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增值網連接方式的主要特徵
Ⅰ 物流EDI技術的特點是什麼
時力科技使用基於Intenet的EDI技術,用增值網進行網路傳輸、交易,並將EDI信息輸入傳統處專理系統的EDI用戶,轉向基於Internet的EDI系統,屬以取代昂貴的增值網EDI服務。利用了EDI如下的技術特點:
1)、單證格式化:EDI傳輸的是企業間格式化的數據,如:訂購單、報價單、發票、貨運單、裝箱單、報關單等,這些信息都具有固定的格式與行業通用性,像信件、公函就不屬於EDI的范疇了。
2)、報文標准化:EDI傳輸的保溫符合國際標准或者是行業標准,這是計算機能自動處理的前提條件。
3)、處理自動化:EDI信息傳遞的路徑是計算機到數據通信網路,再到商業夥伴的計算機,信息的最終用戶是計算機應用系統,它自動處理傳遞來的信息,因此,這種數據是機器—機器,應用到應用,無需人工干預。
4)、軟體結構化:EDI的功能軟體由五個模塊構成,分別是:報文生成與處理模塊、標准報文格式轉換模塊、通信模塊、內部介面模塊、用戶界面模塊。這五個模塊構成了EDI商業化軟體。
5)、運作規范化:EDI以報文的方式交換信息是有效、規范的電子憑證之一,EDI單證報文具有法律效力已被普遍接受。
Ⅱ EDI電子數據交換的特點
(1)EDI的使用抄對象是不同襲的組織之間,EDI傳輸的企業間的報文,是企業間信息交流的一種方式;
(2)EDI所傳送的資料是一般業務資料,如發票、訂單等,而不是指一般性的通知;
(3)EDI傳輸的報文是格式化的,是符合國際標準的,這是計算機能夠自動處理報文的基本前提;
(4)EDI使用的數據通信網路一般是增值網、專用網;
(5)數據傳輸由收送雙方的計算機系統直接傳送、交換資料,不需要人工介入操作;
(6)EDI與傳真或電子郵件的區別是:傳真與電子郵件,需要人工的閱讀判斷處理才能進入計算機系統。人工將資料重復輸入計算機系統中,既浪費人力資源,也容易發生錯誤,而EDI不需要再將有關資料人工重復輸入系統。
Ⅲ EDI的特點有哪些是什麼
電子數據交換(抄EDI)簡單地說就襲是企業的內部應用系統之間,通過計算機和公共信息網路,以電子化的方式傳遞商業文件的過程.
換言之,EDI就是供應商、零售商、製造商和客戶等在其各自的應用系統之間利用EDI技術,通過公共EDI網路,自動交換和處理商業單證的過程.
Ⅳ edi通信的主要方式有
EDI的通信環境(EDIME)由一個通信系統(EDIMS)和多個EDI用戶(EDIMG)組成,見圖2.6。EDI的開發、應用就是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實現的,它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點對點(PTP)方式
點對點方式即EDI按照約定的格式,通過通信網路進行信息的傳遞和終端處理,完成相互的業務交往。早期的EDI通信一般都採用此方式,但它有許多缺點,如當EDI用戶的貿易夥伴不再是幾個而是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時,這種方式很費時間,需要許多重復發送。同時這種通信方式是同步的,不適於跨國家、跨行業之間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這種點對點的方式在某些領域中仍舊有用,但會有所改進。新方法採用的是遠程非集中化控制的對等結構,利用基於終端開放型網路系統的遠程信息業務終端,用特定的應用程序將數據轉換成EDI報文,實現國際間的EDI報文互通。
增值網(VAN)方式
它是那些增值數據業務(VADS)公司,利用已有的計算機與通信網路設備,除完成一般的通信任務外,增加EDI的服務功能。VADS公司提供給EDI用戶的服務主要是租用信箱及協議轉換,後者對用戶是透明的。信箱的引入,實現了EDI通信的非同步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通信費用。另外,EDI報文在VADS公司自已的系統(即VAN中)中傳遞也是非同步的,即存儲轉發的。
VAN方式盡管有許多優點,但因為各增值網的EDI服務功能不盡相同,VAN系統並不能互通,從而限制了跨地區、跨行業的全球性應用。同時,此方法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即VAN只實現了計算機網路的下層,相當於OSI參考模型的下三層。而EDI通信往往發生在各種計算機的應用進程之間,這就決定了EDI應用進程與VAN的聯系相當鬆散,效率很低。
MHS方式
