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壓過濾舉例
① 減壓過濾操作的過程
過程
1、安裝儀器,檢查布氏漏斗與抽濾瓶之間連接是否緊密,抽氣泵連介面版是否漏氣;
2、修剪濾權紙,使其略小於布氏漏斗,但要把所有的孔都覆蓋住,並滴加蒸餾水使濾紙與漏斗連接緊密;
3、打開抽氣泵開關,倒入固液混合物,開始抽濾。
4、過濾完之後,先抽掉抽濾瓶接管,後關抽氣泵。
5、盡量使要過濾的物質處在布氏漏斗中央,防止其未經過濾,直接通過漏斗和濾紙之間的縫隙流下。
(1)減壓過濾舉例擴展閱讀
實驗材料選擇:
漏斗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要過濾的沉澱的量或析出固體的量,而不是看液體的體積。沉澱量或固體量較多,則所選用的漏斗就大,反之亦然。漏斗的圓錐角應為60°。
管徑粗細適宜,太粗難以保持水柱,太細則水流速度慢,過濾需要的時間過長。管徑末端應稍微傾斜。
濾紙的選擇依據所做的實驗來定。濾紙分定性濾紙和定量濾紙。定性濾紙在過濾操作中主要用於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定量濾紙主要用於物質的定量分析。
在中學實驗中,過濾操作常用於定性實驗,所以大多用定性濾紙。選好的濾紙放入漏斗後,紙的邊緣要比漏斗邊緣低5毫米左右為宜。
② 減壓過濾
減壓過濾(抽抄氣過濾):用安裝在抽濾瓶上鋪有濾紙的布氏漏斗或玻璃砂芯漏斗過濾,吸濾瓶支管與抽氣裝置連接,過濾在減低的壓力下進行,濾液在內外壓差作用下透過濾紙或砂芯流下,實現分離。此外二著在過濾對象和速度上也不一樣。 追問: 那麼二者在過濾對象上有何區別呢??? 回答: 減壓過濾:不宜過濾膠狀沉澱和顆粒太小的沉澱,因為膠狀沉澱易穿透濾紙,顆粒太小的沉澱易在濾紙上形成一層密實的沉澱,溶液不易透過常壓過濾:普遍適用,根據沉澱性質選擇濾紙,一般粗大晶形沉澱用中速濾紙,細晶或無定性沉澱選用慢速濾紙,沉澱為膠體狀時應用快速濾紙。唐淵鈴 的感言: Thank you!!!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③ 減壓過濾與常壓過濾有何區別
減壓過濾(抽氣過濾):用安裝在抽濾瓶上鋪有濾紙的布氏漏斗或玻璃版砂芯漏斗權過濾,吸濾瓶支管與抽氣裝置連接,過濾在減低的壓力下進行,濾液在內外壓差作用下透過濾紙或砂芯流下,實現分離.此外二著在過濾對象和速度上也不一樣.
減壓過濾:不宜過濾膠狀沉澱和顆粒太小的沉澱,因為膠狀沉澱易穿透濾紙,顆粒太小的沉澱易在濾紙上形成一層密實的沉澱,溶液不易透過
常壓過濾:普遍適用,根據沉澱性質選擇濾紙,一般粗大晶形沉澱用中速濾紙,細晶或無定性沉澱選用慢速濾紙,沉澱為膠體狀時應用快速濾紙.
