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濾 漏斗玻璃棒(2) H
2 SO
4 、CuSO
4 、ZnSO
4 (3) Zn + H
2 SO
4 ="==" ZnSO
4 + H
2 ↑(4)A、C
㈡ 怎麼由氧化銅制海綿銅
要便宜嘛,用工業鹽酸溶解氧化銅,過濾後,再用廢鐵置換銅,就得到海綿銅了,然後鹽酸洗掉剩餘鐵屑,清水沖洗後就行
㈢ 硫酸銅的生產方法
廢銅包括金屬銅廢屑及雜銅廢屑,雜銅則是銅含量不到90%的銅合金。
1.1廢銅原料與濃硫酸作用生產硫酸銅
Cu+2H2SO4=CuSO4+SO2↑+2H2O
但此反應很少應用,因為伴有有害氣體二氧化硫產生,污染環境,且母液不能循環使用,原料消耗高。
1.2廢銅焙燒稀硫酸浸出生產硫酸銅
2Cu + O2 =△= 2CuO
CuO+H2SO4==CuSO4+H2O
如以純銅廢屑為原料,那麼生成的硫酸銅溶液可直接濃縮,結晶產出硫酸銅產品;如以廢銅為原料,那麼浸出液需經一定的凈化工序後才可結晶產出硫酸銅產品,但此工藝能耗高,設備投資大,勞動成本也高。
1.3在催化劑作用下直接與濃硫酸反應。
將廢銅投入20%左右近沸的硫酸中,並加入有強氧化作用的催化劑,使銅先生成氧化亞銅,再溶於稀硫酸,並氧化成硫酸銅:
Cu2O+H2SO4=CuSO4+2H2O
2H2SO4+2CuSO4=4CuSO4+2H2O
1.4低溫空氣氧化溶解法生產硫酸銅
湖慶福等採用的方法可以作為這方面的代表,他們將含銅98%以上的廢銅放入由水,硫酸和載氧劑三者配成的溶解液中。以3.0L/min的速度通入空氣,在85℃和載氧劑量為0.54%,酸過量10%的條件下反應,便可生成硫酸銅,當其生成量在溶液中達到飽和時,冷卻結晶產出硫酸銅。
1.5焙燒——酸溶——置換——焙燒——酸溶法
具體方法為:將雜質廢銅焙燒,用硫酸浸取。使銅及合金元素進入溶液,然後置換沉澱出銅分離雜質,焙燒成氧化銅後用硫酸溶解生產硫酸銅。 相當長時間內,由廢銅及廢雜銅生產硫酸銅一直是工業上的重要方法。以銅礦石生產硫酸銅已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
可用於生產硫酸銅的銅礦石有氧化銅礦,硫化銅礦以及它們的混合礦。由於這些銅礦的性質有較大的差別,因此生產硫酸銅的工藝有各自的適應性和特點。
氧化銅有赤銅礦,孔雀石,黑銅礦,藍銅礦,硅孔雀石等;硫化銅有黃銅礦,方黃銅礦,砷黝銅礦,砷硫銅礦等;次生硫化銅礦有輝銅礦,斑銅礦,銅藍等。
2.1.1酸浸
一般而言,生產硫酸銅時,氧化銅礦要細磨至通過150μm篩,然後用含100~120g/L H2SO4的溶液在攪拌下反應。最為常見的孔雀石為代表,其反應如下:
CuCO3.Cu(OH)2+2H2SO4=2CuSO4+CO2↑+3H2O
浸出液過濾除去未反應物,根據雜質情況以不同方法除雜後,濃縮,結晶,得到硫酸銅。
用硫酸銅浸出氧化銅礦時,許多雜質也與銅一起進入浸出液 ,要生產符合質量要求的硫酸銅產品,除雜工序很重要。除雜又可分置換出銅分離除雜,或將鐵雜質氧化後沉澱除去,銅與鐵,鋁分離後,再將其水解成鹼式硫酸銅而與鎂等雜質分離,鹼式硫酸銅再溶於硫酸,濃縮,結晶產出硫酸銅。例如對酸浸液用H2O2氧Fe2+為Fe3+,,用新配製的 鹼式碳酸銅調節PH至3.5便可將Fe3+沉澱除去,避免了使用含錳氧化劑導致的硫酸銅溶液玷污。在生產飼料級硫酸銅時,必須除去鉛和砷。可將已結晶的硫酸銅溶於水過濾除去硫酸鉛;而As3+可通過加入氧化劑氧化成As5+並中和至PH<4利用溶液中的Fe3+將AsO43-沉澱為FeAsO4除去砷。
2.1.2氨浸
氧化銅礦中Cu2+與氨可形成穩定的絡離子溶解從而與Fe,Al及其他金屬氧化物或鹼土金屬碳酸鹽等雜質分離,選擇性較好。分離未反應物後,蒸氨將銅絡離子轉化為CuO,再經硫酸溶解製取硫酸銅。高新勤等以安徽產含Cu 20.5%~37.5%,Fe2O31.43%~3.7%,Al2O3 0.41%~0.68%,酸不溶物45.58%的孔雀石為原料,礦石細度0.25mm,在溫度60℃,Cu:NH3=1:6,助浸劑:NH3=1:4,固:液=1:5的條件下氨浸150min,可使90%以上的Cu進入氨浸液,其反應為:
CuCO3+Cu(OH)2+8NH3==2[Cu(NH3)]2++CO32-+2OH-
將他們所得的浸出液蒸氨,焙燒,酸溶,即可生產硫酸銅。
2.2以硫化銅為原料生產硫酸銅
