣30分鍾,除去凝膠溶液內的氣泡,將脫氣後的凝膠溶液輕輕倒入燒杯中,其中盛有1/2去離子水。
2) 裝柱
a) 層析柱(1.0Î50cm)用水清洗干凈,柱的上、下端聯接塑料管接上小乳膠管,裝上螺旋夾。將層析柱垂直裝好。校直過程用下端綁有鑰匙的繩子掛於鐵架的不同位置,從多角度校正使柱垂直。打開柱上埠,從柱底下出口管朝柱內注入水,使柱底全部充滿水而不留氣泡,關閉柱出口。最終柱內留存有2 cm的水。從出口處接上一根直徑2 mm細塑管,塑管另一端固定在柱的上端部位。
b) 攪動凝膠溶液(切勿攪動太快,以免空氣再逸入),使形成均一的薄膠漿,並立即沿玻棒倒入層析管內,讓加入的凝膠在柱內自然沉降,待柱底面上積起約1-2 cm的凝膠床後,打開柱出口水流。隨著柱內水的流出,上面不斷加入凝膠液,使形成的凝膠床面上有凝膠連續下降(如果凝膠床面上不再有凝膠顆粒下降,應該用攪棒均勻地將凝膠床攪起數厘米高,然後再加凝膠,不然就會形成界面,影響層析效果)。
c) 凝膠沉積到柱內凝膠是否均勻,有否「紋路」或氣泡。若層析柱不均一,必須重新裝柱。
3) 平衡
柱裝好後,使層析床穩定15-20分鍾,然後連接洗脫瓶出口和層析柱頂端,用3-5倍體積地緩沖液平衡層析柱。平衡過程中控制上柱緩沖液地進柱操作壓保持恆定。保持流速每滴/10秒。直至流出液的PH與上柱緩沖液完全相同。
4) 樣品洗脫
a) 上樣准備:
i) 上樣前打開層析柱上端,先檢查凝膠床界面是否平整,如果傾斜不平整,可用玻棒將凝膠床界面輕輕攪起後,再使凝膠自然沉降,形成平整狀態的凝膠床界面。用毛細吸管小心吸去大部分清液,然後讓液面自然下降,直至幾乎露出凝膠床界面。
ii) 樣品放入高速離心機,12000r/min、離心5 min。
iii) 上樣前吸取50µl樣品於EP管中,以備走電泳。
b) 樣品上樣:
i) 將樣品由玻棒引流沿管壁加入到凝膠床面上,注意不要將床面凝膠沖起。同時打開層析柱下面流出液開關(控制流速1滴/20秒),保持層析柱下面流出滴速與上樣的滴速一致,控制凝膠床界面不能脫水,並控制樣品區帶盡量狹窄。
ii) 當1.5ml樣品全部加入後,用 1-2 ml的0.5mol/L PH8.0 Tris-HCl洗脫液同上樣時一樣地保持層析柱下面流出滴速與上樣的滴速一致以控制凝膠床界面不能脫水,小心清洗凝膠床界面表面,使黏附著的樣品全部洗入凝膠床。
iii) 然後開始控制上樣的滴速大於層析柱下面流出滴速,使幾乎與凝膠床界面相平的洗脫液液面慢慢提高至凝膠床界面高出2cm左右,封閉層析柱上端。
iv) 保持層析柱上柱洗脫液入口處與層析柱下面流出處有一定勢壓。控制上柱緩沖液的進柱操作壓保持恆定。
c) 洗脫:
用0.1 mol/L PH8.0 Tris-HCl 緩沖液洗脫,用部分收集器收集,4分鍾/管(約2-3ml/管),收集約1-30管。
5) 酶活、酶濃度測定,參見2.6.2,2.6.3
6) 最高酶活收集管洗脫液留50µl,以備走電泳。
7) 將酶活較高的收集液10~14管合並,測定總體積為7.1 ml,精確測定酶活性。並用考馬思亮藍測定蛋白濃度。測酶活時體系稀釋了200倍,定蛋白時無稀釋。
㈢ 離子交換法制純水實驗的結論
這個設備中,存在陽離子樹脂+惰性樹脂+陰離子樹脂陰陽離子樹脂在出廠時是處在失效狀態,因此要先用酸鹼分別將兩種樹脂激活才能正常使用
㈣ 硫酸鈣溶度積的測定
難溶強電解質溶度積常數Ksp的測定一、 實驗目的1、 了解極稀溶液濃度的測量方專法;2、 了解測定難溶鹽屬Ksp的方法;3、 鞏固活度、活度系數、濃度的概念及相關關系。二、 實驗原理 在一定溫度下,一種難溶鹽電解質的飽和溶液在溶液中形成一種多項離子平衡,一般表示式為:這個平衡常數Ksp稱為溶度積常數,或簡稱溶度積,嚴格地講Ksp應為相應個離子活度的乘積,因為溶液中個離子有牽制的作用,但考慮的難容電解質飽和溶液中離子強度很小,可警世的用濃度來代替活度。就AgCl而言 從上式可知,若測出難溶電解質飽和溶液中個離子的濃度,就可以計算出溶度積Ksp。因此測量最終還是測量離子濃度的問題。若設計出一種測量濃度的方法,就找到了測量Ksp的方法。具體測量濃度的方法,包括滴定法(如AgCl溶度積的測定),離子交換法(如CuSO4溶度積的測定),電導法(如AgCl溶度積的測定),離子電極法(如氯化鉛溶度積的測定),電極電勢法(Ksp與電極電勢的關系),即分光光度法(如碘酸銅溶度積的測定)等
