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凈水方式 » 離子交換色素可用於分離

離子交換色素可用於分離

發布時間: 2021-01-01 01:12:08

❶ 請問HPLC是做什麼的原理操作方法

HPLC是高效液相色譜,英文全稱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該方法在化學、醫學、工業、農學、商檢和法檢等學科領域中被用來做重要的分離分析技術。

用途:高效液相色譜更適宜於分離、分析高沸點、熱穩定性差、有生理活性及相對分子量比較大的物質,因而廣泛應用於核酸、肽類、內酯、稠環芳烴、高聚物、葯物、人體代謝產物、表面活性劑,抗氧化劑、殺蟲劑、除莠劑的分析等物質的分析。

原理:高效液相色譜以液體為流動相,採用高壓輸液系統,將具有不同極性的單一溶劑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劑、緩沖液等流動相泵入裝有固定相的色譜柱,在柱內各成分被分離後,進入檢測器進行檢測,從而實現對試樣的分析和分離。

操作方法:如下圖所示,溶劑貯器中的流動相被泵吸入,經梯度控制器按一定的梯度進行混合然後輸出,經測其壓力和流量,導入進樣閥(器)經保護柱、分離柱後到檢測器檢測,由數據處理設備處理數據或記錄儀記錄色譜圖,餾分收集器收集餾分,廢液瓶收集廢液。

(1)離子交換色素可用於分離擴展閱讀:

液相色譜法開始階段是用大直徑的玻璃管柱在室溫和常壓下用液位差輸送流動相,稱為經典液相色譜法,此方法柱效低、時間長(常有幾個小時)。高效液相色譜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經典液相色譜法的基礎上,於60年代後期引入了氣相色譜理論而迅速發展起來的。

HPLC根據固定相和流動相的成分分為正相色譜和反向色譜。

正相色譜法

採用極性固定相(如聚乙二醇、氨基與腈基鍵合相);流動相為相對非極性的疏水性溶劑(烷烴類如正已烷、環已烷),常加入乙醇、異丙醇、四氫呋喃、三氯甲烷等以調節組分的保留時間。常用於分離中等極性和極性較強的化合物(如酚類、胺類、羰基類及氨基酸類等)。

反相色譜法

一般用非極性固定相(如C18、C8);流動相為水或緩沖液,常加入甲醇、乙腈、異丙醇、丙酮、四氫呋喃等與水互溶的有機溶劑以調節保留時間。適用於分離非極性和極性較弱的化合物。RPC在現代液相色譜中應用最為廣泛,據統計,它占整個HPLC應用的80%左右。

參考資料:網路-高效液相色譜

❷ 離子交換樹脂是危險廢物嗎

不是。離子交換樹脂是帶有官能團(有交換離子的活性基團)、具有網狀結構、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是球形顆粒物。離子交換樹脂的全名稱由分類名稱、骨架(或基因)名稱、基本名稱組成。

孔隙結構分凝膠型和大孔型兩種,凡具有物理孔結構的稱大孔型樹脂,在全名稱前加「大孔」。分類屬酸性的應在名稱前加「陽」,分類屬鹼性的,在名稱前加「陰」。如:大孔強酸性苯乙烯系陽離子交換樹脂。

(2)離子交換色素可用於分離擴展閱讀:

離子交換樹脂的組成:

離子交換樹脂的基體,製造原料主要有苯乙烯和丙烯酸(酯)兩大類,它們分別與交聯劑二乙烯苯產生聚合反應,形成具有長分子主鏈及交聯橫鏈的網路骨架結構的聚合物。苯乙烯系樹脂是先使用的,丙烯酸系樹脂則用得較後。這兩類樹脂的吸附性能都很好,但有不同特點。

丙烯酸系樹脂能交換吸附大多數離子型色素,脫色容量大,而且吸附物較易洗脫,便於再生,在糖廠中可用作主要的脫色樹脂。苯乙烯系樹脂擅長吸附芳香族物質,善於吸附糖汁中的多酚類色素(包括帶負電的或不帶電的);

