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床去氯離子
A. 為什麼鍋爐水中要去除離子
水壺經常燒開水,時間長了,上面會結垢,主要是水中的鈣,鎂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作用內形成沉積.鍋爐也是這樣.此外容水中的氯離子等陰離子有一定的腐蝕性.除離子是為了防止鍋爐,管道結垢.
化學水處理,是通過陽床除去水中的陽離子,陰床除去陰離子.
B. 重鉻酸鉀法測定鐵礦石中的鐵時,Cl-(氯離子) 有無影響
工業大規模生產過程,消除溶液中氯離子的方法如下:
1,可以採用陰床,若是氯離子含量高的時,採用反滲透等膜法處理的話,會破壞反滲透膜的。
2,用三辛胺作萃取劑,用液-液萃取處理,三辛胺與水中Cl-離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轉移到有機相。再經高效絮凝處理。
3,在測定COD的時候,先稀釋至標準的氯離子范圍,然後再用硫酸汞隱蔽。
4,還可以可以用離子膜除去,使用這種方法時,只除氯離子是比較困難的,另外的離子如硫酸根也要去除的,還要看離子濃度,再定方案。
5,還可以經過陰離子樹脂我,用這個辦法還可以同時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
6,電滲析,反滲透……其他的方法多了,但是真正經濟的不多。
尤其不能選用離子交換樹脂,成本太高了。
如果含氯量比較高,可以考慮副產一些其他產品。
7,酸性重鉻酸鉀氧化性很強,可氧化大部分有機物,加入硫酸銀作催化劑時,直鏈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機物卻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揮發性直鏈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機物存在於蒸氣相,不能與氧化劑液體接觸,氧化不明顯。氯離子能被重鉻酸鹽氧化,並且能與硫酸銀作用產生沉澱,影響測定結果,故在迴流前向水樣中加入硫酸汞,使成為絡合物以消除干擾。氯離子含量高於1000mg/L的樣品應先作定量稀釋,使含量降低到1000mg/L以下,再行測定。
如將COD看作還原性物質的污染指標,則除氯離子之外的無機還原物質的耗氧全包括在內。如將COD看作有機物的污染指標的話,則需將無機還原物質的耗氧除去。對於Fe2+、S2-等無機還原物的干擾,可根據其測定的濃度,由理論需氧量計算出其需氧量,從而對已測的COD值加以校正。Fe2+和S2-的理論需氧量值分別為O.11g/g和O.47g/g。
對其它的干擾一般採用氨基磺酸去除,其加入量為10rag氨基磺酸/mg 對Cl-的干擾一般採用HgSO4去除,其加入量為0.4g HgS04/20ml水樣(這兒[Cl-]2000mg/L)。
氯離子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在CODcr的實驗條件下(不加HgS04時),氯離子可以完全被氧化,經實驗證明,氯離子的含量和測得的CODcr值存在良好的線性關系,其斜率為0.226mgCOD/L/mg[Cl-]/L。這兒理論上的計算是一致的:
Cl-被完全氧化時,1mg Cl-相當於消耗0.226mg的氧(16/(2 x 35.5)=0.266)。從完全氧化昕需的時間來看,加熱10min就可以氧化99%,如不採用迴流加熱,單靠濃流酸放熱反應,其體系的溫度為106℃,20min後降為50℃,在這段時間內,氯離子的氧化率為53%。由此可見,在CODcr,的測定條件下,氯離子是很容易被氧化的。
從兩個半反應的標准電極電位看,氯離子應不被酸性重鉻酸鉀氧化;
但在CODcr的測定中,體系為強酸性介質,酸度大小直接影響重鉻酸鉀氧化的條件電極電位,而酸度大小卻與氯離子的條件電極電位無關。由前面所述可知,在測定CODcr時,體系中氧化劑的條件電極電位達1.55V,完全可使反應按以下方向進行。
氯離子在反應體系中可能與Ag2SO4或HgSO4發生反應:
由此可見,後者要較前者優先進行。為避免前一個反應的進行,往往在取來水樣分析時,第一步先加入HgS04,讓其絡合氯離子。
在氧化過程中,會出現如下反應:
盡管[HgCl4]2-的穩定常數很大,但難免仍有少量氯離子存在,馬上被酸性重鉻酸鉀所氧化。因此,我們即使採用HgSO4掩蔽氯離子的影響,仍會有少量的氯離子被氧化。另外,在實驗中也發現,按標准方法加HgS04掩蔽氯離子時所測的CODcr值與不加HgS04時測得的COD1值和O.226[C1-]的差值並不相等,即:
要使該式相等,要添加一個校正值。
式中COD1表示不加HgSO4時測得的COD值(為防止Ag2S04對氯離子的沉澱作用,在反應開始時不加Ag2SO4,待反應30min後,再加入Ag2SO4)。[Cl-]表示氯離子濃度,CODcr表示標准方法測得的COD值。