信息處理系統MHS是ISO和ITU-T聯合提出的有關國際間電子郵件服務系統的功能模型。它是建立OSI開放系統的網路平台上,適應多樣化的信息類型,並通過網路連接,具有快速、准確、安全、可靠等特點。它是以存儲轉發為基礎的、非實時的電子通信系統,非常適合作為EDI的傳輸系統。MHS為EDI創造一個完善的應用軟體平台,減少了EDI設計開發上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ITU-T X.435/F.435規定了EDI信息處理系統和通信服務,把EDI和MHS作為OSI應用層的正式業務。EDI與MHS互連,可將EDI報文直接放入MHS的電子信箱中,利用MHS的地址功能和文電傳輸服務功能,實現EDI報文的完善傳送。
Ⅳ EDI(電子數據交換)的特點有哪些
(1)EDI的使用對象是不同的組織之間,EDI傳輸的企業間的報文,是企業間信息交流版的權一種方式;(2)EDI所傳送的資料是一般業務資料,如發票、訂單等,而不是指一般性的通知;(3)EDI傳輸的報文是格式化的,是符合國際標準的,這是計算機能夠自動處理報文的基本前提;(4)EDI使用的數據通信網路一般是增值網、專用網;(5)數據傳輸由收送雙方的計算機系統直接傳送、交換資料,不需要人工介入操作;(6)EDI與傳真或電子郵件的區別是:傳真與電子郵件,需要人工的閱讀判斷處理才能進入計算機系統。
Ⅵ 目前,EDI採用的通信方式主要是
EDI的通信環境(EDIME)由一個EDI通信系統(EDIMS)和多個EDI用戶(EDIMG)組成,見圖2.6。EDI的開發、應用就是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實現的,它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點對點(PTP)方式
點對點方式即EDI按照約定的格式,通過通信網路進行信息的傳遞和終端處理,完成相互的業務交往。早期的EDI通信一般都採用此方式,但它有許多缺點,如當EDI用戶的貿易夥伴不再是幾個而是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時,這種方式很費時間,需要許多重復發送。同時這種通信方式是同步的,不適於跨國家、跨行業之間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這種點對點的方式在某些領域中仍舊有用,但會有所改進。新方法採用的是遠程非集中化控制的對等結構,利用基於終端開放型網路系統的遠程信息業務終端,用特定的應用程序將數據轉換成EDI報文,實現國際間的EDI報文互通。
增值網(VAN)方式
它是那些增值數據業務(VADS)公司,利用已有的計算機與通信網路設備,除完成一般的通信任務外,增加EDI的服務功能。VADS公司提供給EDI用戶的服務主要是租用信箱及協議轉換,後者對用戶是透明的。信箱的引入,實現了EDI通信的非同步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通信費用。另外,EDI報文在VADS公司自已的系統(即VAN中)中傳遞也是非同步的,即存儲轉發的。
VAN方式盡管有許多優點,但因為各增值網的EDI服務功能不盡相同,VAN系統並不能互通,從而限制了跨地區、跨行業的全球性應用。同時,此方法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即VAN只實現了計算機網路的下層,相當於OSI參考模型的下三層。而EDI通信往往發生在各種計算機的應用進程之間,這就決定了EDI應用進程與VAN的聯系相當鬆散,效率很低。
MHS方式
信息處理系統MHS是ISO和ITU-T聯合提出的有關國際間電子郵件服務系統的功能模型。它是建立OSI開放系統的網路平台上,適應多樣化的信息類型,並通過網路連接,具有快速、准確、安全、可靠等特點。它是以存儲轉發為基礎的、非實時的電子通信系統,非常適合作為EDI的傳輸系統。MHS為EDI創造一個完善的應用軟體平台,減少了EDI設計開發上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ITU-T X.435/F.435規定了EDI信息處理系統和通信服務,把EDI和MHS作為OSI應用層的正式業務。EDI與MHS互連,可將EDI報文直接放入MHS的電子信箱中,利用MHS的地址功能和文電傳輸服務功能,實現EDI報文的完善傳送。
Ⅶ EDI的特點
么是EDI
電子數據交換(EDI)簡單地說就是企業的內部應用系統之間,通過計算機和公共信息網路,以電子化的方式傳遞商業文件的過程。
換言之,EDI就是供應商、零售商、製造商和客戶等在其各自的應用系統之間利用EDI技術,通過公共EDI網路,自動交換和處理商業單證的過程。
EDI能為您解決什麼問題
節約時間和降低成本:由於單證在貿易夥伴之間的傳遞是完全自動,所以不再需要重復輸入、傳真和電話通知等重復性的工作。從而可以極大地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的降低運作成本,使溝通更快更准。