孫家壽等在這方面做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並研製了關鍵的溶銅沉鐵試劑,較好地解決了這類礦石生產硫酸銅的難題。他們在處理含Cu 3.85%~6.25%,TFe 39.09%,S 3.08%,SiO232.86%的低品味銅鐵礦時,磨礦至74μm83.5%,用硫酸二段浸出,加入溶銅沉鐵劑,室溫浸出60min,一段銅浸出率62%~66%,二段20%~22%,一段浸出液含銅高。直接濃縮結晶硫酸銅;二段浸出液含銅低,可置換海綿銅做副產品,或焙燒酸溶液後生成硫酸銅。 含銅廢棄物是指含較低的廢棄物。章偉光等從銅礦選礦和雨水浸泡銅礦石排出
的含銅廢水中生產硫酸銅,其工藝為:在含銅廢水中加入泡花鐵,置換出Cu 20%~50%,Fe10%~30%的粗海綿銅,此種海綿銅因活性大,烘乾時極易生成CuO。將氧化銅用氨浸出液浸出3h,銅氨浸液在400~600℃焙燒,S隨後用硫酸溶解生產硫酸銅。

㈣ 利用廢舊電池銅帽(含Cu、Zn)製取海綿銅(Cu),並得到硫酸鋅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應條件己略去):已
通過分析轉化流來程可知自,含Cu、Zn銅帽與稀硫酸和氧氣反應生成了硫酸銅和硫酸鋅的混合液A,依據實驗的目的,為了得到銅和硫酸鋅,應向A溶液加入過量的鋅,通過過濾得到了硫酸鋅溶液和銅鋅的固體混合物C,為了得到銅和硫酸鋅,應加入稀硫酸,所以
(1)過濾的方法可以將固體和液體分離,過程Ⅱ中為了分離固體和液體,所以操作的名稱是:過濾;
過濾操作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
(2)通過題中的反應流程可知,銅、氧氣和硫酸會生成硫酸銅,硫酸和鋅會生成硫酸鋅,硫酸一般是過量的,所以溶液A中的溶質有:H2SO4、CuSO4、ZnSO4;
(3)過程Ⅲ中是稀硫酸與鋅反應生成了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4)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是硫酸銅和硫酸鋅的混合物,固體C是銅和鋅的混合物,所以含銅、鋅兩種元素的物質有:A、C.
故答案為:(1)過濾,漏斗,玻璃棒;
(2)H2SO4、CuSO4、ZnSO4;
(3)Zn+H2SO4=ZnSO4+H2↑;
(4)A、C.
㈤ 我把粗金放在王水裡面加熱溶化了 過濾之後放銅進去的 銅也化到裡面了 怎麼是置換金啊 現在變成黑色的泥狀了
正常情況下是可以的。除非你的銅太少。或者你的金是假的。金屬單質置換也只是表面薄薄一層。想弄出一大塊金子是行不通的。正常方法是這樣的:
一、提取原理
利用氯化亞鐵從廢液中把金還原析出,其反應如下:AuCl3+3FeCl2→3FeCl3+Au↓
二、操作過程
1.分析廢液:首先鑒定廢液中是否含有金。外觀上看,含金廢液多為黃色。再做一簡單實驗,取廢液滴在一干凈濾紙上,慢慢晾乾,若呈紫色,則可能含金。
2.還原金粉:將含金廢液放入燒杯中,然後加熱至80-90℃,在攪拌下慢慢加入氯化亞鐵(或硫酸亞鐵)溶液,即見溶液顏色由黃色變成棕色,並逐漸看到金粉沉澱在燒杯底部。等金沉澱後,再加入液體兩滴,如有藍色沉澱出現,則可認為金已完全還原。慢慢傾出上層廢液,燒杯底部土黃色的海綿狀沉澱即為金粉。
3.凈化金粉:在所得的金粉沉澱中吸附了一些鐵的化合物,必須除掉,以提高金粉的純度。先用1:2.5的鹽酸放入金粉中,加熱煮沸,攪拌5分鍾,然後傾去洗液。如此4-5次,至上層酸液不呈現黃色為止(酸洗時,要小心操作,反應勿過激烈,以免濺出)。然後用蒸餾水對酸洗後的金粉進行多次小心沖洗,至不呈酸性為止(用pH試紙檢驗)。
4.烘乾金粉:將水洗後的金粉,移入瓷蒸發皿內,放入烘箱中烘乾,即得桔黃色海綿狀金粉顆粒。
5.熔化鑄錠:將烘乾的金粉放入石英坩堝中,置高溫電爐加熱到1200℃(若無高溫電爐,可使用吹風機鼓風的自製焦炭爐),待金粉全熔化後,取出倒入預先制好的石墨模子中鑄錠。若金粉不純,熔化後可加入少量硼砂,此時應放石墨坩堝中熔化鑄錠。用此法提純,金的純度可達99.6%以上。
㈥ 利用廢舊電池銅帽(含Cu、Zn)製取海綿銅(Cu),並得到硫酸鋅溶液,主要流程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已略去)