④ 高中化學 為解壓過濾舉幾個例子,最好有解釋
第一個我看來不太懂你的意思,其源實很多都可以減壓過濾的,特別是在強調得到乾燥固體和速率方面,優先選擇減壓過濾
第二個因為丙酮是有機物,不溶於水,所以在上升的過程中不會留在底部,同時由於兩種離子在其中的溶解度不同,所以可以將其分離
第三個根據物質的特性來,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影響大,所以選擇冷卻結晶,而氯化鈉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所以選擇蒸發結晶,在結晶過程中,如果先蒸發結晶,那麼在溫度很高時,硝酸鉀依然在溶液中,而氯化鈉由於水的蒸發析出,如果先用冷卻結晶那麼在降溫時由於氯化鈉已飽和,會導致一部分氯化鈉一起析出影響純度,所以先用蒸發結晶,希望能幫到你。
⑤ 減壓過濾的優點
減壓過濾(抽氣過濾):用安裝在抽濾瓶上鋪有濾紙的布氏漏斗或玻璃砂芯漏斗過內濾,吸濾瓶支管與抽氣裝置容連接,過濾在減低的壓力下進行,濾液在內外壓差作用下透過濾紙或砂芯流下,實現分離。此外二著在過濾對象和速度上也不一樣。 追問: 那麼二者在過濾對象上有何區別呢??? 回答: 減壓過濾:不宜過濾膠狀沉澱和顆粒太小的沉澱,因為膠狀沉澱易穿透濾紙,顆粒太小的沉澱易在濾紙上形成一層密實的沉澱,溶液不易透過常壓過濾:普遍適用,根據沉澱性質選擇濾紙,一般粗大晶形沉澱用中速濾紙,細晶或無定性沉澱選用慢速濾紙,沉澱為膠體狀時應用快速濾紙。
⑥ 減壓過濾原理
常壓過濾原理:來濾紙的孔道大源小阻止大顆粒的粒子通過,而小的粒子/分子/離子藉助重力通過濾紙.
減壓過濾原理:濾紙的孔道大小阻止大顆粒的粒子通過,而小的粒子/分子/離子藉助壓力差(真空泵產生)和重力(可以忽略)通過濾紙.
減壓過濾裝置包括:真空泵/緩沖瓶、抽濾瓶、布氏漏斗、濾紙.
⑦ 什麼是減壓過濾具體的裝置和過程
減壓過濾也抄就是抽濾,利用抽氣泵使襲抽濾瓶中的壓強降低,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
裝置:布式漏斗,抽濾瓶,膠管,抽氣泵,濾紙
過程:
1、安裝儀器,檢查布式漏斗與抽濾瓶之間連接是否緊密,抽氣泵連介面是否漏氣;
2、修剪濾紙,使其略小於布式漏斗,但要把所有的孔都覆蓋住,並滴加蒸餾水使濾紙與漏斗連接緊密;
3、將固液混合物轉移到濾紙上;
4、打開抽氣泵開關,開始抽濾。
⑧ 減壓過濾的步驟
(1)剪濾紙 將濾紙經兩次或三次對折,讓尖端與漏斗圓心重合,以漏斗內徑為標准,作記號。沿記號將濾紙剪成扇形,打開濾紙,如不圓,稍作修剪。放入漏斗,試大小是否合適。如濾紙稍大於漏斗內徑,則剪小些,使濾紙比漏斗內徑略小,但又能把全部瓷孔蓋住。如濾紙大了,濾紙的邊緣不能緊貼漏斗而產生縫隙,過濾時沉澱穿過縫隙,造成沉澱與溶液不能分離;空氣穿過縫隙,吸濾瓶內不能產生負壓,使過濾速度慢,沉澱抽不幹。若濾紙小了,不能蓋住所有的瓷孔,則不能過濾。因此剪一張合適的濾紙是減壓過濾成功的關鍵。
(2)貼緊濾紙 用少量水潤濕,用干凈的手或玻棒輕壓濾紙除去縫隙,使濾紙貼在漏鬥上。將漏斗放入吸濾瓶內,塞緊塞子。注意漏斗頸的尖端在支管的對面。打開開關,接上橡皮管, 濾紙便緊貼在漏斗底部。如有縫隙,一定要除去。