提高管理和服務質量的手段之一:將EDI技術與企業內部的倉儲管理系統、自動補貨系統、訂單處理系統等企業MIS系統集成使用之後,可以實現商業單證快速交換和自動處理,簡化采購程序、減低營運資金及存貨量、改善現金流動情況等。也使企業可以更快地對客戶的需求進行響應。
業務發展的需要:目前,許多國際和國內的大型製造商、零售企業、大公司等對於貿易夥伴都有使用EDI技術的需求。當這些企業評價一個新的貿易夥伴時,其是否具有EDI的能力是一個重要指標。某些國際著名的企業甚至會減少和取消給那些沒有EDI能力的供應商的訂單。因些,採用EDI是企業提高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EDI業務應用領域
商業貿易領域:在商業貿易領域,通過採用EDI技術,可以將不同製造商、供應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商業貿易之間各自的生產管理、物料需求、銷售管理、倉庫管理、商業POS系統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使這些企業大幅提高其經營效率,並創造出更高的利潤。
商貿EDI業務特別適用於那些具有一定規模的、具有良好計算機管理基礎的製造商、採用商業POS系統的批發商和零售商、為國際著名廠商提供產品的供應商。
運輸業領域:在運輸行業,通過採用集裝箱運輸電子數據交換業務,可以將船運、空運、陸路運輸、外輪代理公司、港口碼頭、倉庫、保險公司等企業之間各自的應用系統聯系在一起,從而解決傳統單證傳輸過程中的處理時間長、效率低下等問題。可以有效提高貨物運輸能力,實現物流控制電子化。從而實現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進一步促進深圳市港口集裝箱運輸事業的發展。
通關自動化:在外貿領域,通過採用EDI技術,可以將海關、商檢、衛檢等口岸監管部門與外貿公司、來料加工企業、報關公司等相關部門和企業緊密地聯系起來,從而可以避免企業多次往返多個外貿管理部門進行申報、審批等。大大簡化進出口貿易程序,提高貨物通關的速度。最終起到改善經營投資環境,加強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的目的。
其他領域:稅務、銀行、保險等貿易鏈路等多個環節之中,EDI技術同樣也有著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通過EDI和電子商務技術(ECS),可以實現電子報稅、電子資金劃撥(EFT)等多種應用。
EDI的技術特點
EDI最大的技術特點主要體現在如下:
EDI單證是通過專用的EDI增值網路進行交換的。由於EDI單證大多是具有一定商業價值的商業單證,通過有專門機構管理的EDI增值網路進行交換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這一點是目前Internet技術還不能解決的問題。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EDI技術也在與包括Internet技術在內的其他先進技術不斷融合,為用戶提供更靈活、多樣、簡便的使用方式,使其自身擁有更廣闊的電子商務服務領域。
不論用戶內部MIS系統的應用程序和數據格式有何不同,在通過EDI增值網路進行交換之前,都採用一種叫做「翻譯器」的軟體將不同的數據格式翻譯成為了符合國際標準的EDI格式。正是這種方法,使得在不同用戶的不同應用系統之間自動交換數據成為可能。
Ⅷ 什麼是EDI直接EDI和間接EDI的特點是什麼
EDI,全稱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譯名:電子數據交換。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專ISO)推出使用的國際標准,是指一種屬為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按照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消息報文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方法,也是計算機可識別的商業語言。例如,國際貿易中的采購訂單、裝箱單、提貨單等數據的交換。
直接EDI和間接EDI的特點:
1、EDI的使用對象是不同的組織之間,EDI傳輸的企業間的報文,是企業間信息交流的一種方式;
2、EDI所傳送的資料是一般業務資料,如發票、訂單等,而不是指一般性的通知;
3、EDI傳輸的報文是格式化的,是符合國際標準的,這是計算機能夠自動處理報文的基本前提;
