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回收率增加透水率下降
㈠ 反滲透系統中回收率指的是什麼過高回收率會對膜分離產生哪些影響
反滲透或納濾系統回收率是指反滲透裝置在實際使用時總的回收率,回收率受給水水質、膜元件的數量及排列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型反滲透裝置由於膜元件的數量少、給水流程短,因而系統回收率普遍偏低。而工業用大型反滲透裝置由於膜元件的數量多、給水流程長,所以實際系統回收率一般均在75%以上,有時甚至可以達到90%。
在某些情況下對於小型反滲透裝置也要求較高的系統回收率,以免造成水資源的浪費,此時在設計反滲透裝置時就需要釆取一些不同的對策。最常見的對策是釆用濃水部分循環,即反滲透裝置的濃水只排放一部分,其餘部分循環進入給水泵入口,此時既可保證膜元件表面維持一定的橫向流速,又可以達到用戶所需要的系統回收率。膜分離會產生降低系統造價,但是過高的回收率又會降低膜的出水水質、增加膜的濃差極化度。通過試驗確定出單支膜的最佳回收率為20%。
㈡ 反滲透的回收率升高影響產水量
格瑞水務為您解答:
反滲透設備中回收率是肯定影響產水量回的回收率=純水流量/進水流量
這可以從純答水和廢水流量計讀數上計算1.您應該首先了解回收率對反滲透膜壽命的影響才對,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按照膜生產廠家的回收率指標去應用,這是把雙刃劍,你想回收率高,必然大大縮短膜的使用壽命,目前狀況是單膜系統通常設置為百分之25的回收率,單級兩段為百分之50,以此類推,但膜廠家的要求通常都在百分之20以下,2.進水水質也是影響產水量和回收率的重要因素,水質條件差的在設計時要適當降低回收率3.膜的工作壓力必須嚴格參照膜廠家的規定,壓力設置較低會造成產水量下降,而且脫鹽率也下降,壓力設置過高會破壞膜結構,影響壽命
㈢ ro反滲透,造成回收率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1.濃水調節閥未調好,2.反滲透膜污染,堵了,需清洗!可詢濟南因科盛華。
㈣ 反滲透回收率的隱患
在某些情況下,對於小型反滲透裝置也要求較高的系統回收率,以免造成水資源的版浪費,此時在設計權反滲透裝置時就需要採取一些不同的對策,最常見的方法是採用濃水部分循環,即反滲透裝置的濃水只排放一部分,其餘部分循環進入給水泵入口,此時既可保證膜元件表面維持一定的橫向流速,又可以達到用戶所需要的系統回收率,但切不可通過直接調整給水/濃水進出口閥門來提高系統回收率,如果這樣操作,就會造成膜元件的污染速度加快,導致嚴重後果。
系統回收率越高則消耗的水量越少,但回收率過高會發生以下問題。
①產品水的脫鹽率下降。
②可能發生微溶鹽的沉澱。
③濃水的滲透壓過高,元件的產水量降低。
㈤ 總硬度對反滲透水處理回收率的影響
<p>水總硬度是指水復中Ca2+、Mg2+的總量,通常制是以離子形式存在。</p>
<p>當水通過反滲透膜元件時,純凈的水會通過半透膜,而水中的鈣鎂離子就會被截留在濃水一端,一部分會隨著濃水的排放而沖走,一部分會滯留在半透膜的表面上,時間一長正如上述同仁所說,鈣鎂離子的濃度逐漸達到了「朗格里爾結垢指數」後會以固體或膠體形式析出,例如碳酸鈣、碳酸鎂等。</p>
<p>這種「水垢」會將反滲透的半透膜膜孔堵住,從而影響反滲透膜好水的通透,造成回收率下降、產品水水質下降。</p>
<p>下圖就是源水中總硬度過大,而沒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所導致的結垢。</p>
<p>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p>
<p></p>
㈥ 關於反滲透回收率的問題
