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去表示離子方程式
① 請問離子方程式應該怎麼寫
寫
明確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
①可溶性的強電解質(強酸、強鹼、可溶性鹽版)一律用離子符權號表示,其它難溶的物質.難電離的物質、氣體、氧化物,水等仍用化學式表示。
②對於微溶物質來說在離子反應中通常以離子形式存在(溶液中),但是如果是在濁液里則需要寫出完整的化學式,例如,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寫離子符號,石灰乳中的氫氧化鈣用化學式表示。濃硫酸中由於存在的主要是硫酸分子,也書寫化學式。濃硝酸、鹽酸是完全電離的,所以寫離子式。
刪
刪去方程式兩邊相同的離子和分子。
查
檢查式子兩邊的各種原子的個數及電荷數是否相等,是否配平,還要看所得式子化學計量數是不是最簡整數比,若不是,要化成最簡整數比。
② 離子方程式怎麼表示電離又怎麼表示
電離方程式:用化學式和離子符號表示電離過程的式子,表示物質溶解於水時電離成離專子的化學方程式。
離子所屬帶電荷數一般可根據它們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來判斷。溶液中所有陽離子帶的正電荷總數與所有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相等。
強電解質是指強酸、強鹼和大多數鹽。強電解質完全電離,溶質微粒在溶液中以離子形式存在,書寫電離方程式用「=」,
例如:H2SO4=2H++SO42-
Ba(OH)2=Ba2++2OH-
KCl=K++Cl-
弱電解質是指弱酸、弱鹼和水。弱電解質只有少部分電離,溶質微粒在溶液中多數以分子形式存在,少數以離子形式存在,書寫電離方程式用「﹤=﹥」,多元弱酸分步電離。
NH3·H2O﹤=﹥NH4++OH-
CH3COOH﹤=﹥CH3COO-+H+
H2CO3﹤=﹥H+HCO3-
HCO3-﹤=﹥H++CO32-
③ 離子方程式怎麼表示
看教課書是不夠的
自己去買參考書
注意要買那種注重講解的
不要題目特別多 答案不詳細的 答案一定要講到書上的原始的東西
我就是這么過來的
④ 怎麼書寫離子方程式
在寫離子方程式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
1.單質、氣體和沉澱需要寫出完整的化學式
2.難電解質或非電解質也需要寫出完整的化學式
3.反應前後由離子變為非離子的,要保留。
保證了這三條,應該就可以直接寫出離子方程而不需要通過反應式來寫了。要快速地寫出離子方程,就需要多練,熟悉物質的性質及反應方程。
小議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新教材教學心得
高淳縣二中 卞玉牛
在進行新教材第一章內容《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的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感到抽象,教師也有「無米之飲」之感。原因之所在就是進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時,我們教學中的反應大多數是初中所學的簡單的一些化學反應,如常見的一些酸鹼鹽之間的反應。而在教學中又想使提學生能夠透徹的理解,這一點「米」是不夠的。而要想擴大范圍的話,又可能會增加學生的負擔。為此我們可以重點突破,系統歸納。這樣做既可擴大學生的視野,也解決了教師教學中的「無米之飲」的難題了。
重點突破就是要抓住書寫離子方程式的關鍵步驟——物質的「拆」。哪些物質應該拆,用離子方程式表示;而哪些物質不應該拆,要用化學式表示。我們的方法是對物質進行分類。
歸納如下:
一、 單質要用化學式表示
二、 氧化物要用化學式表示
三、 揮發性物質要用化學式表示
四、 難電離物質要化學式表示
如:弱酸包括:碳酸,磷酸,醋酸,亞硫酸,次氯酸,氫氟酸,氫硫酸等
弱鹼包括:兩性氫氧化物,氨水等
中性包括:水
五、 難溶物質也要用化學式表示。主要參照《酸鹼鹽的溶解性表》。在此我們歸納如下:
1、鉀鈉銨鹽硝酸鹽都是易溶物,應該用離子符號表示。
2、氯化物中學階段氯化銀用化學式表示,其餘的用離子符號表示。
3、硫酸鹽通常硫酸鋇用化學式表示,其餘的用離子符號表示。
4、碳酸鹽除了鉀鈉銨鹽以外,其餘的用化學式表示
5、磷酸鹽與碳酸鹽相似。