校正值 就是一小部分未絡合的氯離子所產生的COD值。可先採用已知濃度的NaCl溶液測出此校正值 。
在實際計算中,可從COD1、[Cl-]及 值計算出CODcr值。此法可省去使用劇毒葯品HgSO4的手續,其計算值與測定結果誤差在8%之內。
C. 達肝素鈉生產過程中會有氯離子嗎
工業大規模生產過程,消除溶液中氯離子的方法如下: 1,可以採用陰床,若是氯離子含量高的時,採用反滲透等膜法處理的話,會破壞反滲透膜的。 2,用三辛胺作萃取劑,用液-液萃取處理,三辛胺與水中Cl-離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轉移到有機相。再經高效絮凝處理。
3,在測定COD的時候,先稀釋至標準的氯離子范圍,然後再用硫酸汞隱蔽。 4,還可以可以用離子膜除去,使用這種方法時,只除氯離子是比較困難的,另外的離子如硫酸根也要去除的,還要看離子濃度,再定方案。 5,還可以經過陰離子樹脂我,用這個辦法還可以同時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 6,電滲析,反滲透……其他的方法多了,但是真正經濟的不多。 尤其不能選用離子交換樹脂,成本太高了。
如果含氯量比較高,可以考慮副產一些其他產品。 7,酸性重鉻酸鉀氧化性很強,可氧化大部分有機物,加入硫酸銀作催化劑時,直鏈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機物卻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揮發性直鏈族化合物、苯等有機物存在於蒸氣相,不能與氧化劑液體接觸,氧化不明顯。氯離子能被重鉻酸鹽氧化,並且能與硫酸銀作用產生沉澱,影響測定結果,故在迴流前向水樣中加入硫酸汞,使成為絡合物以消除干擾。氯離子含量高於1000mg/L的樣品應先作定量稀釋,使含量降低到1000mg/L以下,再行測定。
如將COD看作還原性物質的污染指標,則除氯離子之外的無機還原物質的耗氧全包括在內。如將COD看作有機物的污染指標的話,則需將無機還原物質的耗氧除去。對於Fe2+、S2-等無機還原物的干擾,可根據其測定的濃度,由理論需氧量計算出其需氧量,從而對已測的COD值加以校正。Fe2+和S2-的理論需氧量值分別為O.11g/g和O.47g/g。
對其它的干擾一般採用氨基磺酸去除,其加入量為10rag氨基磺酸/mg 對Cl-的干擾一般採用HgSO4去除,其加入量為0.4g HgS04/20ml水樣(這兒[Cl-]<2000mg/L)。
氯離子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在CODcr的實驗條件下(不加HgS04時),氯離子可以完全被氧化,經實驗證明,氯離子的含量和測得的CODcr值存在良好的線性關系,其斜率為0.226mgCOD/L/mg[Cl-]/L。這兒理論上的計算是一致的:
Cl-被完全氧化時,1mg Cl-相當於消耗0.226mg的氧(16/(2 x 35.5)=0.266)。從完全氧化昕需的時間來看,加熱10min就可以氧化99%,如不採用迴流加熱,單靠濃流酸放熱反應,其體系的溫度為106℃,20min後降為50℃,在這段時間內,氯離子的氧化率為53%。由此可見,在CODcr,的測定條件下,氯離子是很容易被氧化的。
從兩個半反應的標准電極電位看,氯離子應不被酸性重鉻酸鉀氧化;
但在CODcr的測定中,體系為強酸性介質,酸度大小直接影響重鉻酸鉀氧化的條件電極電位,而酸度大小卻與氯離子的條件電極電位無關。由前面所述可知,在測定CODcr時,體系中氧化劑的條件電極電位達1.55V,完全可使反應按以下方向進行。
氯離子在反應體系中可能與Ag2SO4或HgSO4發生反應:
由此可見,後者要較前者優先進行。為避免前一個反應的進行,往往在取來水樣分析時,第一步先加入HgS04,讓其絡合氯離子。
在氧化過程中,會出現如下反應:
盡管[HgCl4]2-的穩定常數很大,但難免仍有少量氯離子存在,馬上被酸性重鉻酸鉀所氧化。因此,我們即使採用HgSO4掩蔽氯離子的影響,仍會有少量的氯離子被氧化。另外,在實驗中也發現,按標准方法加HgS04掩蔽氯離子時所測的CODcr值與不加HgS04時測得的COD1值和O.226[C1-]的差值並不相等,即:
要使該式相等,要添加一個校正值。
式中COD1表示不加HgSO4時測得的COD值(為防止Ag2S04對氯離子的沉澱作用,在反應開始時不加Ag2SO4,待反應30min後,再加入Ag2SO4)。[Cl-]表示氯離子濃度,CODcr表示標准方法測得的COD值。
校正值 就是一小部分未絡合的氯離子所產生的COD值。可先採用已知濃度的NaCl溶液測出此校正值 。 在實際計算中,可從COD1、[Cl-]及 值計算出CODcr值。此法可省去使用劇毒品HgSO4的手續,其計算值與測定結果誤差在8%之內。
D. 工業大規模生產過程,如何消除溶液中氯離子要充分考慮運行成本。