對於抄不同的水質,單襲支膜元件的回收率是不同的。苦鹹水(自來水)18%左右,廢水12%,海水12%,地表水15%。一般串聯在一起的膜元件越多,回收率就越高。串聯在一起的膜元件總的回收率不能按每隻膜元件的回收率乘以支數來計算。具體的計算方法Y=1-[(1-y1)(1-y2)....(1-yn)]=1-∏(1-yi) yi元件i回收率 ,具體見2011年陶氏手冊195頁。沒有陶氏手冊,網路文庫搜
㈦ 影響反滲透回收率的因素有哪些,分別說明。
影響反抄滲透回收率的因素有以下幾種:
1.壓力,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壓力越大回收率越高,因為壓力增加會導致產水量增加,在廢水量不變的前提下,產水量增加,回收率也會隨之增加
2.溫度,在壓力,廢水比不變的條件下,溫度增加產水量也會隨之增加,因此,回收率也會隨之增加
3.原水濃度,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原水濃度增加,回收率將會降低,原因是因為原水濃度增加產水量會降低,所以也會導致回收率降低
㈧ 一級二級RO反滲透設備為什麼剛換過水位還是逐漸下降
反滲透系統的故障分析
反滲透系統中最常見的問題是脫鹽率的下降和產品水量的降低,如果二者或其中之一緩慢地降低,則可能是污垢或水垢產生的常見現象,可以通過適當的清洗來解決問題;而突然或快速的性能下降,則表明處理系統出了問題或操作失當。發生了問題,需要盡早解決,延誤時機會導致反滲透膜無法恢復原有的性能。
及時發現問題的先決條件是保存相應的記錄。當發現系統脫鹽率和產水量下降時,首先應該校正儀表,以避免因儀表原因而誤判。這些儀表包括電導率表、流量表、壓力表、溫度表等。其次,要對記錄的運行數據進行「標准化」。因溫度、進水TDS、回收率、使用年限和水通量等發生變化,都會引起脫鹽率和產水量的變化。通過計算得到標准化的產水量和脫鹽率,然後與初始的運行數據進行比較,確認系統有無故障。
反滲透系統的故障現象主要有三類:透水量減少、鹽透過率增大(脫鹽率下降)以及壓降增大,但造成這些故障的原因很多,應盡量從這些故障現象中找出問題的實質,從而盡快實施檢修和維持等對策。
故障分析項目與對策見表4—3。
可能之原因 現象 確認項目 對策
產水量 鹽透過率 壓降
膜性能下降 增加 下降 下降 運行時間、進水溫度、水質 清洗、更換
滲漏 增加 下降 下降 振動、背壓或沖擊 清洗、更換
O型圈泄漏 增加 下降 下降 振動、沖擊、變質或老化 O型圈更換
濃水密封圈泄漏 下降 下降 下降 變質老化、容器黏著 更換密封圈、合適尺寸
中心管損壞 增加 下降 下降 過大的壓差、高溫 更換膜元件
變形 下降 下降 增加 過大的壓差、高溫 更換膜元件
膜表面污染(懸濁顆粒) 下降 下降 增加 前處理狀況、原水水質 化學清洗
膜表面污染(結垢) 下降 下降 增加 前處理狀況、原水水質 化學清洗
膜表面污染(有機物、油脂) 下降 下降 增加 前處理狀況、原水水質 化學清洗
溫度變化
高 增加 下降 下降 季節變化、泵效率 調整壓力、冷卻降溫
低 下降 持平 增加 季節變化、加熱器 調整壓力、加熱器
壓力變化
高 增加 增加 下降 泵、閥門 調整壓力
低 下降 下降 增加 泵、閥門、過濾器 調整壓力
濃水量的變化 過大 持平 持平 增加 進水量、閥門 調整進水量
過小 下降 下降 下降 進水量、閥門、壓差 調整進水量
PH值過高或過低(膜性能下降) 增加 下降 下降 PH值控制 調整PH值
濃度 高 下降 下降 下降 水質確認 調整壓力
低 增加 增加 增加 水質確認 調整壓力
過量的難溶性物質 下降 下降 增加 原水水質、回收率、PH值 調整預處理後調整壓力、回收率
氧化劑(如CL2、H2O2)的存在 增加 增加 下降 原水水質、化學葯劑泵 化學葯劑添加條件
㈨ 一級反滲透產水回收率低的原因
你看下是不是膜堵了,還有濃淡水比例是可以調節的,7:3,6:4都可以的。
㈩ 反滲透回收率的解釋
回收率是指與原水流量相關的透出水流量.
舉例:
10(m3/h)透出水回與在原水流量13.3(m3/h)時75%回收答率相對應,
回收率(R)=10(m3/h)×100(%)/13.3(m3/h)=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