這樣系統地歸納以後,我們學生就基本上形成了一個知識系統。有了這樣一個系統以後,學生對拆分物質就比得心應手了。如2KMnO4+16HCL=5CL2+2KCL+2MnCL+8H2O,我們就可以這樣考慮。分析如下:CL2和H2O分別為單質與難電離物,應該用化學式表示。而KCL和KMnO4是鉀鹽,是易溶物,應該用離子符號表示。而MCL2是氯化物,用離子符號表示。這樣離子方程式為16H++10CL-+2Mn2++5CL2+8H2O.這樣我們不僅把擴大范圍以後遇到的書寫化學方程的困難解決了,而且我們也突出了重點步驟。
根據上述例子的分析,我們不僅擴大了知識范圍——不僅僅局限於初中的幾個反應,而且可以准確無誤地書寫離子方程式了。如KCLO3+6HCL=KCL+3CL2+3H2O,在此反應中也只要考慮物質用什麼形式表示。氯酸鉀和氯化鉀都是鉀鹽,應該用離子符號表示。鹽酸是強酸,應用離子符號表示。其它的用化學式表示。這樣離子方程式就為CLO +6H +5CL =3CL +3H O。到此,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重點突破,系統歸納」的效果了。
不僅在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可以這樣做,在許多章節內容的教學中都可以這樣做——重點突破,系統歸納。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而且還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特別可以提高學生解決信息題的能力。既然有這樣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學生的視野開闊了我們的學生更加容易跟實際生活聯系了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⑤ 離子方程式怎麼寫 舉例子
離子方程式書寫有四步:
1、寫:明確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拆:可溶性的強電解質(強酸、強鹼、可溶性鹽)一律用離子符號,表示,其它難溶的物質.難電離的物質、氣體、氧化物,水等仍用化學式表示。
對於微溶物質來說在離子反應中通常以離子形式存在,但是如果是在濁液里則需要寫出完整的化學式,例如,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寫離子符號,石灰乳中的氫氧化鈣用化學式表示。濃硫酸中由於存在的主要是硫酸分子,也書寫化學式。濃硝酸、鹽酸是完全電離的,所以寫離子式。
3、刪:刪去方程式兩邊相同的離子和分子。
4、查:檢查式子兩邊的各種原子的個數及電荷數是否相等,是否配平,還要看所得式子化學計量數是不是最簡整數比,若不是,要化成最簡整數比。
舉例:
1、Fe + 2H⁺== Fe²⁺+ H₂↑
2、2Na + 2H₂O == 2Na⁺+ 2OH⁻+ H₂↑
3、2Fe³⁺+ Cu ==2Fe²⁺+ Cu²⁺
4、2H⁺+ SO₄²⁻+ Ba²⁺+ 2OH⁻==BaSO₄↓ + 2H₂O
5、HCO₃⁻ + H⁺== CO₂↑ + H₂O
(5)怎麼去表示離子方程式擴展閱讀:
易錯分析:
1、所有氧化物和過氧化物一律寫化學式,初學者易忽略只有易溶且易電離的電解質用離子符號表示,往往將許多不可溶的強電解質拆開,導致錯誤。這里必須清楚,像過氧化鈉、氧化鈉等活潑金屬氧化物或過氧化物,雖然是易溶的電解質但是不可拆。
2、還有像碳酸氫鈉,屬於可溶的強電解質,但是有時(例如向飽和碳酸鈉中通二氧化碳)也寫作化學式,那就要看它主要是以固態物質形式存在,還是在溶液中以離子形式存在。
3、強酸的酸式鹽如硫酸氫鈉要拆成鈉離子、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高中只有硫酸氫鹽屬此類);弱酸酸式鹽如碳酸氫鈉則拆成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碳酸、磷酸、亞硫酸等的酸式鹽皆屬此類)。
4、弱電解質、非電解質、氧化物、單質、沉澱、氣體都不能拆。
⑥ 怎麼寫離子方程式
舉幾個例子吧
寫出HNO3(稀)和FeS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第一步:找出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粒子:NO3-和FeS
第二步:合理地預測產物:NO3-+FeS——NO↑+Fe3++S
第三步:配電子:由於NO3-→NO是得到3e-;FeS→Fe3+和S是失去3e-,因此,得失電子已經相等了.