㈤ 思考題及習題
1.一個沒有防滲的污水滲坑,污水中的常規離子濃度中等,但NH4-N、細菌及有機質含量很高,下伏為埋深4m的砂礫石含水層。監測結果表明,潛水硬度、NO3-N及
濃度大大高於隨近的天然水含量,但NHt-N濃度很低。試述潛水化學成分變化的水文地球化學假設(提示:從陽離子交換、氮轉化及氧化還原反應去解析)。
2.在野外進行80×80cm,深180cm的大型土柱試驗。土表面種植作物。灌溉水及175cm深處滲出水的分析結果如下:
水文地球化學基礎
表中所列為試驗開始後頭20天滲出水的平均值,R-N為有機氮。試述什麼樣的水文地球化學作用使水滲過土柱後組分濃度變化?
3.某潛水含水層,上部為10m厚的粗砂,下部為夾有粘性土透鏡體的中細砂,水位埋深4.5m。勘探及取樣分析表明:上層水向下層流動,上部水中DO(溶解氧)為2—6mg/
為30—50mg/L,並已證明水中的
來自肥料;下部水中DO=0mg/L,
為微跡量。潛水主要受大氣降水補給。試述水從上部含水層向下部含水層流動時,為什麼
和DO急驟降低。
4.設用含NH4-N50mg/L、Ca2+=60mg/L、Mg2+=12mg/L的污水灌溉,灌區潛水埋深2m,包氣帶土的CEC=7.2meq/100g,連續灌溉稻田100天,灌溉面積為100m2,共灌污水1000m3,包氣帶土的容重為ρb=1.5g/cm3。假設污水中的
全部被包氣帶土層吸附,100m2灌區下包氣帶土層的
吸附容量是多少?地下水是否受
污染?(提示:參考本章例題l;答案:包氣帶土層的
吸附容量為89.64kg。)
5.為什麼Cr比Hg、Pb、Cd更易污染地下水?
6.某一鉛鋅礦酸性礦坑排水pH=3,Pb2+=4mg/L,當酸性礦坑排水流過灰岩時,產生下列反應:
水文地球化學基礎
結果,pH上升到7.8,Pb2+降至0.3mg/L。流動過程中Eh變化很小。試述pH上升,Pb2+下降的原因,並列出相應的化學反應式。
7.在實驗室進行F-的吸附平衡試驗,取得下列數據:C,溶液中F-的平衡濃度;S土中吸附的F-。
水文地球化學基礎
請用作圖法(或回歸法),求得Langmuir等溫吸附方程,並求得Sm。(答案:Langm-uir等溫吸附方程,C/S=0.0184+0.00439C,r=0.9980,Sm=227.8mg/kg)。
8.德國某地,潛水被含砷的煙道沖洗水污染。1971年,地下水中As的平均值為22.7mg/L,Fe2+為0.2—140mg/L;1976.10—1977.5期間,將KMnO4濃度為2000mg/L的水通過17個灌注孔注入含水層,共注入KMnSO429kg。結果地下水中As濃度迅速下降到0.06mg/L。問:(1)處理前(1971年),地下水中砷的存在形式;(2)注入KMnO4後,地下水中砷的存在形式,地下水中砷濃度為什麼迅速降低。
9.已知沉積物中的f0c=0.01,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林丹及DDT的lgK0wc值分別為2.29、2.60、3.72和6.19。計算這四種有機化合物的K0c和Kd值,並說明哪種有機化合物在沉積物中最易遷移,哪種最難遷移。〔提示:應用公式5.23及5.15;答案: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林丹及DDT的K0c及Kd值分別為(L/kg):419.5、618.5、2515.8、55508.1和4.20、6.19、25.16、555.1〕。
10.為什麼微生物(細菌和病毒)不會形成大面積的地下水污染?為什麼地下水的微生物污染常出現在雨後?