工業大規模生產過程,消除溶液中氯離子的方法如下: 1,可以採用陰床,若是氯離子含量高的時,採用反滲透等膜法處理的話,會破壞反滲透膜的。 2,用三辛胺作萃取劑,用液-液萃取處理,三辛胺與水中Cl-離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轉移到有機相。再經高效絮凝處理。
3,在測定COD的時候,先稀釋至標準的氯離子范圍,然後再用硫酸汞隱蔽。 4,還可以可以用離子膜除去,使用這種方法時,只除氯離子是比較困難的,另外的離子如硫酸根也要去除的,還要看離子濃度,再定方案。 5,還可以經過陰離子樹脂我,用這個辦法還可以同時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 6,電滲析,反滲透……其他的方法多了,但是真正經濟的不多。 尤其不能選用離子交換樹脂,成本太高了。
如果含氯量比較高,可以考慮副產一些其他產品。 7,酸性重鉻酸鉀氧化性很強,可氧化大部分有機物,加入硫酸銀作催化劑時,直鏈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機物卻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揮發性直鏈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機物存在於蒸氣相,不能與氧化劑液體接觸,氧化不明顯。氯離子能被重鉻酸鹽氧化,並且能與硫酸銀作用產生沉澱,影響測定結果,故在迴流前向水樣中加入硫酸汞,使成為絡合物以消除干擾。氯離子含量高於1000mg/L的樣品應先作定量稀釋,使含量降低到1000mg/L以下,再行測定。
如將COD看作還原性物質的污染指標,則除氯離子之外的無機還原物質的耗氧全包括在內。如將COD看作有機物的污染指標的話,則需將無機還原物質的耗氧除去。對於Fe2+、S2-等無機還原物的干擾,可根據其測定的濃度,由理論需氧量計算出其需氧量,從而對已測的COD值加以校正。Fe2+和S2-的理論需氧量值分別為O.11g/g和O.47g/g。
對其它的干擾一般採用氨基磺酸去除,其加入量為10rag氨基磺酸/mg 對Cl-的干擾一般採用HgSO4去除,其加入量為0.4g HgS04/20ml水樣(這兒[Cl-]<2000mg/L)。
氯離子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在CODcr的實驗條件下(不加HgS04時),氯離子可以完全被氧化,經實驗證明,氯離子的含量和測得的CODcr值存在良好的線性關系,其斜率為0.226mgCOD/L/mg[Cl-]/L。這兒理論上的計算是一致的:
Cl-被完全氧化時,1mg Cl-相當於消耗0.226mg的氧(16/(2 x 35.5)=0.266)。從完全氧化昕需的時間來看,加熱10min就可以氧化99%,如不採用迴流加熱,單靠濃流酸放熱反應,其體系的溫度為106℃,20min後降為50℃,在這段時間內,氯離子的氧化率為53%。由此可見,在CODcr,的測定條件下,氯離子是很容易被氧化的。
從兩個半反應的標准電極電位看,氯離子應不被酸性重鉻酸鉀氧化;
但在CODcr的測定中,體系為強酸性介質,酸度大小直接影響重鉻酸鉀氧化的條件電極電位,而酸度大小卻與氯離子的條件電極電位無關。由前面所述可知,在測定CODcr時,體系中氧化劑的條件電極電位達1.55V,完全可使反應按以下方向進行。
氯離子在反應體系中可能與Ag2SO4或HgSO4發生反應:
由此可見,後者要較前者優先進行。為避免前一個反應的進行,往往在取來水樣分析時,第一步先加入HgS04,讓其絡合氯離子。
在氧化過程中,會出現如下反應:
盡管[HgCl4]2-的穩定常數很大,但難免仍有少量氯離子存在,馬上被酸性重鉻酸鉀所氧化。因此,我們即使採用HgSO4掩蔽氯離子的影響,仍會有少量的氯離子被氧化。另外,在實驗中也發現,按標准方法加HgS04掩蔽氯離子時所測的CODcr值與不加HgS04時測得的COD1值和O.226[C1-]的差值並不相等,即:
要使該式相等,要添加一個校正值。
式中COD1表示不加HgSO4時測得的COD值(為防止Ag2S04對氯離子的沉澱作用,在反應開始時不加Ag2SO4,待反應30min後,再加入Ag2SO4)。[Cl-]表示氯離子濃度,CODcr表示標准方法測得的COD值。
校正值 就是一小部分未絡合的氯離子所產生的COD值。可先採用已知濃度的NaCl溶液測出此校正值 。 在實際計算中,可從COD1、[Cl-]及 值計算出CODcr值。此法可省去使用劇毒葯品HgSO4的手續,其計算值與測定結果誤差在8%之內。
E. 為什麼鍋爐水中要去除離子
水壺經常燒開水,時間長了,上面會結垢,主要是水中的鈣,鎂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作用專形成沉積.鍋爐也是這樣屬.此外水中的氯離子等陰離子有一定的腐蝕性.除離子是為了防止鍋爐,管道結垢.