第四步:配電荷:因為本題反應物是稀硝酸,肯定在酸性條件下,顯然是用H+來配電荷,應該是加在反應物的一邊,並且得加4個H+,即NO3-+FeS+4H+——NO↑+Fe3++S
第五步:配原子:反應是遵循質量守恆定律的,因此反應前後,相應原子個數要相等,顯然生成物的一邊要加2個H2O,即NO3-+FeS+4H+——NO↑+Fe3++S+2H2O
第六步:後期處理:由於溶液中不存在生成微溶性的或難溶性物質的可能,該拆的也已經拆了,所以不需要後期處理.最終的結果是:NO3-+FeS+4H+=NO↑+Fe3++S+2H2O
寫出HNO3(稀)和Cu2S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第一步:找出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粒子:NO3-和Cu2S
第二步:合理地預測產物:NO3-+Cu2S——NO↑+Cu2++S
第三步:配電子:由於NO3-→NO是得到3e-;Cu2S→2Cu2+和S是失去4e-,因此,配平得失電子的結果是:4NO3-+3Cu2S——4NO↑+6Cu2++3S
第四步:配電荷:因為本題反應物是稀硝酸,肯定在酸性條件下,顯然是用H+來配電荷,應該是加在反應物的一邊,並且得加16個H+,即4NO3-+3Cu2S+16H+——4NO↑+6Cu2++3S
第五步:配原子:反應是遵循質量守恆定律的,因此反應前後,相應原子個數要相等,顯然生成物的一邊要加8個H2O,即4NO3-+3Cu2S+16H+——4NO↑+6Cu2++3S+8H2O
第六步:後期處理:由於溶液中不存在生成微溶性的或難溶性物質的可能,該拆的也已經拆了,所以不需要後期處理,最終的結果是:4NO3-+3Cu2S+16H+=4NO↑+6Cu2++3S+8H2O
寫出酸性條件下H2O2和FeS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第一步:找出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粒子:H2O2和Fe2+
第二步:合理地預測產物:H2O2+Fe2+——H2O+Fe3+
第三步:配電子:由於H2O2→2H2O是得到2e-;Fe2+→Fe3+是失去1e-,因此,配平得失電子的結果是:H2O2+2Fe2+——2H2O+2Fe3+
第四步:配電荷:因為本題明確地說明是在酸性條件下,顯然是用H+來配電荷,應該是加在反應物的一邊,並且得加2個H+,即H2O2+2Fe2++2H+——2H2O+2Fe3+
第五步:配原子:反應是遵循質量守恆定律的,因此反應前後,相應原子個數要相等,經觀察相應原子個數已經相等了.
第六步:後期處理:由於溶液中不存在生成微溶性的或難溶性物質的可能,該拆的也已經拆了,所以不需要後期處理.最終的結果是:H2O2+2Fe2++2H+=2H2O+2Fe3+
PS:有些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很復雜,但也不是無規可循的,氧化還原反應伴隨著元素的電子得失,只要找出氧化劑和還原劑,確定它們的升降價態,根據電荷守恆定律,即使在復雜的化學反應式,也能輕松解決.