(3)過濾 過濾時一般先溶液,後轉移沉澱或晶體,使過濾速度加快。轉移溶液時,用玻棒引導,倒入溶液的量不要超過漏斗總容量的2/3。先用玻棒將晶體轉移至燒杯底部,再盡量轉移到漏斗。如轉移不幹凈,可加入少量濾瓶中的濾液,一邊攪動,一邊傾倒,讓濾液帶出晶體。繼續抽吸直至晶體乾燥,可用干凈,乾燥的瓶塞壓晶體,加速其乾燥,但不要忘了取下瓶塞上的晶體。
(4)轉移晶體
取出晶體時,用玻棒掀起濾紙的一角,用手取下濾紙,連同晶體放在稱量紙上,或倒置漏斗,手握空拳使漏斗頸在拳內,用嘴吹下。用玻棒取下濾紙上的晶體,但要避免刮下紙屑。檢查漏斗,如漏斗內有晶體,則盡量轉移出。
如盛放晶體的稱量紙有點濕,則用濾紙壓在上面吸干,或轉移到兩張濾紙中間壓干。如稱量紙很濕,則重新過濾,抽吸乾燥。
(5)轉移濾液
將支管朝上,從瓶口倒出濾液,如支管朝下或在水平位置,則轉移濾液時,部分濾液會從支管處流出而損失。注意 :支管只用於連接橡皮管,不是溶液出口。
(6) 晶體的洗滌
若要洗滌晶體,則在晶體抽吸乾燥後,拔掉橡皮管,加入洗滌液潤濕晶體,再微接真空泵橡皮管,讓洗滌液慢慢透過全部晶體。最後接上橡皮管抽吸乾燥。如需洗滌多次,則重復以上操作,洗至達到要求為止。
(7)具有強酸性、強鹼性或強氧化性溶液的過濾 這些溶液會與濾紙作用,而使濾紙破壞。若過濾後只需要留有溶液,則可用石棉纖維代替濾紙。將石棉纖維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攪勻,然後傾入布氏漏斗內,減壓,使它緊貼在漏斗底部。過濾前要檢查是否有小孔,如有則在小孔上補鋪一些石棉纖維,直至無小孔為止。石棉纖維要鋪得均勻,不能太厚。過濾操作同減壓過濾。過濾後,沉澱和石棉纖維混在一起,只能棄去。
若過濾後要留用的是沉澱,則用玻璃濾器代替布氏漏斗(強鹼不適用)。過濾操作同減壓過濾。
(8)熱過濾 當需要除去熱、濃溶液中的不溶性雜質,而又不能讓溶質析出時,一般採用熱過濾。過濾前把布氏漏斗放在水浴中預熱,使熱溶液在趁熱過濾時,不致於因冷卻而在漏斗中析出溶質。
⑨ 減壓過濾常用的儀器
(1)①減壓過濾所用儀器為A為布氏漏斗、B為吸濾瓶、C為安全瓶、抽氣泵,
故答案為:布專氏漏斗;屬吸濾瓶;
②根據減壓過濾裝置特點:布氏漏斗頸的斜口要遠離且面向吸濾瓶的抽氣嘴,並且安全瓶中的導氣管是短進長出,所以圖中錯誤為:布氏漏斗頸口斜面應與吸濾瓶的支管口相對;安全瓶的長管和短管連接順序錯誤,
故答案為:布氏漏斗頸口斜面應與吸濾瓶的支管口相對;安全瓶的長管和短管連接順序錯誤.
(2)①高錳酸鉀本身有顏色,滴定亞鐵離子不需要指示劑,當滴加最後一滴溶液後,溶液變成紫紅色,30S內不褪色,說明達到滴定終點,亞鐵離子具有還原性,高錳酸根離子具有氧化性,兩者反應為5Fe 2+ +MnO 4 - +8H + =5Fe 3+ +Mn 2+ +4H 2 O,
故答案為:加入最後一滴KMnO 4 溶液紫紅色不褪,且半分鍾內不褪色;5Fe 2+ +MnO 4 - +8H + =5Fe 3+ +Mn 2+ +4H 2 O;
②滴定操作中需要使用滴定管和錐形瓶,即B、A正確,
故答案為: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