化學水處理,是通過陽床除去水中的陽離子,陰床除去陰離子.
F. 電廠化學陰床和混床再生所用的工業燒鹼有何要求是否有工業燒鹼的國家標准
反洗是將陽、陰、混床平時運行時經由上層樹脂的懸浮物反沖洗掉(假設運行時水流是自內上而下的),一般在容再生(陽床用鹽酸、陰床用氫氧化鈉、混床交替用鹽酸、氫氧化鈉)前需要將這些懸浮物沖洗去,防止影響使用酸、鹼的再生效率
G. 水質含氯及硫酸根離子比較高用什麼材質
工業大規模生產過程,消除溶液中氯離子的方法如下: 1,可以採用陰床,若是氯回離子含量高的時,答採用反滲透等膜法處理的話,會破壞反滲透膜的。 2,用三辛胺作萃取劑,用液-液萃取處理,三辛胺與水中Cl-離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轉移到有機相。
H. 反滲透膜能除氯離子嗎
氯離子是可以透過反滲透膜的,而且對於反滲透膜沒有影響。但是余氯
【余氯可分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與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種,以NHCl2較穩定,殺菌效果好),又叫結合性余氯;游離性余氯指水中的ClO-、HClO、Cl2等,殺菌速度快,殺菌力強,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總余氯即化合性余氯與游離性余氯之和】——網路
具有氧化性會對聚醯胺膜造成巨大影響,所以需要嚴格控制。
RO及NF進水中的游離氯要降到0.05ppm以下,才能達到聚醯胺復合膜的要求。
【除氯的預處理方法有兩種,粒狀活性炭吸附和使用還原性葯劑如亞硫酸鈉。在小系統(50-00gpm)中一般用活性碳過濾器,投資成本比較合理。推薦使用酸洗處理過的優質活性炭,去除硬度、金屬離子,細粉含量要非常低,否則會造成對膜的污染。新安裝的碳濾料一定要充分淋洗,直到碳粉被完全除去為止,一般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我們不能依靠5μm的保安過濾器來保護反滲透膜不受碳粉的污染。
碳過濾器的好處是可以除去會造成膜污染的有機物,對於所有進水的處理比添加葯劑更為可靠。但其缺點是碳會成為微生物的飼料,在碳過濾器中孳生細菌,其結果是造成反滲透膜的生物污染。
亞硫酸氫鈉(SBS)是較大型RO裝置選用的典型還原劑。
將固體偏亞硫酸氫鈉溶解在水中配製成溶液,商品偏亞硫酸氫鈉的純度為97.5-99%,乾燥儲存期6個月。BS
溶液在空氣中不穩定,會與氧氣發生反應,所以推薦2%的溶液的使用期為3-7天, 10%以下的溶液使用期為7-14天。從理論上講,1.47ppm的SBS(或0.70ppm偏亞硫酸氫鈉)能夠還原1.0ppm的氯。
設計時考慮到工業苦鹹水系統的安全系數,設定SBS的添加量為每1.0ppm氯1.8-3.0ppm。SBS的注入口要在膜元件的上游,設置距離要保證在進入膜元件有29秒的反應時間。推薦使用適當的在線攪拌裝置(靜態攪拌器)。
SBS脫氯反應:
Na2S2O5 (偏亞硫酸鈉)+ H2O =2 NaHSO3 (亞硫酸氫鈉) ·
NaHSO3 + HOCl =NaHSO4 (硫酸氫鈉) + HCl (鹽酸)·
NaHSO3 + Cl2 + H2O =NaHSO4 + 2 HCl
採用SBS脫氯的好處是在大系統中比碳過濾器的投資較少,反應副產物及殘余SBS易於被RO脫除。
SBS
脫氯的缺點是需要人工混合小體積的葯劑,在脫氯系統沒有設計足夠的監測控制儀器時增加了氯對膜的威脅,而且在少數情況下進水中存在硫還原菌(SBR),亞硫酸會成為細菌營養幫助細菌的繁殖。SBR通常在淺層井水厭氧環境下有發現,硫化氫(H2S)作為SBR的代謝產物會同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