⑦ 什麼是離子方程式,它是怎麼定義的,怎麼用,怎麼辨別
離子方程式,即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是指可回溶性物質可拆的答反應。
中文名
離子方程式
意義1
揭示離子反應的本質
意義2
表示同一類型離子反應
原則1
客觀事實原則
原則2
質量守恆原則
原則3
電荷守恆原則
原則4
定組成原則
⑧ 離子方程式怎麼寫啊
解:書寫離子方程式應注意:
① 先完整、正確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
AgNO3 + HCl == AgCl↓ + HNO3
② 把強酸、強鹼以及易溶於水的鹽(這需要牢記)寫成離子形式;
弱酸、弱鹼、單質、氣體、水、氧化物等均寫成化學式。如上例:
Ag+ + NO3ˉ + H+ + Clˉ == AgCl↓ + H+ + NO3ˉ
③ 刪去方程式兩邊相同的離子。如上例:
Ag+ + Clˉ== AgCl↓
④ 整理方程式 並檢查兩邊各元素的原子個數和電荷總數是否相等、
系數約成最簡整數比。
具體到第二問,Na2CO3與HCl 的反應,該反應有以下幾種情形:
(1)碳酸鈉溶於少量鹽酸,即二者按照1 :1反應
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
離子方程式為:
CO3 2ˉ + H+ == HCO3ˉ
(2)碳酸鈉溶於過量鹽酸,即二者按照1 :2反應
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離子方程式為:
CO3 2ˉ+ 2H+ == CO2↑ + H2O
(3)介於1 :1 和 1 :2之間
逐滴滴加:CO3 2ˉ + H+ == HCO3ˉ
HCO3ˉ + H+ == CO2↑ + H2O
如果題目僅僅是寫離子方程式,一般考慮碳酸鈉溶於過量鹽酸,即二者按照1 :2反應
情況。
祝您學習順利!
⑨ 如何書寫離子方程式
寫離子方程式,抄剛開始不襲熟練的時候,最好先把反應方程式寫出來,然後觀察反應前後有哪些離子沒有變化,像數學中的消去一樣,把它們消去就可以了!
在寫離子方程式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
1.單質、氣體和沉澱需要寫出完整的化學式
2.難電解質或非電解質也需要寫出完整的化學式
3.反應前後由離子變為非離子的,要保留。
保證了這三條,應該就可以直接寫出離子方程而不需要通過反應式來寫了。要快速地寫出離子方程,就需要多練,熟悉物質的性質及反應方程。
⑩ 怎樣書寫正確的離子方程式
離子方程式書寫的常見錯誤
1.主觀臆斷,不符合客觀事實
如: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
寫成:Na+Cu2+=Cu+2Na+
應先考慮:2Na+2H2O=2NaOH+H2↑
鈉與水反應生成的OH-再與Cu2+反應生成Cu(OH)2沉澱,所以應寫成:
2Na + 2H2O + Cu2+=2Na+ + Cu(OH)2↓+ H2↑
2.不符合「電解質在溶液里所起的反應實質上是離子之間的反應」的論述
對不該寫離子方程式的錯寫出離子方程式。
如:實驗室用固體NaCl與濃H2SO4共熱制氯化氫化體
錯寫成:H+ + Cl-HCl↑
錯在反應不是在溶液中進行,不能寫離子方程式,反應應該用下列化學方程式表示:
NaCl + H2SO4(濃)Na2SO4 + 2HCl↑
與之相類似的,如實驗室用固體NH4Cl和用固體Ca(OH)2制NH3等,都是不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就是有離子參加反應,也不能用離子方程式來表示反應。
3.對三種狀態(難溶解、易揮發、難電離)的物質錯判或遺漏
將不該拆的弱電解質或難溶物寫成了離子符號,而該拆的可溶性強電解質未拆寫成離子符號。
如:石灰石加入醋酸溶液
正確的寫法:CaCO3 + 2CH3COOH===Ca2+ + 2CH3COO- + H2O + CO2↑
如:將氯氣通入水中生成鹽酸和次氯酸
錯誤:Cl2 + H2O===2H+ + Cl- + ClO-
錯把HClO當作易電離的強酸。
正確:Cl2 + H2O===H+ + Cl- + HClO
4.方程式等號兩邊物質的質量或電荷不守恆
如:將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
錯誤:Cu+Ag+===Cu2+ + Ag