但在再生時較難洗脫。因此,糖液先用丙烯酸樹脂進行粗脫色,再用苯乙烯樹脂進行精脫色,可充分發揮兩者的長處。

❸ 求生物化學名詞解釋

1.核小體(nucleosome):用於包裝染色質的結構單位,是由DNA鏈纏繞一個組蛋白核構成的。
2.DNA變性(DNAdenaturation)在理化因子的作用下,DNA雙螺旋的兩條互補鏈鬆散而成為單鏈,從而導致DNA的理化性質及生物學性質發生改變,這種現象稱DNA的變性。
3.DNA復性:變性的DNA在適當的條件下又可使兩條分開的鏈重新締合成為雙螺旋結構的過程。
4.熔解溫度(melting
temperature,Tm):在DNA熱變性中,紫外吸收增加的中點值所對應的溫度。或稱熱解鏈溫度。
5.增色效應hyperchromic
effect:
當DNA變性後,對260nm處紫外光光吸收度增加的現象。
6.減色效應(hypochromic
effect):隨著核酸復性,紫外吸收降低的現象。
7.核酸內切酶(exonuclease):
核糖核酸酶和脫氧核糖核酸酶中能夠水解核酸分子內磷酸二酯鍵的酶。
8.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從核酸鏈的一端逐個水解核甘酸的酶。
9.限制性內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一種在特殊核甘酸序列處水解雙鏈DNA的內切酶。Ⅰ型限制性內切酶既能催化宿主DNA的甲基化,又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而Ⅱ型限制性內切酶只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
10.重組DNA技術(recombination
DNA
technology):也稱之為基因工程(genomic
engineering).利用限制性內切酶和載體,按照預先設計的要求,將一種生物的某種目的基因和載體DNA重組後轉入另一生物細胞中進行復制、轉錄和表達的技術。
11.基因(gene):泛指被轉錄的一個DNA片段。在某些情況下,基因常用來指編碼一個功能蛋白或DNA分子的DNA片段。
12.新陳代謝:生物體與外界環境不斷進行的物質和能量交換過程。
13.巴斯德效應(Pasteur
effect):氧存在下,酵解速度放慢的現象。
14.糖醛酸途徑(glucuronate
pathway):從葡萄糖-6-磷酸或葡萄糖-1-磷酸開始,經UDP-葡萄糖醛酸生成葡萄糖醛酸和抗壞血酸的途徑。但只有在植物和那些可以合成抗壞血酸的動物體內,才可以通過該途徑合成維生素C。
15.呼吸電子傳遞鏈/(氧化)呼吸鏈:需氧細胞內代謝物被脫氫酶脫氫,經一系列電子傳遞體(遞氫體+遞電子體)傳遞作用,最終將質子和電子傳遞給被激活的氧原子,從而生成H2O,並放出能量的全過程
16.酮體(acetone
body):在肝臟中由乙醯CoA合成的燃料分子(β-羥基丁酸,乙醯乙酸和丙酮)。在飢餓期間酮體是包括腦在內的許多組織的燃料,酮體過多會導致中毒。
17.生物固氮作用(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大氣中的氮被原還為氨的過程。生物固氮只發生在少數的細菌和藻類中。
18.尿素循環(urea
cycle):是一個由4步酶促反應組成的,可以將來自氨和天冬氨酸的氮轉化為尿素的循環。此循環是發生在脊椎動物的肝臟中的一個代謝循環。
19.脫氨(deamination):在酶的催化下從生物分子(氨基酸或核苷酸)中除去氨基的過程。
20.氧化脫氨(oxidative
deamination):α-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脫氨生成相應的α-酮酸的過程。氧化脫氨實際上包括氧化和脫氨兩個步驟。(脫氨和水解)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