4、EDI使用的數據通信網路一般是增值網、專用網;
5、數據傳輸由收送雙方的計算機系統直接傳送、交換資料,不需要人工介入操作;
6、EDI與傳真或電子郵件的區別是:傳真與電子郵件,需要人工的閱讀判斷處理才能進入計算機系統。
Ⅸ 什麼是EDI直接EDI和間接EDI的特點是什麼
EDI,全稱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譯名:電抄子數據交換。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推出使用的國際標准,是指一種為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按照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消息報文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方法,也是計算機可識別的商業語言。例如,國際貿易中的采購訂單、裝箱單、提貨單等數據的交換。
直接EDI和間接EDI的特點:
1、EDI的使用對象是不同的組織之間,EDI傳輸的企業間的報文,是企業間信息交流的一種方式;
2、EDI所傳送的資料是一般業務資料,如發票、訂單等,而不是指一般性的通知;
3、EDI傳輸的報文是格式化的,是符合國際標準的,這是計算機能夠自動處理報文的基本前提;
4、EDI使用的數據通信網路一般是增值網、專用網;
5、數據傳輸由收送雙方的計算機系統直接傳送、交換資料,不需要人工介入操作;
6、EDI與傳真或電子郵件的區別是:傳真與電子郵件,需要人工的閱讀判斷處理才能進入計算機系統。
Ⅹ EDI的工作方式是怎樣的
EDI的通信環境(EDIME)由一個EDI通信系統(EDIMS)和多個EDI用戶(EDIMG)組成,見圖2.6。EDI的開發、應用就是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實現的,它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點對點(PTP)方式
點對點方式即EDI按照約定的格式,通過通信網路進行信息的傳遞和終端處理,完成相互的業務交往。早期的EDI通信一般都採用此方式,但它有許多缺點,如當EDI用戶的貿易夥伴不再是幾個而是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時,這種方式很費時間,需要許多重復發送。同時這種通信方式是同步的,不適於跨國家、跨行業之間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這種點對點的方式在某些領域中仍舊有用,但會有所改進。新方法採用的是遠程非集中化控制的對等結構,利用基於終端開放型網路系統的遠程信息業務終端,用特定的應用程序將數據轉換成EDI報文,實現國際間的EDI報文互通。
增值網(VAN)方式
它是那些增值數據業務(VADS)公司,利用已有的計算機與通信網路設備,除完成一般的通信任務外,增加EDI的服務功能。VADS公司提供給EDI用戶的服務主要是租用信箱及協議轉換,後者對用戶是透明的。信箱的引入,實現了EDI通信的非同步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通信費用。另外,EDI報文在VADS公司自已的系統(即VAN中)中傳遞也是非同步的,即存儲轉發的。
VAN方式盡管有許多優點,但因為各增值網的EDI服務功能不盡相同,VAN系統並不能互通,從而限制了跨地區、跨行業的全球性應用。同時,此方法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即VAN只實現了計算機網路的下層,相當於OSI參考模型的下三層。而EDI通信往往發生在各種計算機的應用進程之間,這就決定了EDI應用進程與VAN的聯系相當鬆散,效率很低。
MHS方式
信息處理系統MHS是ISO和ITU-T聯合提出的有關國際間電子郵件服務系統的功能模型。它是建立OSI開放系統的網路平台上,適應多樣化的信息類型,並通過網路連接,具有快速、准確、安全、可靠等特點。它是以存儲轉發為基礎的、非實時的電子通信系統,非常適合作為EDI的傳輸系統。MHS為EDI創造一個完善的應用軟體平台,減少了EDI設計開發上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ITU-T X.435/F.435規定了EDI信息處理系統和通信服務,把EDI和MHS作為OSI應用層的正式業務。EDI與MHS互連,可將EDI報文直接放入MHS的電子信箱中,利用MHS的地址功能和文電傳輸服務功能,實現EDI報文的完善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