通過分析轉化流程可抄知襲,含Cu、Zn銅帽與稀硫酸和氧氣反應生成了硫酸銅和硫酸鋅的混合液A,依據實驗的目的,為了得到銅和硫酸鋅,應向A溶液加入過量的鋅,通過過濾得到了硫酸鋅溶液和銅鋅的固體混合物C,為了得到銅和硫酸鋅,應加入稀硫酸,所以
①過程Ⅱ的反應是鋅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過程Ⅱ中加入的物質B為金屬鋅;
②過程Ⅲ中是稀硫酸與鋅反應生成了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③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是硫酸銅和硫酸鋅的混合物,固體C是銅和鋅的混合物,所以,含銅、鋅兩種元素的物質有:A、C.
故答案為:
(1)金屬Zn;
(2)Zn+H2SO4=ZnSO4+H2↑;
(3)A:CuSO4、ZnSO4C:Cu、Zn.
㈦ 海綿銅不好過濾
答案復 (1)過程中 I中稀硫酸過量的目的制是使Cu、Zn完全反應. 故填:使Cu、Zn完全反應. (2)過程Ⅱ中分離操作的名稱是過濾,在操作過程中使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填:過濾;漏斗;引流. (3)過程Ⅲ中有氣體產生,該氣體是氫氣,氫氣的化學式是H2. 故填:H2. (4)A~E 中含銅、鋅兩種元素的物質是A、C. 故填:A、C. (5)為了得到純凈的海綿銅,過程Ⅲ中過濾後應洗滌、乾燥. 故填:洗滌.
㈧ 工業制氯化亞銅溫度為什麼要控制在70-80
酸性條件下硝來酸根離子具有氧化性自,可氧化海綿銅(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生成硫酸銅,過濾後在濾液中加入亞硫酸銨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uCl,發生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得到的CuCl經硫酸酸洗,水洗後再用乙醇洗滌,可快速除去固體表面的水分,防止水解、氧化,步驟②、④、⑤、⑧都要進行固液分離,根據混合的水溶性進行分離,沒有發生化學變化,可用離心機以及框式壓濾機,以得到濾餅,氯化亞銅與氯化鐵發生Fe3++CuCl═Fe2++Cu2++Cl-,加入K2Cr2O7溶液,發生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結合關系式解答該題,應該是這樣吧。
㈨ 利用廢舊電池銅帽(含Cu、Zn)製取海綿銅(Cu),並得到硫酸鋅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應條件已略去):已
通過分析轉化流程可知,含Cu、Zn銅帽與稀硫酸和氧氣反應生成了硫酸銅和硫酸鋅的版混合液A,依據實驗權的目的,為了得到銅和硫酸鋅,應向A溶液加入過量的鋅,通過過濾得到了硫酸鋅溶液和銅鋅的固體混合物C,為了得到銅和硫酸鋅,應加入稀硫酸,所以
①過程Ⅱ的反應是鋅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化學方程式為:Zn+CuSO4=ZnSO4+Cu,過濾的方法可以將固體和液體分離,過程Ⅱ中為了分離固體和液體,所以操作的名稱是:過濾;
②過程Ⅲ中是稀硫酸與鋅反應生成了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③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是硫酸銅和硫酸鋅的混合物,固體C是銅和鋅的混合物,所以,含銅、鋅兩種元素的物質有:A、C.
故答案為:①Zn+CuSO4=ZnSO4+Cu,過濾;
②Zn+H2SO4=ZnSO4+H2↑;
③A、C.
㈩ 魚缸過濾器的海綿上長蛆是怎麼回事
肚子紅色復 應該是體表充血了制 這是腸炎的徵兆,停食 下葯,慶大黴素針劑,甲硝銼葯片直接丟水裡都可以。
過濾棉上的蟲子應該不是蛆而是蛋白蟲,是魚缸長時間喂換水加之餵食次數多,導致水質營養過剩而產生的蛋白蟲,此蟲對魚兒並無害處,但影響魚缸美觀。可丟一卷細銅絲,放置在過濾棉上 最多放置不要超過12個小時 可以將全缸的蛋白蟲清除