11.下述為研究區的背景值(或背景區間值),以及水樣A、B和C的實測濃度,請評價三個水樣的污染程度(用綜合污染指數法)。
12.地下水污染評價與地下水環境質量評價有何異同?
13.地下水水源地保護帶中,一級防護帶及二級附護帶劃分原則及方法有何異同?
14.地質環境元素豐度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並舉例說明。
水文地球化學基礎
單位lmg/L。
㈥ 從離子交換角度出發,自己設計一個方案用離子交換吸附法從鏈黴素發酵液中分離純化鏈黴素
P133-134 8、說明離子交換劑的再生方法。P134-135 9、參閱思考題8(P137),設計採用離子交換吸附法從鏈黴素發酵液的過濾液 中分離純化鏈黴素的方法
㈦ 有關離子交換膜的化學習題
1·名稱解釋
離子交換膜——四氟乙烯同具有離子交換基團的全氟乙烯基醚單體的共聚物。全氟磺酸膜:電阻小、化學性能穩定;全氟羧酸膜:阻止OH- 遷移性能好,電流效率高;全氟磺酸—羧酸復合膜:既有全氟羧酸膜阻止OH-遷移性能好,電流效率高的優點,又具有全氟磺酸膜電阻小,化學性能穩定,氯氣中氫含量少,膜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2·為什麼鹽水要進行二次精製?
解:如果精製鹽水中含有較多的多價陽離子(如Ca 2+、Mg 2+、Al 3+、Fe 3+),則會增加精製鹽水中Na+進行離子交換及滲過膜微孔的難度。工業上常將食鹽水作二次精製處理,以除去多價陽離子,使其在允許的含量以內。在螯合塔中進行。螯合樹脂。
3·離子交換膜法工藝過程?
答:一次鹽水精製;二次鹽水精製;電解;燒鹼蒸發。
4·離子交換膜法電解工藝條件分析
解:(1) 飽和食鹽水的質量。
(2) 電解槽的操作溫度70-90℃。操作溫度不能低於65℃。電解槽溫度通常控制在70-90℃之間。
(3) 陰極液中NaOH的濃度。當陰極液中NaOH濃度上升時,膜的含水率就降低,膜內固定離子濃度上升,膜的交換能力增強,電流效率高。但是NaOH濃度過高,膜中OH-離子反滲透到陽極機會增多,使電流效率下降。
(4) 陽極液中NaCl的含量210g/L。
大概地找了一下,找到了這4個!看可以不?
㈧ 求生物化學實驗報告一篇,要求 用到離心機 或者分光光度計
質粒DNA的微量快速提取與鑒定
[目的及要求]
1. 了解質粒作為載體在基因工程中的應用。
2. 熟記提取質粒的基本原理,學習提取過程和方法。
[實驗原理]
基因工程誕生於1973年。在這一年。斯坦福大學的S。Cohen等人將大腸桿菌的抗四環素質粒PSC101和抗新黴素及磺胺的質粒R6-3在體外用EcoRI進行切割,並把他們連接在一起形成一新的重組質粒:然後,將此重組質粒轉化到大腸桿菌中。結果,在含有四環素和新黴素和新黴素的平皿中,篩選出了抗四環素和新黴素的重組菌落。這是第一次實現重組體轉化成功的例子,基因工程從此誕生。目前,基因工程已成為分子生物學的一個重要領域,但對其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公認定義。一般認為基因工程是指:在體外,將核酸分之(無論採取什麼方法從細胞中取得)組合到任何病毒、細菌質粒或其它載體系統(分子)中,形成遺傳物質的新組合,並使之進入原來沒有這類分子的宿主體內,而能持續穩定地繁殖。基因工程的最大特點使以重組DNA技術開辟了在短時間內改造生物遺傳性狀的新天地。
基因工程的研究內容如下:
1. 目的基因的獲取 。
2. 克隆載體的選擇與改建。
3. 目的基因與載體的連接。
4. 重組DNA導入受體細胞。
5. 重組體的篩選。
6. 設法使目的基因實現功能蛋白的表達。
基因工程的重要環節就是如何把外源基因導入到受體細胞中去。外源基因自己很難進入受體細胞中,既是進入受體細胞中,一般也不能進入復制和表達。這是因為我們得到的目的基因不帶有復制子系統和表達調空系統,所以我們必須利用運載工具即載體將外源基因導入到受體細胞中去。