錯在等號兩邊電荷不守恆
正確:Cu+2Ag+=Cu2+ + 2Ag
5.對微溶物的處理不當
如:向石灰乳中加入碳酸鈉溶液
+Ca2+==CaCO3↓
錯在沒有考慮反應物石灰乳是以懸濁液存在,Ca(OH)2應寫成分子式。
如:向澄清石灰水中加稀硫酸
錯誤:Ca(OH)2+2H+===Ca2+ + 2H2O
錯在澄清石灰水處於全溶狀態,應寫離子符號,而生成物的CaSO4是微溶物,應寫分子式。
6.離子配比不合理
如:氫氧化鋇和硫酸溶液反應
錯在不符合反應物離子組成比,每個分子Ba(OH)2電離,生成1個Ba2+同時,生成2個OH-
為避免上述這種種錯誤的發生、正確快速地寫出離子方程式,應做好如下工作:
1.分清用分子式表示的物質范圍:單質、氧化物、難溶物、弱電解質(弱酸、弱鹼和水)、氣體。
2.熟記常見酸鹼鹽的溶解性規律。
酸:除H2SiO3外,一般常見酸均溶於水。
鹼:除NaOH、KOH、Ba(OH)2溶,Ca(OH)2微溶外,其餘鹼一般不溶於水。
鹽:鉀、鈉、銨鹽、硝酸鹽全溶於水。
氯化物(鹽酸鹽)中AgCl不溶。
硫酸鹽中BaSO4、PbSO4不溶。
此外還應記住某些微溶性的鹽:CaSO4、Ag2SO4、MgCO3等。
3.記住常見的弱酸弱鹼。
弱酸:H3PO4、H2SO3、HF、 H2CO3、H2S、CH3COOH、HClO等。
弱鹼:NH3·H2O
4.把握好微溶物的處理原則。
5.掌握書寫步驟,對於較復雜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最好先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然後再按照「改、刪、查」三步改寫成離子方程式。
6.認真做好檢查。
檢查或判斷一個離子方程式是否正確,要進行七看:
(1)看:反應條件是否是自由離子間的反應。
非溶液中進行的離子反應不能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看:反應能否發生。
如AgCl+HNO3≠,因AgCl不溶於酸。
(3)看:是否符合反應規律。
如2Fe+6H+=2Fe3++3H2↑(錯)
只有遇到強氧化劑才能將Fe氧化為Fe3+。
(4)看:是否符合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則。
可溶性強電解質寫成離子符號,難溶物、氣體、弱電解質寫成分子式。
(5)看:反應物、生成物中有無微溶物。
(6)看:是否達到離子方程式的兩守恆即質量守恆,電荷守恆。
(7)看:離子配比數是否正確。
容易忽視的幾個問題:
1.凡是離子反應是否都可以寫出離子方程式?
不一定。只有在溶液中或在熔融狀態下進行的離子反應,才寫出離子方程式。例如:實驗室用固體氯化銨和消石灰反應
這個反應本質屬於離子反應,但不是以自由移動離子形式參加的反應,故只能用分子式表示,而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2.離子方程式是否都能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離子方程式不僅表示一定物質間的某個反應,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是否全部如此,毫無例外呢?
事實證明,這只是個一般規律。如:H++OH-=H2O是表強酸與強鹼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但不是所有的強酸與強鹼反應均能用此離子方程式表示。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則是:
即這個離子方程式不代表一類反應。造成這種特殊的原因是在這些反應中,反應物中所有離子都參與反應,不可能有第二種物質來代替。從而決定了這些離子方程式與化學方程式1對1對應關系。
3.離子方程式是否一定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
「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離子方程式。」但這並不等於所有的離子方程式都必須這樣表示,例如,反應中的難電離物質、難溶解物質、濃硫酸參加反應時,則需遵照規定,用分子式或化學式來表示,而不能拆寫成離子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