質粒就是一種最常用的載體。他是染色體以外的能自主復制的雙蓮、閉合、環狀DNA分子。廣泛存在於細胞中,在一些動、植物細胞中也發現有質粒存在。作為載體的質粒必須具備以下六個特點:(1)能自主復制:(2)具有一種或多種限制性內切酶的單一切割位點,並在位點中插入外源基因後,不影響其復制功能:(3)具有1-2個篩選標記:(4)分子量小,多拷貝,易於操作:(5)是非結合性質粒即不含有結合轉移基因,在自然條件下不能從一個細胞轉移到另一個細胞中去:(6)轉化效率高。
本次實驗是從大腸桿菌中提取和純化質粒,以備進一步研究之用,其原來如下:
從大腸桿菌中提取和純化質粒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三個主要步驟即細菌的培養、細菌的收集和裂解、質粒的分離和純化。
1. 細菌的培養
挑單個菌落接種到適當培養基中培養。通常以細菌培養夜的O。D600nm值來判斷細菌的生長狀況,一般情況下,O。D600nm=0。4時,細菌處於對數生長期:O。D600nm=0。6時細菌處於對數生長後期。由於質粒在細菌內進行復制時,往往受到宿主的控制,因此在對數生長後期可進入氯黴素。氯黴素可抑制細菌的蛋白質生物合成和染色體DNA的復制,而質粒的復制不受其影響而得以大量擴增。對於新一代的質粒如pUC質粒系列,由於宿主對其復制控制不嚴,所以添加氯黴素已不十分必要。使用氯黴素的目的是,在不減低質粒產量的前提下,減少細菌的培養體積和數量以降低細菌裂解物的復雜性和粘稠度。
2. 細菌的收集和裂解
細菌在生長過程中,會將大量代謝物排到培養液中。為提高質粒的純度,往往通過離心棄除培養液,在將細菌沉澱適當乾燥或用緩沖液漂洗1~2次,以便盡量將培養液去除干凈。
裂解細菌的方法很多,如SDS法、裂解法、煮沸法等。它們各有利弊,應根據所提質粒的性質、宿主菌的特性及純化質粒的方法等因素加以選擇。
本實驗採用鹼裂解法。首先破壞細菌的細胞壁:再用SDS使細胞膜崩解,與此同時用NaOH提高溶液的pH值,使染色體DNA、蛋白質及質粒均變性。
3. 質粒的分離和純化
往第二步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使裂解液的pH值恢復到中性,此時,質粒可復性並恢復原型,而染色體DNA仍處於變性狀態。經離心,染色體DNA與細胞碎片一起沉澱。然後,再用酚、氯仿等蛋白質變性劑去除蛋白質,用Rnase去除RNA,即可得到質粒的粗製品。以後,可用超離心法、電泳法、離子交換層析法或排組層析法等進一步純化質粒。
[儀器與消耗]
1.儀器:YXQ-SG41-280型電熱手提高壓鍋、HZ-C恆溫空氣震盪器、5415D型台式高速離心機、WH-861型旋渦混勻器、SIN-F123顆粒型製冰機、SC-326冰箱、可調式移液器。
2.耗材:含有重組質粒(pUC18/GAPDH)的菌株(HB101)Eppendorf管、吸
[步驟]
1.酶切:20μl酶切體系(按下表加試劑)
質粒DNA 10╳酶緩沖液 EcoRI(15u/μL) BamHI(15u/μl) 雙蒸水
實驗組1 6μL 2μL 1μL 1μL 10μL
實驗組2 6μL 2μL 1μL 11μL
對照組 6μL 2μL — -- 12μL
混勻,37℃水浴1-2小時。
2.向上述個反應管中,分別加入4μL 6×上樣緩沖液。
3.電泳:
① 將1%濃度的瓊脂糖凝膠(含0.5μg/ml EB)鋪於水平電泳槽上,並插上梳子。
② 待凝膠凝固,將梳子拔出。往電泳槽中注入0.5×TEB緩沖液,直至剛沒過凝膠。
③ 按以下順序上樣:
1道 2道 3道 4道
DNA分子量標准(Marker) 對照組樣品(未酶切質粒) 實驗組1樣品 實驗組2樣品
④將加樣一端接上負極,另一端接上正極,電場強度5V/cm,待溴酚藍移動到接近正極一端停止電泳。
⑤將凝膠移至黑暗處,用紫外燈觀察電泳結果。
[試劑]
1. EcoRI(15u/μL)
2. BamH I(15u/μL)
3. 5×TBE(pH8.3電泳緩沖液)Tris 5.4g
硼酸 2.25g
EDTA 0.46g
ddH2O2定容至 100ml
4. 1%瓊脂糖:瓊脂糖1g,0.5×TBE100ml。
5. 6×上樣緩沖液:50%甘油,1×TBE,0.5%溴酚藍 ,0.5%二甲苯青
6. 溴化乙錠(EB):0.5mg/ml
質粒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